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待人接物、企業經營到回饋社會
誠信、誠實、誠意,是廖祿立奉行不渝的最高原則
「我能提供給多少人向上、向善的影響力」
是他衡量人生意義與價值的標準
「電聲」一詞看似陌生,實則早已是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耳機、揚聲器、麥克風、輔聽器等,這些小小的零件,都是能夠傳遞美好聲音的電聲產品。一九七五年,熱愛音樂的廖祿立,以精準獨到的眼光抓住市場脈動,從逾百年的古老行業發現嶄新商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從數名員工的小公司奠基,瞄準全球電聲市場一路成長,美律的國際化版圖擴展至今,已在全球擁有十八處據點、上萬名員工,影響力輻射全世界。
一九八〇年,美律打造出超薄型揚聲器,是台灣第一家研發成功量產的廠商,品質媲美日本水準;一九八二年,美律領先開發出電話機用動圈式受話器(DTR),隔年正式量產,不僅創下台灣第一家量產的紀錄,更獲得經濟部頒發「外銷加工增值獎」;一九九二年,美律成為台灣第一家量產行動電話受話器的廠商,更在一九九〇年代中期之後超前部署,跨足行動電話,讓全球手機強龍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等大品牌,都成為重要客戶。
美律集低調、踏實、靈活的經營性格於一身,其熱衷回饋社會的經營軌跡,更是許多企業仰望和學習的對象,而這種獨特的企業文化,來自於創辦人廖祿立的經營理念與管理風格,他不僅確立美律「誠、正、勤、儉、忍」的家風,把培育人才視為經營者的要務,也十分注重品德操守,視此為企業成功的根本。
他建構學習型的組織,因應趨勢變革快速轉型,打造致勝企業。他熱愛閱讀,沒有一天不讀書,在公司、家裡組織讀書會,打造學習型組織、建構學習型家庭。
他用閱讀擴展教育,創設「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成為翻轉學習的推手。他用經營企業的精神全心投入,推動共讀計畫,用愛心打造出三百多座「愛的書庫」,創造出將近六千萬人次的閱讀力。
這本書,
有著他燃燒創業之火的起源;
有著他經營企業的獨到竅門;
有著他培育人才與接班人的心路歷程;
有著他為教育與社會付出的無私貢獻——
這本書,是他打造全方位人生的實證之作。
「唯有修養自己,具備品德,才能獲致恆久的成功,而且為追求生命與事業的人們,帶來滿足與喜悅。」
|好評推薦|
斜槓,是廖董事長精采的人生故事注腳。如果廖董事長當年不是創辦美律實業的企業家,他應該是一位傑出的音樂家;如果廖董事長不是一位企業家,他應該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但是,活得精采的廖祿立博士,如今同時兼具企業家、音樂家與教育家的三重樂音、三重人生篇章所傳遞出來的好聲音,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佘日新,逢甲大學講座教授、跨領域設計學院/雲創學院院長
對廖董事長及魏副董事長無私合作與用心經營,讓美律實業的發展過程與策略,有如一本企業經營與科技管理的教科書,深深感動與敬佩。本書非常值得企業家、年輕朋友們閱讀,更是攻讀管理學門學子的重要讀物。
——彭作奎,國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農委會前主委
從九一一重建籌募書籍到災區,一直到參與他以無私與熱情所做的,在全國偏鄉遍設書庫,忽然覺得自己一輩子真是捨近求遠,其實這種類型已有一些人出現在我身邊,祿立兄就是很典型的代表,他扎實卻低調的表現出這種典型精神,這絕對是在台灣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有實質累積貢獻的一枝草一點露,從祿立兄長年的行為與事蹟,更看得清楚愛台灣應該長成什麼樣子。
——黃榮村,考試院院長、前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作者簡介:
傅瑋瓊
自由作家、文字工作者、資深媒體人。以筆耕為業,書寫各行各業精彩的人生故事,期許用文字栽成一畝田。
第22屆「金書獎」得主,以《成功,就是要快速砍掉重練:電商黑馬創業家兄弟屢創驚人營收的55個商業智慧》,榮獲109年度【創新與創業類】得獎金書。
著有《誠義:侯貞雄與台灣鋼鐵產業七十年》、《黑松百年之道:堅持夢想的腳步》、《席夢思:百年美眠巨擘傳奇》、《金融鬥士:黃天麟與台灣金融業的五十年》等二十餘本書。
章節試閱
楔子 如何有價值的走過這一生
站在舞台最前方的小提琴手,氣定神閒陶醉在樂曲中;後方的長髮樂手彈奏著紅色大提琴;一旁,貝斯手流洩出的音符,主導著調式的進行,而在他斜前方的樂手,左右手各拿著一根棒子,看起來「應該」是鼓手,因為樂曲中的鼓聲,一拍拍敲打著聽眾的心……
但是,鼓在哪裡?
這是二〇一九年五月十四日,在逢甲大學舉辦的一場音樂發表會。發表會的主角,正是裝在這兩根沒有鼓的鼓棒上、長度僅約三公分的白色感測器。它的正式名稱就如同人們所見,叫做「空氣鼓」。
「空氣鼓」是運用IST感測器(Intertial Space Tag)技術設計的虛擬樂器,不需要實體的鼓。只要手中握著它,再搭配自行開發的App,即使在捷運或公車上,隨時隨地都可以打鼓。
IST感測器常見的應用是在衛星導航、飛機飛行姿態判定。
發想「空氣鼓」博士生黃興真,是逢甲大學電聲團隊研發成員。該研究團隊是由副校長黃錦煌領軍,結合電聲碩士學位學程師長及博士班學生,在教育部補助大學產業創新研發計畫經費支持下,與捷螺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完成此技術。
在其中扮演「培養皿」角色的逢甲大學電聲碩士學位學程,成立於二〇〇七年,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電聲碩士學位學程,更是全國唯一由國際知名電聲企業贊助成立的研究所,培養出許多電聲人才。
催生這個全國「第一」和「唯一」的推手有兩位:除了現任副校長黃錦煌,另一位就是提供贊助的國際知名電聲企業——美律實業董事長,廖祿立。
有感於國內電聲人才和專業的不足,早在一九九五年,廖祿立就推動美律和學術研究機構合作尋求解決方案,陸續與工業研究院材料所、逢甲、清華、交大、中興、大葉等二十多間大學系所和研究單位,進行計劃性產學合作;並且從二〇一〇年起,每年耗資百萬元舉辦「電聲論文獎」,獎勵優秀人才跨領域學習,擴大研究視野,至二〇二〇年已舉辦十一屆,已有多達七十餘位優秀的新銳獲獎。
二〇一四年,美律再斥資千萬元,在大葉大學設立「美律電聲材料實驗室」,透過產學結盟合作,讓大葉大學工學院成為電聲材料人才培訓基地。而二〇一六年,更舉辦「美律新聲代電聲影響力論壇」,成為電聲領域產學交流的年度盛事。
很傳統的產業,不傳統的思維
這家不惜耗費巨資,回饋社會投入產學合作的公司,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
其實,人們每天離不了身、重要性有如「陽光、空氣、水」的智慧型手機,裡面就有美律的產品,其市占率不容小覷。智慧型手機用來聆聽通話、簡訊及社交軟體提示聲和動人音樂,皆是透過其中的零件喇叭(揚聲器),美律正是主力供應商。
美律是全方位專業電聲產品設計製造大廠,包含耳機、揚聲器、麥克風、輔聽器及電池產品等,應用涵蓋行動通訊、視聽娛樂、電腦周邊、智慧家居及醫療保健等各大領域,可說是「喊水會結凍」的全球著名電聲領導廠商。
電聲產品(Electro-acoustic Device)聽起來很專業,其實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常用到的麥克風、喇叭、耳機、電話的送話器與受話器等,就是電聲產品。它是一種聲音(動能)與電波(電能)互相轉換的換能器(Transducer),也是一項具備物理(聲學)、機械動力學和電學的整合科技。
在台灣,美律不僅首先提出「電聲」這個名詞,更將「電聲」這個概念擴大為一個有能力吸引優秀人才投入的產業。
一九七五年,美律正式成立時,全台灣製作揚聲器、電聲產品的業者,高達三、四百家。
一九八〇年,美律打造出超薄型揚聲器,是台灣第一家研發成功量產的廠商,品質媲美日本水準。
一九八二年,美律領先開發出電話機用動圈式受話器(DTR),隔年正式量產,不僅創下台灣第一家量產的紀錄,更獲得經濟部頒發「外銷加工增值獎」。
搭上行動電話風潮,研發實力做後盾
愛立信(Ericsson)和奇異(GE)合資成立行動通訊公司,於一九八九年推出愛立信手機品牌。一九九二年,美律成為台灣第一家量產行動電話受話器的廠商,愛立信手機就是使用美律的受話器。一九九〇年代中期之後,行動電話成為全球通訊的主流,美律超前部署,做足準備,讓全球手機強龍諾基亞(Nokia)、愛立信等大品牌,都成為重要客戶。
搭上行動電話風潮後,美律創新的腳步不停歇,後續轉型成為手機耳機全球前三大廠商,再創新猷。
美律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產業競爭中存活下來,主要靠著深厚的研發實力。在許多同業選擇往大型喇叭產品發展之際,美律卻往愈來愈小型的揚聲器鑽研。
在電聲領域,美律創下許多「台灣第一」的里程碑,它從一幢租來的三層樓透天、數名員工的小公司奠基,瞄準全球電聲市場一路成長,進而轉型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和跨國大企業,國際化版圖從早年的美國、中國、泰國,擴展到挪威、加拿大、新加坡和越南,至今全球擁有十八處據點、上萬名員工,影響力輻射全世界,集低調、踏實、靈活的經營性格於一身,其熱衷回饋社會的經營軌跡,更是許多企業仰望和學習的對象。
其中,最為外界所稱道的,就是美律的兩位創辦人—董事長廖祿立與副董事長魏文傑合夥創業的佳話。
朋友之間合夥,一向容易失敗,許多老一輩的人也會如此告誡下一代:「朋友不要合夥做生意,免得朋友不成變仇家。」然而,美律創立至今四十七年,兩人在事業開展的道路上始終㩦手同行,等於是以自己的大半生,打破了這個魔咒。
兩人堅若磐石的合夥事蹟,成為美律的一則傳奇。
人生需要經營,才能夠趨近於願景
傳奇的背後,通往的是每一個人共同的探索:該如何有價值的走過這一生?
對廖祿立來說,事業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值透過事業才能夠展現。
所謂「事業」,並不是指營運「我自己」所創立的公司,才叫做「我的事業」;廖祿立進一步指出,這裡所說的事業可擴大詮釋為「我主要的職業」。不論是上班族、SOHO族,都歸屬在這個領域。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所從事的「我的事業」,指的就是「我的專長」、「我的價值」,廖祿立認為,只有透過一個人的職業,才能夠展現出來。
每個人的資源是有限的,唯有用心經營,才能夠趨近於我們的期望型態—願景。也就是說,人生需要經營,才能夠趨近於願景。當我們的能力、資源,與要達到的願景有落差時,必須透過經營管理,以績效表現出來。
我們應該思考:經過經營之後,我想要獲得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人生?
我們為此所走的每一步、所做的每一個選擇,不僅展現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揭示我們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同「合夥」這件事,廖祿立和魏文傑,對於雙方的不同意見及合作之道,都做出了非凡的選擇,不但樹立起一個值得仿效的經營典範,更成就了自己。
不為賺錢,而是為了造福社會
廖祿立原本是一個上班族,他的創業原動力,不是為了要賺更多的錢,而是要創立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一個對人類有益的事業,一個理想的、愉快的、優質的工作平台,讓員工可以發揮長才。魏文傑高中時就有創業夢,畢業後成為上班族,對於廖祿立共同創業的邀請,兩人在理念和個性的互補上,一拍即合。
創建理想事業時,廖祿立就表明,事業一旦成立,就是社會的公器,不能據為私有。堅持「辦事業是為人群服務,為自己謀名位,但絕不為自己謀財富。」
他把培育人才視為經營者的要務,把品德操守視為人才選用最重要的條件。他以品德為最高指標,建立組織文化、企業家風,視品德為企業成功的根本。
他建構學習型的組織,因應趨勢變革快速轉型,打造致勝企業。他熱愛閱讀,沒有一天不讀書,在公司、家裡組織讀書會,打造學習型組織、建構學習型家庭。
他用閱讀擴展教育,創設「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成為翻轉學習的推手。他用經營企業的精神全心投入,推動共讀計畫,用愛心打造出三百多座「愛的書庫」,創造出將近六千萬人次的閱讀力。
他倡導全方位的生活觀,創造多元價值,以追求有意義的人生。
他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定義是,「能提供給多少人向上與向善的影響力。」好的生活,不是個人好就好,他以自己所能夠發揮的最大影響力,塑造共善、共好的社會價值。
這一切的起點,要從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那一天說起。
楔子 如何有價值的走過這一生
站在舞台最前方的小提琴手,氣定神閒陶醉在樂曲中;後方的長髮樂手彈奏著紅色大提琴;一旁,貝斯手流洩出的音符,主導著調式的進行,而在他斜前方的樂手,左右手各拿著一根棒子,看起來「應該」是鼓手,因為樂曲中的鼓聲,一拍拍敲打著聽眾的心……
但是,鼓在哪裡?
這是二〇一九年五月十四日,在逢甲大學舉辦的一場音樂發表會。發表會的主角,正是裝在這兩根沒有鼓的鼓棒上、長度僅約三公分的白色感測器。它的正式名稱就如同人們所見,叫做「空氣鼓」。
「空氣鼓」是運用IST感測器(Intertial Space Tag)...
目錄
序文 如果不是企業家……──佘日新
序文 讓美律實業成為美麗境界的舵手──彭作奎
序文 美律與廖祿立的電聲旅程以及公益志業──黃榮村
序文 感恩、敬佩與歡喜心──廖祿立
楔子 如何有價值的走過這一生?
第一部 用信念鋪往成功之道
第一章 創業──擁抱有價值的人生觀
第二章 合夥──共同價值觀,成就創業夢想
第三章 誠信──承認錯誤,反而贏得客戶信賴
第四章 家風──重品德的組織文化
第五章 品質──不易被市場取代的價值
第六章 擴張──隨時準備好下一波成長動能
第七章 國際化──第二個十年目標
第八章 合作──建構「夥伴式企業」,不是有生意就做
第九章 上市──年年賺錢,回饋股東最大利益
第十章 轉型──從體制外加入新元素
第十一章 聚焦──在全球金融海嘯的大浪裡看見轉機
第十二章 動能──建構學習型組織的DNA
第十三章 創新──從基礎科學研究開始
第二部 用心經營
第十四章 管理──真誠溝通、相互尊重
第十五章 人才──經營者留給企業的最大資產
第十六章 接班──第一個十年就準備
第十七章 使命──為台灣培育電聲人才
第三部 以善引善
第十八章 社團──通往公民社會之路
第十九章 引善(一)──用聲音傳遞台灣動人的故事
第二十章 引善(二)──為孩子點亮一盞書香的燈
第二十一章 引善(三)──成為他者的貴人
第二十二章 教養──打造新社會、新風氣
結語 無待的喜悅,活出自己
序文 如果不是企業家……──佘日新
序文 讓美律實業成為美麗境界的舵手──彭作奎
序文 美律與廖祿立的電聲旅程以及公益志業──黃榮村
序文 感恩、敬佩與歡喜心──廖祿立
楔子 如何有價值的走過這一生?
第一部 用信念鋪往成功之道
第一章 創業──擁抱有價值的人生觀
第二章 合夥──共同價值觀,成就創業夢想
第三章 誠信──承認錯誤,反而贏得客戶信賴
第四章 家風──重品德的組織文化
第五章 品質──不易被市場取代的價值
第六章 擴張──隨時準備好下一波成長動能
第七章 國際化──第二個十年目標
第八章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