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過去談台灣經濟,三句不離中小企業,如今則必談台積電?
․民主化對經濟發展而言,是禮物,還是包袱?
․兩兆雙星發威了嗎?台灣品牌的未來又在哪裡?
․中國崛起對台灣產業是助力,還是阻力?
․台灣如何成為世界唯二在極短時間內躋身已開發的國家?
縱橫學界與政界的知名經濟學者陳添枝,
在台灣人均所得突破3萬美元之際,
梳理1990~2020年台灣經濟脈絡,並提供未來發展的重要指引
1950~1990年,台灣經濟從開發中國家順利走過初步工業化的階段,達到每人所得1萬美元的成就,造就台灣經濟奇蹟。如今,到了2021年,台灣每人所得超越3萬美元,順利突破中度所得陷阱,成為已開發國家。在如此短的時間達到這樣的成就,在世界上除了南韓,就是台灣。
這30年來的努力國外學者沒看見,因為他們都被中國的快速成長所吸引,但是從實際數字來看,台灣已經無聲無息創造又一次的經濟奇蹟。這段工業化後期的產業發展比工業化初期更困難,因為產業已經走過價格競爭,進入品質競爭,不能靠便宜而成長,得靠創新來成長。而台灣雖然有民主化與中國崛起的內外兩個因素,但藉由組織轉型、創新與品牌的發展,確實繳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在這本書中,陳添枝記錄這30年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肯的給予這段時期台灣經濟評價。不過邁入已開發國家以後,台灣仍面臨很多挑戰, 作者也提出幾個未來發展方向供讀者參考。
※本書收錄〈台灣經濟大事件〉年表
【各界好評】
陳添枝整理近30年間的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聚焦民主化政府下的產業政策,記錄台灣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下如何突破高速成長後的產業轉型,不論是在產業界努力拚經濟的經理人,或是擬定與研究產業政策的政府官員與學者,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很多啟發。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
台灣經濟經過30年(1990~2020)的奮鬥與掙扎,終於跨越了「中等所得陷阱」(每人所得3萬美元)。這是30年來經濟成績單上平庸中的「不平庸」。
本書作者學養豐富,曾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時先後擔任經建會與國發會主委,負責台灣經濟策略的訂定與運作,對30年來台灣經濟的轉變及歷程提出了精闢的觀察、評析與解讀。
書中特別討論到如何應對產業組織轉型、民主化的包袱,及中國崛起的影響。結論是:台灣走的這條路,平凡、辛苦、笨拙,稱不上「奇蹟」的等級,卻有重要的學習價值;似乎也更有複製的可能。
這是一本關心經濟發展者,值得細讀的好書。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氣候變遷、疫情不減、大國交惡,政經動盪的時代裡難找解方,一旦系統背離舊有標準、價值,既有的制度和態度支離破碎,世界已進入不斷從失衡找回均衡的歷程。
70年來的「發展型政府」,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添枝一本不信東風喚不回的學者本色,完整的追述工業化後期轉進品質競爭,期能把握科技深耕基礎,突破定價、規格的智財權權力遊戲,以技術能量提升,參與全球產業鏈重組,為地緣政治再均衡中的台灣,再造國際地位。然而,長期的經濟停滯,根本的原因在於國家的「不作為」。面對新世局領導者的方向,行政規畫的思維與途徑,仍需「有為的政府角色」,繼續「發展」職責功效、民主化下的政治責任,更不得忽視發展中的貧富差距之擴大。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余範英
作者一生鑽研產業經濟、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此書是作者匯集其近四十年研究心得,以及任職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實際參與台灣經濟發展之規畫,與研究、觀察鄰近國家之發展的見聞、體會、感想與省思,所完成探討台灣如何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嘔心瀝血之作。本書主要著重於台灣近30年來的發展歷程。
此書是寫給普羅大眾閱讀的通識性著作。全書不含艱澀難懂的經濟學術語與理論,也無統計圖表;只見作者以平實無華、極為流暢的文字,對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各項因素,以及各重要產業之發展過程與興衰,娓娓說給讀者聽,可讀性極高。作者對部分議題的看法可能涉及仁智之見,也可供思辯之用。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許嘉棟
作者簡介:
陳添枝
曾任台大經濟系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經建會和國發會主委,現為台大名譽教授,清大台北政經學院約聘教授。
章節試閱
前言 一九九〇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
台灣在戰後七十年從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發展成一個中度所得的國家,再發展成一個高所得的國家,是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稀有的案例。這個過程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農業經濟轉型為初步工業化的經濟,或是習稱的「新興工業國」;第二階段則是從新興工業國發展為成熟的工業國家。如果不計戰後幾年兵荒馬亂、數據殘缺不全的時段,在歷史的刻度上,第一階段約略是一九五○至一九九○年,第二階段則約略是一九九○至二○二○年。
台灣在第一階段四十年的成就已經名留青史,有許多外國知名學者的研究和文獻記載,和同一時期發展模式類似、發展成果同樣突出的韓國、香港、新加坡被暱稱為「亞洲四小龍」或「亞洲四小虎」,公認是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相對於第一階段的風光,台灣第二階段三十年的發展,文獻相對稀薄,外國學者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他們在一九九○年以後把眼光集中於中國經濟的崛起,對亞洲其他國家的發展幾乎不屑一顧,甚至認為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外環效應。
如果台灣前四十年的發展是奇蹟,那後三十年的發展更是奇蹟。因為世界上有很多開發中國家順利走過初步工業化的階段,達到中度所得的水準,也就是每人所得一萬美元上下,包括巴西、智利、墨西哥、土耳其、馬來西亞、中國等,但是它們能否由中度所得國家變成高所得國家仍是未知數。在戰後由開發中國家華麗轉身為高所得國家的,如果不計經濟規模較小的新加坡、香港,和非以工業化致富的石油生產國,就只有韓國和台灣。韓國是經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認證,由開發中國家正式升格為已開發國家的全球唯一案例,其他聯合國標示的已開發國家都是在二戰前就已經完成工業化。韓國在每人所得超過三萬美元時獲得認證,若以相同標準,台灣在二○二一年也已成為已開發國家。世界唯二,如果不是奇蹟,也是異數,絕非尋常一般。
台灣前四十年的經濟發展被視為奇蹟,因為我們只花了四十年就實現初步工業化,相較於歐美的工業先進國花上百年才完成類似的產業轉型,自是匪夷所思。但世界上有許多開發中國家完成初步工業化以後,無法進一步向上發展,所得遂停留在中度水準,堪稱小康,但非富裕,文獻上稱為「中度所得陷阱」。台灣雖在工業化初期創造奇蹟,如果接著就陷入「中度所得陷阱」難以自拔,那最多成就另一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範,成為負面教材。在過去三十年中,有許多時候我們也真心懷疑台灣是否已落入這個可怕的陷阱之中,暗黑不見天日?
所幸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台灣人均所得突破三萬美元,讓我們確信台灣已經脫離「中度所得陷阱」,堂堂晉身已開發國家之林。這項成就無論如何都值得開香檳好好慶祝一番,甚至開戰機凌空示敬。這項成就遠遠超越一面奧運比賽的金牌,或者可以說是在世界經濟發展奧運競賽中奪得金牌,在所有開發中國家中,台灣領先跑到已開發國家的終點線。這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運動員個人的成就,也不是一個精英組成的國家隊團體的成就,而是全民的成就,是跑不快、跳不高的你我共同創造的奇蹟。台灣的產業發展並非齊頭並進,有的走在世界的最前沿,有的相對滯後,但平均而言,已達成熟工業國家的水準。
這段歷史值得好好記錄,也值得大家好好回味,外國學者可能不會再幫我們記錄和分析,因為他們有其他更關注的事。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自己的故事,不是外國人的故事,也非先人的故事。一九五○至一九九○年的經濟奇蹟多數是我們父執輩一代的貢獻,不論是設立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或催生半導體產業,都是父執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資產。一九九○年到今天的發展則是一九五○年以後出生的世代,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甚至更年輕的朋友,親身策畫、參與、執行的成果。這是一個生於貧困、但充滿夢想和熱情的世代,幸運的脫離上一代的戰亂折磨,而且有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教育累積的腦力資源是一九九○年以後台灣產業發展的基石。
工業化後期階段的產業發展為什麼比工業化初期更為艱難? 因為產業已經走過價格競爭的階段,進入品質競爭的時代,無法憑藉天生的比較利益,繼續獲得經濟成長的果實;畢竟伸手可摘的果實都已經摘光吃完。想在品質競爭中勝出不能靠便宜,必須靠創新,而創新無法憑藉資源所賦予的天然優勢,必須憑藉企業在全球產業地位的優勢。
擁有這項優勢的企業呈現幾項特徵,包括規模巨大、有定價能力、有資源整合能力,有行銷能力等。台灣在工業化初期的企業特徵正好與此相反,規模小、沒有價格決定力、沒有資源整合力、沒有行銷力。這樣的企業結構在工業化初期創造奇蹟,但在工業化後期卻吃盡苦頭,要它們創新,和要求魚爬樹差不多困難。
因為企業結構不對,台灣產業要創新,必須先進行企業結構的改造,我把這項工程稱為「組織轉型」,以對應大家熟悉的「產業轉型」,後者指的是產品內容或生產方法的改變。「組織轉型」是企業層次的問題,「產業轉型」則是工廠層次的問題;企業是參謀本部,工廠是作戰部隊,本部無能,只會累死三軍。台灣在工業高度化的過程中,產業轉型可以說完全成功,組織轉型則只成功一半。「組織轉型」的困難體現在台商品牌經營的成效有限,以及缺少破壞性的創新。這是過去三十年來台灣經濟轉型升級看起來卡卡的原因。本書花三章篇幅分別談組織轉型(第二章〈產業組織的變與不變〉)、創新(第六章〈顛簸坎坷的創新之路〉)、品牌(第七章〈品牌之路路迢迢〉)的問題,就是要好好吟味這段辛苦掙扎的過程。若非吃盡苦中苦,怎會有甜蜜的回憶?
我說組織轉型「只成功一半」,並非完全不成功。成功的這一半雖然不起眼,但也帶來莫大的價值;如果完全成功,那台灣已經追上美國。台灣企業奉行的「聯盟資本主義」,限縮創新和品牌發揮的空間,但聯盟的力量也擴大創新的價值。「聯盟資本主義」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走得更快、走得更遠,但無法控制自己的方向。「聯盟資本主義」的策略是與人為善,不搶做老大,但也不再奉行「老二主義」,不再模仿抄襲,反而是傾全力創新。實務上是集中資源,深耕自己專精的領域,以世界第一為目標,累積與別人合作創新、或者協助別人創新的本錢。這種模式使台灣企業的創新經常體現在合作夥伴的產品上,嘉惠合作夥伴勝過本身,有功勞但名不彰顯,有實益但看似吃虧。
除了組織轉型的艱鉅外,台灣在一九九○年以後的發展還受到兩項環境條件的挑戰,一是政治的民主化,一是中國的崛起。許多人把一九九○年經濟成長率的下滑怪罪是民主化帶來的政府失能。這是一項嚴重的指控,如果成立,則意謂只有威權政府才能創造高經濟成長,若欲享受民主,就得犧牲經濟成長。本書花三章來證明這項指控的謬誤,討論民主政府和威權政府的經濟施政到底有何不同(第三章〈民主化是禮物,還是包袱〉);聚焦民主化政府下的產業政策(第四章〈產業政策的功與過〉),並以「兩兆雙星」為例,深入剖析產業政策的成敗因素(第五章〈兩兆雙星發威了嗎?〉)。看完這三章你應該會同意,即使威權政府延續迄今,經濟政策可能差異不大。從經濟施政的角度觀察,台灣政府七十年來一直都是「發展型政府」,不因政治威權或民主化而不同,或許發展才是維繫政權的硬道理。
民主化是內在變數,中國崛起則是外在變數。中國的崛起使亞洲的四隻小虎瞬間變成紙老虎,跨國公司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古老而神祕的帝國,即使為了到北京而路過台北,也不會停下腳步看看這個曾名噪一時的「新興工業國」。台灣企業過去三十年無論政治信仰是藍是綠,很少能自外於中國這段驚心動魄的崛起過程,有的是積極搶進,有的是被迫參與。有人說,中國崛起是大黑洞,吸光台灣的資源;有人說,中國崛起是台灣經濟的續命單。中國的爭議太大,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再多篇幅也無助釐清爭議。我們只用一章來討論台商對大陸投資的得與失(第八章),只看結果,不看動機,或許事實的呈現,可以勝過雄辯。
最後我們用兩章總結這三十年的發展經驗。第九章〈二十年悶經濟的啟示〉嘗試解讀為何千禧年後的二十年間台灣經濟特別沉悶,讓許多人喪失信心,甚至擔心未來的世代會淪為外勞。造成「悶經濟」的因素很多,有些是歷史因緣作祟,有些是產業結構使然,有些則是兩岸情結、糾纏不清。但最後證明,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時刻,一場世紀病毒的洗禮,讓台灣再次成為閃亮的明星。第十章〈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經濟奇蹟〉則總結台灣如何克服組織轉型、民主化、中國崛起的三大挑戰,最後以資訊產業的單點突破,獲得產業轉型的成功,成為貨真價實的高所得國家。和前四十年的飛躍式成長相比,後三十年的成就看起來平緩、平庸、又平常,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匡列為奇蹟,但其實更屬不易。
前言 一九九〇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
台灣在戰後七十年從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發展成一個中度所得的國家,再發展成一個高所得的國家,是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稀有的案例。這個過程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農業經濟轉型為初步工業化的經濟,或是習稱的「新興工業國」;第二階段則是從新興工業國發展為成熟的工業國家。如果不計戰後幾年兵荒馬亂、數據殘缺不全的時段,在歷史的刻度上,第一階段約略是一九五○至一九九○年,第二階段則約略是一九九○至二○二○年。
台灣在第一階段四十年的成就已經名留青史,有許多外國知名...
目錄
推薦序 應對台灣產業未來的重要參考書 施振榮
各界好評
自序
前言 一九九○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
第1章 低成長的年代
第2章 產業組織的變與不變
中小企業:台灣經濟奇蹟的創造者
生產網路:如變形蟲般的代工帝國
規模化:從血汗工廠轉型研發夥伴
產業網路重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創新脫鉤
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護國神山群
第3章 民主化是禮物,還是包袱?
發展型國家:政府照樣領頭拚經濟
政府投資:打造新興產業的領頭羊
國營事業民營化:拔掉經營的緊箍咒,提高經營決策效率
公共建設:藍綠都愛「十大建設」
反經濟發展勢力:勞權與環保的兩大衝撞
第4章 產業政策的功與過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獎勵投資多於獎勵升級
規模的迷思:企業變大,但沒有變強
技術政策:科專是產業政策新工具
產業創新條例:打破政府選擇贏家的思維
第5章 兩兆雙星發威了嗎?
半導體產業:汰弱留強的殘酷市場
護國神山:從晶圓雙雄到台積電獨霸
平面顯示器:中國攪局下的十年慘業
生技產業:挑戰新藥開發的傲骨
數位內容產業:殞落的明星
第6章 顛簸坎坷的創新之路
創新驅動:台廠的兩大路障
共同創新:與蘋果、特斯拉合組研發團隊
功能創新:化身品牌廠的「軍火供應商」
隱形冠軍:深耕技術、創新應用
代工廠的創新:不是沒有,是沒被看見
第7章 品牌之路路迢迢
工廠思維:「堅若磐石」也難打動消費者
技術的陷阱:雖有創新,難成大器
小眾品牌:捷安特從大甲騎向國際
中國市場的誘惑:十四億人口的「本土市場」?
台灣品牌的未來:從關注「成本帳」轉向「銷售帳」
第8章 對大陸投資的得與失
西進、南進、上進:其實並非選項
加工出口:在世界的工廠練兵
內銷市場:難以鯨吞的世界市場
無國籍公司:台骨陸皮的KY公司變生力軍
何者得何者失: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坐困
第9章 二十年悶經濟的啟示
亞洲金融風暴:躲進政策保護傘,反而帶來詛咒
追逐獨角獸:台灣缺少利用網際網路造反的人
尚未起飛的服務業:金融、觀光、餐飲,誰有出口潛力?
半途而廢的ECFA:雪中不送炭,看不到牛肉
悶經濟下的希望:台灣資通訊捲動全球數位浪潮
第10章 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經濟奇蹟
微笑曲線的變樣:谷底長出了山頭
如果沒有中國崛起:產業轉型較平順但緩慢
如果沒有民主化:產業結構不同,但發展方向不變
如果沒有IT產業:難以實現高度工業化
台灣經驗的價值:聯盟資本主義下的成功典範
推薦序 應對台灣產業未來的重要參考書 施振榮
各界好評
自序
前言 一九九○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
第1章 低成長的年代
第2章 產業組織的變與不變
中小企業:台灣經濟奇蹟的創造者
生產網路:如變形蟲般的代工帝國
規模化:從血汗工廠轉型研發夥伴
產業網路重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創新脫鉤
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護國神山群
第3章 民主化是禮物,還是包袱?
發展型國家:政府照樣領頭拚經濟
政府投資:打造新興產業的領頭羊
國營事業民營化:拔掉經營的緊箍咒,提高經營決策效率
公共建設:藍綠都愛「十大建設」
反經濟發展勢力:勞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