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Interview with
Nendo
於2002 年創立於日本東京,2005年在義大利米蘭建立了海外辦公室。創立者和主設計師為Oki Sato,曾被Newsweek 雜誌評為「最受尊敬的100 位日本人」。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設計概念和靈感來源嗎?
Nendo 的目標是透過設計給人們帶來驚喜的一刻。我發現,把工作根植於日常生活,對我的設計大有幫助。如果你每天重複一些東西,你會發現一些小小的不同,而這些小小的不同便成了我的設計源泉。
‧相比日本很多的設計工作室,Nendo 顯得更加國際化,也具有很好的國際信譽。你覺得箇中原因是什麼?
可能是風味吧。風味在日本設計中尤其重要。我們總是很極簡很簡單地去思考,但是極簡和簡單的設計有時候會顯得冷。我想用幽默和日常驚喜為物品和人建立一種連接。所以,大概是因為設計中的風味讓Nendo 更加國際化吧。
‧可以說一下是什麼形成了日本風味嗎?
小說家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中,有一段講的是在黑暗中吃黑豆羊羹。是說一個人對某樣東西的陰翳看得越近,他越能發現藏在其中的豐富色彩。風味基於日本文化,而同時嘗試闡明日本文化及工藝的複雜性,這兩者何嘗不是藏於世界的暗處不為所知。
Interview with
Miso
日本室內設計師。除了室內設計,他與其他領域的創作人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如建築、家具設計和裝置藝術。
‧你是怎樣理解極簡主義和你的產品設計中的極簡元素?
極簡主義是形態簡約而功能多元。我一直嘗試尋找簡易的結構和使用方式的多樣化。X 字形是其中一種方法。
‧可以舉些例子來定義日本的極簡主義嗎?
我覺得日本美學的核心可以用wabi-sabi 來定義,這個日本獨有的概念表達出日式簡約及對自然的理解。wabi-sabi 的重要元素是「減」和「自然」。儘管一件日本產品不具備裝飾性或者功能單一,它卻留出更多的「空間」讓人感受美及其功能。
‧日本文化給你的設計帶來哪些影響?
茶文化對我的設計影響最深。在茶的世界裡,簡約和自然同樣是表達的關鍵。用不完美形容茶文化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當我們完成一個設計和一個產品,這並非終點(完美)。只有在使用消耗的過程中,它們才是在接近完美。跟wabi-sabi 一樣,我認為設計是為了給用戶創造空間來讓他們使之變得完美,並享受這個過程。這就是為什麼產品要極簡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下長久使用。
Interview with
Nendo
於2002 年創立於日本東京,2005年在義大利米蘭建立了海外辦公室。創立者和主設計師為Oki Sato,曾被Newsweek 雜誌評為「最受尊敬的100 位日本人」。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設計概念和靈感來源嗎?
Nendo 的目標是透過設計給人們帶來驚喜的一刻。我發現,把工作根植於日常生活,對我的設計大有幫助。如果你每天重複一些東西,你會發現一些小小的不同,而這些小小的不同便成了我的設計源泉。
‧相比日本很多的設計工作室,Nendo 顯得更加國際化,也具有很好的國際信譽。你覺得箇中原因是什麼?
可能是風味吧。風味在日...
作者序
「一件作品不必有很多東西去看、去對比、去一個個分析、去煞費苦心。它的整體本身,它的整體特徵,才是有趣的那部分。其主體是獨立的,更加強烈、清晰、有力量。」—Donald Judd,1965 年《Specific Objects》
極簡主義(Minimalism)出現在20 世紀60 年代的美國,指代進行減法式創作的一場新抽象藝術運動。這次藝術運動對美國成為世界的新藝術中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個詞被創造之前,曾經有其他的名字指代這種風格,例如literalist art、ABC art 和rejective art。然而就像印象派這樣的頭銜,並不為當時被歸到極簡主義的藝術家們所接納,大部分原因是他們的風格其實相距甚遠。而廣義上的極簡主義除了美術,還包括音樂、文學、電影,甚至烹飪。
極簡主義是繼19 世紀與20 世紀之交前後出現的前衛藝術運動—印象派、未來主義、立體派、達達主義等—之後又一個極具影響力的藝術革命。對比有著「非寫實」、「藝術家無為」這些「惡名」的藝術運動,極簡主義大膽的裁減形式可視為對傳統藝術概念更為強烈的反叛。這種精簡、毫無象徵性符號的表現形式,讓人無法窺視創造者的背後想法。在當時城市化急速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大眾需求機器化生產與美感結合的產品,這時極簡主義便推動了社會和文化變革。
藝術展與藝術評論是極簡主義得以迅速擴展的關鍵。當時相當一部分推崇極簡的藝術家成了其強有力的聲音,而藝術家及藝術評論家Donald Judd便是最為知名的一位。
當然,極簡的創作風格並不始於這場有著象徵意義的運動。
俄羅斯構成主義
20 世紀初十月革命後在俄羅斯形成的構成主義是其最後一個及最具影響力的現代藝術運動。散發生機與積極樂觀的構成主義讓俄羅斯許多前衛藝術家看到希望,奠定創作核心,這些藝術家包括Vladimir Tatlin、El Lissitzky、AlexanderRodchenko 和Lyubov Popova,他們都熱情擁護新的社會與文化發展。
該運動的領頭羊Vladimir Tatlin 曾說道:既不是舊的,也不是新的,而是必需的。基於「忠於材料」的理念,構成主義藝術家相信一件物品是為了實際與社會需求而對材料的分析,而不是為了表現美感或者創造者的觀點或象徵這個世界。所以,構成主義藝術家關心的是材料的呈現,這場運動旨在將藝術用於公共利益、社會需求,讓藝術家有機會把純粹藝術形式與實用目的相結合。因此,這一時期的俄羅斯構成主義作品出現於多個創意領域,幾何手段成為現代活力的象徵。
荷蘭風格派
為了用純粹美好的線條重塑世界,一小群荷蘭藝術家和建築師思索著一種通用的視覺語言,那便是「風格」,用它來形容1917 年現代社會思潮最為恰當。其中最為著名的人物有色彩方塊和直線大師Piet Mondrian,運動根據地—同名雜誌的建立者Theo van Doesburg,其他重要的成員還有J.J. P. Oud、Gerrit Rietveld、Georges Vantongerloo 和Vilmos Huszar。
風格派藝術家們對「理想」幾何形式的追求顯露其他思想體系的痕跡:立體派、至上主義、達達主義的反感傷,哲學家M.H. J. Shoenmaekers 的數學理論。他們只保留本質形式和顏色,以提倡純粹抽象性和普遍性。透過積極性分解藝術結構和表達的基本視覺元素—對稱的直線、正方形、矩形,原色和黑白色為主色,最簡潔、最明確同時最合理的展現形式,創造出與當代生活各方面都和諧一致的風格。
德國包浩斯
作為20 世紀一所先驅藝術學校,包浩斯對藝術與社會、藝術與工業之間的獨到見解及教學方式為歐洲和美國帶來深遠的影響, 創立者為現代建築大師Walter Gropius。包浩斯前後駐紮於德國三個城市: 威瑪(1919—1925 年)、德紹(1925—1932 年)、柏林(1932—1933 年)。20 世紀諸多才華出眾、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及設計師,如藝術家WassilyKandinsky、Ludwig Mies van der Rohe、Josef Albers、Laszlo Moholy-Nagy、Paul Klee、Johannes Itten,設計師Marcel Breuer,都在包浩斯任教或者就讀過。
該學校信奉功能主義之餘力圖保留物品的雅緻,使美感與實用性相結合。考慮到製造業產品的呆板乏味及藝術在社會中的模糊位置,包浩斯嘗試把藝術與製造業結合,使生活中的設計煥發生機。它的課程非常重視以簡約的幾何形式表現實用主義,並結合藝術與工藝為現代工業社會解決問題。
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簡潔有力地闡明更少的設計帶來更好的設計,是現代設計之父Peter Behrens 及其學生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遵循的設計法則。Peter Behrens 在多個設計領域皆有貢獻,對眾多年輕設計師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被視為第一個打造現代企業完整形象的設計師,結合功能與美學的先行者。而建築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是包浩斯的一個核心人物,用極簡手法和現代建築材料推進了藝術的現代化。正是他讓這一法則為世人所認知,成為經典的設計與生活格言。
更少,卻更好
「更少,卻更好」是Dieter Rams 對自己作品的形容。他為德國知名家電品牌Braun 設計出許多經典的產品設計,成為20 世紀中期最重要的工業設計師之一。他的許多設計,諸如咖啡機、計算機、收音機、視聽設備、家電產品與辦公產品,都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在他的作品上很容易發現包浩斯風格的痕跡:簡潔卻深刻,實用又好用。蘋果的首席設計官Jonathan Ive 便受到Rams 的設計影響,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產品設計。 而他的十個好設計準則,又稱設計十誡,為「怎樣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這個難題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答案」。
「一件作品不必有很多東西去看、去對比、去一個個分析、去煞費苦心。它的整體本身,它的整體特徵,才是有趣的那部分。其主體是獨立的,更加強烈、清晰、有力量。」—Donald Judd,1965 年《Specific Objects》
極簡主義(Minimalism)出現在20 世紀60 年代的美國,指代進行減法式創作的一場新抽象藝術運動。這次藝術運動對美國成為世界的新藝術中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個詞被創造之前,曾經有其他的名字指代這種風格,例如literalist art、ABC art 和rejective art。然而就像印象派這樣的頭銜,並不為當時被歸到極簡主義的藝術家們所...
目錄
關於極簡
日本
注重與自然的融合、材料的質感與運用,透著手工藝氣息,相信留白能給人更多的思考空間。
德國
為現代設計的先鋒,深受包浩斯風格的影響,高度理性地結合實用性與美觀性,注重材料的搭配與比例。
北歐
北歐的生活環境決定了實用至上的大眾產品理念,只保留必要的元素,形成簡約的線條。
其他地區
極簡主義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力。世界各個地方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許多設計師,不約而同地採用簡約的設計語言,透過細節、材料等表達自己對產品的理解與構思。
索引
關於極簡
日本
注重與自然的融合、材料的質感與運用,透著手工藝氣息,相信留白能給人更多的思考空間。
德國
為現代設計的先鋒,深受包浩斯風格的影響,高度理性地結合實用性與美觀性,注重材料的搭配與比例。
北歐
北歐的生活環境決定了實用至上的大眾產品理念,只保留必要的元素,形成簡約的線條。
其他地區
極簡主義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力。世界各個地方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許多設計師,不約而同地採用簡約的設計語言,透過細節、材料等表達自己對產品的理解與構思。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