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如何回應民意?關於犯罪與刑罰》這本小冊子於2020年於德國出版,出版後受到讀者的喜愛,一年後即再度再版。本書所講授的是讓社會大眾感到極大興趣的刑法與犯罪學問題,本人寫作的主要受眾是非法律專業人士以及社會大眾。
本人非常高興本書由我很敬重的學術伙伴: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系主任馬躍中教授將本書翻成中文。馬教授早年在本人任教的杜賓根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過去幾年杜賓根大學犯罪研究所與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有著密切的學術交流。我希望雙方研究所,一直保持學術研究的伙伴關係。
我希望所有的讀者都能夠因為閱讀本書得到滿滿的收獲,同時也能對犯罪學以及刑法領域有興趣並獲得啟發。
2023年3月於杜賓根
約格・金齊格 教授
導讀
馬躍中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系主任)
初次認識到約格・金齊格教授是在2006年,當時我還是杜賓根大學法學院的博士生,為了準備刑法實例演習的考試(當時為畢業門檻之一),旁聽了一門大學部開設的課程:「刑法分則:財產法篇」。當時深受其上課魅力所吸引,一直以為金齊格教授是專攻刑法釋義學。一直到2012年接任杜賓根大學犯罪研究所所長,進一步拜讀其大作,才知道他是犯罪學與刑事法學「二刀流」的教授,金齊格教授不但受邀撰寫刑法註釋書,在法釋義學上具有一定地位;同時,也是德國當代最重要的犯罪學者之一。當讀者閱讀完本書之後,應該可以得到進一步的認識。
金齊格教授當初撰寫《如何回應民意?關於犯罪與刑罰》這本「薄書」之目的,是希望以淺顯易懂的用語以及共同的生活經驗,使讀者易與作者產生共鳴,進而對犯罪學和刑法學產生興趣;另一個層面,作者希望能引導社會大眾有正確的法治概念與現代公民應有的理性思維。一個進步的社會,不只是生活的富足,現代公民也必須具備獨立思考與理性的思辨能力。
針對社會爭議事件
這本書雖然號稱法普或科普,在翻譯的過程中仍可以看出金齊格教授深厚的犯罪學與刑事法學的功力。本書共有十二章,看似可以各自獨立,但又環環相扣,最後一章又會回應本書的主題:如何回應民意?也就是刑事政策是否要符合民眾主流意見。金齊格教授雖然提出德國現今熱門刑事政策熱點,並加以批判,然而許多社會爭議事件與我國現狀不謀而合,本書第一章提及德國民眾普遍認為,刑事法院判決過輕,猶如我們近年來對於法官冠以「恐龍法官」以及稱監獄有如「養生館」般的環境;第五章的犯罪恐懼,也可以對應到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公布的「2022年台灣民眾對司法與犯罪防制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應該是全國對於犯罪被害調查最完整、調查時間最長的實證研究。從我國所做的實證研究可以發現被害人對犯罪的主觀感受與實際上客觀的被害情況,常常存有很大的落差。我們可以從德國的統計數據看到,對於被害恐懼,女性(約32%)大於男性(約11%),然而實際上的被害人男性占了6成。
第七章對於無期徒刑的批評,依照德國的規定,無期徒刑15年就可以獲得假釋,德國民眾因而普遍認為,這些罪犯很快就會放出來,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台灣,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人,在監獄中執行達到一定的條件,是可以啟動刑法所定執行刑罰配套措施中的「假釋制度」。無期徒刑假釋的要件,規定在刑法第77條第1項,在1997年以前,無期徒刑最少要執行10年才能假釋,1997年至2005年,這個門檻改為15年(累犯20年),2005年以後,門檻是25年。在2005年以後所判的無期徒刑,目前還沒有到假釋的門檻,而之前所判的無期徒刑的受刑人,平均要執行多久才會假釋呢?依據法務部於2017年7月所公布的統計,2007年至2016年假釋出獄無期徒刑受刑人的平均執行時間為13.9年。而依據於2018年底公布的統計數據:2008年至2018年平均為14.6年。第九章也有討論現行量刑上的問題,司法院於2023年2月全面啟用AI量刑資訊系統,希望透過資訊力量的協助,整理大量裁判資料,並即時更新,提供職業法官與國民法官查詢類似案件的量刑趨勢,讓量刑更公正透明。然而,也引起上述量刑系統是否會侵害法官的審判獨立之爭議,因為量刑牽涉法官獨立審判的核心事項,建立一套量刑規則是否會與審判獨立相衝突?來到了第十章:監獄系統的改革。如同我國監獄行刑法第1條所言:「為達監獄行刑矯治處遇之目的,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特制定本法。」與德國監獄行刑之再社會化目的相同。德國監獄行刑之目的相較於台灣,更能體現人性尊嚴的實踐:平均每位收容人為六平方米的空間、允許收容人有條件下接觸電腦和對外通訊,希望在重返社會後不會與外界有落差。然而,這種種的一切,可能看在台灣人的眼裡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是現行外役監制度,除了有逃脫事件,甚至引發殺警事件,外役監獄在人選的挑選上,也呈現了爭議,例如2023年7月爆發夜店殺警案之受刑人於外役監服刑。外役監原來的立意本是為了受刑人能提早適應社會,然而在媒體的渲染下,社會大眾開始質疑外役監制度的存在,甚至要求重刑犯能關好關滿。如果我國監獄刑事政策,完全媒體導向,民粹主義下的政策思考,受刑人能夠達到社會復歸的目的嗎?
重大的刑事政策
近年來,我們面臨的重大刑事政策,第三章提及性犯罪的改革、第六章罰金刑的改革、第八章針對精神障礙、性侵犯可否永遠關起來:在此作者舉了一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歷史上服刑最久的囚犯:Neumann,被關押超過59年,1962年1月13日因謀殺入獄,一直到2021年3月獄釋。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原則上,依德國法,判處無期徒刑之人可以在服刑滿15年獲得假釋的機會,也提到2010年58位被判處無期徒刑之人,有50人出獄3年內沒有再犯;其他8人至今僅有6人因為輕罪判處罰金刑,同時對照我國在討論監護處分、刑後強制治療等問題,都有找到相關的對策,尤其是在大法官第799號、第812號解釋文針對刑罰與保安處分須遵守所謂的「明顯區隔原則」,在本章都有詳細的論述。第六章也回應了作者對於死刑存廢的態度,提出二點反對死刑存置的理由:無法達到嚇阻效果以及可能的誤判風險。
討論未討論以及尚未重視的犯罪學議題
當然,本書也提出了現今我國未討論或尚未重視的犯罪學議題。第二章提出:犯罪為何不易被衡量?介紹了基本的犯罪統計。正確以及科學的犯罪統計,在我國仍是有待開發的新興領域,有待犯罪學者、刑事法學者、統計學者以及偵查實務工作者共同合作,以科學的方法加以蒐集、分析以及運用;第四章討論了外來移入人口的犯罪問題,隨著我國少子化以及勞動力不足,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22年9月底止,移工在台人數為712,169人,其中,行蹤不明移工在台累計762,107人,未來大量引用外籍勞工或所謂不斷增加的「新住民」已經是不可以擋下的趨勢。也許我們也要開始思考,如何面臨外來移入人口的犯罪問題。
作者在最後一章提及德國司法機關雖然有較高的社會信任,但隨著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而偵查審判人員不足下,如何維持偵查及審判品質,面臨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在重大犯罪發生後,高漲的民意,要求立即追究責任,政客為了選票更進一步地壓制司法採取嚴厲的手段,此時我們應該思考:回應民意,應該是採取溫和的刑事政策與符合人權保障的要求。
本書的出版感謝新學林出版社的協助,以及中正大學法研所許晴妃同學在文字上的校對與檢閱,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參與「保安處分專題研究」的研究生,本書的德文原文,作為上課的讀本,與同學的討論過程中,也使得本書在翻譯上,更能貼近作者的想法與文句的原意。希望藉由本書能提高我國公民在探討公共政策的議題,能夠理性思考,具有思辨能力,而不是受到網路媒體的帶風向,共同監督政府。
本書除了適合一般非專業人士閱讀,也適合研究犯罪學與刑事制裁的專業人士閱讀,每一章的內容,都可以作更深入的研究。如果對於一些專有名詞或內容要再進一步瞭解,建議可以搭配本人撰寫,由新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刑事制裁:犯罪後之刑法回應》作為進階閱讀。最後,有關於本書的書名,若以直譯似乎為:「仍要以人民名義?」(Noch im Namen des Volkes?),恐怕無法使讀者完全理解,斟酌再三,以「如何回應民意?」較為貼切。當然,本文翻譯的過程中,可能的謬誤所在多有,還望方家予以指正,未來再版可一併修正。
馬躍中
2023年7月30日於台中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