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電腦是什麼?
首先,我們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來介紹好像知道、但又不是很了解的電腦二三事吧。
1.智慧型手機也是電腦嗎?
電腦是什麼? PC 是「Personal Computer」的縮寫,意思是「自己的電腦」、「個人使用的電腦」。雖然是屬於電腦的一種,但PC 並不代表所有電腦。
電腦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及大小,共同點在於它們都是可以做到兩件事情的裝置。這兩件事情是「計算」與「記憶」。擅長算數及數學,而且不管什麼事,只要記住了就不會忘,這就是電腦。
有有負責計算的部分(CPU)、負責記憶的部分(記憶體),再加上「輸入」的地方以及「輸出」的地方,這就組成了電腦的基本架構。所以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也是一台電腦無誤喔。
2.生活中到處都是電腦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是電腦。遊戲機也是,是為了玩遊戲而製造的電腦。
其他大家生活周遭的物品中,也有很多東西其實裡面嵌入了小型電腦。會自動進行某些功能的機器,就是內部裝置了「微電腦控制器(微控制器)」這種小型電腦,以維持大家的日常生活。我們就來找找看身邊的電腦吧。
「數位訊號」是什麼?
之後我們要介紹的內容,全部都是在「數位訊號」的世界裡發生的事。相對於「數位訊號」的是「類比訊號」。舉例來說,大家說話時的聲音會讓空氣產生振動,成為振動波傳到耳朵,進而聽到聲音。這是類比訊號的世界。但是聲音如果錄製成CD變成數位訊號,聽起來雖然相同,波形卻會轉變為一格一格的形狀。可以說CD 是以數位訊號記錄,讓電腦可以讀懂的工具。詳細內容我們會在Part 2 介紹,大家只要先知道類比訊號是圓滑的,數位訊號是一格一格的這個差異就好。
3.可以用電腦煮飯嗎?
既然只會計算和記憶,那就沒辦法煮飯了吧?以前的人為了要煮出好吃的飯,會利用口訣「起頭弱(中火),中間強(大火),嬰兒哭也不開蓋(燜熟)」來記住烹煮的步驟,然後由人類注意鍋子的狀態及時間,調整爐灶的火力大小。
不過現在用電子鍋(微電腦電子鍋)就可以自動幫我們煮出好吃的飯了。
電子鍋的內部裝有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會透過計算和記憶,按照烹煮的步驟煮飯。
這個步驟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演算法」,對電腦下指令則叫做「程式設計」。電子鍋的
電腦裡只有內建煮飯必需的程式,所以沒辦法做其他事喔。
4.電腦和人類哪裡不一樣
寫入正確程式的電腦,只要下指令,每一次都會以相同的步驟、分毫不差地煮出好吃的飯。換成人類的話,有時候會忘記步驟,有時候又會感到疲倦,或是沒有心力煮飯⋯⋯但也因為如此,人類可以做到為食用者調整偏好的米飯軟硬度,或是看情況,將晚餐的主食換成麵包喔。
也就是說,電腦和人類的差異在於,電腦很擅長正確、反覆進行同一件事,但它們不知變通。相反地,人類雖然會出錯電腦和人類哪裡不一樣也會失敗,但是可以臨機應變處理事情。
不過最近「人工智慧(AI)」這項技術急速發展,它可以做到像是測量食用者的身體狀況,自動提供合適的米飯軟硬度。人類如何和可以自己思考的電腦相處,現在可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喔。
5.電腦裡面長什麼樣子?
現在,我們來看看電腦裡面長什麼樣子吧。組成電腦的裝置叫做「硬體(Hard)」;而寫有指令,描述該怎麼運用硬體的東西叫做「軟體(Soft)」。拆開電腦以後看見的機器部分是硬體。硬體是由軟體驅動的。
電腦中眼睛可見的裝置是硬體。
電池和散熱風扇也是重要的硬體,他們可以儲存電力和冷卻機器作動時產生的熱能。
主機板--拆開個人電腦之後,裡面有一塊底板叫做主機板,上面接有許多電子元件。CPU 和記憶體這些東西都集中在這裡。
6.電腦的頭腦「CPU」
電腦的頭腦是CPU,又稱為「處理器」。這裡面有向所有裝置下指令、控制執行動作的「控制單元」,以及根據指令運算的「算術邏輯單元」。一台電腦是否優秀,也就
是能不能一次處理多個運算事項,取決於CUP 的性能唷。
決定CPU 性能的「時脈頻率」
CPU 的性能,也就是處理指令的速度,是以Hz(赫茲)為表示單位。這叫做「時脈頻率」。
CPU 內部為了讓電腦各個部分可以在同一時間執行動作,會產生間隔相同的訊號(時脈訊號)。時脈訊號之間的間隔越小(拍手的速度越快)電腦運作的速度越快。
如果仔細看個人電腦的系統資訊,可以發現「處理器3.20GHz(吉赫)」這樣的數值。這個數值表示時脈訊號,一秒內可以產生多少次訊號。具有相同功能的CPU,這項數值越大,性能也越好喔。
7.電腦的書桌「記憶體」
細長的板子上面搭載電子元件,這個裝置就是記憶體,又稱為「主記憶裝置(RAM)」。如果要打比方,就是像書桌一樣的物品。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會將課本、資料、筆記本、書寫工具攤開放在書桌上,一邊看資料一邊寫筆記對吧。記憶體會暫時儲存電腦在作業時需要的東西,當CPU 進行運算,或是啟動程式時使用。
關掉電腦的電源之後,就像將書桌的東西收拾乾淨一樣,原本儲存的數據也會跟著消失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