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思考吧,表達吧,新世代!
2018 年,博愛基金會與嘉義縣政府教育處共同舉辦「嘉義縣校園小記者比賽」,我受邀擔任評審。其中,和順國小的三朵花隊王楨貽、王偵菱與張怡婷,描述校內高達二公尺的總務「巨人主任」看似冷漠,內心卻有著幽默的一面,他們這麼寫著:「原本以為主任可能不大願意受訪,沒想到卻出乎意料的親切,跟大家說不要緊張,慢慢問就好。」
另外,豐山實驗教育學校的豐山報馬仔隊李郁晴、張珈薰、李振凱,他們採訪師生如何搶救受傷的校狗「黑皮」與「小黑」:「周愉宸老師和同事抱著滿身流膿的校狗,忍受噁心撲鼻的臭氣,開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只為拯救兩隻校狗……」
這類經由親身訪問,從而發現校園不同的面向,正是媒體識讀實踐的結果。它讓小朋友體會了記者的採訪過程,也在過程中學會如何發問、表達意見,也就是本書第12 章所闡述的:「一起成為公民小記者吧,透過報導校園、社區,讓我們更加了解生長的環境,也把那些良善的訊息傳播給更多人去了解與感受!」
作為新世代的各位,面向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已經不足夠了,所以本書加入了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科學素養(Science Literacy);並特別關注兒童表意權的運用,從中帶領小朋友一同思考媒體、勇於表達自我。
本書的書寫,最早起於2012 年到2013 年,《國語日報》文藝版主編邀請我開設專欄〈預知傳播紀事〉,與青少年談媒體識讀。2013年底到2014年,再開專欄〈水手瞭望臺〉,訴求國小學童學習思辨媒體議題。2019 年,再於該刊開設專欄〈媒體思辨力〉,結合媒體識讀與資訊素養、兒童表意權,從中鼓勵兒童也能發揮影響力這些就成了本書的基礎架構。
寫作的過程中,我經常好奇:真的會有小朋友,在其中得到一點對於媒體的認知?甚至發願成為主動閱聽人,乃至審慎求證的傳播者嗎?我衷心期盼,在假新聞甚囂塵上,乃至偽科學、網紅大行其道的此時此刻;翻開本書的大家,能夠細察個中的資訊戰、科技風險,以及網紅現象所帶來的衝擊;共同跨越淺碟心態,邁向深度思辨、主動表達、致力實踐良善傳播的閱聽人與傳播者。
思考吧!表達吧!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