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數百千種,而《三國志》、《西遊記》、《水滸傳》及《金瓶梅演義》,世稱「四大奇書」,人人樂得而觀之。──閑齋老人〈《儒林外史》序〉
「四大奇書」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章回小說經典,也衍生出不少次文化的電影、戲劇、漫畫、遊戲等,已融入我們的文化心理,但是實際上去閱讀文本的人卻不見得那麼多。大眾對於四大奇書的理解,也往往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看法,小覷了這些作品。然而,學界對於四大奇書的研究與詮釋,已取得豐碩的成果,能帶給我們嶄新的視野,值得向大家介紹。本書希望帶給讀者們對於四大奇書的不同理解,並從其中的敘事符碼去窺見四大奇書的遼闊世界。
作者簡介:
曾世豪
來自北海岸,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小說。著有《明清小說倭患書寫之研究》一書,並發表期刊若干篇。曾開設「文學概論」、「古典小說選讀」、「小說美學」、「專書選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古典小說專題」、「文學作品改編研究」等大學部、研究所課程。
章節試閱
《三國演義》人物藝術(課前閱讀:第50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
(一)奇局、奇手、奇人
我們的課程介紹的是「四大奇書」,而關於「奇書」之「奇」,可以怎麼樣地去認識呢?署名「金人瑞聖歎氏」的序文提出了一個可以參考的解釋:「三國者,乃古今爭天下之一大奇局,而演《三國》者,又古今為小說之一大奇手也。」誠然,在演述分疆裂土之勢的格局時,三足鼎立的局面相對楚漢爭霸的過於單調;戰國七雄、五胡十六國或五代十國的過於複雜,具有均衡頡頏的平衡之美,又不失合縱連橫的變化。且「自古割據者有矣,……其間乍得乍失,或亡或存,……從未有六十年中,興則俱興,滅則俱滅,如三國爭天下之局之奇者」。曹、劉、孫鷸蚌相爭,而最後由司馬家坐收漁翁之利,這真是中國歷史上最曲折的一場分合之局。「奇局」已引人側目,再加上小說家的「奇手」──有條不紊地整理史乘、筆記、雜劇、平話不同來源的三國故事,鋪陳為紀事完整的章回體例,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確實有讓讀者手不釋卷的獨特魅力。
《三國演義》人物藝術(課前閱讀:第50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
(一)奇局、奇手、奇人
我們的課程介紹的是「四大奇書」,而關於「奇書」之「奇」,可以怎麼樣地去認識呢?署名「金人瑞聖歎氏」的序文提出了一個可以參考的解釋:「三國者,乃古今爭天下之一大奇局,而演《三國》者,又古今為小說之一大奇手也。」誠然,在演述分疆裂土之勢的格局時,三足鼎立的局面相對楚漢爭霸的過於單調;戰國七雄、五胡十六國或五代十國的過於複雜,具有均衡頡頏的平衡之美,又不失合縱連橫的變化。且「自古割據者有矣,……...
作者序
「四大奇書」是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古代小說經典,中學的孩子在國文老師的傳授下,大概都能順著「山水吸睛」這類的口訣,記住《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這四本書的書名,但是除了課本的選篇,如「空城計」、「大鬧桃花村」、「美猴王」等,能夠實際去閱讀或甚至瀏覽一遍的人,可能數量就很有限了──遑論那讓人遮遮掩掩,彷彿禁書一般的《金瓶梅》,它根本被屏除於國文課本之外,不管文白之爭如何沸騰,恐怕都不會入於編委的口袋名單。
即使真有好奇心旺盛的同學,按圖索驥地從圖書館找到了這四本小說,坐下來細細玩味,但僅僅是讀過故事、認識故事,卻仍不見得就等於讀懂了故事。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與其他的文體不同,「四大奇書」屬於長篇章回小說,亦即100回是這些作品的基本篇幅,人物眾多、頭緒繁多、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都構成了接收的困難。另一方面,雖然說是小說,實際上「四大奇書」又有著顯著的綜合性:除了敘事的散文作為主軸外,「有詩為證」一類的韻文亦三不五時點綴其中,這些韻文與故事本身大多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卻潛藏了作者所欲傳遞的深層寓意。
由於上述的兩種文體特徵,「四大奇書」的閱讀格外需要耐心,這時想要靠一己之力去參透小說的宗旨就不那麼容易。所以除了正文以外,與成書時代相近的明清文人的評點,像是李卓吾、金聖歎、毛宗崗、張竹坡等,就成了燈塔般的存在,讓讀者不致於迷失於茫茫文海當中。此外,現代學者也紛紛對小說提出精彩的考證與論析。兩岸三地自不待言,其他包括日本、美國等異域的漢學家,亦提供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特殊角度,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去揭開「四大奇書」的神祕面紗。
因此,想要真正地欣賞「四大奇書」,實際上包含了最基礎的閱讀,再來還必須參考評點及海內外的學術研究成果──這對於一個剛進入大學殿堂的孩子而言,的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回首過去我自己的求學生涯,大學時系上雖有開設古典小說相關課程,但主要是唐傳奇、宋元明話本或《聊齋誌異》這樣的短篇小說,再者是《紅樓夢》的專書選讀,「四大奇書」其實是相對陌生的存在。一直到了研究所之後,才在李豐楙老師、高桂惠老師、胡衍南老師的課堂上,看小說、讀論文,慢慢去貼近「四大奇書」的樣貌。對當時的我而言,最驚訝的包括《水滸傳》原來影射了兩宋之際「忠義人」的故事、《西遊記》竟是一個完整的內丹修煉寓言,其他像《三國演義》充滿了似是而非的反諷、《金瓶梅》不只寫了「性」,更道出了「人性」的憐憫與哀愁……真有如打開百寶箱一樣,處處都是連城璧。
身為一個學者,「教學」與「研究」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工作,我的學術生涯也是如此。最初我不過是在三峽老街附近的一間補習班求稻粱謀,為了吸引國中頑童的興趣,胡謅起了張遼與關羽的友情故事;後來苦惱於碩士論文題目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從講臺上的經驗來看,《三國演義》好像算是相對熟悉的文本,便寫了《虛實與褒貶:《三國演義》變異書寫之研究》這樣生澀的題目。到了博士班,為累積資歷,我申請母校的大一國文(通識課程)兼任講師,由於碩論的撰寫,同時比較了《三國演義》與其他三本奇書的異同,讓我有感於學界許多意見藏之名山,未能通邑大都,誠然可惜,便設計了以「四大奇書」為主的課程架構。就這樣,在星期一下午的政大季陶樓302教室,開始對著文、傳、外語及理學院的學弟妹分享──當時怎樣也沒想到,這竟是這本書撰成的濫觴。
博士班階段,我的研究從《三國演義》轉向古典說部中的異族與海洋(倭患書寫),暫時與「四大奇書」沒有太大的關聯;不過,在每學期聆聽同學的導讀、報告,還有線上問題與討論的激盪之下,總覺得文本的某些段落確有其趣味性,應該可以再去思考與辨析。因為這樣的緣故,「四大奇書」及其續書中的道德意識,變成了我畢業後撰寫論文主要關注的焦點,更讓我覺得「教學相長」雖然是句老掉牙的俗諺,但它果然是問學路上的不二指南。
我曾在政治大學、上饒師院,以及現在任教的臺北教育大學開設以「四大奇書」為中心的古典小說課程,實現向大眾推廣的初衷,但影響力仍極其有限,所以非常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黃文瓊副總編輯的主動邀請,讓我有這個機會把課堂上欲傳遞的想法訴諸文字。本書的集結,不管對於我在教學上思緒的整理,抑或在與學界的交流上,皆有著莫大的助益。也很感謝五南圖書吳雨潔女士及美編的細心,讓本書得以臻於完善。另外,本書所引用之圖片,得到南港護國九天宮管理委員會及廖宣惠學姐的慷慨授權,謹致謝忱。至於我在北教大的助理:林妤同學、蔡鎧婷同學、陳映宇同學,則協助了本書的初步校對,在此亦一併表示謝意。也謝謝過去修習我的課的學生,你們在學期末的正面回饋,讓我有信心將此書付梓。最後,謝謝我在天上的六叔,小時候您跟我說「武松打虎」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並相信不管什麼學科背景的人們,都有一顆喜歡聽故事的心。
本書的章節安排,係以「人物」、「創作意識」(包含架構)、「寓意」及「反諷」為四大主軸,包括《三國演義》人物藝術、創作意識、褒貶筆法;《水滸傳》謫降神話、忠義群體、暴力敘述;《西遊記》諧謔對話、丹道寓言、放心哲學;《金瓶梅》世情書寫、敘事符碼、反諷色彩,所選的文本敬請詳見正文。儘管本書以教材為自我定位,但筆者不敢掠美,文中所徵引的觀點,主要參考自浦安迪(Andrew H. Plaks)、李豐楙、孫述宇、劉勇強、王崗、廖宣惠、中野美代子、侯文詠、田曉菲(按照章節順序)等前賢的意見,加上個人一些淺陋的想法,期能成為讀者打開「四大奇書」門扉的一把鑰匙。但,這把鑰匙亦不過幫助我們一窺廊廡而已,要想深入「四大奇書」之堂奧,終究必須「浸泡」在文本當中──這是我的恩師高桂惠老師所用的詞彙:「浸泡」在字裡行間,隨著歲月增長、智識積累、歷練加添,相信在每一個人生階段再重新閱讀「四大奇書」,乃至於任何經典的文本,都會有不同的體悟,期待您也能感受到中國古代小說的魅力。
「四大奇書」是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古代小說經典,中學的孩子在國文老師的傳授下,大概都能順著「山水吸睛」這類的口訣,記住《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這四本書的書名,但是除了課本的選篇,如「空城計」、「大鬧桃花村」、「美猴王」等,能夠實際去閱讀或甚至瀏覽一遍的人,可能數量就很有限了──遑論那讓人遮遮掩掩,彷彿禁書一般的《金瓶梅》,它根本被屏除於國文課本之外,不管文白之爭如何沸騰,恐怕都不會入於編委的口袋名單。
即使真有好奇心旺盛的同學,按圖索驥地從圖書館找到了這四本小說,坐下來細細...
目錄
◎三國演義
人物藝術
創作意識
褒貶筆法
◎水滸傳
謫降神話
忠義群體
暴力敘述
◎西遊記
諧謔對話
丹道寓言
放心哲學
◎金瓶梅
世情書寫
敘事符碼
反諷色彩
◎三國演義
人物藝術
創作意識
褒貶筆法
◎水滸傳
謫降神話
忠義群體
暴力敘述
◎西遊記
諧謔對話
丹道寓言
放心哲學
◎金瓶梅
世情書寫
敘事符碼
反諷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