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江湖浪跡且安身,十載飄零賣藝人。
露宿風餐嘗冷暖,醉生夢死笑浮沉。
仁風半折遮華髮,陋案一方有淚痕。
朽木敲來端玉帶,提刀上馬說三分。
記得去年 12 月,有一晚突然感懷起這些年來的際遇,便寫下了這首七律。正如詩中所講,自 14 歲隨師學藝至今,在說書這一行,霎下眼業已 10 年有多。後學從小就是那種「口水多過茶」 ① ,心裡藏不住話的人,或許這樣的脾性正正適合做一個「說書人」,因為這兩種人通常樂於分享。
近一個世紀以來,從事粵語說書的前輩藝術家以至後學這一輩,皆視民國時期的陳公幹臣先生為廣東地區最德高望重的粵語說書賢士。一方面因為他生在日寇侵華的年代,顯示出高潔剛烈的民族氣節,一方面則因為他的藝術成就和對後世說書人的影響。陳公少時讀過「卜卜齋」 ② ,奠定其深厚的古文學根基。他說書風格慷慨激昂,風韻古雅,又適逢電臺剛剛出現,也就成為民國時期最知名的說書先生。公亦注重著書立說,為後人留下資料,寫成《百粵掌故叢談》一書兩集,記錄廣州古蹟、地名背後的典故。雖然所錄者不多,但書中文藻古樸、洋洋灑灑,其後的說書人,尚無人能出其右。
家師顏志圖時常教誨後學人等,應向先賢學習,注重地方典故收集一課。這些年來,後學集得故事一二,東施效顰,模仿從前廣東文士半文(文言文)、半① 口水多過茶:說話時噴出來的口水比喝的茶水還多,形容人話語多。白(白話文)、半粵語的「三及第文」風格,寫成系列小書幾本,與諸君朋友分享,以償夙願。
文化,是生命的文化。需要有生命,有活生生的人,才能造就文化、承傳文化。書中的故事,真真假假,不能當成史料來看待。然而,這些故事未成為文字之前,全部源於民眾之中,經過幾代人口耳相傳。所以,從故事裡頭,不難發現嶺南人對善惡的分辨,顯示出古時這一方民眾的仁孝之心、忠義之氣。
在後學看來,說書人講故事,在分享故事本身的同時,也在分享古人做人的道理。這些道理,不外乎宣導人們學會敬畏生靈,常懷悲天憫人的情懷,尊敬老人愛惜親人,守法道明禮儀。這些道理,不僅僅是要告訴少年人,其實男女老少都應明白,並且努力付諸行動。不過,要令社會大眾都明白做人的道理,關鍵一步就在於對學童的啟蒙。
後學收集的這些故事,和大家分享之餘,更希望各位朋友仔能將之與身邊的小夥伴甚至將來自己的子女分享,分享故事中承載著的嶺南文化,分享故事中做人的道理。
從來,薪火相傳的過程,難免多艱難險阻,嶺南文化的未來,就靠少年一輩了。後學忝作筆者,以「童說嶺南」為書題(編注:繁體版為「嶺南尋奇」),就是希望以此書抛磚引玉,等到朋友仔長成大人的時候,有更多人可以為文化的發展出一分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定會有全新的氣象。到時,各位朋友仔當好似昆山玉石一樣有作為,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棟梁之材。
是為序。
說書後學 彭嘉志
2017 年 6 月 5 日於鳧盧
山河系列
海珠島 異國寶珠沉珠江
從前珠江還是一片廣闊的海,海上有一個小島,因圓潤如海上明珠,所以叫「海珠石」,也因為這樣,這條江就被稱為「珠江」了。
說書人話你知
古時候,阿拉伯有一個叫斯爾曼的富商,聽說中土地大物博,繁榮昌盛,就雇請了船隻,準備了大批珍貴貨物來中土出售,其中還特意把一顆名叫「摩尼」的寶珠帶去,想賣個好價錢。
斯爾曼的船來到廣州停泊,他的貨物很快銷售一空,唯一賣不出的是「摩尼」寶珠,因為它的價錢太高,沒有人買得起。當時的廣州太守知道了這件事,就親自去看看,發覺這珠確實是稀世之寶,於是決定由官府買下,作為「鎮城之寶」。「摩尼」寶珠成交那天,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全城百姓爭相前來觀看。正在這時,一個船員來報告富商,說阿拉伯國王派了特使來找他,正在船裡等候。斯爾曼回船去見特使。特使說,國王命他把寶珠帶回去,用作「鎮國之寶」,不可賣給別人。斯爾曼唯有向廣州太守講明原因,希望能把寶珠購回。廣州太守不想壞了兩地的情誼,同意斯爾曼按原價購回。
斯爾曼和特使把寶珠帶回船裡,感覺不負王命心裡高興,當晚和船員就一起擺宴慶賀。乘著幾分醉意,有幾個船員突然爭論起來,說的是到底江河景色美還是寶珠美。斯爾曼看他們爭得脖子都紅了,便說:「別再爭了,待我把寶珠取出來,你們比一下就知道啦。」說完,他把寶珠取出,捧在手裡,高高舉起,讓各人觀看。船員們見寶珠燦然奪目,銀光閃閃。霎時,月光珠光交織在一起,景色更加美麗,於是大家說:「江河美,寶珠也美,合起來就更美了!」說來也奇怪,那寶珠好像會聽人話似的,忽然從斯爾曼手中飛起,輕輕落入江中。斯爾曼大驚失色,立即跑近船邊向下張望。幸好江水澄清,寶珠在江底清晰可見。於是他馬上命人落水打撈。一番忙亂之後,寶珠終於被撈上來。斯爾曼怕了,他取出小盒,把寶珠藏在盒內,再鎖到箱子裡。
第二天一早,船起錨開航駛出了江河,進入大海。斯爾曼坐在船艙裡,想起昨夜發生寶珠飛落江河的現象,越想越覺得神奇,於是他把藏寶珠的盒子取出來,想細細看個究竟。誰知,盒子剛打開,眼前強光一閃,寶珠又飛起來,像流星一樣,從船艙的窗門 ① 飛了出去,撲進了大海。麻煩啦,斯爾曼立即喝令停船,尋找寶珠,無奈這次怎麼打撈,再也找不回來了。寶珠會不會回到了昨晚的岸邊呢?斯爾曼決定搏一搏 ② ,他下令船隻掉頭按原路細心尋找。當船返回昨夜停泊的地方時,竟發現寶珠仍然在那裡。原來寶珠真的按原路回去了。斯爾曼又叫船員再下江打撈,但這次寶珠竟然和江底的岩石緊緊黏結在一起了,任憑用多大的力氣,也無法把它掰開。眼見如此,斯爾曼只得把寶珠留在那裡,回國向國王請罪了。
至於水底的寶珠,後來它慢慢變大,最後變成了水面上一個表面渾圓、晶瑩的小島。
① 窗門:窗戶。
② 搏一搏:努力試一試。
☆歷 史 小 貼 士
海珠石是一塊長 100 多公尺、寬 50 公尺的巨型的白堊紀礁石,又名「走珠石」或「海珠洲」。民國時期( 1912 — 1949 年),一度主政南粵、被世人稱為「南天王」的粵系軍閥陳濟棠於1931 年大舉擴建新堤(今沿江西路一帶),往城外江岸填土。於是,海珠石突出部分被炸掉一部分,其餘被填埋。如今它埋藏在西達海珠南路,東達新堤一橫街,南貼沿江路,北至長堤大馬路的珠江北岸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