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江湖浪跡且安身,十載飄零賣藝人。
露宿風餐嘗冷暖,醉生夢死笑浮沉。
仁風半折遮華髮,陋案一方有淚痕。
朽木敲來端玉帶,提刀上馬說三分。
記得去年 12 月,有一晚突然感懷起這些年來的際遇,便寫下了這首七律。正如詩中所講,自 14 歲隨師學藝至今,在說書這一行,霎下眼業已 10 年有多。後學從小就是那種「口水多過茶」 ① ,心裡藏不住話的人,或許這樣的脾性正正適合做一個「說書人」,因為這兩種人通常樂於分享。
近一個世紀以來,從事粵語說書的前輩藝術家以至後學這一輩,皆視民國時期的陳公幹臣先生為廣東地區最德高望重的粵語說書賢士。一方面因為他生在日寇侵華的年代,顯示出高潔剛烈的民族氣節,一方面則因為他的藝術成就和對後世說書人的影響。陳公少時讀過「卜卜齋」 ② ,奠定其深厚的古文學根基。他說書風格慷慨激昂,風韻古雅,又適逢電臺剛剛出現,也就成為民國時期最知名的說書先生。公亦注重著書立說,為後人留下資料,寫成《百粵掌故叢談》一書兩集,記錄廣州古蹟、地名背後的典故。雖然所錄者不多,但書中文藻古樸、洋洋灑灑,其後的說書人,尚無人能出其右。
家師顏志圖時常教誨後學人等,應向先賢學習,注重地方典故收集一課。這些年來,後學集得故事一二,東施效顰,模仿從前廣東文士半文(文言文)、半① 口水多過茶:說話時噴出來的口水比喝的茶水還多,形容人話語多。白(白話文)、半粵語的「三及第文」風格,寫成系列小書幾本,與諸君朋友分享,以償夙願。
文化,是生命的文化。需要有生命,有活生生的人,才能造就文化、承傳文化。書中的故事,真真假假,不能當成史料來看待。然而,這些故事未成為文字之前,全部源於民眾之中,經過幾代人口耳相傳。所以,從故事裡頭,不難發現嶺南人對善惡的分辨,顯示出古時這一方民眾的仁孝之心、忠義之氣。
在後學看來,說書人講故事,在分享故事本身的同時,也在分享古人做人的道理。這些道理,不外乎宣導人們學會敬畏生靈,常懷悲天憫人的情懷,尊敬老人愛惜親人,守法道明禮儀。這些道理,不僅僅是要告訴少年人,其實男女老少都應明白,並且努力付諸行動。不過,要令社會大眾都明白做人的道理,關鍵一步就在於對學童的啟蒙。
後學收集的這些故事,和大家分享之餘,更希望各位朋友仔能將之與身邊的小夥伴甚至將來自己的子女分享,分享故事中承載著的嶺南文化,分享故事中做人的道理。
從來,薪火相傳的過程,難免多艱難險阻,嶺南文化的未來,就靠少年一輩了。後學忝作筆者,以「童說嶺南」為書題(編注:繁體版為「嶺南尋奇」),就是希望以此書抛磚引玉,等到朋友仔長成大人的時候,有更多人可以為文化的發展出一分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定會有全新的氣象。到時,各位朋友仔當好似昆山玉石一樣有作為,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棟梁之材。
是為序。
說書後學 彭嘉志
2017 年 6 月 5 日於鳧盧
士大夫系列
張鎮孫 捨身護黎民
在廣州越秀區人民南路上有一條街,叫狀元坊,是因為南宋的廣東狀元張鎮孫而得名的。張鎮孫為官正直不阿,為了拯救黎民,他更情願背負投降的罵名,獻出自己的性命。
說書人話你知
張鎮孫生於南宋晚期,廣東南海人。他從小刻苦讀書,十二歲時便有神童之稱。十五歲時在鄉試中名列前茅,中舉後赴京會試,在〈殿試策〉中,他提出了「國家以民為脈」,建議皇帝要有「愛民之仁」並提出要嚴懲貪官汙吏,以厚民生等,在當時可說是頗有見地的,張鎮孫因此中了狀元。南宋度宗皇帝對這篇〈殿試策〉十分讚賞,親自寫詩誇獎這位新科狀元。
有關張鎮孫中狀元一事,有一段趣聞。當時有名的士大夫李昴英,夢見有人彎弓射江,江水就乾涸了,於是便預言:「將來大魁天下者,當是廣州的 『張氏子』也。」年少氣盛的張鎮孫聽到這個預言後,笑著對同窗說:「安知『張氏子』不就是鄙人!」大家都笑起來,說他狂妄。當時有童謠說:「河南人見面,廣州狀元見。」 ① 地方官為此在江邊築「見面亭」,等待狀元出現。
宋代的珠江十分寬闊,稱為「珠海」,過江稱「過海」,這個說法延續至今。後來有一年大旱,珠江水枯竭,河南、河北的人在河床上行走過江,如履平地,彼此「企望能辨眉目」。就在這一年,張鎮孫中了狀元。據說張鎮孫之所以把自己的著作取名為《見面亭集》,就是為紀念這件事。
① 河南人見面,廣州狀元見 :「河南」指珠江以南地區,即現今的海珠區。第二個「見」同「現」,音ㄒㄧㄢ ˋ,顯露、出現的意思。
且講,當時奸臣賈似道當朝。他為了培植勢力,拉攏張鎮孫,想要他知恩圖報。張鎮孫卻連半個「謝」字也不哼。他的剛正不阿,不倚權附勢,受到朝野的敬佩,卻被奸臣排斥。張鎮孫只好閒居在家。
南宋德祐元年( 1275 年),元兵南下。第二年,南宋政權敗退廣東。這時,閒居的張鎮孫坐不住了,他號召民眾武裝抗元。宋端宗下了道詔書嘉獎他,並委以軍政重任。張鎮孫受命整頓軍隊,帶領軍隊與元兵激戰,終於收復廣州。與此同時,文天祥也收復梅州,南宋軍威大振。
半年後,元兵捲土重來,重兵壓境,張鎮孫臨危不懼,指揮兩千艘戰船在珠江河面與元兵展開激戰,結果寡不敵眾,他只好帶兵退守城內。在保衛廣州的激戰中,張鎮孫身先士卒。後來,糧食盡,外援絕,為保廣州城百姓免遭入城元兵的屠殺,張鎮孫寧願自己投降被俘,廣州因此沒有遭屠城之禍。張鎮孫在被元兵押解上京的途中,在大庾嶺憤而自盡。
儘管歷史上對張鎮孫的「以城降」這行動一直有爭議,但廣州人民很感激他,在他的故居立了狀元牌坊,將他原來住的街道「泰通坊」改名為「狀元坊」,他的墓地在三元里,人們稱之為「狀元墳」。後人有詩讚張鎮孫:「趙家國變心無二,庾嶺魂歸性獨堅。廟貌千秋崇祀典,芳名留與後人傳。」
☆歷 史 小 貼 士
張鎮孫的狀元墳被清兵在圍攻廣州時毀壞,現在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南市大街狀元井巷,還保留有一口狀元井,是後人為紀念他而開挖並命名的。另外,見面亭相傳建在廣州海珠區龍船崗,今海珠區政府大院前,如今已無跡可尋。清道光年間( 1821 — 1850 年),詩人譚瑩有詩句提及「見面亭存集裡詩,宋朝故事復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