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句8:你沒長腦袋呀
在現實生活中,當父母的大多不注意責備孩子時的方法和分寸,何況自古以來還有「打是疼、罵是愛」等觀念。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聰明的孩子,都會對孩子嚴格要求。很多時候,由於孩子的某些過錯,或者是成績不理想,或者是本該會的問題沒有回答上來、回答正確,家長通常會很失望,不管孩子方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就會劈頭劈臉的朝孩子質問、謾罵:「你腦袋進水了?」「你長的是豬腦袋吧?」「你沒長腦袋呀,考試竟然只有這麼一點分?」有些父母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變成口頭禪,家長嘴是痛快了,罵孩子一個狗血淋頭,體無完膚。這樣,是對孩子嚴格要求,對孩子的好嗎?
洪洪是個聽話的男孩,他在媽媽眼裡,一向都是特別乖的好孩子。媽媽在政府單位是主管,手下管著許多人和事情,當官的架子和習慣一下班就帶回家裡來,讓爸爸和洪洪都有些懼怕媽媽。
媽媽是看不得別人出錯的,爸爸就更別說了,單說洪洪,每天都挨媽媽的責罵。
這天,媽媽回家後,要檢查洪洪的數學作業本。洪洪極不情願的從書包裡掏出作業本,遞交給了媽媽,然後心驚膽戰的等在一旁,不時偷偷看媽媽的臉色。
這時,媽媽看到一道被老師打了「×」的題,媽媽讀了一遍題目後,又看了看洪洪的解答,不禁生起氣來。「這道題有什麼難的,你稍微想一想,轉一下思路,就可以答對了,啊,你就是不轉彎,你沒長腦袋啊?」
洪洪本來是知道自己錯了的,可是不知怎的,今天他的脾氣也上來了,和媽媽頂撞起來。「簡單?我怎麼就做錯了?我做錯了就是不簡單。我沒長腦袋,我是沒長腦袋,我要是長腦袋了,就是你親兒子了。你多聰明,什麼都會,什麼都明白……」
媽媽哪裡受過這個氣,揮手就打了洪洪一個耳光,洪洪和媽媽在瞬間都驚呆了,媽媽有些後悔自己的失手,洪洪卻根本沒有想到一個從來沒有打過自己的媽媽,今天竟然打了他。他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頭也不回跑出門去,腦後留下一句讓媽媽心酸一輩子的話:「你不是我媽媽,我再也不回來了……」
家長對孩子的批評應該是耐心和藹的,尖酸刻薄的指責和辱罵易使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和打擊。媽媽對洪洪的「沒長腦袋」的責罵,等於說洪洪傻瓜、弱智,這讓孩子如何接受?做為父母,應該多從孩子角度思考問題,不要一心急躁起來,就不管不顧,說了不分輕重的話來教育孩子,表面上看大人覺得無所謂,實際上孩子一旦受到心靈上的打擊,實際是很難過的。
冰兒是某大學附小四年級的學生,她平時學習刻苦,也很積極向上,在班級裡還是班長呢。可是,由於她們的班導請了產假,學習安排了另外一位老師來代課,她覺得有許多不習慣的地方。由於從講課方式到為人處世的性格特點等,她都和新來的老師無法很好的配合,她的學習成績明顯下滑。媽媽看到她成績下滑後,很是生氣,也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她一頓指責。冰兒好不容易有了解釋的機會,告訴媽媽是因為換了新老師,她覺得老師的教課方法、性格等都不能適應。媽媽愣了一下,馬上又怒氣衝衝的說:「既然這樣,你怎麼不向老師反映,向校長反映?你沒長腦袋吧,就這麼一直忍著,最後還不是害了你自己?」
說實話,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可真不容易,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家長心情急躁可以理解,但是不該動不動就責怪孩子,說孩子「笨」、 「缺心眼」、 「沒長腦袋」,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弱智兒童,是一個失敗者,將來會成為沒有用處的廢物,進而變得消極心態,學習更會一塌糊塗。到時候,家長再後悔也晚了。
專家建議:別讓家長的話傷到孩子的心
1.家長要多一些理解與寬容,學會欣賞孩子
同樣是在與孩子說話,但好話和壞話的不同給孩子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即使孩子注意力差,愛忘事,家長就說孩子「沒長腦袋」,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表現,不要一味指責孩子,僅僅看到孩子的不足。家長要自我反思,能不能帶著欣賞、期望的目光對孩子說話呢?多一些寬容理解,不同回應會引起孩子截然不同的心態。鼓勵、欣賞的話能讓孩子感到有成就感,使孩子產生進取心,信心倍增。批評和指責,只能讓孩子失去自信,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最終乖乖的承認自己不行,勢必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2.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從一出生就具有人格尊嚴,他們與我們是同樣的一個社會成員,不能因為他們小而歧視他們,要杜絕對孩子隨意指責、任意羞辱的粗暴行為,更不能拿兒童當中辱罵,隨意披露他們的缺點。對孩子「沒長腦袋」的指責,是對孩子人格極大的不尊重,同時也是家長傲慢無禮的表現。兒童是有人格尊嚴的,我們要讓他們從小受到應有的尊重,在受尊重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懂得什麼是尊重,應該如何去尊重他人。
3.要培養孩子的用腦好習慣,找到合適的好的學習方法
孩子學習成績差,考試不理想,甚至理解能力差等情況,在很多時候,是孩子的學習方法、思考方法出了問題。這時候,家長不要急於指責孩子的不是,而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科學用腦、善於用腦、喜歡用腦。這樣,方法對了,思路正確了,頭腦自然會越用越靈活,成績也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禁句31:你滾吧,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做父母的總是恨鐵不成鋼,哪有不希望自己孩子優秀傑出的?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孩子有時會不服家長的管教。發生爭執嚴重時,家長與子女雙方互不相讓,各執一詞。矛盾爆發到不可收拾的時候,有些父母利用家長的權威、孩子的依賴性,對孩子用出殺手鐧──用拋開孩子不管他一類的話來恐嚇、威脅孩子,發洩自己的不滿和怒氣。為了逼迫孩子就範,結束這場口舌之爭,家長通常會說:「你滾吧,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滾吧,滾得越遠越好,就當沒有這個家。」、「你給我滾,這個家容不下你了,就當沒有這個家,我也當沒有你這個孩子。」
盧銘有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的習慣,爸爸為此不知說過他多少遍,可是他就是改不了。這天,電視裡播放著他最愛看的卡通節目,他又是一邊吃,一邊看電視。到了緊張精彩的情節時,他愣愣的看著,都忘記吃飯了,有些米飯孩掉在地上了。卡通情景猛然更激烈了,他一緊張,手沒有把碗拿好,米飯從碗裡掉下來,全都撒了。
盧銘這才意識到自己闖禍了,抬頭看看爸爸,正怒視著自己,他趕忙轉身往門外跑去。身後傳來爸爸的責罵聲「你滾吧,愛上哪裡上哪裡,出去了,就永遠也別回來!」盧銘的淚水頓時滑落下來。
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因為受了挫折,心裡無法承受,或者考試考差了,或者犯了錯誤,家長一時的氣話,叫喊聲:「滾出去」,把孩子趕出家門。不少任性好強的孩子,因為忍受不了父母的嘲弄逼迫而真的離家出走。
孩子走出家門,舉目無親的,能怎麼樣呢,根本無法生存。沒有一個孩子真的願意離開自己溫暖安逸的家,可是父母的話語這樣難聽,孩子擔心一旦就此低頭,便會顯出自己的軟弱。孩子會想:有哪個人願意這樣屈辱的留在家裡,寄人籬下,那還有什麼自尊可言?
家長把孩子送上絕路,他當然要逞一回英雄了。「走就走!」結果,就這樣真的離家出走了。孩子在悄然離家的那一瞬間,父母如果愛面子,不攔著,讓孩子真的滾出去了,結果又怎樣?
根據報導,某縣市有幾個學生,有的因考試成績差,有的因偷了東西,有的因不願學習,先後離開家浪跡街頭。結果,有一個男孩被壞人騙到了一個「地下血庫」,每天和其他的孩子被逼著去抽血;有的女孩被逼迫賣淫,年紀最小的十歲,最大的十六歲。這些「滾」出去的孩子,許多人在心靈上、肉體上受到極大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往往是難以補救的。
有些孩子,軟硬不吃,打罵不聽,給予獎賞也不管用,父母真的是沒有辦法,看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可是無論任何時候,不管孩子多麼不聽話,家長多麼生氣,父母都不能說出讓孩子「滾出家門」的話。每個做父母的都要知道,家永遠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地方,除了家,他再也沒有地方可去。孩子如果真的流落在外,家長能不擔心嗎?孩子在外面不幸出了事情,家長能不悔恨一輩子嗎?因此,在任何情況下,父母都不應該用這種話來要脅子女,脅迫其改過順從。孩子有錯,應該明確指出、耐心說服教育,即使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應該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慈愛關切之情和用心良苦,進而悔過自新,產生出自強、自信、向上的力量。否則,即使孩子一時屈服了,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矛盾依然會有再次爆發的一天。
專家建議:方法用盡,孩子仍然不服管束怎麼辦
1.不妨先冷靜幾天,雙方都自我反思
有時候,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是要面子的。事情僵持到那,誰也不肯先認錯,再堅持下去要麼暴力解決,要麼孩子離家出走,都是不好的結果。這時,父母先要把火氣壓一壓,先冷靜幾天,事情和爭議暫時擱置起來。彼此都反思一下,讓孩子有一個緩衝的過程,等他在外面遇到了挫折、良心發現,自然會回來和父母認錯的。如果是家長的說服方法、用詞,觀點等有錯誤,也要自我反思,勇敢的向孩子道歉。
2.借助外力,讓同儕或者老師來教育幫助他
有些孩子和父母無話可說,對父母一百個不尊重、不信任,但對老師和朋友卻不同。找他同儕的朋友,和他溝通,旁敲側擊的講理,孩子才容易接受。有些孩子特別尊敬老師,對老師的話都嚴格遵守聽從,家長可以事先跟老師溝通,讓老師幫忙解決問題,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
3.換個環境,換個地方
孩子缺乏辨別能力,很容易受身邊環境的影響和壞人的挑撥。如果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和家長態度日益惡化是因為他受到周圍環境、個別壞人的影響,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就必須堅決換個環境,擺脫壞的環境和壞人的影響。可以讓孩子換個學校就讀,或者全家搬家到其他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