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2 項符合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25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第一眼看到作者總結時這句「一個...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4/02/18
第一眼看到作者總結時這句「一個人的跨能勝過各式專家的團隊」,覺得在標榜團隊合作的時代顯得政治不正確。但自有其道理。團隊合作不是萬靈丹。有的書(例如《點子來自妄想力》)也提到腦力激盪不會產生好點子。 這類書籍的優點是收集廣泛的題材、案例(引用的一些題材已有中文譯本,例如《黑馬...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作者:大衛.艾波斯坦 / 譯者:林力敏張家綺葉婉智姚怡平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7-30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最新研究實證,
贏在起跑點、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可能是成功的絆腳石。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
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未上市即榮登亞馬遜分類暢銷榜NO.1
★推翻《異數》的觀點,卻獲得《異數》作者葛拉威爾的支持與肯定
★《安靜,就是力量》、《未來人才》、《給予》……多位暢銷作家讚聲推薦
★《歐普拉雜誌》2019年度最佳非文學圖書
★橫跨體育、教育、音樂、天文、藝術、科學、商業、醫學、職涯等各界案例
★版權售出:美國、英國、西班牙、中國、韓國


老虎伍茲7個月大開始推桿、莫札特從小彈琴鍵……
這些成功典範讓許多人認為,及早學習、刻意練習、恆毅力,是成功的捷徑,
要避免沒有固定專長、一直換工作、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
研究世界最頂尖的運動員、藝術家、音樂家、發明家、預測家和科學家,
他發現,更多成功人士年輕時繞了許多路,做過不同工作,甚至討厭工作……
但最後也都在某個專業領域大放異彩,甚至之所以成功就因具備別的經驗與專長──

.賈伯斯旁聽過書法課,成為設計MAC電腦字型的靈感來源
.網球世界冠軍費德勒,小時候比較喜歡踢足球
.任天堂第一位開發部長橫井軍平,因喜歡「造物」而救了即將破產的公司

這些頂尖人士不只專精,還能觸類旁通,發揮創意;
那為什麼未來世界將需要更多這類跨能、思考多元的人才?

◎ 「一萬小時法則」練就的技能,輕而易舉就被AI取代
世界棋王從小學習各種「戰術」,可以預測接下來的幾步棋,
但AI的計算能力極強,每秒能計算2億步棋,
就連每個人手機裡的免費APP都比棋王強,人類多年磨練的棋藝很容易就被取代。
然而,最後打敗AI的,反而是擅於「戰略」思考的電玩專家,
跨領域運用原本擅長電玩的能力,讓不懂思考的AI甘拜下風。
這證明了AI非萬能,只要人類跨領域思考,善用整合能力,仍然可以反敗為勝。

◎ 環境變化多端,不懂應變,再專業也派不上用場
多數人以為專業的消防員在任何火災現場都能救火,
但就算身經百戰的消防員,只要從平房換到大樓或森林大火,
反而容易判斷失準,造成嚴重損傷。
真正的專業是,有辦法跨能應變,不管換到任何環境,都不受限制,也能正常發揮。

◎ 單一專業,成了嚴重的盲點
近二十年都未被完全清除的海上廢油,讓多名專家束手無策。
一名「門外漢」卻從「思樂冰」與「混擬土」得到靈感,
只花了3頁A4紙的篇幅就提出方案,並順利解決。

艾波斯坦指出,有些領域需要早起步的人,
不過,在21世紀,科技把世界變成環環相扣的複雜系統,
人人都需要跨領域的思考習慣和方法,
才能成為有廣度、多元、跨能的人才,如同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刀──

.先多元嘗試、多方涉獵,再「延後專攻」
.工作像是約會對象,別在第一次工作時就想選定終生
.善用「概念分類」的科學眼光,讓認知更有彈性
.靠「費米式思考」,就能憑有限知識拆解問題
.運用「門外漢思維」,能打破被專業蒙蔽的雙眼
.不怕落居人後,效率、成績好不等於進步,慢慢學成效反而最好

本書橫跨體育、教育、音樂、天文、藝術、科學、商業、醫學、職涯等各界案例,
顛覆傳統觀點、引人入勝,說明成功的關鍵無法簡化,也不只有一種方法,
讓你不必苦練一萬個小時,也能成為廣泛思考、經驗豐富和觀點多元的跨能通才!

作者簡介:

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環境科學和新聞學碩士,曾擔任《ProPublica》採訪記者和《運動畫刊》的資深寫手。著有暢銷書《運動基因:非凡競技能力背後的科學》(The Sports Gene: Inside the Science of Extraordinary Athletic Performance),現住在華盛頓特區。

譯者簡介:

林力敏

輔仁大學翻譯所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國內重要文學獎項,曾任聯合報〈繽紛版〉專欄作家。愛騎車兜風,持續探索各類新知、探究文學與人生。翻譯本書前言至第6章。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現任專職譯者。翻譯本書第7章、第8章。

葉婉智

中原大學應用外文系翻譯組畢業,輔系企管系,中英雙向譯者,資歷十多年。翻譯本書第9章、第10章。

姚怡平

台灣人,自由譯者,譯作三十餘冊。翻譯本書第11章之後。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國內跨能推薦】

陳永隆博士|《跨界思考》作者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家醫科醫師

蔡依橙|素養教育工作坊 核心講師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作者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蘇盈如SandySu|《2030轉職地圖》暢銷作家

【國外強力推薦】

麥爾坎‧葛拉威爾|《異數》、《引爆趨勢》作者

丹尼爾‧品克|《動機,單純的力量》、《什麼時候是好時候》作者

亞曼達‧瑞普立|《教出最聰明的孩子》作者

瑪莉亞‧柯妮可娃|心理學家、《福爾摩斯思考術》作者

賽巴斯提安‧鍾格|知名記者、《超完美風暴》作者

蘇...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前言

愈早刻意練習,還是花時間多元嘗試?

我們先從體壇的兩則故事開始。

刻意練習的經典案例

第一則,你大概聽過。在故事中,這男孩的父親早早發覺兒子的與眾不同。男孩六個月大時,父親抱著他在家裡走動,他竟然能站在父親的手掌上維持平衡。七個月大時,父親給他一根推桿,他坐在學步車裡拖著它到處遊走。十個月大時,他從寶寶餐椅爬下來,一搖一擺走向為他打造的小高爾夫球桿,模仿著在車庫看到的揮桿姿勢。由於父親還沒辦法跟他用言語溝通,所以靠畫圖教他球桿的握法。「這孩子小到還不會講話,要教他怎麼推桿真是不容易。」父親...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 愈早刻意練習,還是花時間多元嘗試?

第1章 贏在起跑點的迷思
經驗和熟能生巧是兩回事
磨練多年的本事,最容易被機器取代
跳脫熟悉模式,超凡本領就破功
人工智慧非萬能,人類可以反敗為勝
單環學習無法因應環境驟變,反而養出玻璃心
最成功的專家不只專精,還能觸類旁通

第2章 教育不能只教專業,得培養抽象思考力
為什麼智力測驗分數一代比一代高?
「前現代人」與「現代人」的差異
概念分類的科學眼光,讓人的認知更有彈性
學業成績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不成正比
人人都需要跨領域思考的習慣
靠費米式...
顯示全部內容
圖書評論 -   評分:
 第一眼看到作者總結時這句「一個...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4/02/18
第一眼看到作者總結時這句「一個人的跨能勝過各式專家的團隊」,覺得在標榜團隊合作的時代顯得政治不正確。但自有其道理。團隊合作不是萬靈丹。有的書(例如《點子來自妄想力》)也提到腦力激盪不會產生好點子。

這類書籍的優點是收集廣泛的題材、案例(引用的一些題材已有中文譯本,例如《黑馬思維》、《超級預測》、《大器晚成》),缺點則是缺乏辯證性,讓人想到倖存者偏誤。例如廣泛的嘗試、廣泛的興趣確實越來越重要,作者舉了成功的例子,但沒有舉不成功的例子。例如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反而需要擔心的是嘗試的太多、太發散、不知道如何收斂,究竟是在哪個時機點看似零散的點被逐一連結起來?(引用賈伯斯的話“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對於那些還在廣泛嘗試的人,可以有什麼建議?這點是我覺得書中可再加強的地方。

傳統的學習視成就為時間的函數,預期花越多時間得到越高的成就。作者提出,這不是唯一的路徑,許多優秀的運動員、音樂家是先廣泛嘗試,然後再專精特定項目,這種成就反應的不是時間的函數,而是大腦的靈活度,如果能舉證腦神經方面的研究會更有趣。

什麼是未來需要的學習方式?作者列舉的項目中包括大量而廣泛的閱讀,但沒有仔細推敲這個項目的意義。那些閱讀量大的人究竟是花更多時間閱讀呢?還是閱讀方法不同?我猜想是後者。傳統上也認為閱讀是時間的函數,是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所需的時間。但是閱讀量大的人通常採用反傳統的方式,是往復跳讀、快速取樣、建構認知地圖。重點是建構認知地圖,而不是你翻了多少書。

書中我覺得最有趣的章節是俄國心理學家魯利亞的田野調查(第二章),顯示抽象思考與經驗思考的不同。但是抽象思考如何教?代數是一種抽象思考,但是代數學得越多,抽象思考的能力就會增加嗎?不見然,原因又是什麼呢?可惜這問題不在作者的思考範圍內。
 這本書以更全面的觀點來看學習這...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3/11/15
這本書以更全面的觀點來看學習這件事。作者並不否定一萬小時定律或刻意練習,而是闡述在一個領域成為頂尖,需先區分所處是屬於”和善”或”不和善”的學習環境。
和善的學習環境適合贏在起跑點,及早投注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熟習各種模式,經不斷反饋和修正後,可達到近乎完美的模型。然這種領域在未來極有可能被能深度學習的AI取代,作者舉的例子為西洋棋。眾所周知,紙上談兵和實際的戰場是兩回事。若不然,一個國家面臨軍事威脅時,命優秀棋手為軍事參謀,勝負可期。
善於對奕者並不是優秀將領的保證。詭譎多變的戰場上,除了要考慮天候、軍備、物資和情報外,最重要的是人性,而人性的不確定性最需要臨機應變,此非事前刻意練習能掌握,這便是”不和善”的學習環境。
“不友善”的學習環境的跨能整合正是本書的重點:
刻意練習還是刻意”不”練習”?
在刻意練習這關觀念大紅後,作者提出刻意”不”練習的重要性。著名的艾賓豪斯遺忘曲線,強調學習後要打鐵趁熱,短時間重複所學內容以加強短期記憶內化為長期記憶。然矛盾的是實驗顯示,機械性的重複不如”吃力”回想這個過程重要,即使回憶錯誤或想不起來都有成效,甚至更好,重要的是”吃力”這個過程。複習時間間隔加大,讓大腦經歷挫折,長遠來看對學習也許更有效。
繞路,有助於找到自己的路
很少有人早期就明白或選對自己的終身志業。梵谷不是 ,達爾文也不是。他們都是在許多的職涯轉換後才找到那個讓他發光的所在。
儘早試錯,提早排除掉不適合自己的路,反而更有機會早點走上符合自己質度的康莊大道。這樣的繞路不是徒勞,而是一種必要的探索,雖然聽起來和”贏在起跑點”的觀念背道而馳,但早期了解自己比了解專業知識重要。
沈默成本效應成為質度選擇的阻礙
人生和職涯選擇重點在符合質度,當過早作出一項不合質度的選擇並投注大量心力反而深藏危機。因為我們投入愈多或失去愈多,愈會覺得再硬撐下去就會雨過天晴,這是經濟學上的沈默成本效應。沈默成本效應容易阻礙最佳質度的選擇。
話雖如此,人生難在設立停損點,你很難明白放棄是屬於失敗的半途而廢或為未來的成功另闢蹊徑。
要看得出去,先放下熟悉的工具
經驗老到的專業人士,有時會難以放下熟悉的工具,就像當你手裡只有錘子,在你看來,所有東西都像是釘子。 過度內化為反射的行為,甚至會讓人認不清那是特定情況才使用的工具,見樹不見林成了解決問題的盲點。 書中提到的例子,當消防員遇到不可控的火勢蔓延時,若能及時脫下裝備或丟下隨身工具,反而有較高的比例全身而退。這些存活的消防員還會因為丟下工具而認為自己做了反常舉動。
你可將單一專業的能力看成戰術,跨領域整合或水平思考的能力屬於戰略。AI能在封閉穩定的系統勝任有餘,因此未來可逐漸取代單一專業。但世界的多變使得面臨變局的應變能力突顯,這正是跨能人才的優勢,也是AI短時間難以企及的。
 適才適所──《跨能致勝》讀後 ...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3/07/22
適才適所──《跨能致勝》讀後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的原書名是《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可直譯為「廣度:為何通才能在專業的世界獲勝」。〈前言〉最後一段可為書名的註腳:

「當科技把世界變成環環相扣的複雜系統,人人只能管窺一隅,有些領域無疑需要老虎伍茲這樣及早起步的人,這樣專心致志的人,但我們也需要更多費德勒:立足寬廣,經驗多元,觀點多樣,足以跨能致勝的人才。」(頁30)

由此可見,這本書的目的,並非在推翻一萬小時「刻意練習」的專業養成法則,而是提出另一種人才養成方式,翻譯書名副標題用「顛覆……迷思」洵屬恰當。

 從第6章開始,作者強調了解自己比了解專業知識更為重要,引用經濟學「符合質度」(match quality)的概念,指「所做工作與個人特質(含能力與性情)的吻合程度」(頁162),第12章(頁354,行6)跟結語(頁381,行8)則翻成「符合質量」,從原文看,質度或質量的差異不大;如從概念看,或許翻成「適才適所」更容易讓人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個人的能力是隨著學習加上經驗累積發展的,因此所謂的「適所」並非始終固定在某一處,而是視能力的發展而定。

作者表示,認識自我是透過實踐,而非理論。就像學者依博拉所說,人是透過實際行動發掘可能性,如不斷嘗試新事物、建立新網絡、尋找新典範。因此,與其打造華而不實的計畫,不如著手可以即刻實踐的實驗(參閱頁204、206)從這個角度,學生時期的各種社團活動,正是讓參與者在多元體驗中發掘自己的可能性,而成人進入職場後的轉職或職務輪調,亦是同樣的道理,只是成本較高;倒過來,機關或企業採取職務輪調制度,除了因應人事遞嬗外,也有培育人才的作用。

在第12章,作者提到卡薩德瓦博士常建議他人:每天讀點個人專業以外的書,會讓自己的世界更寬闊,可能在某個時機點,你就使它們連結起來,產生效用。(參閱頁370)像是將企業管理引進到公共行政管理、商業行銷運用到政治行銷、大眾傳播嫁接到政治傳播,或是把小說、戲劇、詩的手法運用到散文寫作等等。

作者在〈結語〉指出,他所探討的,是在這個越趨超級專業化的系統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的能力,並體驗多樣化與探索跨學科領域。建議讀者在生涯規畫中,願意不間斷的學習並隨時調整,甚至必要時轉向新目標。(參閱頁380~381)對某些人來說,調整轉向很困難,有的是因為「沉沒成本謬誤」,使他們遲遲不願認賠殺出;有的是因為面子問題,怕被說沒恆毅力或沒抗壓力。如果你有前述的問題,建議細讀第6章〈看似不被擊潰的恆毅力,深藏危機〉,會有醍醐灌頂的感受。

在這本書中,作者旁徵博引,以大量的研究和學者的訪談,來論證跨能致勝的人才養成過程與思維模式,讀者不必急於批判,可於閱讀全書後,與自身和周遭親友經驗相互印證,亦可藉此檢視自己的職涯發展歷程,若是同意作者所述,則盡速安排「試驗學習」,以達到「適才適所」的目標。
 第11章的翻譯,雖有把整句翻譯...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21/10/28
第11章的翻譯,雖有把整句翻譯通順,但要把整段的內容評估後再翻譯,例如整段在講某實際案例時,manager大概就是指職稱,好比人資經理;但在說明道理或結論時,就應該翻譯成“管理者”,避免讀者一直感覺莫名其妙,到底是在講文中的哪位經理?
 相對於「一萬個小時」理論,這本...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10/15
相對於「一萬個小時」理論,這本書似乎更符合當前的世代,尤其人工智慧的應用日趨普及。許多運動員高中大學才開始專業化也跟我的認知比較接近,我知道許多頂尖運動員高中大學時期都是雙棲的,喬丹高中有打棒球,甚至職業籃球生涯中還短期出走到小聯盟;詹姆斯高中時也曾被譽為最強美式足球高中生。

雖然文中舉了許多成功的案例,但還是會有點在意,該如何判斷這些案例不是倖存者偏差。相信總會有些想嘗試跨越領域但效果不佳的人,而這些人之間的差異究竟是在哪,這或許可以再反思。另外,這本書或許也能給看到身邊同儕大放異彩的人一些心理檢設,書中提到了凱撒看著亞歷山大雕像感概自己一事無成的故事,對於生涯感到惶恐的讀者或許能夠得到一些慰藉。雖然不一定要達到一萬個小時,不過在跨越領域的過程中,努力還是必要的,在成為跨領界的通才之前,在個別領域還是要下定功夫努力,才不至於樣樣通樣樣鬆。
 書中前1/3內容其實就概括本書...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10/05
書中前1/3內容其實就概括本書主要概念了,後面都是舉更多例子去輔佐概念,前面西洋棋和音樂家的例子真是很棒的概念,跳脫現在工業社會強調的專才框架。之後進入AI社會,通才創造性會遠勝於專才的專業性。
 「專才和通才,你會想成為哪種人...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1/09/20
「專才和通才,你會想成為哪種人?」這是許多人曾想過的問題。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兩個都要。多數人都相信要贏在起跑點,甚至是「一萬小時法則」的信徒,為此把小孩送去潛能開發班,學習各式才藝,希望孩子可以出人頭地!

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顯然,《跨能致勝》作者、體育記者出身的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不相信這個世界只有單一領域的頂尖人士,才能有所成就。

而為了試圖回答「成為頂尖的關鍵是什麼?」的問題,艾波斯坦透過全書的篇幅,不僅結合最新心理學研究的發現,也穿插以非典型刻意練習的案例,讓讀者了解「不務正業」的重要性。

【成為頂尖的關鍵,在於多元嘗試和跨領域的思考!】

「其實,多方嘗試,也不會阻礙未來的發展。」這是《跨能致勝》作者艾波斯坦想強調的。雖然刻意練習是可以讓人達到頂尖,但這只限定需要專門經驗的特定領域。像是高球、棋類運動等,能夠以經驗解決當前的難題。

但我們都知道,真實世界並不是這樣運作的!很多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像是預測未來局勢,甚至是解決疫苗需求等問題,過去在特定領域累積的專業知識或經驗,可能並沒有太大幫助。

解決難題的關鍵在於能否多元思考,而不是累積的知識量。我自己蠻喜歡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費米推論法」(Fermi estimate),主要就是以有限的所知,來拆解問題,並找到接近正確答案的近似值。這是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米(Enrico Fermi)在1938年所提出的。

艾波斯坦也點出儘管社會越來越偏愛專家、要求更專業能力。但在當前或未來的世界裡,擁有「廣泛經驗、多元涉獵、觸類旁通」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因為背景越多元的人,越有可能產生新的見解。且能夠結合所學所知採用類推思考、概念連結等方法,對於新問題,或許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式。

一個小小缺點,就是裡頭有多處錯字,在閱讀時會有點卡卡的,會在意的讀者可以斟酌考慮。

#看更多,請至IG帳號vickyho_onpostit
 社會的改變 我們要永遠保持開...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9/02
社會的改變
我們要永遠保持開放態度
成功人士擅長把一處的知識用於彼處
觸類旁通地發揮創意✨

無師自通的人勝在於嘗試
設法抽絲剝繭
立足寬廣
經驗多元
觀點多樣🌝

有時我們想贏在起跑線上
故意刻意練習
反而欲速則不達🌚

創造力和三分鍾熱度的關係:
人是透過實際行動發覺事情的可行性
例如不斷嘗試新鮮事物
建立嶄新網絡
尋覓全新典範
所要了解自己的渴望與優勢
比了解專業知識更重要
如果為了堅持而堅持
反而會造成阻礙
重點明白「放棄」
到底屬於失敗的半途而廢
還是成功的另闢路徑
人類不接受對立意見來源自本能
愈長時間接觸一件事情的人
愈容易像刺蝟一樣拒絕新做法🦔

一個非得親手嘗試才知道自己有何能耐的人
有時放手一搏就是解鎖個人才華的鑰匙
不要過於謹慎
不然將無意識地限制自已的探索🙅‍♂️

我們不該擔心起步的早晚
該擔心的是在路途上的停滯不前
我們要跟昨天的自已作比較
而不是其他與你截然不同的年輕人
並以終為始⭐️
 這本書帶給我全新的觀點,非常值...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8/29
這本書帶給我全新的觀點,非常值得閱讀,至於裡面確實有一些小小的錯誤,校對要再仔細一點會更好。關於翻譯的部分我認為已經做的很好了,閱讀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困難,有些部分的確要停下來細細思考,但整體而言我不認為翻譯有影響到我對內文的理解。值得推薦的好書!
 書本身理念非常,thought...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1/08/22
書本身理念非常,thought provoking,突破一些思考框架, 但閱讀起來很吃力,翻譯手法讓人很難閱讀,詞不達意,建議看原文。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成了鬼家人的他備受寵愛(1)
作者:五梅えるこ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1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貓卡龍》2025年掛曆【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
作者: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黃宇璇/劉智豪/陳婕瑀/李懿芳
出版社:最新期數:最新一期出版日期:出刊頻率:出刊類型:紙製用品>時效日/月/掛/桌曆選擇訂閱期數:完成付款後,新訂戶將由目前最新一期寄發,續訂戶若已取得最新一期,則會從下一期繼續寄發。×Previous
$ 28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超越音符:林俊傑20週年──刷金典藏精裝禮盒版(內含:JJ林俊傑油畫經典帆布袋1個+賽璐璐書籤1張)
作者:林俊傑、何昕明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4
$ 10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小書痴的下剋上:為了成為圖書管理員不擇手段!【第五部】女神的化身(Ⅺ)
作者:香月美夜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12-09
$ 25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我的推是壞人大小姐。(08)限定版
$ 14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全知讀者視角(1+2)【特裝版】
作者:Sleepy-C(3B2S STUDIO)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115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魔道祖師漫畫版十二+十三特裝版完
作者:落地成球
出版社:平心出版(欣燦連)
出版日期:2024-12-26
$ 118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