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克銀牌獎得主玉木吉莉安
透過「美食」+「愛心廚房」,帶領孩子學會用珍惜暖胃、用分享暖心
一本色香味俱全、暖心又暖胃的繪本
透過發生在廚房的故事
帶入剩食、惜食與分享的觀念
「吃飽了沒?身體暖和了嗎?」
我們的小廚房雖然無法滿足所有需求,
卻提供了善意與情感交流的園地,
在這裡有的不只是食物,
還有像好湯一樣溫暖濃郁,令人回味無窮的情誼。
繫好圍裙,捲起袖子,拿出鍋子,
切切切、削削削、攪攪攪……
咕嘟咕嘟咕嘟、嘶嘶嘶、滋滋滋……
我們的小廚房開始烹煮了!
這本由凱迪克銀牌獎得主玉木吉莉安創作的繪本,故事靈感來自她在社區慈善廚房服務的志工經驗。每個星期三,她和幾名志工聚在一起,為街坊鄰居準備一頓美味的晚餐,有人削皮、有人切菜、有人掌廚、有人擺放餐具……她巧妙的將繁忙瑣碎的備餐過程,生動活潑的轉化成這一本洋溢著歡樂、熱情與香氣的繪本。
玉木吉莉安以鋼筆勾勒輪廓,再用電腦繪圖上色,自由明快的線條、大面積的亮麗色彩,加上大量的對話泡泡框,以及象徵味道與熱氣的漩渦狀曲線,組成一幅幅極具戲劇性與臨場感的動態場景,讓人彷彿聽見了忙碌的煮飯聲,聞到了陣陣的飯菜香,並且感受到廚房暖呼呼的熱度,使原本平面的畫面,頓時立體鮮活了起來!書裡還另外提供兩道簡易食譜,圖文並茂的呈現蔬菜湯和奶酥蘋果派的作法。
作者簡介:
玉木吉莉安 Jillian Tamaki/文繪
美國凱迪克銀牌獎得主,是一位插畫家、漫畫家和插畫教師。出生於加拿大的渥太華,但在阿爾伯塔省的卡爾加里長大,目前定居在多倫多。她的父親是日裔加拿大人,母親是埃及裔美國人。曾與堂姊玉木麻理子共同創作了兩本圖像小說,並獲得許多獎項。她的廚藝還不錯,而且很擅長切東西和削皮。想進一步認識她,歡迎造訪她的個人網站:jilliantamaki.com。
譯者簡介:
劉清彥/譯
對自己的廚藝頗有信心,也曾經參與教會的社區備餐服務,一個人搞定兩百多人的食物。喜歡為小朋友說故事、譯書和寫書,近年來將自己的傳播專業、烘焙興趣和圖畫書結合,在電視臺主持了兩個兒童閱讀節目「烤箱讀書會」與「神奇故事屋」,希望為小朋友創造身心靈都滿足的童年。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嗨?」
「你們好!」
每個星期三,
我們一起來到這間小廚房。
「大家好啊!」
「你好!」
我們的小廚房,
一個窄窄小小、剛剛好夠用的地方,
所以大家只好擠來擠去,讓出空間……
繫好圍裙!捲起袖子!
拿出鍋子,加熱烤箱,
廚房準備就緒。
從哪裡開始呢?
「好吧,來看看我們有什麼食物!我們種了什麼,冰箱裡有什麼,別人送了什麼,還有買了什麼!」
我們需要的一切都在身邊,
只要仔細看看……
我們的小菜園裡長了什麼?
還記得我們怎麼把種子
一顆顆埋進土裡嗎?
「番茄熟了,我來採一些!」
「萵苣都是洞,被蟲吃了……」
「這些胡蘿蔔還好小。」
「看看這些小黃瓜!也可以派上用場!」
【內文試閱】
「嗨?」
「你們好!」
每個星期三,
我們一起來到這間小廚房。
「大家好啊!」
「你好!」
我們的小廚房,
一個窄窄小小、剛剛好夠用的地方,
所以大家只好擠來擠去,讓出空間……
繫好圍裙!捲起袖子!
拿出鍋子,加熱烤箱,
廚房準備就緒。
從哪裡開始呢?
「好吧,來看看我們有什麼食物!我們種了什麼,冰箱裡有什麼,別人送了什麼,還有買了什麼!」
我們需要的一切都在身邊,
只要仔細看看……
我們的小菜園裡長了什麼?
還記得我們怎麼把種子
一顆顆埋進土裡嗎?
「番茄熟了,我來採一些!」
「萵苣都是洞,被...
推薦序
【譯者序】
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資源時,
為飢餓的人提供食物是最理所當然的義務。
——法國哲學家西蒙.韋伊(Simone Weil)
早在古埃及時期,人們便相信賑濟窮人食物,可以讓自己擁有更美好的來生。而基督教《聖經》中也記載,教會在草創時期,便實踐「凡物公用」的原則,將自己所擁有的帶到教會,與大家共享。14世紀後的鄂圖曼帝國,更是在各地廣設「公共廚房」(Imaret),為長途跋涉的旅客或貧窮的人提供果腹的麵包和湯,而這也成了後來「熱湯廚房」(Soup Kitchen,或稱慈善廚房、愛心廚房)的緣起。
不過就當代史而論,最早的慈善廚房出現在18世紀末,因為工業革命興起市場經濟,取代了原本自給自足與互惠的資源配置方式,頓時拉開了社會階層的距離。為了幫助那些社會底層的貧窮家庭,英國的班傑明.湯普森爵士便開始推動在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廣設「熱湯廚房」,每天大約有超過六萬人獲得幫助。這個慈善計畫一路從英國擴展到歐洲各地,再到美洲,成了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援助貧困者最主要的方式。
這本書的創作者玉木吉莉安所參與的,也正是這樣的慈善廚房。她透過生動活潑又流暢的圖文,將這個活力充沛、熱情洋溢廚房裡的每一個角色,繁瑣又充滿變數的備餐流程,以及他們在面對各種問題、困難和挑戰,如何因應解決,全都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來。讓我們得以藉由閱讀參與其中,感受這間慈善廚房所散發出來的溫暖熱情與食物香氣。
吉莉安巧妙的將自己創作圖像小說時使用的對話泡泡框融入圖像中,區隔主文的敘述,同時在畫面上營造出廚房裡緊湊繁忙的備餐過程中,大家七嘴八舌的熱絡談話與互動。這些泡泡不僅框住了角色的對話文字,也在畫面上形成一種牽引視覺的效果,為讀者在看似紊亂的畫面中,拉出一條閱讀行進的動線,不僅我們就像真的走進了那間擁擠雜沓的小廚房,小心閃避穿梭在這些備餐的成員當中,清楚看見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甚至做餐食的步驟),更透過唸讀,聽見他們時而低聲呢喃,時而高聲叫喊,此起彼落的交談聲。這種藉由文字和圖像營造閱讀聽覺經驗的表現方式,讓這本書有了更具臨場感和戲劇性的閱讀樂趣。
翻譯這本書的期間,因為主持節目的緣故,而有機會得以走進臺北市中正區忠勤里「南機場樂活園地」的慈善廚房。這個由里長方荷生所發起經營的慈善廚房,每天必須為社區長輩與街頭遊民預備超過五百份餐食。他們將各方捐贈的金錢、食材和物資,轉化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讓社區裡貧困或獨居的老人,以及露宿車站和街頭的遊民得到飽足。備餐過程,整間廚房便宛如書裡的描繪熱鬧又忙亂,所以拍攝時,我和攝影團隊都只能在廚房外靜靜觀看,深怕一不小心成了絆腳石,干擾了他們亂中有序的動線和流程。
慈善廚房供應的熱湯不僅溫暖了每一個有需要的人的肚腹,更重要的是,他們提供了一個讓所有參與備餐的志工合作協力付出善意,來這裡用餐的人也能在這領受恩典並且互相交流的園地。在這間小廚房裡有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像好湯一樣溫暖濃郁,令人回味無窮的情誼。
【自序】
許多年來,每個星期三,我都在布魯克林綠點區一個小小的社區廚房當志工。選擇那個由一間小教會負責的慈善計畫,是因為它就在我家附近,不需要長途跋涉。他們告訴我:「只要星期三出現就好。」於是,我就照做了。
我並沒有得到敞開雙臂的歡迎,甚至連一聲問候也沒有。「你從削馬鈴薯皮開始。」那是一間不停工作的忙碌廚房——因為有太多事情要做了。我埋頭做著他們交代的工作,並且努力讓自己不礙事。隔週我又去了,接下來的那個星期也準時出現,小廚房的成員終於對我卸下心防,我也成為他們的一分子。
有時候小廚房的資源很多:夏季時,我們的菜園收成豐富,還有北部農場捐贈的農產品,或是舉辦了募資活動。但我們常常捉襟見肘,寒冷月分中的許多餐食都是拼湊一些品質不良的食材,無法兼顧色香味,只要能吃飽,夠營養,還能準時供應就行了。沒有別的選擇。
我們服務的街坊鄰里一直在變動。租屋率不斷攀升,經濟崩跌,當物質條件變得緊繃,食物就常常成了率先被縮減的東西。雖然我們充滿熱情又不屈不撓,小廚房卻還是無法解決食物短缺、居住和經濟不穩定的問題,只能在星期三晚上提供一餐而已。
儘管如此,我們依舊準時現身,用雙手振奮起精神。我們的身體得到了滋養,如此才能對那些不公不義的事大聲說「不」,並且能同心協力面對各種不同的困難和挑戰。常聽人說,一個人就能改變世界,那就想想看,如果許多人一起努力——藉由我們的身體、聲音、心意和選票——應該就可以完成什麼事吧!
【譯者序】
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資源時,
為飢餓的人提供食物是最理所當然的義務。
——法國哲學家西蒙.韋伊(Simone Weil)
早在古埃及時期,人們便相信賑濟窮人食物,可以讓自己擁有更美好的來生。而基督教《聖經》中也記載,教會在草創時期,便實踐「凡物公用」的原則,將自己所擁有的帶到教會,與大家共享。14世紀後的鄂圖曼帝國,更是在各地廣設「公共廚房」(Imaret),為長途跋涉的旅客或貧窮的人提供果腹的麵包和湯,而這也成了後來「熱湯廚房」(Soup Kitchen,或稱慈善廚房、愛心廚房)的緣起。
不過就當代史而論,最早的慈善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