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讓南投成為青年願意留下、扎根、生養下一代的地方,
我們引以為傲的人情味、山水地景、豐美物產才有可能代代延續。
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蔡培慧
做為一名農村出生的孩子,
蔡培慧從一名家境清寒的偏鄉小孩,一路考取碩士、博士;
從一位學術教授跨出校園圍牆,勇敢走上街頭為弱勢發聲;
從一名監督政府的社會運動工作者,
到踏入立法院,成為民喉舌、解決問題的民意代表。
一路走來,蔡培慧深知南投的困境。
或許台灣農村中有許多和她一樣努力的人,
不但考取更高的學歷,晉升為社會中的佼佼者,
但僅有少數人像她一樣,自認是「農村工作者」,
長期關注城鄉差距的難題,決心要為偏鄉盡心盡力。
她明白,如果真的要解決問題,
唯一務實的辦法,
便是回到家鄉,更深入的在農村「扎根」。
在人生路上,蔡培慧遭逢過許多困難與考驗,
歷經身分認同的掙扎、生死交關的意外,
也曾有過從體制外走入體制內的掙扎,
她憑藉著堅強的意志與拚勁跨越種種挑戰,
如今更要以這股勇往直前的氣勢翻轉南投,
為南投人打造回家的路。
誠摯推薦
「蔡培慧具備學者、社會運動者以及立法、行政的多重歷練,已經愈來愈嫻熟透過各種政策工具帶來改變,而未曾改變的是,她對於家鄉及土地的堅持與熱情。」
——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
「南投的未來,需要和世界做更多的連結;南投的產業發展,需要更多年輕人返鄉投入創新研發;南投的好山好水,需要更多尖端科技來保護、來加持。但這中間需要一座橋梁,讓南投與這些未來的夢想串聯起來,而培慧就是那座最好的橋梁。」
——賴清德 中華民國副總統
「她從學術殿堂進入公民組織,然後走入體制內,嘗試改變制度;再從不分區立法委員走到地方選舉,接著成為深入地方的政策規劃與執行者。這一路的經歷不斷打破她自己的框架,我認為這也開創了台灣社會對政治參與的理解與新想像。」
——童子賢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各界感動支持
林昶佐 立法委員(Freddy 閃靈樂團主唱)
柯志明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教授
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唐鳳
陳吉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謝志誠 前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蘇巧慧 立法委員
作者簡介:
徐遼明
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目前任職報社記者,主跑政治。曾獲吳舜文新聞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台灣扶輪公益新聞金輪獎等。
章節試閱
第三章
無燈的夜晚
清晨時分,刺眼的車頭燈劃破黑暗。數十輛滿載物資的車隊於夜中尋覓道路,左彎右拐,好不容易開進南投埔里鎮。由於大停電的關係,蔡培慧從車窗向外望,除了車燈照亮的路之外,只有一片混濁,彷彿末世荒原。
在那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眼不見物,唯見零星的火光飄在遠端,依舊閃耀著。蔡培慧回憶,「當車子與燭光靠近時,才發現是有人往生了。」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七.三級的「集集大地震」。
時任總統李登輝在救災日記中提到:「地震發生時,我還在書房裡,先是察覺到電燈漸漸暗去,不到幾秒,就開始一陣天搖地動。我心頭一驚,並感憂慮,規模這麼大的地震,災情恐怕會很慘重。」
地牛翻身一百零二秒,中部供電應震中斷,北部頓時陷入一片漆黑。當時與父母同住在新莊的蔡培慧清楚記得,地震震度之強,她與家人嚇得從五樓公寓一路跑到一樓逃命。
大震過後、餘震不斷。蔡培慧一家人好不容易從搖晃中清醒,想盡辦法要聯繫遠在南投老家的親人,但電話怎麼打都打不通。
蔡培慧說她當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還好阿公、阿嬤已經不在人世了,要不然她絕對不會原諒自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沒能陪伴在他們身邊。
前進埔里
強震之後,在人命關天、最寶貴的黃金二十四小時內,消防救難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投入搜救工作;國軍凌晨也透過緊急戰備系統,在震後十幾分鐘內做出應變,以第五戰區為主,全力動員投入救災。李登輝則在上午七點左右出發視察南投、台中等災區,並在下午返抵總統府,發表電視談話。
九月二十一日的早晨充斥警消的鳴笛聲,從遠方呼嘯而過,災難的氣息潛伏在空氣裡,明明嗅得明白,卻不知來自何處,在無形中包圍、掐緊人。
時任立法委員瓦歷斯.貝林國會助理的蔡培慧回憶,當時一片兵荒馬亂,在老家毫無音訊之下,她雖然感到無所適從,但也別無他法,只好按照平日作息,一如既往的早起出門、等公車上班,殊不知災難就在咫尺之間—附近「博士的家」公寓大樓倒塌,已有四十五人罹難。
蔡培慧搭車抵達位在中正區的立法院。當下國會並未停電,她收看新聞畫面中才得知中南部災情嚴重。「(從畫面上)看到那個石岡壩已經垮了,我就想那個水泥壩都垮了,那我們老家的土堤頭社壩怎麼辦?」國難當頭,蔡培慧按捺不住回家的心情,連忙與友人號召物資,二十二日便聚集了四十幾台吉普車,前進埔里。
據當時埔里鎮長張鴻銘所言:「埔里罹難人數已有一百八十人,還有很多災民被壓在瓦礫堆裡,生死未卜。雖然軍方和佛光山已運送三百個屍袋到埔里,但遲遲無法驗屍,又無足夠的冰櫃,安置在外的屍體已有屍臭……」物資車隊傍晚十一點發車南下,於隔日凌晨三、四點抵達。「(地震後)我第一次進到埔里,完全沒有燈,只有燭光,」蔡培慧說。
車隊的目的地是做為緊急安置所的宏仁國中,但車隊摸黑尋路半天都找不到路,最後是有人下車探路,才找到方向。
餘震不斷,人心惶惶
蔡培慧說,他們在整理、分配物資的過程中餘震不斷,每次餘震一來,操場草皮如波浪般浮動,學校建築物開始搖晃,人人似凍住一般、驚慌不已,彷彿又回到九二一當晚受創的心靈。
蔡培慧一路忙到下午,才向同事借了摩托車騎回魚池老家查看。她發現,經此一震,老家的四合院塌陷一塊,但並未見到叔叔的蹤影。
蔡培慧心急如焚,不停尋找,見到面無表情的村人迎面走來,趕緊借問熟識的鄰居阿伯,才在山上的工寮找到他們。
空地上,倖存的村人如遊民一般,席地聚在工寮外。沒有休息處,只有一套破沙發擺在工寮木屋外,狀況克難至極,但不管怎麼樣,總算是保全住性命。蔡培慧與親人相擁而泣。
決心留鄉投入重建工作
世紀末的地動天驚,九二一大地震是國民政府遷台後所發生的最大地震,釀成重大傷亡,總計有兩千四百一十五人死亡,二十九人失蹤,超過一萬人受傷。全台估計約有五萬間房屋全倒,另有超過五萬間房屋半倒,全國經濟損失高達新台幣三千六百四十七億元。
地震過後,救難任務告一個段落,接下來便是重建工作的開始。
九月二十五日,李登輝在總統府簽署發布緊急命令,此為台灣有史以來第四度發布緊急命令,一為一九五九年的八七水災、二為一九七八年台美斷交之際,第三次則是一九八八年總統蔣經國逝世。
緊急命令施行期為期半年,李登輝並在發布命令隔日的高層會議中,確定成立「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重建推動機制分為三級,行政院級、縣市級,以及鄉鎮市級。
中央層級由時任行政院長蕭萬長擔任主任委員,副院長劉兆玄擔任副主任委員兼執行長,且在災情最嚴峻的中部設立辦公室,做為單一窗口。
回到南投,目睹蒙難後的家鄉,蔡培慧下定決心要與南投同在,雖然一時半刻不知道能幫些什麼,但此刻,她已沒了北上的念頭。
除了做義工、在現場協助物資分配,蔡培慧也寫文章,將災區的訊息傳遞出去,以便八方來援的NGO、慈善團體能夠清楚了解在地狀況。
蔡培慧說,直到一九九九年年底以前,她都在協助建立「大愛二村」,提供組合屋讓災民安置,不至於流離失所。期間,儘管辦公室三番兩次詢問蔡培慧是否要重返台北的工作崗位,但她心意已決,很快便在仁愛鄉鄉長的邀請之下,參與鄉公所的重建小組,負責居中協調專家學者,針對個別聚落研擬不同的重建計畫,以利對症下藥。
重建工作啟動不易
正當蔡培慧殷切投入第一線工作,全國重建如火如荼開展之際,不遠處,已有兩項障礙必須跨越。
一來,九二一地震同一年的七月一日,正好是精省的組織改隸日,代表災變臨頭,過去省政府救災機制的完整性不復存在,而《災害防救法》必須等到隔年七月才正式上路,迫使重建工作從開始就處於一個過渡期;二來,二○○○年三月十八日迎來台灣二度總統直選,前後政府的銜接,無疑影響到行政院對整體重建藍圖的規劃。蔡培慧說,這是她回過頭來看,才意識到的大局。
曾擔任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的黃榮村,在《台灣921大地震的集體記憶 921十周年紀念》一書中表示:「若謂九二一時正處於真空階段,亦不為過。」他指出,起初,中部辦公室從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運作到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後解散,原來由中央統籌規劃、統一對口的業務,再度分散到各部會及地方政府下執行。「二○○○年一月底,行政院九二一重建會形同解散,」書中如此描述。
千禧年大選,台灣史上首度政黨輪替,由陳水扁、呂秀蓮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陳水扁在五二○就職典禮中說:「新政府對於災區的重建工作刻不容緩,包括產業的復甦和心靈的重建,必須做到最後一人的照顧、最後一處的重建完成為止。」
二○○○年六月一日,政府依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暫行條例,於南投中興新村再度掛牌成立行政院九二一重建會。而行政院為統籌運用賑災專戶所成立的「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亦在五月中旬隨政黨輪替提出總辭後,於六月十九日做出局部改組,續聘辜振甫、王金平擔任董事長、副董事長,並另聘殷琪為副董事長、謝志誠為執行長。
自此,重建工作才算按下重啟鍵,全力衝刺。原任全國民間災後重建協調監督聯盟委員的謝志誠,看中蔡培慧的熱情,力邀她加入重建基金會。
法規與需求上的落差
蔡培慧整理歸納當時重建的先後順序,點明當務之急,就是要讓生活恢復正常運作,包括路要通、電要通、水要來,再來就是要解決災民居住的問題,「很多人是沒房子的,怎麼辦?」除此之外,蔡培慧也非常關心災區產業的復甦、扶植工作。
蔡培慧於基金會任職期間,除了愈來愈熟悉相關行政程序,以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協調工作,她也在第一線觀察到更細膩、值得反思的在地現象。
蔡培慧首先意識到的是城市與鄉村的觀念衝突。她指出,當時「九二一災區家屋再造方案」,是針對有建築用地的低收入戶,由基金會委託專業團隊替災民建屋,一手包辦從建築設計、請照、營造、監工、申請使用執照及完成產權過戶等過程,每戶最高補助五十萬元;中低收入戶則每戶最高補助二十五萬元(若無法順利取得用地,或擬自行重建或購屋者,則依《家屋再造方案補助款撥付作業準則》撥付補助款)。
蔡培慧表示,補助建屋費用五十萬,再加上房屋全倒的補助二十萬元,以最高額度來計,弱勢災民可獲得七十萬元補助,足以簡單搭建一間鐵皮屋,有房子住,便可以重新開始生活。
然而,營建署的承辦人員卻提出質疑,何以針對沒有相關建照、執照的居民,蔡培慧卻核准通過他們的補助申請?為此,蔡培慧與承辦人員展開激烈辯論。事後回想,她認為,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
災變之後,蔡培慧將居住人權放到第一位,期盼居民起碼要有地方住,但政府單位卻更著重於居住的財產權,要求房子必須符合法律規範,須按法規設計,有防火巷等設置。與其說那代表政府的迂腐和不知變通,蔡培慧看到的是,政府硬是拿都市的建築來框架農村的住宅,地方居民想得到立即性的幫助,卻不被政府法規所理解。
打破無形的障礙
蔡培慧也發現,她在地方上與村民互動,有一道無形的障礙。
某日,蔡培慧與基金會團隊、重建會官員,和銀行人員同到仁愛鄉中正村說明家屋再造方案,就在她為村民解說、梳理各式方案後,卻得來村民們的靜默。她回憶:「我明明也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全程互動,可是講完之後,這些長輩不會跑來跟我們聊天;不是問隔壁的,就是問代表、村長。」「那時候,我才意識到,中間一定有什麼聯繫是我沒有注意到的,」蔡培慧忽然意識到地方連結的特殊性,不能用都市現代化的語言、思維來突破;身為一名離鄉返家的農村小孩,她決定在過度注重現代性(modernity)的二十一世紀,重頭學習「鄉村性」(rurality)的真諦。這也促使她回歸校園、重拾書本,試圖釐清背後的學術脈絡。
從理論與實驗中,找到回家的路
二○○二年,蔡培慧進入台大農業推廣所(現為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所)就讀。回憶起再度求學、完成博士論文的那段日子,她形容是一場回歸,一步一腳印進行返鄉的實踐,藉此「親近宛如父兄的農民、重新經驗記憶中的阡陌田野」。
在爬梳理論的過程中,蔡培慧發現,農民在都市人的印象中只有刻板的單一面貌,但農民之間的「差異度」其實很高,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會受到外在環境、市場互動、國家政策的影響,與時俱進扮演不同角色。
然而在社會階層的觀點裡,農民經常被視為一個同質團體,並在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脈絡下,形成農業與工業、鄉村與城市的簡單化約,甚至被冠上落後的標籤,忽略農民豐富的文化承載。
簡單來說,蔡培慧的命題,是向學術提問:「農民是誰?」在釐清、質問的實踐裡,試圖為摘下社會、階級、歷史為他們戴上的面具。過程中,她感受到這可能也是在卸下自己無意間戴上的面具。
「這是一場禮敬,追尋奔走於鄉間林道,苦思農民、農村、農業……做為一個農鄉兒女,實在心驚自己愈走愈遠。期待藉由理論實踐與草根行動,一步一步走向返鄉的道路,」蔡培慧說。
與九二一重建基金會和博士學位並行,雖然當下的她沒有意識到,但那忙碌的九年正是蔡培慧累積能量的日子,為的是在接下來的抗爭中,保護她熱愛的農民和土地,以及無論如何都不會退讓的價值。
第三章
無燈的夜晚
清晨時分,刺眼的車頭燈劃破黑暗。數十輛滿載物資的車隊於夜中尋覓道路,左彎右拐,好不容易開進南投埔里鎮。由於大停電的關係,蔡培慧從車窗向外望,除了車燈照亮的路之外,只有一片混濁,彷彿末世荒原。
在那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眼不見物,唯見零星的火光飄在遠端,依舊閃耀著。蔡培慧回憶,「當車子與燭光靠近時,才發現是有人往生了。」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七.三級的「集集大地震」。
時任總統李登輝在救災日記中提到:「地震發生時,我還在書房裡,先...
作者序
【推薦序】
不論在體制內外,始終如一的南投女兒
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
蔡培慧的父親來自魚池鄉,母親來自鹿谷鄉,她的老家在頭社,翻過一個山頭就是日月潭,她是土生土長、實實在在的「南投女兒」。
有些人認識的蔡培慧,是「台灣農村陣線時期」,不畏強權,在街頭帶領群眾吶喊的「培慧老師」。也有些人認識的蔡培慧,來自她進入立法院擔任不分區立委,發揮學者專長,從政策制度到實務面,一一改善台灣農業的專業與堅持。
透過這本書,我們知道,這些印象都是真實的蔡培慧,我們也可以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這位「南投女兒」如何一路走來,堅持捍衛土地正義、捍衛農業和農民的心路歷程。
全心投入南投的未來
九二一地震,蔡培慧當天晚上就從台北趕回南投。後來的整整九年,她在第一線全心投入災後重建工作。不只細心了解災民的需求,也耐心推動改善建築耐震法規。不只如此,從產業轉型到長照社福,她一點一滴,讓南投重新再站起來。
這段歷程,成為培養她具有執行力及圓融行政能力的重要養分,也讓她學習到如何擬定方案,尋找資源,協調折衝各方意見,並且進一步完整執行,接受檢驗。
蔡培慧從兩年前,開始擔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也進一步發揮優秀的協調和行政能力,協助南投解決很多長期存在的問題。她了解南投人的需求,對南投的未來,不僅有著長遠的願景規劃,也努力實現中。
蔡培慧將更多資源帶進南投,包括「地方創生青年創業孵育基地」,提供創業的資源與支持,讓更多南投的年輕人覺得,返家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路。
歷經不同工作崗位的挑戰和耕耘,蔡培慧說,走得更長遠,才能真正回家。現在的她,具備學者、社會運動者以及立法、行政的多重歷練,已經愈來愈嫻熟透過各種政策工具帶來改變,而未曾改變的是,她對於家鄉及土地的堅持與熱情。
我相信,蔡培慧已經做好準備,讓南投轉型,成為科技農業和地方創生的重要基地。我也相信,不論在體制內外,她始終是熱情溫暖,堅定如一的南投女兒。
為南投搭建通往世界的橋梁
賴清德 中華民國副總統
以前我到校園演講時,經常會鼓勵年輕學子說,人生一輩子,就是要做讓自己熱血沸騰的工作。只是沒想到,讀培慧這本類傳記的書,卻竟然也有讓人熱血沸騰的相同效果。
因為出生南投魚池鄉村,沒有顯赫家世背景,年輕時靠著半工半讀,一路過關斬將,外號「菜頭粿」的蔡培慧,她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與付出,真的讓許多檯面上的公眾人物自嘆不如。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隔天,當時人在台北擔任國會助理的培慧,按捺不住返鄉救災的焦慮,立即與友人號召物資,前進埔里救災,決心要與南投同在。
之後直到二○○八年,她一直擔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祕書,長期協助弱勢家庭屋舍重建、地方產業振興、離地不離村的遷村專案等工作,長達九年的青春都奉獻給她的故鄉——南投。
初心不變
二○○八年,培慧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台灣農村陣線」,在體制外推動農村改革,從反對《農村再生條例》開始,到發起「大埔強拆民宅事件滿月重返凱道行動」,再到二○一四年參與「太陽花學運」,雖然在體制外進行衝撞,場景不斷轉換,但培慧站在第一線,關心台灣農業、保護社會弱勢、推動制度改革的初心,卻始終不變。
即使後來進入體制,接受民進黨徵召擔任不分區立委、接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也一樣不改其志,經常不假手助理、親自撰擬法案,目的只為落實改革理念;而為了解南投鄉親真實的想法,她更是跑遍數百場的客廳會,聆聽、反映在地第一手的民眾心聲。
在我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我更見識到培慧劍及履及的行動力,無論在改善農業及教育、力促城鄉均衡的用心,還是面對九二一重建後近二十年都沒有整修過的校園運動場地、教室設備或廁所環境,抑或是社區道路及農水路的具體改善等,培慧總是用盡全力向行政院各部會要求現場會勘、積極爭取預算,拚命和時間賽跑,把四年當八年在用,政績自然相當亮眼。
這二十多年來,培慧從學者到立委、從社運跨進政治,一路從體制外衝撞進到體制內改革,我發現她變得更圓融、更具有溝通協調及政策落實的能力;但不變的是,她對改革的堅持,對農業的理想和使命,以及對台灣、對南投永遠不變的大愛。
我也知道,培慧做為南投山城的女兒,她非常關心南投青壯年人口外流、產業遭遇困境、教育醫療資源不足、交通不夠便利等問題。事實上,過去幾年她已在立法院、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只是,面對後疫情時代更大的巨變與挑戰,全世界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蔡總統的帶領下,台灣正卯足全力應對全新的未來,南投自然不能脫隊。
南投的未來,需要和世界做更多的連結;南投的產業發展,需要更多年輕人返鄉投入創新研發;南投的好山好水,需要更多尖端科技來保護、來加持。但這中間需要一座橋梁,讓南投與這些未來的夢想串聯起來,而培慧就是那座最好的橋梁。
我非常希望所有讀者、特別是南投鄉親在看過這本書後,能給培慧一個機會,和培慧站在一起,讓她有更大的揮灑空間,用行動帶來改變,帶領南投轉運升級,讓南投這顆蒙塵許久的明珠,能在未來向全世界閃耀光芒。
她正在回家的路上
童子賢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培慧出新書《拔地而起的力量》,培慧也正在投入一場艱辛的南投縣長選戰,如她自己的期許,只要帶著樂觀、勇氣,持續積累專業知識和經驗,即使她會經過一些困頓與折磨,但她永遠不會失去希望與方向。培慧的能力值得信賴,她對社會與土地的熱血與熱心更值得信賴,對於她選擇的路、她正在走的路,我給予誠摯祝福。
這幾年我常常有機會跟培慧聊時事,也聊社會發展聊農村經驗。我和培慧都來自鄉下,鄉下的自然環境和濃郁人情,跟現代化城市生活講求質感但人際關係似親近卻疏離很不一樣,這樣從農村成長到都市求學工作的成長過程,皆為我們帶來很深遠的影響。
看過《花甲男孩轉大人》的人,大概都不會忘記劇中「我是一姐咧」的霸氣阿嬤。有一次我們聊到這部劇,培慧提到對鄉下喜歡聽電台賣藥的阿嬤特別有感,那讓她想起自己的阿嬤。
我們可能以負面觀感來看老人家電台買東西,但培慧說,老人家寂寞生活在鄉下,兒孫都出外打拚,老人每天就張羅吃食,和街坊厝邊聊天,偶爾出門看病,大部分時間除了思念兒孫都是無聊的,這時候廣播主持人和賣藥節目搏感情就成為一種娛樂,地下電台賣的是一種對寂寞的寄託。
買回來的東西或不符合現代標準,也非年輕人的喜好,就像培慧在書中提到阿嬤買了奇怪的枕頭、手錶,在她回鄉下時送給她。但培慧知道阿嬤的一點心意,她不敢怪阿嬤亂花錢,這是她老人家的期待與心意,地下電台也宛如兒孫陪著阿嬤,度過每日的鄉下生活。
由此可看出培慧富同理心、情感豐富,每次她到偏鄉探訪各地老人家,回來言談間經常落淚不捨,因此我知道了她這幾年在台灣偏鄉角落看見很多陽光照不到的陰暗與現實面。
堅強而百折不撓
我認識培慧是在她擔任台灣農村陣線祕書長時期,那幾年台灣有風起雲湧的變化,有對環境的省思,更有對大環境變化中農業處境和土地徵收拆遷的社會議題辯證與反思。
培慧原是在大學教書的知識份子,因為對農業與農村有深厚的關懷,她與一群熱血夥伴站上街頭,以多年積累的知識與過人的勇氣,走出校園拿起麥克風,以喉嚨的嘶喊與肢體的衝撞力搏當時的權力掌握者和資源分配者。
這些衝撞,為這個社會、也為她自己創造了許多新的省思空間與發展機會—這個社會不是只能低頭接受也可以昂首主張,只要願意拿出良知與行動,許多新方向都是可能的。在街頭社運中的培慧,堅強而百折不撓。
除了在街頭社運的強悍,我也留意到,培慧面對農業與農鄉的問題,有一套熱血熱心的論述和行動策略。她與夥伴支持小農、辦農夫市集與綠色消費,談城鄉共好和社會支持,也拓展國際連結。這個脈絡一直延續到培慧進入國會,成為立法委員,進一步在體制裡透過立法和爭取資源,實踐她的核心關懷,包括我知道的農業科技、食農教育等,大都環繞這個主軸。這都是我在她身上看見的韌性與活力。
二○一七年,培慧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多次找我討論智慧農業的議題,她看見農鄉人口流失、務農人口老化而年輕一輩又還銜接不上來的現況,希望加速適切科技導入農業,解決現場的需求。
她主動安排一場座談,邀請當時的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和我,分別從不同的專業與位置,討論農業與科技的未來性,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迫切的現況與結構。培慧的跨領域協調和創造溝通的靈活,就像書裡提到的,「只要能為『農』做一件事,她願意嘗試各種施力位置。」
台灣是個精采的地方,我在很多角落都看見希望的火光,認識很多勤奮善良的人,以各自的專業和付出,厚植各地土壤。政治也是一種專業和積累,但同時需要更多不同背景、特質與位置的參與,這可以撐開民主社會的討論空間,均衡堆疊公民社會的文化厚度。
培慧從二○二○年卸下立委職後,轉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從監督者轉換為執行者,這是另一個有趣的轉變。她從學術殿堂進入公民組織,然後走入體制內,嘗試改變制度;再從不分區立法委員走到地方選舉,接著成為深入地方的政策規劃與執行者。這一路的經歷不斷打破她自己的框架,我認為這也開創了台灣社會對政治參與的理解與新想像。
她的挑戰還沒結束,她正在回家的路上。帶著樂觀、勇氣,沿路積累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即使會有困頓與折磨,只要不失去希望,就離家不遠了。
【推薦序】
不論在體制內外,始終如一的南投女兒
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
蔡培慧的父親來自魚池鄉,母親來自鹿谷鄉,她的老家在頭社,翻過一個山頭就是日月潭,她是土生土長、實實在在的「南投女兒」。
有些人認識的蔡培慧,是「台灣農村陣線時期」,不畏強權,在街頭帶領群眾吶喊的「培慧老師」。也有些人認識的蔡培慧,來自她進入立法院擔任不分區立委,發揮學者專長,從政策制度到實務面,一一改善台灣農業的專業與堅持。
透過這本書,我們知道,這些印象都是真實的蔡培慧,我們也可以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這位「南投女兒」如何一路走...
目錄
序
不論在體制內外,始終如一的南投女兒——蔡英文
為南投搭建通往世界的橋梁——賴清德
她正在回家的路上——童子賢
南投是我家,我一直都在——蔡培慧
楔子 我是阿慧,我回來了!
第一章 南投女兒
走近蔡培慧 蔡孟訓:盡心盡力照顧家人
第二章 我的父親是誦經師
走近蔡培慧 陳素蘭:有一顆憨膽,勇於嘗試
第三章 無燈的夜晚
走近蔡培慧 謝志誠:一起走過災後重建的歲月
王俊凱:為家點燈
廖振益:細心察覺他人需求
第四章 強權,我不怕!
走近蔡培慧 洪箱:一輩子的農村戰友
第五章 大難不死
走近蔡培慧 鍾怡婷:讓台灣農村重新被看見
第六章 到能做事的地方
走近蔡培慧 許孝慈:在國會殿堂落實理念
林唯莉:做實事的政治素人
第七章 幫大家解決問題
走近蔡培慧 何明杰:始終秉持想做事的熱情
陳添丁:從政從不為了個人
第八章 南投願景
走近蔡培慧 陳吉仲:堅持對農業的理想跟使命
廖志城:一心只想為家鄉服務
結語 走得更長遠,才能真正回家
附錄 力推南投捷運,打造「台灣版瑞士」
序
不論在體制內外,始終如一的南投女兒——蔡英文
為南投搭建通往世界的橋梁——賴清德
她正在回家的路上——童子賢
南投是我家,我一直都在——蔡培慧
楔子 我是阿慧,我回來了!
第一章 南投女兒
走近蔡培慧 蔡孟訓:盡心盡力照顧家人
第二章 我的父親是誦經師
走近蔡培慧 陳素蘭:有一顆憨膽,勇於嘗試
第三章 無燈的夜晚
走近蔡培慧 謝志誠:一起走過災後重建的歲月
王俊凱:為家點燈
廖振益:細心察覺他人需求
第四章 強權,我不怕!
走近蔡培慧 洪箱:一輩子的農村戰友
第五章 大難不死
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