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你總會在人生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也許是悠閒地坐在行進的車廂望著窗外,也許是戀情失落的輾轉反側深夜,也許是工作不順利的晚餐桌上,也許是突然早起隨意翻閱一本書的停頓,就想起臨溪的那棟大樓,或者,想起貴陽街小南門的傻瓜乾麵。在一個雨後有彩虹的日子,你站在溪邊,青山綠樹,溪流中鷺鷥走著走著,陡地往前一飛,飛得很遠很遠。或者,在一個大雨滂沱的黃昏,你坐在圖書館,與一個讓你笑的人共讀一本第41頁有戳章的書。往後你總會在人生某一個瞬間想起,有一個地方,有一些人,有一些事,你總不能忘情,要書寫下來。
你要如何書寫青春?或者?你要如何書寫給未來的自己?
生命中有許多許多故事,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或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每個人都有一則則精彩篇章。
本冊的內容以「書寫」為主題,設計了故事書寫、飲食書寫、身體書寫、情感書寫等四大主題,選文兼跨古典與現代。
故事書寫單元的選文,以傳記、人物的書寫為主,司馬遷以幾位刺客的故事來強調「知己」的難遇,而為知己死生以之是刺客悲劇的宿命;李商隱、袁宏道筆法各有巧妙,曲寫奇情;徐國能既是杜甫的讀者、知音,也是杜甫的研究者,筆下除了杜甫生命歷程的簡述,還梳理了「身後名」、「身後事」的問題。詹宏志寫康有為則以小見大,寫康有為到巴黎之後的「文化震撼」,有失落、有反思,或許還有文化的鄉愁,折射晚清文人面臨現代化衝擊時,難以言詮的心理。
司馬遷在〈刺客列傳〉中寫曹沬、專諸、豫讓、聶政、荊軻等人為知己捨身,其實也為一己悲嘆,知音難覓;李商隱寫李賀,是唐代詩人的惺惺相惜;袁宏道寫徐文長,是明代作家寫當代天才型的藝術家;徐文長是作家、書法家,更是如梵谷一樣的畫家。現代作家徐國能寫大詩人杜甫,或是身兼媒體人、出版家的詹宏志寫康有為,五篇文章,是十幾個人的生命故事。
飲食書寫的選文,包括袁枚、蔡珠兒、王宣一、林文月的飲食記憶。《隨園食單》是袁枚飲膳心得的總結,以類似詞條的型式,撰寫烹、調、飲、食的宜與不宜,並加以說解,是文人審美品味的展現。蔡珠兒的文章表面寫的是食物,支撐全文的卻是文化觀察的視角,包括文化的變遷,以及文化傳播過程中,複雜的權力網絡。蔡珠兒沒有千歲之憂,卻有生花妙筆,上下縱橫,出入各種材料,譜寫一段又一段鹽的掌故。食物的色、香、味,時常與記憶的片段相連結,王宣一的〈學做菜〉上溯童年廚房裡吃菜、做菜的記憶,下啟自己做菜的心得與體會。王宣一以平實之筆,捉捕裊如游絲的記憶,不只找到童年的金色歲月,似乎也重新認識自己。林文月以細膩之筆,精細描繪料理製作,同時也寄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
身體書寫的選文,節選荀子的〈非相〉,也選入蘇東坡、周志文、簡媜的文章。荀子的〈非相〉討論一般人將命運的休咎、能力的高低與人的外貌相聯繫等議題,讓身體的歸於身體,而非透過隱喻,將不同的身體加以分類、標籤化。對現代人而言,蘇東坡的養生訣或許在史料上的價值,大過醫療保健的價值,但養生訣中穴道、經脈、五行五色說法,展現迥異於西方醫學脈絡的身體觀、養生觀。
周志文和簡媜文章中的身體經驗,都和衰老有關。周志文的文章專注於聽覺的經驗,寫童年有關聽覺的記憶。作者雖有過人的古典音樂涵養,〈遙遠的音符〉一文中,作者著意描摹的,毋寧更是日常的聲音。嘈雜無序的市聲,作者寫來都像是器樂的奏鳴,別有韻致;記憶與書寫,不正是這些日常瑣碎聲響的回聲?〈遙遠的音符〉寫我們的耳朵,聽到的可能是噪音,可能是母親炒菜的鍋鏟聲,也可能是音樂家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次偶然的遙遠的音符,有如音樂家的「命運交響曲」,改變了某個人的命運,成了人生中的重大啟蒙。
自居漸老族的簡媜重讀《山海經》,讀出不同以往的滋味:簡媜蒐羅《山海經》中眾多神靈、奇花異卉、怪奇鳥獸的描寫,特別著眼其民俗療效與現代人生活的對應,文中也不乏對自我生命的省思。作家西西將醫療檢查機器比喻為「人類的第三類眼睛」,敘寫就醫過程的複雜心情,也帶出關於身體、生命的省思。
情感書寫單元中,有關愛情婚姻,也有關父子、母子,甚至是關於催生一所大學的永恆大愛。古典的愛情自有不同的風貌,本次的選文所反映的,不只是情人間的愛悅。從《詩經》中的〈氓〉到唐人傳奇〈定婚店〉,其中的情、愛,都與婚姻、家族、價值觀有千絲萬縷的關聯,閱讀這些篇章,除了同情、共感之外,不妨也進一步思考,自己的愛情想像、體會,與古人筆下的愛情,乃至現代人在小說、戲劇中構設的古人愛情有何差異。
情感有各種形式,除了愛情以外,在恩與報之間錯綜複雜且深刻的,還有親子之間的情感。黃文鉅〈就木〉一文中對木匠父親的情感五味雜陳,是一種傳統的父子關係,在平淡中意味深長。李黎的〈缺憾還諸天地〉寫史丹佛大學的校史,聞名全球的頂尖大學,原是一對癡心父母,在痛失愛子的極度哀傷中籌辦起來的。在寫〈缺憾還諸天地〉之前,李黎剛經歷兒子猝逝的打擊,此文不只是寫史丹佛大學的故事,也是她對另一個有喪子之痛母親的感同身受,那是一種天崩地裂的椎心斷腸。
這個教材著重書寫,是文字的感受涵泳,文章的閱讀鑑賞,更是學習對生活、生命的深刻體會與記錄。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鹿憶鹿
2024年8月於東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