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5 項符合

尋找異鄉人︰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9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一百頁初的短篇小說 以令人感...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4/03/30
一百頁初的短篇小說 以令人感到抑鬱的方式來描寫主角莫梭的命運關於自我想法與現實的落差那些未能完善表達出的情緒和辯解 抱著無奈和遺憾來迎接最後的時刻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強迫"與"對立" 尤其是對人與人的互動以及宗教信仰做出批判
尋找異鄉人: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 尋找異鄉人: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

作者:原文 Alice Kapla / 譯者:江先聲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0-04-30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尋找異鄉人︰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



#《紐約時報》年度推薦書
#「讓人目不轉睛的《異鄉人》創作過程⋯⋯充滿氣魄與洞見的書寫。」——《洛杉磯時報》書評
#推薦:
朱宥勳(作家) 阮若缺(政大外語學院院長) 紀大偉(政大台文所副教授) 張亦絢(作家)
陳栢青(作家) 楊佳嫻(詩人) 賴香吟(作家) 謝佩霓(藝評人、策展人) 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經典小說與不朽作者的綻放歷程

卡繆的小說《異鄉人》自一九四二年在法國出版以來,已被翻譯為六十種語言,光法語版就售出超過千萬冊。如果二十世紀曾產生一部可說無所不在的小說,它就該是《異鄉人》了。一位小說新手的二十來歲年輕人怎麼能寫成這部傑作,而且在出版逾七十年後仍然對讀者深具吸引力?艾莉絲.卡普蘭透過《尋找異鄉人》講述了這個故事:她揭示了卡繆的成就其實比最熱切的讀者所知的更令人欽佩,更不可思議。

卡繆在出版《異鄉人》而被法國文化圈「接納」之前,他只是一個在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出生的,對哲學、文學、戲劇有興趣的年輕人而已,與巴黎文化圈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出身貧困勞工階層,父親在他一歲時被徵召上戰場過世,母親是文盲,卡繆的中學和大學都是透過老師支持、獎學金和半工半讀才完成。他從阿爾及利亞大學畢業後,在當地報紙工作,同時參與劇團從事社會運動。

卡繆寫作生涯的起步點是報導刑事法庭新聞的記者。卡普蘭指出,卡繆採訪的謀殺案審訊對《異鄉人》的發展和主題產生了重大影響。她追蹤著卡繆前赴法國的步伐,敏銳地透過他的日記和通信,重新建構卡繆在巴黎蒙馬特的孤獨處境中如何奮力創作這部小說,最終抓住了令人難忘的第一人稱敘述語調,讓他突破困境寫成了《異鄉人》。

《異鄉人》完成時法國是在納粹占領下,卡繆一直參與反納粹的地下活動,是被監控的對象,幸虧伽里瑪出版社突破紙張的短缺和納粹的審查,出版了《異鄉人》。這部作品在法國解放之後才開始受到評論與商業上的成功,進而擴散到全世界,卡繆也因為《異鄉人》而成為世界級的知名作家,成為存在主義明星作家。

很少書能像《異鄉人》這樣令人熱愛而激動,我們也找不到比艾莉絲.卡普蘭更佳的傳記作者了,她撰寫傳記的對象是一本經典著作和一位充滿創作理想的年輕人。卡普蘭以宛如從卡繆肩膀上觀看的寫故事方式,《尋找異鄉人》描述卡繆從默默無聞到創作出經典之作的過程,甚至補上了許多評論對於這本書遺憾未足之處,她的精彩探索是任何卡繆的讀者都不能錯過的。

[推薦]

「《尋找異鄉人》是一本令人震驚的奇書。⋯⋯身為作者的卡繆,即便他已是享譽全世界的大師級人物,若他地下有知,有一名專業讀者曾經為了他的《異鄉人》追索到這等地步,而成就了這麼一本『傳記』,他想必也會深受震動吧。如果小說家有冠冕,《尋找異鄉人》無疑是王冠上最亮的鑽石;它之被寫出來,本身就是勝過無數獎項的文學之愛。」——朱宥勳

「《尋找異鄉人》的開頭很吸引人,中間部份令人數次屏息——到了最後幾章,還會令人感到倒吃甘蔗,為埋藏的數個彩蛋,握拳叫好。」——張亦絢

「(卡普蘭)對卡繆作品的通讀,也使她有能力駕馭那些豐富的田野調查、關係者書信、回憶,不至於變成乾燥羅列的資料。⋯⋯《尋找異鄉人》運鏡緩慢,緊隨卡繆工作、閱讀與生活,照亮了《異鄉人》許多細節,也方方面面呈現年輕卡繆及其時代,而那個時代,此刻,彷彿又在我們周遭重現。」——賴香吟

「卡普蘭在本書運用了等同於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傳記作家的技術⋯⋯是她想像力與風格散文的美妙示範。」——John Williams,《紐約時報》

「迷人⋯⋯引人入勝。」——《圖書館學刊》

「卡繆冷血經典背後的動人故事⋯⋯她的偵探故事構築在對於經典作品的了解,通曉作品有表現出來的和藏在裡面沒說破的。」——《柯克斯書評》

「讓人目不轉睛的《異鄉人》創作過程⋯⋯充滿氣魄與洞見的書寫。」——Robert Zaretsky,《洛杉磯時報》書評

「《尋找異鄉人》讀來往往就像一部小說,讓任何讀過卡繆這部傑作的人大感興奮,也會誘使尚未讀過的人一讀為快。」——Susan Rubin Suleiman,《內米洛夫斯基問題》(The Némirovsky Question)作者

「讀來非常愉快,充滿了至為有趣的想法和洞見。一個極其漂亮的探索旅程,從最初閃起的創作火花把我們的目光一直帶引到卡繆這部小說的後續生命。」——Sarah Bakewell,《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作者

「《尋找異鄉人》揭示了一個引人入勝地巧手塑造的故事,故事情節的每個細節都從現實生活或先前的文學作品衍生而來。像大部分的小說,《異鄉人》建立在它所敘述的現實真相之上,莫梭所射殺的人首次身分大白,不再是命中註定的無名阿拉伯人。在優美而嚴謹的筆調下,《尋找異鄉人》顯示卡繆如何徹底地從自己的人生創造藝術。」——Laura Claridge,《帶著獵犬的女子:布蘭琪.克諾夫》(The Lady with the Borzoi: Blanche Knopf)作者

「艾莉絲.卡普蘭為二十世紀其中一本必讀而具恆久價值的書寫了它生命歷程的故事,向我們呈現了學術研究引人入勝的一面,展現了敘事的力量並帶來了直至當前一刻的歷史迴響。它是《異鄉人》的最佳良伴。」——Patricia Hampl,《我可以給你說故事》(I Could Tell You Stories)作者

作者簡介:

艾莉絲・卡普蘭(Alice Kaplan)

艾莉絲・卡普蘭是耶魯大學法文系主任,是該校最高學術等級的斯特林教授(Sterling Professor),至目前為止已發表七本著作。她以創新方式使用檔案資料來挖掘文學史而受到讀者、學者和評論家的好評;她巧妙改寫了羅勃.布哈斯雅克、卡繆、塞利納、安吉拉.戴維斯、賈桂琳.甘迺迪.歐納西斯等人的複雜生活;也無畏地研究法國的法西斯知識份子歷史。她屢獲殊榮的作品包括回憶錄:《法文課》(French Lessons,一九九三年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提名)、法國法西斯主義與文學史:《通敵協作者》(The Collaborator,獲得二〇〇〇年洛杉磯時報歷史圖書獎〔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 for History〕,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和美國國家書評獎決選);最新作品是關於卡繆的生平與作品的調查:《尋找異鄉人》(《紐約時報》推薦書,入圍美國國家書評獎和法國麥迪西論說文獎〔Prix Medicis Essai〕決選)。

卡普蘭是古根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成員,獲頒法國榮譽軍團勳章(Légion d’Honneur)。她還是法國卡西斯的卡馬戈基金會理事,與阿爾及爾MaisonDAR合作社的創始成員,並擔任耶魯大學惠特尼人文中心主任至二〇二〇年七月。

譯者簡介:

江先聲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哲學博士,在香港和加拿大的出版界及媒體任職近三十年,曾任香港主要出版社辭書部門主管,以及北美《世界日報》溫哥華社副總編輯。曾編寫英中對照哲學讀本《名家哲學》,翻譯作品有:《寫作風格的意識》、《故事寫作大師班》、《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愛這個世界:漢娜鄂蘭傳》等。

章節試閱
前言

閱讀《異鄉人》(L’Étranger)是一種人生進階儀禮。世界各地的人都把這本書聯繫到自己的成長歷程,聯繫到有關存在的最艱困問題。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名叫莫梭(Meursault)的男人──他這個姓氏字面上包含著「跳入」(saut)和「死亡」(meur)的意思;故事表面看似很簡單:莫梭的母親在老人院過世,他前去參加葬禮。回來之後,他跟一個女朋友去游泳,又帶她去看電影。他為一個性情粗野的朋友寫了一封信。其後他在阿爾及爾(Algiers)一個海灘殺了一個阿拉伯人,受審後被判死刑,在小說結尾他就在等待行刑。故事沒有多少情節。可是《異...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一】

作品的一生:讀《尋找異鄉人: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

◎朱宥勳

如果要用很粗略的一句話講,我會說,《尋找異鄉人》是一本令人震驚的奇書。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裡,我腦中不斷有問號泡泡在翻滾:「真的假的,這資料妳也找得到?」或者:「連這妳也知道,妳確定妳不是卡繆本人嗎?」

根據作者艾莉絲.卡普蘭的說法,這是一本「書的傳記」,以卡繆的《異鄉人》為傳主。「傳記」很好理解,就是描寫某人的一生,從出生、成長、到諸種社會活動——當然,通常是「功成名就」那種。那「書的傳記」是什麼意思?書會出生、成長...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作品的一生:讀《尋找異鄉人: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 ◎朱宥勳
經典誕生全紀錄:重建卡繆《異鄉人》的「文學白皮書」 ◎張亦絢
敞開自身,面對世界柔靜的冷 ◎賴香吟

前言
1 篝火
2 從貝爾柯到海德拉
3 首次的嘗試
4 他不知自己在寫的一部小說
5 執行任務的記者
6 任何被判死刑的人都該被斬首
7 荒謬
8 第一章
9 他帶著些什麼
10 寫成小說第一部
11 從內心發現了它
12 流亡
13 達爾澤路
14 嫉妒的老師與慷慨的同道人
15 決心
16 馬爾侯因素
17 審讀報告
18 伽利瑪的戰爭
19 《異鄉人》問世
20 復原...
顯示全部內容
圖書評論 -   評分:
 一百頁初的短篇小說 以令人感...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4/03/30
一百頁初的短篇小說
以令人感到抑鬱的方式來描寫主角莫梭的命運關於自我想法與現實的落差那些未能完善表達出的情緒和辯解
抱著無奈和遺憾來迎接最後的時刻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強迫"與"對立"
尤其是對人與人的互動以及宗教信仰做出批判
 「何須為天生的冷漠道歉呢?」這...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2/21
「何須為天生的冷漠道歉呢?」這是我讀完後腦中浮現的一個問題。
主角連母親的忌日都不記得,但不是他刻意疏離所致,而是他從來沒有因和他人有連結而感到喜悅、或因有求於人而感到羞恥,他只感受過自己的存在,一種必然的存在,無關乎行為刻意為之或不為,一切都是必然的結果。但他這樣的人在犯下謀殺罪被判死刑後,不痛哭、不懺悔、不求饒被視為一種挑釁和冷漠,這是不被其他人類所接受的,神父一而再、再而三到牢房中請求會面,但主角拒絕,他沒有想說的話,沒有想辯解的事,而神父不接受。直到最後一次終於會面,主角對著神父大吼大叫,痛罵著這所有的一切,為自己的必然存在進行一番強而有力的辯護。然後他累極了,他想起了母親生前令他難以理解的行為,但他現在忽然有一樣的心情,他感覺到自己是完整的,一切終於又回歸平靜。

我非常驚豔卡謬可以把「人」的定義和「完整」的概念寫得這麼好,讓我重新思考我為何而生、我生為何物。短短不算長的小說,精準地描寫出他對於人存在的本質之見解和界線,比起其他卡謬的作品,這本算是非常好入門的書。
 「存在主義」常給人冷漠、疏離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01/23
「存在主義」常給人冷漠、疏離感,但我卻覺得主角是我看過最勇敢的人。
  小說開頭寫下:「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能確定。」帶出主角莫梭與母親兩人關係的疏離。一反常情的態度,製造懸宕,引領讀者往下閱讀的興致。
  喪禮現場,莫梭兩度「拒絕」看母親最後一面,或者更精確地說是「不需要」。
  守靈時旁人的悲傷勝過為人子的主角本人,甚至還抽著菸,過著一如往日的生活。
  出殯當日,面對伴隨母親生前最後日子的情人菲赫茲,作者透過主角的視角描述他不斷落後隊伍、追上、落後、追上......,不斷反覆,彷若鬧劇一般,只有客觀描述,不見主觀評價,似乎對於他與母親的一切,毫不關心。
  唯一注意到的只是一位護士說:「走太慢,會中暑;走太快,會著涼。」與喪禮風馬牛不相及。
  尤有甚者,喪禮結束,莫梭感到喜悅,心想終於可以回家,倒頭就睡上十二小時。然後呢?第二天帶著女友去看電影--選的是喜劇片。
  至於女友瑪莉,莫梭是這麼與她互動的。
  與瑪莉做愛完,瑪莉問他是否愛自己?莫梭回答:「好像不愛」。瑪莉問他願不願意與自己結婚?莫梭:「無所謂。如果妳要就結」。
  後來瑪莉再次詢問是否愛著自己,「問題本身沒有意義,不過我想大概不愛。」莫梭一如往常地回答。
  莫梭兩次拒絕對女友說「愛她」。
  更引人思考的是,瑪莉詢問如果不愛,為何要娶她?莫梭的解釋很有意思:「我解釋這真的不是重點,既然她喜歡,結婚有何不可?再說,是她先來問我的,我只需要說聲好,何樂不為?」
  面對生命中的兩位女子,我們可以說他的態度非常「荒謬」。
  如果再深入問自己為何感受到荒謬,應該會得出「違反常理」這個答案。
  不錯,那接著要再問:「何謂常理?」「為什麼要有常理?」「不遵守常理會怎樣嗎?」
  這是個大哉問!每個人的答案各有不同。社會學家會說這是「社會化」的過程,政治學家會說這是讓社會穩定運作的基礎......。
  我覺得卡謬《異鄉人》就是要裂解我們這種「符合大眾期待」的思想,用魯迅的話來說叫做「禮教」。希望我們能不在意他人眼光,勇於活出自我,不受世俗羈絆,這個也是「存在主義」的核心。
  人是理性動物,平常會運用歸納法將人進行分類,譬如認識幾位魔羯座的朋友,就會想辦法用「共性」,整理出這幾位共有的特質,下次遇到魔羯座新朋友時,就會利用演繹法,先入為主、帶著有色眼光看著這位魔羯座友人,當他符應你的歸納,你會覺得正常,當他不符合你的歸納,你會覺得納悶、狐疑。
  同樣的,面對母親的死去,莫梭應當努力扮演「孝子」的角色,神情當是淒清哀悲,也要演出想見媽媽最後一面的樣子,更不可能與女友恩愛並且看著喜劇片,唯有如此才能回應社會的期待。
  你看看坊間不是有「五子哭墓」、「白琴孝女」的代哭服務?電影《父後七日》女兒縱使吃飯、刷牙,道士一喊:「女兒來哭!」隨即伏倒在棺材上,努力配合演出,才能符應外人看你的想像。
  如今莫梭一反常態,不努力好扮演「母親的孩子」這個角色。
  對於女友也是。一般人面對女友質問愛不愛自己,都知道標準答案是:「愛」,根本送分題。莫梭的回答,很明顯「不符合眾人期待」。女友給了第二次機會,沒有投出變化球:「媽媽跟我溺水,你要救誰?」而是同樣一句:「你愛不愛我?」莫梭卻依然故我。
  「結婚」只是個形式,重點在於兩人間的相處。有些人婚禮盛大,所費不貲、排場豪華,不到三天就離婚了;有些人只有簡單的結婚登記,卻恩恩愛愛、相廝相守,走了一輩子。形式只是空殼,內容的實質才是硬道理。
  《禮記.大同與小康》:「仲尼之嘆,蓋歎魯也!」孔子參加蜡祭,擔任助祭之人,感嘆魯國的祭禮空存儀式,喪失實質內容。千年前的孔子喟然而嘆的是禮儀,近百年卡謬《異鄉人》哀歎的是個人。
  當人類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是流於形式的遵守社會規範,與禮儀徒具形式又有何差別呢?必然走向空洞、茫然,無所依存的人生。
  我們很容易用批評的眼光看待莫梭,在於他不符合社會對於我們的期望。人類是容易人云亦云的動物,譬如大家騎車等紅燈,有一位騎士忽然催動油門,我們很容易也跟著催緊油門,即使燈號尚未改變,心理學上稱作「從眾效應」。成因在於只要跟他人一樣,我們就不必忍受他人質疑的眼光,可以順勢分擔社會的壓力,類似物理學上,施壓在一個點上,很容易承受不了,分散壓力後,則可相安無事。
  但是當我們從眾後,意味著失去自我與主體性,每個人就像工業化下的產品,沒有特色,全部長得一模一樣。
  面對瑪莉結婚的要求,莫梭說:「我只需要說聲好,何樂不為?」可見莫梭不是不懂「規範」,但他知道要忠於自己的內心、自己的想法,找到安身立命的意義。
  對我來說,一開始讀到莫梭時,覺得有種疏離、冷漠感,但越讀越覺得誤解他了,他努力活出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很多人是三十歲就死了,到八十歲才埋葬。」是日本小說家本間久雄的名言,莫梭用具體的行動實踐。
  因此,讀《異鄉人》,總覺得有種感動沛然而至。他其實很勇敢,努力活出自己,面對強大的社會壓迫,並沒有選擇妥協。同時,他的悲劇來自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社會體制,死亡也就成為唯一的路徑。
  職場上我們常常禁不起他人的拜託,總是委曲求全,奔波忙碌了一天,為人作嫁,當一個濫好人,換來的卻只是一句抱怨自己當初的心軟答應,為誰辛苦為誰忙?何不適時學學莫梭呢?
  最後我想以大家熟悉的高中經典古文歸有光〈項脊軒志〉作結。文章裡頭談到祖母:
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老祖母感嘆家道中落,久久無人金榜有名,孫子歸有光(作者)認真讀書,肩負起「全村的希望」,於是將祖母的祖父,當年上朝使用的象笏交予作者。象笏不僅在日後蟾宮折桂之時,有實質的效用,背後更隱含著祖母對作者的期許。
  這篇文章始終無法打動我。此刻,我似乎明白原因了,總覺得他一生活在祖母給的期待中,沒有為自己好好的活一次。
 幾年來,在三個不同時間地點分別...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4/15
幾年來,在三個不同時間地點分別從三個人口中聽過:
「有人替我做決定感覺很好,既然有答案在那裏,照著這條路走不就好?」

這個世界有許多宗教和社會論述讓你跟著走
但卡繆的作品讓讀者明白到這些論述都是遮蔽「人生是荒謬」這事實的布

就像在庭上主角被他人審判,證人根據社會規範和劇本將他定罪
海德格曾說人活著有兩種方式:本真和非本真。
庭上的證人們則是後者,跟從社會強加的價值評斷主角
但對主角而言這些論述和判斷根本沒有意義,又像主角面對神父時所想:
「他們就像一具行屍走肉,連自己是否活著都無法確定吧。我雖然看起來兩手空空,但對自己很確定,對一切很確定,至少比他確定,我對我的生命和即將到來的死亡很確定。」(P134)

《異鄉人》中卡繆揭露了「人生是荒謬」這事實和主角對謊言的反抗
卡繆在《反抗者》裏說:「我反抗,故我存在」
反抗遮蔽荒謬的謊言而失去了「意義」的異鄉人們
不再受「意義」拘束,才能體驗自己的人生。

「所有人都有『特殊待遇』,世上只有『特殊待遇』的人。」
 讀完異鄉人,我一直在思考所謂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4/30
讀完異鄉人,我一直在思考所謂的「正常」代表的是什麼?符合世界上大多數人的要求就叫正常嗎?我們總習慣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習慣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下簡單粗暴的結論。

卻從來不去認真探究,每種選擇的背後有多少深刻幽微的思考,當我們告訴別人是非對錯的時候,有什麼信心和理由證明自己就是對的呢?也許,某個層面來說你我都是這個世界的異鄉人吧!
 翻譯十分流暢、細膩,把很多細膩...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11/09
翻譯十分流暢、細膩,把很多細膩的資訊用流暢用中文翻譯出來令人敬佩!

本書撰寫「存在」的問題,用故事的手法來表達一些作者的想法,當然也許是「讀者」自己咀嚼過後而產出的想法,筆者認為十分值得一讀。故事易懂又頗富深意!推薦正在思索生命意義的人閱讀!相信會有收穫。
 翻譯通順、流暢。 書中以主角...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9/22
翻譯通順、流暢。
書中以主角莫梭的遭遇和內心對話,直白地提出問題,呈現所謂的「荒謬」。從母親過世後旁人的反應、鄰居的種種行為、被審判時義正嚴辭的檢察官與群眾、堅信上帝的神父等等,莫梭都以懷疑卻冷淡的眼光看待,凸顯其荒謬性。
 我們都終將一死,偶爾在煩悶的工...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6/07
我們都終將一死,偶爾在煩悶的工作或課業面前,會覺得當前人生單調的荒謬,如同薛西弗斯被懲罰後天天推著巨石,有時我們希望從世界得到安慰與快樂,但無盡的沉默是這世界唯一的回覆。

《異鄉人》不是一部溫暖勵志的文學作品,而是透過社會底層角色莫梭的第一人稱視角,捕捉生命中荒謬的可笑的事物,平鋪直敘身為人的荒謬,卻也蘊藏忠於自我的實踐。

面對世界的改變,無力的你偶爾會開始思索生命的意義,思慮最終帶你迎向未知的無解難題:「生命有意義嗎?」這是個見仁見智的觀點,但不得不同意卡繆所捕捉生命中荒謬的概念,現代人化身成薛西弗斯不斷推著,隨時會向下壓垮現實與慾望的巨石。

如果你有生命意義上的疑惑,不解如何消除生活荒謬的苦痛,推薦你正是時候閱讀《異鄉人》!


【卡繆作品下的「零度書寫」】

今年(2020)一月是卡繆逝世六十周年,大塊文化、商周出版社,剛好推出卡繆經典作品《異鄉人》,第一次接觸的讀者不禁會有挑選上的困難,此時若你再進一步找尋則會發現台灣有多家出版社都曾經出過《異鄉人》一書,最終可能就交由價錢決定。

以閱讀過新潮文庫、大塊文化、商周出版三種版本《異鄉人》的我,非常推薦由大塊文化譯者嚴慧瑩的譯本,更加忠實且貼近原文口語化短句的呈現,這部分與卡繆將《異鄉人》以一種中性、冷調,以及口語化的「零度書寫」文字風格有關,並且也因此開展法國二十世紀文學的新風格。

我喜歡譯者嚴慧瑩在譯後記中,所提及的『決定平鋪直敘以最忠於原文的字句來翻譯,先追求翻譯「信達雅」的「信」。這是翻譯期間最大的掙扎,所以無時不警惕自己:用詞優美精準,語句行雲流水,難道卡繆還不及我嗎?卡繆的文字,又何需任何人美化?!』。

翻開《異鄉人》書封,映入眼簾的開場寫著:「今天,媽媽死了。」以直白、不修飾、無情感的短句呈現「零度書寫」的精隨,全書以主角莫梭第一人稱視角敘事,卻彷彿有層隔閡擋在其中,無法確切抓準莫梭失去母親、與瑪莉親熱、向鄰居們互動下的情感,「無所謂」、「不在意」的信念使他成為世界及社會下的異鄉人,但他仍如實地忠於自我。

【開始思考生命意義時,本身就存在荒謬性!】

「荒謬性」、「忠於自己」兩個關鍵字,是理解卡繆《異鄉人》的精隨。
卡繆曾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那相同的一天時間表,重複著七次一個循環,順著這條路徑,一個人通常不會遇到甚麼困難。但,無論如何,有一天,「為什麼?」這個問題就會浮上來了。』

身而為人的我們,在不斷被時間巨輪追趕之際,總有那麼一刻駐足思考生命或自身存在意義何在,而雖然我們期待從世界得到一絲的安慰與快樂,卻只聆聽到它的答覆是無盡的沉默,感受到對世界與事物的失望與抽離,則是種「荒謬」(the absurb)。

「荒謬」是小說《異鄉人》的核心概念,正是人渴求透過理性方式,對自身存在及生命意義有更多的理解,無聲的答覆,只顯得自己的徒勞,難以覺察,甚至找不到意義,荒謬感受即油然而生。

「我不太明白,在普通人身上的優點,為什麼會成為另一個人身上的重大罪名呢?」主角莫梭說著。在無法遠離死刑的事實下,莫梭一如往常的日復一日,眼前的制度規範成為壓迫命運的元兇,同樣的特質放在自己身上,為何就是揮之不去的罪名呢?

機械性地回答檢察官、法官的提問,百口莫辯,帶有荒謬性的人格推測,純粹道出世界是「非理性的」,其中人又因為面對這世界的非理性,而感到無比的荒謬。只有通過人,荒謬才會出現,它存在於心靈與沉默的世界中,隨著人的死亡而消失。

【忠於自己的真實存在】

「荒謬是必然的,而與荒謬的奮鬥本身,就足以充實人心。」---卡繆

莫梭坦然接受死刑的刑罰,它是一位誠實的人,根據自己的信念,所作所為都「忠於自我」,面對世界的無理性,找不著意義,感受著荒謬性,最終仍選擇繼續活著,必然體驗到自身存在的意義,遠大於世界所施加於你的壓力。

如同卡謬在《薛西弗斯的神話》所言:『每當他離開山頂,逐次往下走向諸神的居處時,他是勝過他底命運的。他比他的巨石更堅強』,這一刻薛西佛斯的存在價值,是一種對命運的坦然,卻也是反抗。

【參考閱讀】

若對於卡繆「荒謬」概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參考荒謬三部曲,包含小說《異鄉人》、散文《薛西弗斯的神話》以及劇作《卡里古拉》。

李天命(2008)。存在主義概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嚴慧瑩(譯)(2017)。薛西弗斯的神話(原作者:卡繆Albert Camus)。台北:大塊文化。
嚴慧瑩(譯)(2020)。異鄉人(2020全新名家譯本,再現卡繆字句推敲的原義)(原作者:卡繆Albert Camus)。台北:大塊文化。
江先聲(譯)(2020)。尋找異鄉人: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原作者:艾莉絲・卡普蘭)。台北:大塊文化。

#看更多,請至IG帳號vickyho_onpostit
 你们竟然讲这本书是一九五七年诺...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20/05/29
你们竟然讲这本书是一九五七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怎么做的书啊?诺贝尔文学奖是奖励作品的吗?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口罩男子明明不想談戀愛(03)
作者:参号ミツル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1-19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全圖解】初學者の鉤織入門BOOK:只要9種鉤針編織法就能完成23款實用又可愛的生活小物
作者:金倫廷
出版社:蘋果屋
出版日期:2018-12-07
$ 33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8-11-01
$ 27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作者:魯爾夫.杜伯里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07
$ 25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艷事染惑
作者:越山弱衰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3
$ 237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叛逆玩家 01 鏡中私語特別畫卡版
作者:花於景
出版社:魔豆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0
$ 253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