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招個上門女婿
福妞這回把灌湯包的做法藏得緊緊的,誰問也不說。
不過其實旁人學了也沒用,不知怎麼回事,福妞的手越來越巧,同樣的配方,她娘做的灌湯包硬是沒有她做的鮮美可口,因此家裡的包子鋪幾乎都靠福妞的手藝支撐了。
出了正月,日子便過得飛快,福妞沒空去注意外面的狀況,倒是齊昭打聽了幾回,知道劉大頭琢磨了許久也沒做出灌湯包,而他們的醃蘿蔔臘肉包子不知怎的味道越來越差,生意也一落千丈。
相比之下,福妞家的店生意好到不行,短短三個月,賺了個荷包滿滿。
西大街地理位置不好,四月分衛氏和福妞數了數銀子,想著不如去東大街租賃一間店,東大街人潮多,到那裡生意會更好。
福妞想了想,說道:「爹、娘,咱們如今銀子夠,租賃店面不如直接買下一間,這樣以後就算不開店,有間鋪子也是好的。」
她話一出,爹娘便同意了,齊昭原本想否決,但想到自己將來不知會如何,只能默然無聲。
王有正出門打聽了一番,很快便買下一間鋪子,就叫做「王氏包子鋪」,一開張生意便是極好。
漸漸地,來買包子的不只本地人,別鎮的人也會來,不知何時大夥兒把這家包子鋪傳成了「西施包子鋪」。說來也是,福妞如今十四了,個兒高又纖瘦、柔柔弱弱,笑起來宛如清秀的白月蘭,整個鎮上找不出比她更美的姑娘,更何況福妞做包子的手藝極好,誰吃了不讚一聲?
這麼好的姑娘,想娶她進門的人家多得是,衛氏時不時就要應付一番,但心裡也開始有了打算。
「原先在村裡挑來挑去,沒想到如今在鎮上闖出了名號,福妞的親事也不用愁了,咱們還能挑選一番。」
包子店雖然不大,但人氣旺、聲譽佳,簡直成了大河鎮的招牌,誰若能牽上關係,往後做生意都會順當不少。
王有正沈吟半晌,說道:「咱們對鎮上的人家並不熟悉,且打聽一番再說,此外也要看福妞自己的意思。」
衛氏嘆道:「福妞的意思是想招個上門女婿,可願意上門的有幾個好的?大多是眼饞咱們的包子鋪罷了。」
其實王有正也是想挑一個上門女婿的,因為包子鋪將來必定要傳給福妞,若福妞嫁了出去,那就不是很方便了。
可上門女婿實在不好選。
衛氏心裡猶豫了一番,想到了齊小五,便道:「原先我說小五和福妞很適合,你卻說咱們家窮,小五不是等閒之人,並不般配。如今咱們家日子好過了,你覺得是否可以重新考慮?」
聽衛氏提到齊小五,王有正倒是想起了一些事情。
他們與小五相處也有幾年了,小五這個人不錯,懂事體貼有分寸,又能吃苦,待他們每個人也都好,但王有正卻越來越看不透他。
好幾次,王有正撞見齊小五在畫地圖,那地圖密密麻麻、繁複至極,王有正看不懂,卻莫名有些害怕。
他一直在想,這個齊小五到底是什麼人呢?
關於齊小五的背景,他們沒有問過,齊小五也沒有仔細說過。
這個少年,大多時候是安靜的,但在王有正看來,卻越來越覺得他城府極深。
深到他不敢去揣測。
這樣的人,他敢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他嗎?
再說了,他這些日子也觀察過,齊小五待福妞是很守禮的,一直保持著距離,根本不像對福妞有半點意思。
平日那些來買包子的少年,哪個對福妞有意思,王有正一眼就看得出來。
他左思右想,說道:「小五人不錯,但不適合咱們福妞。」
衛氏仔細問了緣由,聽完之後也徹底放下了這個念頭。
兩口子商議了一番,便對外放出消息,說是王氏包子鋪的閨女福妞到了年紀,想要招個上門女婿。
有人問,上門女婿有什麼要求?
好事者說道:「說是要長相周正、年紀相仿、家世清白、為人坦蕩,窮一點沒關係,但一定要勤快正直。」
這要求有等於沒有,許多年輕男子便跑來找王有正,可王有正一眼看去,大多是有缺陷的,要麼相貌不佳,要麼說話油條,總之都不太行。
直到有一日,家裡來了一位媒婆,媒婆瞧著便有一籮筐的話要說,王有正趕緊道:「福妞不打算嫁人,我們要招入贅的女婿。」
媒婆眉毛一挑。「這個我自然知道,我今兒來也是為了此事。鎮西那頭有個木匠您知道嗎?咱們鎮上的家具幾乎都是他做的,是祖上傳下來的好手藝。他們家最近剛買了新房子,日子好過得很,木匠膝下有個兒子,看上了您家福妞,那兒子生得周正,為人也好……」
王有正打斷她道:「我們是想招個上門女婿。」
媒婆笑道:「您聽我說呀!他們家的意思,是說雖然把福妞娶回去,但將來福妞生的孩子,其中一個還是養在你們王家,跟你們姓王,如此一來雖然不是入贅,但也差不多了。王家大哥,不是我說,這些日子您也瞧見了,但凡願意入贅的,有幾個好的?人家木匠家是真心想娶福妞才會這樣,實在貼心得很,等您瞧見他們家兒子,保證滿意。」
王有正的確有些動心,便問道:「那木匠家的兒子叫什麼名字?」
*欲知精采後續,敬請期待12/1上市的【文創風】905《洪福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