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城
GUILIN GUCHENG
桂林是我國南方的古城,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一直是廣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春秋時桂林屬於百越之地,戰國時歸屬楚國領域。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統一嶺南後,設置南海、象、桂林三郡。當時桂林郡轄境包括今廣西的大部,郡治為布山,在今貴港市境內,今之桂林僅是它的東北一隅之地。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在今桂林一帶置始安縣,大部分史學家把這一年作為桂林成為縣治城市的開始,當時始安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時,將始安縣改為始安侯國,仍屬荊州零陵郡。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始安郡從零陵郡獨立出來,隸屬荊州,始安郡和始安縣的治所都在今桂林。從這時起,始安實現了行政意義上的城市升級。
南朝宋泰始初,始安郡改為始建國,治所在始安,齊重新改為始安郡、始安縣,隸屬湘州。梁天監六年(507年),從廣州分出桂州,始安郡隸屬桂州,當時桂州無固定治所。梁大同六年(540年),置桂州於湘州,桂州州治遷移至今之桂林,桂州所轄的郡縣包括今天的桂林、柳州和平樂的大部分地區,這是今之桂林成為州治之始。桂林簡稱為「桂」也是從這裡開始。
隋朝,桂州恢復始安郡,仍為始安郡治。唐代,嶺南分為東、西兩道,嶺南西道下設邕、桂、容三管,桂管治所設在今之桂林。始安縣改名為臨桂縣。
宋朝初年,桂林仍是三級地方政權的治所。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桂林升為靜江府,為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時稱「西南會府」。
元朝設行中書省,分轄道、路、府、縣。至元十五年(1278年),靜江府改為靜江路。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成為省治,省、路、縣治均在今之桂林。
明朝改元朝行中書省為承宣佈政使司,洪武五年(1372年),改元朝靜江路為桂林府,隸屬廣西承宣佈政使司,布政使司、府、縣三級地方政權的治所仍設在桂林。
清朝把全國分為十八個行省,桂林為省、府、州、縣四級治所,仍是全省的政治中心。清代金鉷的《廣西通志》言明,臨桂縣「始安故城,漢置縣,吳為郡,梁後皆曰桂州,宋南渡為靜江,明為桂林」。這是對桂林城市沿革的高度概括。
武昌起義後不久,廣西宣佈獨立,廣西都督設在桂林,為地方最高行政機關。1914年,廣西省會遷南寧,臨桂縣改稱桂林縣,隸屬桂林府,府、縣治所均在桂林。1936年,省會遷回桂林。1940年,置桂林市,並將桂林縣改回臨桂縣的舊稱。這是桂林建市的開始。
1949年後,廣西行政中心設在南寧,桂林仍置市。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桂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市。桂林市今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和陽朔、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資源、平樂、荔浦、龍勝、恭城11個縣(自治縣)。
唐代,桂林古城東瀕灕江,南臨榕湖和杉湖,西有壕塘(今桂湖),還開發了隱山西湖,與榕湖和杉湖連成一片。唐武德年間在灕江西岸建子城,以護官府衙門。後向南、北、西三面擴展,築起外城。光啟年間,在城東北面增築夾城,形成了「前朝後市」的城市格局。
宋代,對桂林城進行了一次規模更大的修建,歷時14年,竣工後,在鸚鵡山刻了一幅《靜江府城池圖》(此次修築城池在南宋末年,當時桂林稱靜江府)。擴建後的桂林城池面積約2平方公里。加寬了南面和西面的護城河,並將城西低窪地辟為西湖。同時將榕湖沿城西至鸚鵡山腳的舊壕塘挖寬挖深,榕湖與杉湖同為城南的護城河,還從城北虞山下開掘一條朝宗渠經回龍山腳流入古壕,並在伏波山南開鑿一條管道經獨秀峰腳通城西壕塘。
元代,桂林城的走向方位與南宋時一樣,只是城牆修得更堅固雄偉。
明代,靖江王府按明王朝藩王府規制在獨秀峰周圍建築王府、王城,佈局嚴謹。城區範圍向南擴展,桂林城比宋元時擴大約三分之一,十字街已初步形成商業中心。
清代,城市已跨過灕江向東發展。
1933年後,桂林城牆被陸續拆除。1944年,日寇進犯,桂林這座漢代開闢、唐朝興起、宋代繁榮、抗戰期間盛極一時的文化名城變成一片焦土。
桂林城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其中許多代表性古跡文物都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學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