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他去世了
天氣冷,田地裡幾乎沒什麼人,等彭翠走到唐家的時候,卻遠遠瞧見有人站在唐家門口說話。
這男人瞧著面生,不像是村裡的人。
姜氏站在男人面前,點頭說:「知道了,辛苦古三叔跑這一趟,吃點東西再走吧。」
古三連連擺手。「蘭花,我就不吃東西了,得趕緊回去。等會兒天黑,路就不好走了。妳嬸子可不願意我在外面多待。妳有空,還是回老虎溝瞧瞧吧,妳家屋子還在。」
古三不願留下,唐大石便拿一百文錢給他,古三就笑著離開了。
彭翠一問才知道,原來姜家出事了。
這些日子,姜氏的父親姜二牛和姜斤一直沒來搗亂,是因為服徭役。蔣氏不放心,也跟去了。
其實,徭役不是兵役,塞錢說情或許是可以免除的。
但姜二牛和姜斤也算倒楣,這次的徭役是隔壁縣強徵人去修水庫,被徵召的人不能出錢了事。
姜二牛和姜斤就算有一萬個不願意,也只得去。
因此,原先要嫁給姜斤的姑娘逃過一劫。
在服徭役的日子裡,起初蔣氏還送飯菜給姜二牛和姜斤,後來卻跟隔壁縣的貨郎跑了。
姜二牛為此氣病了,等他和姜斤終於服完徭役,回程路上遇見從山裡跑出來的野狼,被野狼生吞活剝,連屍首都沒留下。
今年天冷,山裡的動物沒了吃的,野狼跑下山覓食,算是姜二牛和姜斤倒楣。
人歿了,隔壁縣就把他們服徭役時的牌子送回來,也算是落葉歸根。
古三是姜家的鄰居,自然聽村裡的人說起唐家發家,在下河村是個富戶。
如今家裡缺糧,他想著,姜氏和姜二牛雖然感情不好,可終究是父女一場,所以特地跑了下河村一趟,把姜二牛和姜斤去世的消息告訴姜氏。
沒想到,唐家人的確和善,還要留他吃飯。
但是,古三來這一趟,可不是為了吃口飽飯。他還有妻子和孩子們在等,便直接拒絕了。
唐大石瞧出古三的顧慮,又看在昔日古家幫過他的情分上,給了一百文錢。
在鄉下,一百文能讓古三一家買上一個月的糧食了。省著點吃,還能吃上一個半月。
古三千恩萬謝地走了,走之前,還不忘跟唐大石說起如今姜家的情況。
姜二牛和姜斤一死,姜二牛的二姊姜銀花就領著人來搬走姜二牛家裡的東西,連根稻草都沒留下。
古三的意思很簡單,如今姜家什麼都沒有了。
姜氏若是回去,怕是也拿不到值錢的東西。
彭翠聽到這裡,抬起頭對姜氏說:「嬸子,妳節哀。」
姜氏對彭翠勉強地笑了笑。「我沒事。」
其實,姜氏對姜二牛真沒有父女感情,她是被姜二牛的長姊姜金花親手養大的。姜金花去世後,她才回到姜二牛身邊,沒幾年就嫁人了。
姜氏本以為自己恨極了姜二牛,因為姜二牛沒救她的生母,甚至想過要賣掉她換錢。
如今突然聽聞姜二牛去世,她雖然不難過,卻也沒有很高興。
只是覺得,解脫了。
彭翠見唐家有事,放下東西後,便帶李狗兒回去。
唐大石扶姜氏進了屋內,他知道姜氏的脾氣,問道:「要回老虎溝瞧瞧嗎?若是妳不願意回去,我過去一趟就好。」
這些年,姜氏對老虎溝沒有好的回憶。而且,姜二牛的二姊姜銀花還活著,這家人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只是,唐大石再不喜歡姜二牛,作戲也要作全套。
姜二牛和姜斤死了,他身為姜二牛的女婿,自然得回去看看,至少要讓姜二牛入土。
這些,是做給活人看的。
他是這麼想的,可唐宓卻不這麼想。
唐宓從骨子裡恨透了拐子,更恨從拐子手裡買人的姜二牛。
況且,她本就不是真正的唐宓,覺得像姜二牛這樣的人,別說入土為安了,連香火都不配受祀。
可這話,她不能當著家裡人的面說出來。
「我還是回去看看吧。」姜氏想了想,對唐大石道:「我也想去看看姑母。」
姜氏對姜金花的情感很複雜,有感謝,又有恨。
她感謝姜金花養大了她,卻恨姜金花當年幫姜二牛湊錢。因為這樣,姜二牛才會買了她的母親小月。
她也不明白,姜金花當年會撫養她,是為了姜家的血脈,還是真的心疼她?
「也好。」唐大石點頭。「我想著,還是年前去。年後家裡忙,怕是沒什麼工夫。」
新的一年,一切都要往前看。
不得不說,姜氏和唐大石做了多年夫妻,這點了解還是有的,姜氏心裡也是這樣想。
姜氏與唐大石決定好後,唐宓和唐穀都打算陪姜氏去老虎溝。
起初,姜氏不答應讓唐宓去,但唐宓說,想去老虎溝瞧瞧楊文元。
如今楊文元可是他們家雜貨鋪的老主顧了。不只自己買曬墊,還介紹親朋好友來買。
再加上楊家靠採藥為生,手裡有不少藥材,有時文修明也向他們買藥,所以這理由也說得過去。
夜裡,唐宓吃完飯後,進空間瞧了瞧。
如今空間裡的一切,和剛穿越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不到兩年工夫,已經是一片翠綠,有荷塘、草地、竹林、棗樹林等等,還有靈泉。
最重要的是,黑土地有了足足五畝,可以種不少東西。
冬日吃不到的蔬果,空間裡幾乎都有,像是番茄、黃瓜、蓮藕這些。
唐宓往前方走,很快便瞧見開得正好的茉莉花。
其實,如今不是茉莉花開花的季節。但她把茉莉花種進空間裡,分株後,這些花不僅活得好好的,還開了不少的花。
唐宓熟練地把這些茉莉花摘下來,放進香囊裡,才離開空間。
自從姜氏喝了靈泉水,開始夢見生母小月後,唐宓便不敢再給姜氏喝了,改採茉莉花放進香囊裡,放到姜氏枕邊。
這樣姜氏能睡得很好,而且一夜無夢。
和往日一樣,唐宓把香囊拿去母親的房間,卻聽見父母在說悄悄話。
「這些年,我沒聽說隔壁縣缺人,還要從咱們縣裡徵人過去。而且,服徭役哪裡會花一年多的時間,又不是兵役。」
唐大石壓低了聲音,對姜氏說:「我瞧著,怕是姜家得罪了人才會這樣。這次過去,妳小心一些,要是發現不對勁的地方,有我和大穀在……」
唐宓聽到這裡,暗暗吃驚。
這段時日,她也聽村民和兄長們說過姜二牛的事。
尤其唐谷秋,每次提起姜二牛的時候,都恨不得生啖其肉。
只是,在姜家人眼裡,姜二牛是家裡唯一的男丁,是要繼承姜家香火的人。所以,就算他遊手好閒,也有姊姊們擔待著。
直到姜金花去世後,姜二牛才稍微收斂,可也好不到哪裡去。
姜二牛在村裡的確沒什麼好名聲,但骨子裡是個欺軟怕硬的人,怎麼會得罪貴人呢?
屋內,唐大石還在說話。
「不過,妳別擔心,如今我和千錦布莊的管事說得上話,大姑奶奶那邊認識衙門的人,咱們家也是不怕事的。」
唐宓聽著,沒去敲門,回了自己房裡。
若是顧修遠沒有出現的話,唐宓的確會有諸多麻煩。
這些麻煩,雖然她也能解決,但怕是要費不少工夫和心力,還會和村裡的人結怨。難以像如今這樣,家裡的名聲不錯,連她身邊也有了很多可以說話的人,大哥甚至娶了夏荷這樣的好姑娘。
畢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下河村的人純善,但不是個個都腳踏實地做事。前些年,有人為了十斤麥子,還殺了一家人。
如今,千錦布莊願意在村裡開設作坊,只是他們懶得管理,所以交給唐家人。
因此,唐家才有穩定的進項。
千錦布莊的管事是喜歡銀錢沒錯,可做生意的人最怕麻煩和牽連。他們願意出面,是因為顧修遠的緣故。
唐宓想到這裡,忍不住嘆了口氣。
她抬起頭,看向銅鏡,鏡中的她臉上有一大塊胎記,雖然不至於面目可憎,卻連清秀二字都稱不上。
這樣的她,哪裡配得上顧修遠如此盡心為她籌謀?
顧修遠到底要什麼呢?莫非真是要趙大夫留下的諸葛連弩圖紙?
她只是歪打正著,恰巧也會。
她拿趙大夫當了多次擋箭牌,不想這人或許是真有本事呢……
幾天後,唐家挑好去老虎溝的日子。
會挑這天,是因為臨近蘇亭的婚期。
柳氏傲慢,曾想邀唐家人赴蘇亭的喜宴,但唐大石懶得搭理她。他知道柳氏沒安什麼好心,無非是想在他們面前炫耀。
如今,姜氏的父親去世,在柳氏眼中,怕是不吉利。若是他們去老虎溝一趟,柳氏多少會忌諱著,不再來打擾,如此便除去唐大石和姜氏心裡的煩惱。
他們是真的不願意見到柳氏。
等這日到來,唐大石和唐穀趕著牛朝老虎溝行去,唐宓和姜氏坐在後面的板車上。
拉車的牛多半是唐大石在照顧,極為溫順,走得又穩,所以一路上沒有太顛簸。
夏荷怕天氣太冷,凍著姜氏與唐宓,特意找條厚厚的褥子墊在板車上。
唐宓和姜氏手裡還握著顧修遠送來的暖手爐,倒也不覺得有多冷。
唐宓很少出門,而且大部分是去鎮上,難得出來,便抬起眼四處瞧瞧。
因為天寒,田地裡沒什麼人,倒是瞧見一些時不時跑出來看熱鬧的孩童,卻很少見到大人們。
走了足足大半個時辰,唐宓望見遠處有兩座極高大的山,兩座山的中間,穿插了一條小河流。
比起下河村的河,這條河自然小了不少,但聊勝於無。
姜氏對唐宓說:「山下,便是老虎溝了。」
老虎溝之所以叫老虎溝,據說是因為兩座山裡曾有老虎,後來有仙人馴服老虎,又走到山腳,說這裡地勢好,故而取名為老虎溝。
可惜,這都是傳言。若真有老虎,村民哪敢在這裡安家。
快走到老虎溝的時候,唐宓才發現居然走了這麼久,但山瞧著明明離他們不遠。
老虎溝和下河村不一樣,這裡的地勢更難行。幸好唐大石趕牛車也有段日子了,還能緩緩走到村前。
到了村口,唐宓遠遠就瞧見一座石磨,附近的房屋都是泥土堆砌而成,靠裡面還有茅草房等。
老虎溝的人大多靠打獵為生,如今天寒地凍,別說人受不了了,山裡的動物也藏在深山,或者躲到洞穴裡去。
唐家的牛車剛到村口,便有人走上來問:「你找誰呀?」
唐大石熟絡地從身後的布袋裡抓出一把葵花子,上前和他攀談起來。
葵花子並不是稀罕東西,但這是唐宓親自炒過的,做成五香口味。閒來無事的時候,唐大石總是喜歡嗑一些。
冬日裡食物少,這人會在村口逗留,不去幹活,無非是偷雞摸狗之輩,自然對村裡的消息很了解。
他拿了唐大石的瓜子,吃起來喜歡,便和唐大石說起村裡的事。
一年多前,縣裡突然來了人,說是要讓老虎溝的人服徭役。
若只是普通徭役,他們也不至於驚訝,可這次徭役卻是要去隔壁縣修水庫。
而且,被點到名的人家,其實大多不用服雜役。可後來他們仔細地想了想,這些人家大部分是從外面買過女人,又虐待她們至死的。
村裡其他買過女子的人家,開始惶恐不安,然而最終仍沒逃過被抓走的命運。
從前,老虎溝的人自然敢團結起來反抗,可這次不一樣,來的衙役實在太多,他們反抗不了。
這人還洋洋得意地說:「之前姜斤跟我吹牛,說家裡要給他換一門親事,我就知道他在說大話。這不,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讓他死在外面。」
唐大石皺著眉,又讓這人抓了一把瓜子,才去了姜家的屋子。
*欲知精采後續,敬請期待11/15上市的【文創風】1119《金蛋福妻》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