序
常林
人們發現,隨著北京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一座神祕的古城正在逐漸遠去。
但人們又時常感覺到,那個依舊充滿魅力的古城又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為什麼同一座城市會給予我們如此不同的感覺呢?
原來,仍舊能夠讓我們感受北京數千年古城魅力的是那些散布於京城各處的皇家或平民的古代建築與遺址,特別是依附於這些建築或遺址原來主人的、被廣泛傳播和傳承下來的趣聞故事。
趣聞就是有趣的傳聞,是文化的一種具體承載形式。北京趣聞則是自北京文化發端以來,經過前人的累積和流傳下來的各種逸事傳聞。可以說,北京趣聞強大的文化承載力使得北京城被賦予了生命。
北京的歷史若自「北京人」發端算起,已有約70萬年的歷史;而自周武王滅商,封召公於燕地算起,則也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了。
在這之中,風雲激盪,歷史事件與傑出人物不斷湧現,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使得北京文化不斷豐富發展。創造歷史的人們有意無意間留下了包括名勝、古蹟、歷史、人物、生活方式、習俗在內的豐富趣聞。在此基礎上,現代北京人又創造了或傳統,或現代,或兩者兼有的新文化,使得北京的魅力依舊,文化特色更加渾厚。
數千年歷史的北京城,曾經生活過帝王、皇親國戚、文官武將、文人墨客、僧尼俗眾、商人工匠、軍人俠客、戲曲藝人、平民百姓等無數人士,數千年來,在他們身上都發生過什麼故事?故事的前因後果是什麼?無疑,這些是生活在北京或來到北京的人們所關心的。也許您居住的胡同內就生活過一位王公貴族,或許您的同事竟是某位名人後裔,還有可能您剛到過的某個古代建築中原來發生過那樣有趣的故事……
城市是有生命的,這生命的源泉就是歷史上的人物和今天的北京人。傳承歷史,創造新的歷史就是今天北京人的生活狀態,北京城的文化生命之不竭,正源於此。因此,我們說:一個城市不能沒有文化的根基,歷史的延續才會使城市文化的土壤更加肥沃。
有鑑於此,如何以最簡單的方式,讓新來到北京或未來過北京或對北京文化仍舊充滿回味的人們提供一個認識的手段,《趣聞北京》一書責無旁貸。
雖然在我同合作者白鶴群先生起草本書的提綱時,由於北京趣聞資源的豐富,很快就列出了數十條類目,但由於圖書的容量所限,只能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些典型類目入選。選擇的過程的確是艱難的,但我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歷史北京、城垣北京、皇城北京、宮廷北京、遊在北京、北京宗教、住宿北京、飲食北京、娛樂北京、購物北京、風習北京、名人北京12個類目,構成了本書的框架。
我們希望,這些類目和趣聞,能夠使讀到此書的人們,對北京文化形成一個整體的認識,同時也能享受到文化的樂趣。
北京正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北京豐富的趣聞資源應是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創意素材,老北京人能將明武宗的故事創意成京劇「遊龍戲鳳」,美國人能將中國「花木蘭」的故事創意成動畫電影,張藝謀能將劉三姐的故事創意成大型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就連少林寺的故事也已經透過大型原創舞劇《風中少林》去賺美國人的銀子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從北京趣聞中發現新的文化創意產品呢?
白鶴群先生與筆者多次合作,最近兩年我們合作完成的《掌故北京》《北京西山健銳營》兩部專著均得到好評。他作為一位經歷豐富、學識廣泛、著述眾多的北京掌故大家,對本書的撰寫貢獻良多。正是由於他親身的經歷、實地的考察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收入本書內趣聞的真實無誤,這是非常難得的。
我們真誠地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進一步弘揚北京文化,為人們更全面瞭解北京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與文化,貢獻一點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