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緒論 雅俗論的文化淵源 21
一、「雅正淫奢」之別 22
二、雅樂 25
三、俗樂 28
四、尚雅貶俗 33
五、「雅正」詩學精神 36
上編
第一章 高雅
第一節 雅人 44
第二節 雅趣 66
第二章 典雅
第一節 釋「典」 77
第二節 「典雅」說的美學內涵 86
第三章 和雅
第一節 中正平和 104
第二節 「和雅」之境 112
第四章 清雅
第一節 以清比德 124
第二節 雅如清韻 131
第三節 空靈雅潔 134
第四節 靜以體道 139
第五章 古雅
第一節 「古雅」說的生成 147
第二節 「古雅」說的美學意旨 155
下編
第一章 先秦:雅俗審美意識的濫觴
第一節 「雅」與「俗」的分野 168
第二節 「雅」「俗」相通 170
第三節 對立統一的雅俗審美觀 173
第四節 「化俗為雅」的審美觀 176
第五節 孔子的「尚雅卑俗」審美觀 179
第六節 孟子的「雅俗並舉」審美觀 183
第七節 宋玉的「尚雅隆雅」審美觀 187
第二章 兩漢:雅俗審美意識的承益
第一節 《詩大序》的「尚雅貶俗」論 191
第二節 揚雄辭賦應「歸之於正」的尚雅論 192
第三節 桓譚的「離雅樂而更為新弄」審美觀 193
第四節 王充的「以俗為雅」論 196
第五節 應劭的「化俗為雅」論 199
第六節 班固《漢書》〈藝文志〉「小說」「道聽塗說者之所造」的雅俗論 200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雅俗審美意識的發展
第一節 曹丕的「文體雅化」論 203
第二節 摯虞的「以義正為助」論 207
第三節 蕭子顯的「不俗不雅」論 209
第四節 蕭統等的「隆雅尊雅」論 212
第五節 劉勰的雅俗論 216
第六節 鍾嶸的「揚正抑俗」雅俗觀 230
第七節 其他 231
第四章 隋唐:雅俗審美意識的拓展
第一節 劉善經的「博雅」論 237
第二節 劉知幾的「以俗為雅」論 240
第三節 李白的「自然高妙」尚雅觀 242
第四節 殷璠的「重雅輕俗」論 243
第五節 杜甫的「別裁偽體親風雅」雅俗論 246
第六節 皎然的「清新淡雅」論 247
第七節 司空圖的「典雅」論 250
第五章 宋遼金元:雅俗審美意識的延伸
第一節 蘇軾「超凡脫俗」的審美主張 260
第二節 蘇轍的「雅氣」論 263
第三節 陳騤的「貴俗」論 264
第四節 梅堯臣的「平淡閒雅」論 266
第五節 黃庭堅的「化俗為雅」論 269
第六節 陳師道「寧僻毋俗」的雅俗觀 270
第七節 嚴有翼的「尚雅卑俗」觀 272
第八節 張表臣的「格力雅健雄豪」論 272
第九節 楊萬里的「以故為新」「以俗為雅」論 273
第十節 張戒「婉而雅」「含蓄不露」的雅俗觀 275
第十一節 陳善的「尚雅忌俗」論 276
第十二節 嚴羽的「學詩先除五俗」論 277
第十三節 羅大經的「俗語不害超妙」論 278
第十四節 沈義父的「當以古雅為之」論 279
第十五節 張炎的「雅正」說 280
第十六節 周德清的「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論 281
第六章 明清:雅俗審美意識的多元化
第一節 李贄的「以俗為雅」論 285
第二節 馮夢龍的「重俗」論 286
第三節 徐渭等的「本色」論 288
第四節 李開先的「以俗為雅」論 289
第五節 小說評論家的雅俗論 291
第六節 「說話」評論家的雅俗論 293
第七節 張鳳翼的「雅言」論 296
第八節 詩論家的雅俗論 296
第九節 李漁等的「以俗為雅」論 297
第十節 清代講唱評論家的「雅俗共賞」論 299
第十一節 王夫之的「雅正」觀 300
第十二節 方苞的「清真雅正」觀 301
第十三節 厲鶚的「尊詞」「尚雅」審美觀 302
第十四節 張惠言的「醇雅」審美觀 303
第十五節 孔尚任的「寧不通俗,不肯傷雅」審美觀 304
第十六節 焦循的「以俗為美」觀 305
後記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