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愛你們了,我再也不要理你們了!」
生氣的孩子,總困在自己的情緒裡,
覺得自己不被愛、不被在乎……
這固執、倔強,非得要「如他所願」的拗脾氣,
該怎麼化解呢?「哼!我今天不跟任何人說話了!」小允今天非常生氣。
媽媽答應要買蛋糕給我,但又失約了。
爸爸說要教我騎腳踏車,但每天他都說:
「爸爸好累喔!明天,明天一定帶妳去!」
我的聖誕禮物明明就想要公主洋娃娃,
聖誕老公公卻送給我筆記本和鉛筆,
叫我要好好用功讀書,乖乖聽爸爸媽媽的話……
爸爸、媽媽都騙人,我自己一個人玩好無聊,
這世界上都没人愛我,没人聽我說話,
我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
我再也不跟任何人說話了。
生氣的孩子,總是困在自己的情緒裡,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什麼建議都「不好」、「不要」。陪孩子度過憤怒的情緒,一點都不簡單!生氣的他們,總是十分固執、倔強。原本耐著性子想跟孩子好好溝通,但講到最後也忍不住發火了。究竟孩子這「易怒體質」該怎麼治才好呢?
《氣噗噗》在故事中描寫了小女孩生氣鑽牛角尖的內心世界,走在路上,一路生氣的孩子不斷咒罵著父母的「過錯」。生氣的她,覺得自己「好可憐」,別人都「好可惡」,彷彿整個人都被世界遺棄了。而這一路上,生氣的她,只顧著生氣,周遭有好多「危險」正在發生,她都没注意到,是靠著周遭旁人的保護,才没受到傷害。而這些危險,文字上都没說,作者璲我賢讓孩子自己看圖自己去發覺。
孩子在閱讀繪本時,是看插畫而不是看字的。當孩子能從圖上發現這小驚喜時,便能深刻的將圖畫的含義記在腦海中。而這些圖畫中的小彩蛋,正是作者璲我賢想要藉由這本繪本傳達給孩子的事:
就算生氣,也要學著去理解他人的心情,
看見別人對自己的關懷和愛。《氣噗噗》有別於市面上的情緒繪本,教孩子認識情緒、管理情緒,而是用另一個角度,想要告訴孩子:「當你在生氣時,其實也是被滿滿的愛包圍著的」,不是自己的事,自己的情緒最重要。
最不可愛的孩子,其實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學會看見別人正為自己做的事、父母與旁人的關懷,就能從怒氣裡解套,才學會體貼與體諒。
愛能融化孩子的固執憤怒的心,但這愛無法說,只能讓孩子自己學會看見。【適讀年齡】
★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自己閱讀;學齡前、低年級
★文字附注音,適合親子共讀,也適合孩子自己讀!
作者簡介:
文/圖 璲我賢
就讀首爾大學美術系,畢業後曾任美術設計師,但因為忘不了就讀大學時期時繪本帶給他的感動,因而成為了繪本作家。希望自己能像魔法奶奶一樣,永遠都是一個追夢的創作家。其作品《該怎
麼做才好?》(What Shall We Do?)售出加拿大版權。
譯者簡介:
鄭筱穎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畢業。是兩個小孩的母親,也是熱愛書籍的譯者。喜歡用文字說故事,透過文字的魔法,渴望將更多溫暖的作品帶進讀者心裡,並在每個人的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譯作:《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媽媽不只是媽媽》、《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 王湘涵
繪本小情歌 汪仁雅
親子部落客 莎莎醬Sasaちゃん
影像創作者 張恩嬅
職能治療師 黃彥鈞/黃老斯
知名親子粉專創辦人 鋅鋰師拔麻
臨床心理師 謝玉蓮
日文繪本讀書會創辦人 藍莓媽咪
「讓媽媽秒懂孩子內心微小的糾結,與孩子一起發掘原來身邊滿滿都是愛~親子共讀暖暖推薦!」——親子部落客 莎莎醬Sasaちゃん
「以小女孩的第一視角,呈現孩子心中的委屈、不滿、孤單以及期待,再以溫暖的轉折讓讀者看見情緒的流動。是本可以與孩子討論自身想法、情緒的共讀好書。」——知名親子粉專創辦人 鋅鋰師拔麻
「成長路上,孩子每一種情緒時刻都是珍貴的,成人等待著、守護著,讓孩子慢慢梳理情緒,慢慢成為自己的模樣。這樣的童年,真好!」——臨床心理師 謝玉蓮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
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 王湘涵
繪本小情歌 汪仁雅
親子部落客 莎莎醬Sasaちゃん
影像創作者 張恩嬅
職能治療師 黃彥鈞/黃老斯
知名親子粉專創辦人 鋅鋰師拔麻
臨床心理師 謝玉蓮
日文繪本讀書會創辦人 藍莓媽咪
「讓媽媽秒懂孩子內心微小的糾結,與孩子一起發掘原來身邊滿滿都是愛~親子共讀暖暖推薦!」——親子部落客 莎莎醬Sasaちゃん
「以小女孩的第一視角,呈現孩子心中的委屈、不滿、孤單以及期待,再以溫暖的轉折讓讀者看見情緒的流動。是本可以與孩子討論自身想法、情緒的共讀好書。」...
推薦序
陪伴帶刺的小玫瑰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黃雅淳
收到這本韓國圖畫書《氣噗噗》的樣書,立刻被其可愛的書封與逗趣的圖文內容所吸引。一個鼓著腮幫子,雙手交叉在胸前,表情氣呼呼的小女孩,一路沉浸在自己的憤怒情緒中走在大街上、行經公園裡⋯⋯
她在生什麼氣?她會遇到什麼事呢?
身為家長或老師,我們常常會遇到陷在情緒風暴中的孩童。就算是自認為理性成熟的成人,也會被生活上的偶發事件激起憤怒的情緒,如同天氣總是有「晴時多雲偶陣雨」的時候。而這時,如果我們能有智慧的將憤怒的力量留在「暫停」裡,同時通過心靈之眼的「看見」,我們就能有機會以清明冷靜的選擇去回應生活裡的各種突發情況。
《氣噗噗》就是提供大小讀者一種「看見」的力量。書中的小女孩走在回家路上,因為爸爸媽媽的失約,一路碎念、抱怨:
「今天我很生氣。媽媽明明答應我⋯⋯爸爸明明說好要⋯⋯」
她籠罩在自己的情緒烏雲中,覺得自己彷彿被整個世界遺棄。這一路上, 她因為過於專注自己的感受,而沒有留意街上許多突發的狀況,因此,遇到了許多的「危險」,但她只顧著生氣,所以完全沒發現自己何以能一直「有驚無險」的往前走。
日本學者松居直在《我的圖畫書論》中指出:「圖畫書是文章說話,圖畫也說話,文章和圖畫用不同的方法都在說話,來表現同一個主題。」因此,理想的圖畫書,其中的文字敘述與圖畫呈現不僅是融合的,而且彼此相互活化, 因此產生了比各自獨立存在時更豐富的意涵。這本《氣噗噗》便是採用圖文矛盾且同時進行的關係來敘事。文字上,作者以小女孩第一人稱的視角敘述內心對父母及生活的不滿與抱怨:
「這世界好像都沒有人聽我說話⋯⋯哼,那我也不要跟任何人說話了!」
但就在她一路自己不停地鑽牛角尖的內心獨白中,我們卻從圖畫中看到她身旁不斷有陌生人在幫助她、保護她,讓她化險為夷。
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中說:「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後產生的故事。」而這「兩者結合後產生的故事」是需要與讀者對話和互動才能完成。那麼,當小讀者在與《氣噗噗》這本圖文看似矛盾的圖畫書對話、互動後,將會在心中建構出什麼樣的故事呢?他們是否一方面認同小女孩的情緒,但同時又比書中的主角多一份旁觀者清的「看見」呢?
其實,不僅是小讀者,《氣噗噗》透過這一路上(也象徵著人生路)的風波,召喚著我們向內觀看的理解:在這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僅是單獨的「我」,也是相互交織的「我們」的一部分。當我們陷在自己孤獨無助的情緒中時,是否願意暫時「抽離」自己的處境,去同理、觀察其他人的感受,或許會有力量跳脫自憐自艾的狀態,而能從容平靜地掌握自己的身體與情緒,願意採取讓事情更好的策略與行動?
圖畫書的研究顯示:兒童讀者對圖像幾乎都有一種直觀式的了解,他們往往能發現成人所沒有注意到的圖像細節及微妙變化;即使是還不識字的幼童, 也能夠通過對圖畫的細膩觀察、感受,來理解故事、建構主題,享受著閱讀的樂趣。
因此,我們或許可和孩子們一起共讀,將這本圖像上充滿細節與色彩變化的《氣噗噗》當成一種故事藥方,用書中天真的童趣與想像力,陪伴我們身邊或自身內心中那個偶爾帶刺的小玫瑰,讓我們更加具有洞察力的同時,也能同理與關心到身邊的所有人。如此的我們將如露意莎‧梅‧奧爾科特在《小婦人》中所說:「我不懼怕風暴,因為我正在學習如何駕馭我的船隻。」
陪伴帶刺的小玫瑰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黃雅淳
收到這本韓國圖畫書《氣噗噗》的樣書,立刻被其可愛的書封與逗趣的圖文內容所吸引。一個鼓著腮幫子,雙手交叉在胸前,表情氣呼呼的小女孩,一路沉浸在自己的憤怒情緒中走在大街上、行經公園裡⋯⋯
她在生什麼氣?她會遇到什麼事呢?
身為家長或老師,我們常常會遇到陷在情緒風暴中的孩童。就算是自認為理性成熟的成人,也會被生活上的偶發事件激起憤怒的情緒,如同天氣總是有「晴時多雲偶陣雨」的時候。而這時,如果我們能有智慧的將憤怒的力量留在「暫停」裡,同時通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