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元宵燈會
談曉蘭用手帕替她擦淚。「好了好了,到鎮上給妳買好吃的行了吧。」
只見談曉菊幽怨地看著她道:「不是吃的事。」
談曉蘭覺得自家妹妹成長得可真快,去年秋天出門時還不知道打理自己呢,現在卻因為太想裝扮好而挨了訓。
她今天心情不錯,直接拉著談曉菊往外走。「不是吃的事,那給妳買根簪子總行了吧?」
談曉菊聽姊姊許諾為自己買簪子,這才止住眼淚,「嗯」了一聲。
何氏先是瞪了親閨女一眼,才放柔聲音對談曉蘭說:「蘭兒妳別慣著她,她現在越來越不像樣了。」
談曉蘭覺得何氏也太雙標了,但是自己是既得利益者,並不能說什麼,只對她笑了笑,沒說話。
蕭氏站在門口,對何氏道:「行了,別吵了,再不走就真的晚了。」
婆婆一發話,何氏就不再唸談曉菊了,一家人這才出了家門,跟相熟的人家會合。
一路上談曉菊都跟在談曉蘭身邊,到了鎮上,卻沒隨何氏等人往更熱鬧的東街去看燈,而是拉著談曉蘭,要跟著談興強他們往文人聚集的南街去。
談曉蘭不想往南街去,比起南街那些燒腦的燈謎花燈,她還是更喜歡東街通俗好玩的花燈。
拉不走姊姊,談曉菊就哀求道:「姊姊,妳就陪我去南街吧。」
談曉蘭以為她這是為了避開何氏,就說道:「不用非去南街不可,母親跟幾個嬸子一起走,咱們走咱們的,不在一塊兒不就行了?」
眼看談興強他們要走遠了,談曉菊急得直跺腳,說道:「不是因為母親。」
聽完她這句話,再看看她的表情,談曉蘭終於明白她今天跟以往的種種不同到底是為什麼了。她試著問了一句。「妳去南街,是為了見一個人?」
談曉菊紅著臉點了一下頭,又拉了拉談曉蘭。
嘆了口氣,談曉蘭認命地跟著她往南街走。
她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宋欣怡跟談曉菊小小年紀,卻都有了喜歡的人!
這一刻,談曉蘭覺得還是李招弟最省心,別的都不想,只一心往「錢」看。
談曉菊拉著姊姊疾走了幾步,跟上談興強幾人後,才放慢了速度。
他們的隊伍已經匯聚了不少人,談曉蘭一個個挨著看,也沒發現哪個是讓談曉菊為了他非得跟過來的人。
既然看不出來,談曉蘭就悄悄問妹妹。「妳要見的人是哪個呀?」
談曉菊小臉紅紅地說:「就是正在猜燈謎的那個。」
仔細地留意了那個少年一番,談曉蘭發現他不管是長相還是文采,都沒什麼過人之處。
談曉蘭不理解妹妹喜歡他哪裡,談曉菊就悄聲說:「妳沒發現他笑起來很好看嗎?」
聞言,談曉蘭正準備再仔細看看,一個姑娘卻站了出來,先對談曉蘭笑了笑,然後說:「這位姊姊,下一個燈謎由妳來猜好不好?」
談曉蘭回她一個微笑,說道:「不好,因為我猜不到。」
那姑娘沒想到談曉蘭竟直接拒絕了,愣了一下才道:「猜不猜得到沒關係,主要是體會一下猜謎的樂趣。」
談曉蘭體會過「財迷」的樂趣,實在不知道猜謎能有什麼樂趣,就道:「那妳猜吧,我看妳猜,也能算是體會到猜謎的樂趣。」
姑娘這下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搭話了,不自覺地看向人群中的一個少年。
談曉蘭隨她的視線看過去,正巧對上少年看向自己的眼神。
少年對上談曉蘭的目光,盡量控制著狂飆的心跳,道:「姑娘別誤會,家妹只是想跟姑娘一起猜個謎,沒別的意思。」
談興強這時候已經站到姊姊身邊。「萬公子,我姊姊沒誤會,她只是單純不喜歡猜謎而已。」
萬公子走到近前,對談曉蘭道:「原來是談姑娘,是家妹冒犯了,為表歉意,姑娘可以隨意挑一個燈謎,讓在下來猜。」
談曉蘭覺得這個人是在針對自己,他還真以為她沒看出來呀?剛才他妹妹非要讓自己猜燈謎,就是他指使的,她都拒絕了,他又在這裡變了個花樣,說什麼挑一個燈謎讓他猜?
不管是猜燈謎還是挑燈謎,都得讀出來,在這個小鎮上,能讀書識字的姑娘真不多,這裡的燈謎出得那麼深奧,碰到生僻字,就會當眾出醜。
談曉蘭覺得這人用心真是惡毒,她隨手指了個燈籠。「你就猜那上面的吧。」
萬公子隨著談曉蘭指著的方向看過去,那一處掛了四、五個燈籠,他沒看出她指的是哪一個,就問:「談姑娘說的是哪一個?」
談曉蘭心想:看吧,果然在針對我,想讓我當眾讀出來,他好挑個錯字來取笑我!
讀了那麼多年書,談曉蘭的識字量自然是沒問題,但是想到這個萬公子一直針對自己,她決定回擊一下。
她重新指向剛才那個燈籠,對妹妹說:「妳看到那個燈謎了嗎?萬公子可能眼睛不太好,看不清楚,妳給他讀一讀。」
談曉菊人就站在談曉蘭身邊,順著她指的方向看過去,就能確定是哪個燈籠了。
妹妹的識字量談曉蘭非常清楚,指的是她能讀出來的燈謎。
談曉菊讀起了燈謎,談曉蘭再看向萬公子,就發現他臉上的假笑快掛不住了,內心不禁一陣暢快。
因為談曉蘭剛剛那樣說,萬公子很想對她解釋他的眼睛絕對沒問題,他的心思還停留在怎麼說明的時候,談曉菊就已經讀起燈謎,他趕緊收了心思去看談曉菊讀的燈謎,等確定是哪一個時,談曉菊都已經讀了一半。
萬公子的思路跟不上,只能從頭開始看,好在他最近被家裡的先生管得嚴,讀文章的速度有所提高,談曉菊讀完,他也剛好看完。
看是看完了,謎底卻需要再想想。
萬公子又因沒能在第一時間猜出謎底,不能給談曉蘭留下一個好印象而懊惱。好在他還是有一定的基礎,想了一會兒就猜出謎底。
他身邊的朋友捧場地拍手叫好,談曉蘭在心裡嗤笑一聲,不緊不慢地跟著拍了幾下手。
萬公子看著談曉蘭身處鬧市,卻依然慵懶自如,周圍的整個世界好像都消失了,只留下她。
剛才萬公子的妹妹被他派出去跟談曉蘭搭話,自然明白自家哥哥的心思,看他直愣愣地望著談曉蘭,趕緊推了他一下,這才讓他在別人為自己喝完采之前回過神,對眾人拱手示意了一圈。
萬公子覺得自己沒能讓談曉蘭讚嘆,內心有些鬱悶,他害怕自己狀態不好,後面可能會表現得更不如意,就招呼著跟自己一道的朋友告辭。
這群人原本就是三五一夥聚集起來的,有人離開,其他人也都紛紛散去,恢復成一開始的小團體。
然而談曉菊覺得笑容好看的少年,卻從自己的小團體裡走到談興強這邊,對談曉菊說:「妳不讀燈謎,我還沒看到妳也來這邊了呢。」
聽他跟自己說話,談曉菊一顆心狂跳,輕聲道:「以前都是在另一邊看花燈,今年聽興強說這邊猜的燈謎跟那邊不一樣,我就過來看看有什麼不同。」
少年露出了讓談曉菊喜歡的笑容。「我還以為妳沒讀過書呢,沒想到那個燈謎的字妳都認識!」
談曉菊說:「我們家不僅男孩子必須讀書,女孩子也是要識字的。」
少年的笑容加深了一些。「對,不是只有參加科舉才要讀書。」
談曉菊迎著他燦爛的笑容,坦誠道:「我只是略識幾個字而已,算不得會讀書。」
少年說道:「妳不要妄自菲薄,只要識字,就可以理解很多東西。」
人群慢慢散了,談曉蘭跟談興強見他倆還在旁若無人地聊著,彼此對視一眼,同時都想到元宵節出門看燈的目的──也不只是為了看燈的!
談曉蘭用眼神詢問弟弟與談曉菊說話的少年是什麼情況,談興強就微微地點了點頭。
雖然年少,談興強卻還算可靠,再說了,今天這個日子,哪怕談興強不知道少年的底細,在人家說話的時候,談曉蘭也不能拉著妹妹就走人。
不過陪他們在這裡真的挺無聊,談曉蘭就對弟弟說:「你在這裡陪你二姊吧,我去東街找母親。」
鎮上談曉蘭比家裡任何人都熟,而且談興強小時候出來看燈,談曉蘭都會交代他好幾次需要注意的事,所以他不擔心姊姊會走丟,回了聲。「好。」
談曉蘭順著來時的路往回走,路上看到一個賣桃木髮簪的攤位,不禁停下了腳步。她準備為妹妹買一根桃木髮簪,希望有助於她保持頭腦清醒。
正認真地挑著,就聽到身後不遠處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談曉蘭回頭,看到宴澤川正向這邊走來,在滿街的花燈圍繞下,襯得他好像是從燈火中而來。
宴澤川今天穿了套菘藍色的衣服,這個顏色很挑人,比這個顏色淺一些的藍,襯得人精神;比這個顏色深一些的藍,能把人襯得更白淨。
唯有菘藍色,不夠精神,穿上它會更顯憔悴;不夠白淨,穿上它就更顯黑。
宴澤川穿著菘藍色的衣服,也不知道是因為燈火照耀的緣故,還是他俊美的面容,把這個挑人的衣色都襯得明亮起來。
談曉蘭這一次深切地意識到,宴澤川長得真的不是普通的好看!
宴澤川原本不打算來鎮上看燈,只是前兩日接到合作過的老闆來信,說要再派人來跟自己談生意,信上指定的日期,正是元宵節。
來了才發現,這次過來的人,還是上次與自己共事的丁勇。
談完這次合作的事情時,街上的花燈都點亮了,丁勇想早點休息,宴澤川也不覺得花燈多有意思,於是兩人告別後,他就準備直接回家,卻沒想到在街上看到談曉蘭。
當時談曉蘭正在拒絕邀請她猜謎的姑娘,宴澤川隱隱能聽到她拒絕的理由,俊顏上的冷漠表情不覺間被柔和代替。
被拒絕的姑娘看向人群裡的少年時,宴澤川就知道那個人有著與自己一樣的心思。
看著那個萬公子想盡辦法引起談曉蘭注意的時候,宴澤川有一種走過去擋在兩人中間的衝動,只是他的腳還沒邁出去,理智就戰勝了本能反應。
他的心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
沒邁出去的腳步停在原地,他站在背光的地方,看她平淡面對猶如孔雀開屏的男子,不見一絲被人追求時的扭捏與羞澀。
人群散去,宴澤川也沒離開,直到談曉蘭獨自離去,他才忍不住跟著她走。
當那個輕易就能挑動自己情緒的女孩停下來挑髮簪時,宴澤川心想:我註定不能為她佩戴髮簪,但若能參與她挑選髮簪的過程,也不至於抱憾終生了。
最終他還是沒能忍住,喊了她一聲。
雖然知道她剛與弟妹們分開,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偶遇,宴澤川到了談曉蘭面前就先問她。「今天怎麼一個人出來?」
他一開口,談曉蘭剛才那種像是看到有人打破二次元牆壁走出來的感覺瞬間消失,眼前的人,仍是那個自己還算熟悉的宴澤川。
談曉蘭放下手中的簪子道:「我們一家人一起來的,剛才跟弟弟他們在這條街上看了一半,覺得還是東街的花燈好看,就準備去東街找我母親。」
她又問宴澤川。「你怎麼也是一個人?」
除了自己的身世,宴澤川對談曉蘭從不有所隱瞞。「上次找我收乾果的老闆派了管事過來,今天我與他又談了別的生意。」
談曉蘭看他的狀態,覺得生意應該談得不錯,就笑道:「開年就接了個大單,恭喜恭喜。」
她喜歡有錢能花的生活,就努力掙錢,也樂意看到別人的努力能化成甜美的果實。
對於宴澤川開年就接了個大單,她並不嫉妒,也沒陰陽怪氣地道賀,眼中無一絲陰暗,有的只是純粹的欣喜。
*欲知精采後續,敬請期待1/7上市的【文創風】1323《佛系千金養家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