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導致胃病的因素
胃腸病雖然不像高血壓病、心臟病那樣能夠造成人的突然死亡,但它對人體的危害就像水滴石穿那樣,時刻在侵襲著人們的健康。每吃進一口飯都對胃有著直接的影響。不同的胃病具有各自不同的致病原因,各種胃病在病因上也有共性。歸納起來,常見胃病的致病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不當
食物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飲食量、飲食成分、飲食習慣等,不僅對維持整個機體的功能活動是重要的,而且往往是胃病本身常見的致病原因。
暴飲暴食、飢飽無常,超過了胃的受納、消化功能的限度,或打亂了胃收縮、舒張的正常運動規律,久而久之可致慢性胃病。《黃帝內經》中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就是這個道理。野外作業,風餐露宿,長途奔波,餐飲失常,發生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的機率比一般人群高得多。誤食變質蔬菜、魚蝦、食品等,常引起急性腸胃炎症,出現嘔吐、胃痛,或伴有腹瀉。進食大量的柿子、黑棗等,還常引起胃石症。
食有五味,過則有害無益。過服辛辣刺激、油炸烘烤之品,易生胃熱。過用鹹味,喜熱燙飲食,易於損傷食道、胃的黏膜,或改變胃內小環境,上述人群中發生食道癌、胃癌的機率較高。甘為脾胃本味,過則易於壅滯胃氣,氣機不通,常見腹脹、苔膩。常吃黴變食物,也是慢性胃病甚至胃癌的致病因素。
●飢飽失常
過飢則營養不足,氣血生化乏源,脾胃自身亦失滋養,便會出現面黃肌瘦、腹脹便溏等;若過飽,暴飲暴食,腸胃乃傷,影響脾胃運化和升降,出現脘腹脹滿、噯腐胃食道逆流、吐瀉等症狀。久之,可形成積滯,積滯不化,可生熱、生痰,變成頑疾、痼疾。
●食物不潔
若食用不潔食物或腐敗變質及有毒之物,則可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司、潰濁混淆而發生胃脘病、吐瀉等。治之失時,治法失宜,或屢有發生,必釀成慢性胃疾。
●飲食偏嗜
五味偏嗜,可致臟氣偏勝。氣有偏勝,則諸病易生。食性偏嗜,過食辛熱燥辣飲食,則可過度刺激腸胃,傷損陰津,甚至可以腐傷腸胃。食味偏嗜,過食肥甘滋膩,食入難化,積滯腸胃,阻滯氣機,濕聚蘊熱,便生諸症。
●大量飲酒
中國人民自古就有飲酒的習慣,而飲酒與胃炎、胃癌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酒中含有酒精,也叫乙醇。燒酒也叫白酒或火酒,含酒精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上下。黃酒又稱米酒,含酒精百分之十左右,除啤酒及葡萄酒外,酒本身並不含營養成分。一方面,低濃度酒精適量吸收後,能增加胃血管的血流量,促胃黏膜上皮細胞分泌,提高胃黏膜的前列腺素濃度,而前列腺素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有利於胃黏膜的修復。
特別是啤酒不含脂肪和糖,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其成分百分之九十三是水,含添加劑和有害物質極少,而且有害物質在發酵過程中被酵母吸收,是補充人體水分的重要來源。適量飲用啤酒,除了營養價值高,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素之外,還可以調節生理功能和新陳代謝,起一種放鬆作用,有助於消除精神緊張,尚有延年益壽之說。以至於國外有些大醫院把啤酒列入某些患者的治療食譜中,或讓產婦喝啤酒以增加母體營養,使乳汁豐盈。另一方面,長期或一次大量攝入酒精,能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使胃腔內的氫離子反彌散進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百分之二十以上濃度的酒精能抑制胃液分泌、減弱胃蛋白酶活性,百分之四十以上則對胃黏膜有強烈刺激。有人曾對八十例飲白酒後出現上腹痛或胃出血的病人進行胃鏡檢查,結果發現胃黏膜都有充血,或散在出血灶,有的呈多發性胃黏膜糜爛、鮮紅色新鮮出血或棕色陳舊出血。病變多發生在胃竇部,其次是胃體部,一般不侵犯肌層,癒合後不留斑痕。所以,大量飲酒或酗酒,對慢性腸胃炎絕沒有好處。因為每個人對酒精的耐受性相差很大,量多量少因人而異,不能確定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症狀不很明顯的人,可飲少量低度酒,如啤酒、黃酒;有上腹疼痛、脹滿、食欲減退、打嗝、噁心等症狀的活動性胃炎患者應禁酒。
酒對人體的益害,中國古代醫家早有評說。中醫認為,酒為辛甘苦溫有毒之品,入心肝肺胃經,具有多種功效。《素問.湯液醪醴論》辟有專篇予以討論。梁代陶弘景從「大寒可以凝海,惟酒不冰」的現象,總結出酒的特點在於性熱。他認為醫家用酒配藥,做成藥酒治病,就是利用酒的這一特點「以行其勢」。但是他接著又明確指出:「人飲多則體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本草拾遺》認為酒能「厚腸胃」。《本草綱目》則指出:「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助火。」飲酒的害處多得說不完,可見中醫對酒的評價是益少害多,其理論根據就是它「大熱,有毒」。
一般說來,胃黏膜病變即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不典型增生→癌變,是由輕到重的發展過程,而飲酒對上述各個環節病變都有影響。一方面,長期飲酒可以導致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年齡提前。在同年齡組中,飲酒者萎縮性胃炎發生率較高。據此可以推斷,年輕慢性飲酒者日後患胃癌的可能性大。另一方面,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較易受酒的急性損害。
有人認為大量飲酒可以殺傷胃癌細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大量飲酒不但不能殺傷胃癌細胞,反而為其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這是因為:①酒精飲料中含有自然產生或污染的致癌物,已知有雜醇油、多環芳香烴和亞硝胺等。②酒精是良好的溶劑,嗜酒可加速致癌物質的吸收和轉運,如促進菸草相關的致癌物質的活化。③酒精不是人體必需的物質,進入體內可導致某些致癌物質的活化。④長期大量飲酒損傷胃黏膜,造成各型胃炎,以致胃酸缺乏,細菌得以繁殖,促進了致癌物質亞硝胺類的合成。⑤酒精可以影響機體的酶,增強致癌物質的毒性作用。⑥酒精可抑制人體免疫功能,造成對腫瘤的監督功能下降。⑦長期大量飲酒可造成營養不良。此外,飲酒不僅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還與肝硬變、肝癌、食道癌、結直腸癌等的發病有一定關聯。
(2)過量吸菸
菸草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不論紙菸、捲菸或旱菸,過量吸食都是有害的。菸鹼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先興奮後抑制的作用,它可以刺激腦的呼吸、血管運動及嘔吐中樞,對消化系統可以引起中樞性的噁心、嘔吐和周圍性腸蠕動增加,對腸胃運動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3)營養缺乏
缺乏蛋白質或維生素B群,可以引起胃黏膜變性。其食物內缺乏鐵質,並可造成胃炎,在補充鐵劑後胃黏膜的炎性病變即可好轉。因而缺鐵性病人的口腔、食道及腸胃黏膜上皮的彌漫性改變,可能是缺鐵的一種改變。
(4)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與多種疾病有關,在消化系統更為突出。常常見到有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或生氣時,出現納食不香,或沒有食欲、上腹疼痛、腹脹不適、胸悶氣憋等症狀。明顯的焦慮、憤怒、恐懼等,都能透過神經系統影響腸胃道的運動和分泌功能。
腸胃動力性疾病和功能紊亂的病人相當多見,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腸胃道症狀,但不能發現解剖學上的器質性改變。這是一種腸胃道功能改變,可由精神情緒因素誘發,包括神經性嘔吐、神經性打嗝、神經性厭食、癔球症(神經性吞嚥障礙)等。
對消化性潰瘍病因學研究表明:緊張、焦慮、恐懼在潰瘍病的復發方面起重要作用。十二指腸潰瘍病病人的症狀急劇加重和併發症如出血、穿孔的出現,常發生在情緒受打擊以後。而在精神愉快、性格開朗者,則潰瘍病的發病率較低。
近年來還發現,精神憂鬱、性格內向、過度悲傷或受到重大精神刺激的人,胃癌以及消化道的其他癌症的發病率也增高。
英國醫學研究人員調查了平均年齡在二十七歲,由於擔驚受怕和情緒壓抑而接受治療的二十一個患者。對照組為二十一個健康者。方法為檢查攝入體內食物所需要的時間。
結果:健全者一般需要四十二個小時;受驚嚇者只用十四個小時,速度快得驚人;而情緒壓抑者用了四十九個小時才把食物消化掉,而且情緒壓抑越嚴重,腸胃工作越懈怠。上述研究表明,情緒和消化存在著密切聯繫,控制大腦和腸胃的不同神經系統,實際上驚人的相似,這是因為:①二者都利用相同的資訊素(中性介質),如血清素、穀胺酸鹽或者多巴胺;②二者都由特殊的細胞供應營養物質;③二者都有防止神經細胞受到危險物質損害的柵欄。
中醫學十分重視心靈因素在發病學中的作用,根據不同的情緒變化將人的心靈活動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況,稱為七情。七情的變化與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有密切的關係。七情失和,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失常時,就會導致疾病發生或加重原有病情。七情之思為脾所主,過度的思慮會傷及脾。由於五臟存在著生克因果的關係,所以其他臟腑所主的心靈變化,也都會影響到脾胃。脾胃功能失常,會出現胃痛、脹滿、納呆等症狀。運用中醫藥調理心靈變化和臟腑功能,會明顯改善脾胃疾病的症狀。此外,應用科學氣功療法可使某些病人的腸胃疾病症狀改善,可能與調節人體的精神情緒(意念)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