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請你相信,我很自信地說,這是目前最貼近生活現實、極具教學奉獻性和完整性,還有大量細節的攝影書籍,書中沒有讓你高不可攀的職業大模(知名模特兒)、歐美外模,也沒有那些稀奇古怪、標新立異的服裝和妝面,你在書中看到的模特兒就是身邊的朋友或是你隨便就能邀請得起的兼職模特兒,場景就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街道、公園、湖邊、咖啡館、臥室、客廳,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群拍的場面(片中背景絕大多數是在耳熟能詳的地方)……但只要你用一點小小的構思,經營好那似乎顯得平常、普通、不起眼的光線,用好插在相機頂部的那支小小的熱靴閃光燈,無論人物照、風景照,還是靜物照,一切都會在你的鏡頭裡大放異彩!彰顯神奇!這就是本書要帶您進入的境界。
本書就是讓我們從一盞燈、一個簡單的光位、身邊最常見的場景、最常用的器材開始,把看似神秘、複雜且通常令人沮喪的用燈體驗簡單化。這並不是虛張聲勢、故弄玄虛,讓愛好者透過簡單的學習,發覺原來專業並不等於複雜。
當你決定將這本書帶回家時,有一點要記住,書中的每個案例都是來自焦門老師長年的教學現場,有拍攝成功的作品,也有反例,更有佈光圖,還有一些顯得不是那麼高大上的學員集體群拍現場花絮。本書不是教你必須去購買那些所謂的高大上的器材,也許你只有套機和“狗頭”(在我的課堂上大部分學員都在使用這樣的器材),也許你只有一盞幾千元的閃光燈,這都沒有關係。
OK,在這裡我要告訴你,本書的所有課程範例作品都可以利用你手中的裝置實現!什麼?我平時只用手機拍照!如果你的手機帶一個熱靴頭或PC同步介面,我告訴你,書中的案例你也能實現。當然,現階段手機拍的作品也只限於在手機的小螢幕上觀看,但未來誰知道呢?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相機早已數位化,誰說以後相機不能小型化,而且還能達到專業單眼相機的畫質呢?到那時,你再也不用扛著沉重的腳架和頭蒙一塊紅布在大片幅機身後面裝酷了,這是不是也成了職業攝影人的一種悲哀呢?
我從事攝影教學已有近十個年頭了,在大都會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商業攝影棚,主要從事廣告、微電影,以及影像類的教育訓練。
在長年的拍攝和教學過程中,尤其在這個門檻低得你只要會按快門就以為自己是攝影大師的瘋狂企業裡,我逐漸悟出了一些道理。例如,在光線部分,我歸納出了“焦門五層佈光大法”;構圖方面的“焦門六區構圖大法”;電腦後製處理的“數位暗房大師三板斧”。攝影教學把簡單的東西弄複雜會顯得老師的道行更深,我卻不能苟同,我偏要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讓你從複雜的佈光圖、各種定律的苦海中賺脫出來並恍然大悟:“哦,原來就這麼簡單……”說到光線,尤其是在戶外,一天當中所謂的完美光線一般只會出現在兩個時間段—“太陽升起時的前後10分鐘;太陽落下時的前後10 分鐘”,這也是風景攝影師必須牢牢抓住的兩個時間段,如果錯過了,天空中又無層次變化(萬里無雲或陰霾密佈),那麼這一天的風景創作基本就泡湯了。因為無限接近完美光線是攝影用光的一種原始追求,既然無法獲得完美光線,一個嚴謹的攝影師也必然不願意按下並無多大攝影意義的快門。
既然一天當中絕大多數時間的光線並不是完美的, 難道我們就無法去人為改善光線嗎?當然有,那就是除了用自然界唯一的光源—太陽以外,用各種人造光源去改善並塑造光線。
既然要改善光線和塑造光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一塊反光板,最複雜的方法就是龐大的發電車和幾千瓦甚至上萬瓦的龐大光源了,感謝廠商給了我們一個效果好又不需要傷筋動骨的選擇,那就是只用插上四節5號電池就能爆發出微型人造小太陽的熱靴閃光燈。可別小瞧它的小身材,其瞬間爆發的亮度完勝上萬瓦的巨無霸光源。誰叫我們玩的是瞬間的藝術呢,比起影視劇組的那些燈光師們,你就暗爽吧!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當發覺你平常的作品顯得單薄、質感不突出、細節不豐富、色彩不鮮豔、影調不透亮時,別再抱怨自己的後製處理技術了,好好檢查你的作品用光吧!光亮是否足夠、光位是否合格、光比是否失常、色溫是否和諧等。你會發覺絕大部分問題都出現在光的運用上。一幅作品的主題形式永遠是多樣的,但幾乎又存在相同的要素(質感、色彩、通透、景深、白平衡),所使用的技術方法又是大同小異的(離機引閃器、燈距、燈頭焦距、燈架、色片、冷靴、柔光箱、反光傘、雷達罩、蜂巢片),幾乎每一次拍攝,這些要素都會反反覆複地在腦海中比較、權衡,在按下快門前做出抉擇。
正如在寫這本書時,我回憶每個案例課程拍攝的細節,陳列問題,找到好的解決方法。也許它並不是唯一正確的方法,但卻是我最用心,也盡自己所能最認真為你提供的一種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