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寫在前面/王一新
傳統技藝
大同銅器 打造軍用和民用的一流品牌 002
黎侯虎 一個古老部落的圖騰記憶 005
平定砂鍋 康熙御醫指定的熬藥神壺 008
平遙漆藝 唐太宗送給文成公主的陪嫁品 010
山西琉璃 破解故宮金碧輝煌的奧秘 012
上黨堆錦 大唐宮廷絕藝 014
孝義皮影 子夏夜晚講學創制的教具 016
新絳雲雕 流動著大唐雲朵的漆器 019
懷仁陶瓷 技冠北方的燒瓷工藝 021
侯馬蝴蝶杯 酒滿引得彩蝶飛 023
絳州澄泥硯 取之於水 成之於火 025
平陽木版畫 民俗風情的歷史寫真 027
山西刺繡 充滿煙火味的民間藝術 030
晉南花饃 承載著禮俗的饃饃藝術 032
地方風味
山西老陳醋 老醯兒四千年就鍾情一個味兒 036
渾源涼粉 李世民愛喝的解暑名品 039
碗飥 西晉時期的制式軍糧 041
汾酒飄香 醉了神仙醉世人 043
萬卷酥 佛家糕餅成了御用點心 045
六味齋 五味添香成就百年老店 047
太谷餅 只戀這一方水土 049
栲栳栳 一場誤會裡搶來的名號 051
「白起肉」 兩千年前長平百姓的恨 053
大同黃花 賞可忘憂 吃能救命 055
頭腦 天不亮就去喝的長壽湯 057
聞喜煮餅 三千年前軍隊的乾糧 060
河曲酸粥 遼兵進犯的心酸味道 062
壺關羊湯 山羊巧救曹操大軍 064
「平地一聲雷」 乾隆盛讚的山西菜 066
曲沃羊雜 忽必烈母親的養生餐 068
石頭餅 遠古烹飪的味道 070
稷山板棗 隱居詩人改良的名品 072
陽高杏 貧苦孤兒的感恩之心 074
泡泡糕 流落民間的宮廷廚藝 076
壽陽茶食 文豪韓愈力捧的點心 078
醪糟 趙匡胤惦念不忘的滋味 080
定坤丹、龜齡集 原是明清宮廷御用藥 082
沁州黃 小冰河時期留下的救命糧 084
黨參 上黨人參 不爭的是品質 086
潞酒 李隆基上黨宴客指定用酒 088
貓耳朵 為生死相許的愛情祭奠 090
平遙牛肉 曾與古城休戚與共 092
竹葉青 醫學家傅山改良的秘方 094
上黨臘驢肉 進貢換來賑災糧 096
稷山麻花 古戰場遺留的記憶 099
「閃塌嘴」 一口下去便知妙處 101
福同惠 柳暗花明創出的老字號 103
平陸百合 皇家貢品解病愁 105
郭杜林 好吃全靠「太極手」 107
黃芪 治癒胡適的消渴症 109
神池月餅 半年不壞 康熙稱奇 111
汾州核桃 兩百年前的出口貨物 113
安宮牛黃丸 救人於急難 115
拉麵 唐朝開始專供「壽星」 117
刀削麵 化腐朽為神奇的傑作 119
餄餎 河漏改名 事關河道治理 122
「剔八姑」 李世姑綿山獨創一絕 124
潞綢 沈王興織造 潞綢「衣天下」 126
樂舞社火
秦王破陣樂 大唐閱兵舞曲風靡世界 130
翼城花鼓 奔放的節奏感染太后 132
尉村鼓車賽 兩千七百年前的戰車訓練 134
元宵旺火 正月裡迎神祭天思女媧 136
平定迓鼓 北宋將士軍中的娛樂生活 138
原平鳳秧歌 隨薛仁貴東渡的軍隊舞蹈 140
九曲黃河陣 社火活動中的走迷宮 142
民間鼓吹樂 百姓禮俗中的音樂盛典 144
傘頭秧歌 中國最早的脫口秀表演 146
上黨鐵禮花 鐵樹開花的美好祝願 148
武鄉頂燈 疑是銀河落九天 150
威風鑼鼓 雷神敲響的戰鼓 152
耍孩兒 咳咳腔逗樂唐玄宗兒子 154
二人臺《走西口》 小夫妻離別時的悲歌 156
清徐鐵棍 祈雨演變出的空中舞蹈 158
天塔獅舞 九米高臺上的王者風範 160
走獸高蹺 連體高蹺演繹的古老故事 162
太谷絞活龍 龍騰盛世的期盼 164
山西戲曲 中國戲曲的搖籃 166
歲時節令
鞭春牛 立春時政府頒佈的頭號政令 170
二月二 匼河背冰亮膘 大展陽剛之氣 172
寒食節 介子推抱憾綿山 174
七夕節 和順放牛郎 娶回天上織女 177
六月六 收了新麥 小兩口回娘家 179
七月十五 點一盞河燈祝天下平安 181
廟會信俗
大槐樹 生生不息的華夏之根 184
廣勝寺 泉水官司打了上千年 187
解州關帝廟會 關公門前唱大戲 189
開鎖 一種特別的成長禮 191
望鄉會 奇特的姻親紐帶 193
撓羊賽會 不要高富帥 愛嫁撓羊漢 195
寧武潑水節 寒冬時節潑水淨身送瘟神 197
五臺六月騾馬會 一場救佛的法會 199
鄉寧油糕會 飄香鄉寧兩千年 201
蔭城鐵貨會 關公磨刀生意旺 203
河東「搶親戚」 堯帝之女回娘家 205
晉祠古會 晉祠廟會祭水母 207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