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為理想多走一步,讓社會中的「他者」透過彼此的力量互惠共好
筆者曾於2011-2012年在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德語: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 DAAD)以及臺灣國科會的支持下,去德國進行研究訪問。剛到德國時,臺灣國科會駐德辦事處安排了一個月的密集德語課程,在波昂的哥德學院學習了一個月的密集德語,而當時的宿舍有兩種選擇,一是歌德學院的宿舍,另一種是歌德學院合作的接待家庭,研究者當時與另兩名獎學金得主被分配到長青社區的寄宿家庭。
研究者發現,長青社區的居民多半是退休的獨居長者,不乏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移民,也具備跨語言文化的德語學習經驗和文化適應歷程,理應是相對適合陪伴德語初學者的接待方;然而跨文化、跨世代的有效溝通與交流還牽涉到複雜的認知能力、態度與技能。幸運的是,因研究者赴德研究的主題就是跨文化溝通的第二語言教學(二語教學)理論,而研究者的接待人也有多年協助當地移民與德國地方單位溝通的工作經驗,具備跨文化的敏感度與溝通技能,相比其他組合,研究者與接待方搭建了相對良好的跨文化青銀關係,甚至能夠協助不會英語跟德語的代間夥伴彼此溝通,化解其他跨文化青銀夥伴間的誤會。
回到臺灣後有幸擔任大學國際學位生的華語學分課教師以及樂齡大學國際文化課的講師,發現樂齡學員們的人生經歷以及對於在地文化的知識剛好是外籍青年感興趣的內容,而外籍青年所乘載的外國資訊與多國化的內容恰好也是樂齡學員好奇感興趣的資訊,因此促成了雙方的互動交流,研究者也從中獲益良多。此外研究者於2019至2022年期間執行學校深耕計畫,促進移民工與雇主的跨文化代間共學,於2011至2023期間因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Open Mind and Open Life,創建了外籍生與樂齡長者的共學社群,他們從一開始的「我不會說英文,我可以嗎?」到後來的共遊、共學甚至共舞,並共同出書分享跨文化交流心得,讓研究者想進一步將三年多來累積的研究資料一一梳理,一方面進行更深入的自我覺察,一方面供有興趣之研究者與教師得以參考。期待本書的出版能夠搭建更多的跨文化代間情誼與共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