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這幾日,去澹澹閣的客人大多是消息靈通、不缺銀錢的官宦人家。
在他們看來,如果瓷器不錯,還能賣睿王世子一個面子,花點小錢也是值得的。畢竟太子之位虛位以待,誰也不敢保證,將來登上大寶的不是睿王。
於是,澹澹閣的生意越發紅紅火火。簡淡也忙忙碌碌起來。
沈餘之見她辛苦,又加派了人手,嚴禁她拉胚,只讓她處理紋飾。
即便如此,簡淡的活計還是比以往多。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過了中秋。
八月十八日,朝廷替罪羊一案終於有了眉目。從上到下,五、六個官員被罷黜,斬了三個,流放兩個。
簡雲帆被慶王保下,判得最輕,以監管不力之罪連降兩級,去工部營繕所任七品所正。
慶王也遭受牽連,罰俸三年,不准上朝理事,閉門思過三個月。
簡廉以教子無方為名,向泰寧帝請求告老還鄉。
泰寧帝駁回請求,准他休沐三日。
八月二十八日,在簡廉授意下,簡雲豐親自與媒人去高家,正式訂了簡思越和高瑾瑜的婚約。等崔氏回來後,再行問名、納吉等事。
隔日,崔氏派人送信,說她和簡雅偶感風寒,讓簡淡前去侍疾,屆時一同回京。
這個要求在情理之中,簡雲豐便答應了。
大舜的秋試已近,雖然朝堂亂象現矣,簡家處在風口浪尖,但為了不引起各方側目,也為了穩住一干門生故舊,日前,簡廉不得不讓簡思越回老家衛州,如常赴考。
因此,九月一日早上,簡淡由簡思敏作陪,啟程前往庵堂。
姊弟倆走到二門,遇到大伯母王氏,和戴著帷帽的簡靜。
母女倆衣著極為樸素。不過月餘沒見,王氏老了許多,鬢髮染了霜雪,眼角添了溝壑;簡靜至少瘦了十幾斤,眼窩和臉頰塌下去,乍看之下,像個二十多歲的婦人。
後面隨行的下人,有的手裡拎著包袱,有的抱香爐,還有兩個粗使婆子提了漱洗用具。
雖說彼此間的關係已經壞得不能再壞,但還是要維持最基本的禮儀。
簡淡姊弟上前行禮,簡淡問道:「大伯母,您這是要出遠門嗎?」
王氏疏離地笑了笑,話裡有話地說:「最近小人多,我們去白馬寺拜拜。」初一、十五,正是燒香拜佛的日子。
簡淡也笑。「那真是巧了,我們要去庵堂,正好與大伯母順路。」
王氏淡淡道:「那就一起走吧。」
馬車在側門等,黃嬤嬤瞧見簡淡,迎了上來。「三姑娘,二老爺讓老奴帶路,您……」
簡淡沒搭理她,面無表情地上了馬車。
近日來,黃嬤嬤很安分,與梁嬤嬤的來往少了不少。雖說這些並不足以讓簡淡信任黃嬤嬤,但她總歸是晚輩,不能駁了簡雲豐的面子。
「路上多注意一些。」簡淡吩咐道。
白瓷應了聲,解開包袱,取出吃食,一樣一樣放在小几的抽屜裡。
簡淡剛坐定,便聽外面有人說道:「三姑娘,我家太太忘記帶上請高僧開光的碧璽串珠了,還請稍等片刻。」
「好。」
這一等就是小半個時辰,直到簡思敏嚷嚷著要各走各的,宋嬤嬤才匆匆而歸。
庵堂在京城西南方,走官道要四個時辰。
此時已是暮秋,天黑得早,路上稍有耽擱,就要走夜路。雖說京城一向太平,但也絕對不能馬虎大意。
上午很順利,但中午在飯莊打尖時,簡靜和簡淡起了一點爭執,起因是兩碗湯。
簡淡想喝雞湯,但簡靜說外面的雞湯油膩,非要青菜湯。
王氏也不偏頗,讓他們各自點了。簡淡和簡思敏喝雞湯,她們母女用青菜湯。
飯莊的手藝不錯,雞湯鮮美可口,比清湯寡水的青菜湯好喝多了。
於是,簡靜不想喝青菜湯了,鬧著要雞湯。
簡淡懶得理她,捧著湯碗喝得津津有味,連個眼風都沒給。
王氏無法,只好又點一碗。
雞湯不好做,大家多等了一會兒,用完午飯已過未時,天色變得陰沈,風也大了。
王氏一出門,看看西邊的天,道:「沒那麼快下雨。走吧,盡量往前趕。」
簡淡沒意見,大家各自上車,重新出發。
一上車,簡靜就拍了桌子,壓低聲音罵道:「賤人!不過是病秧子的禁臠罷了,天天裝得跟貞潔烈女似的,什麼東西!」
王氏替她倒了杯熱茶。「惱什麼呢?不過再等兩個時辰罷了。」
「等兩個時辰又怎樣?」簡靜死死捏住杯子杯沿,恨道:「再怎樣也不會比我更差。嫁給二表哥那樣的人,還不如死了乾脆。」
「妳這丫頭胡說什麼?」王氏在她頭上敲了一記。「好死不如賴活著。將來生了孩子,妳就知道了,只要手裡有銀錢,在哪兒都能過上好日子。男人不過那麼回事,大家各取所需罷了。」
簡靜冷哼一聲,眼裡沁了淚,扭過頭看向窗外。
王氏長長嘆息一聲,不再勸她。
*欲知精采後續,敬請期待4/7上市的【文創風】838《二嫁榮門》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