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認識自我,享受人生
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旅行中的人
人生轉捩點的關鍵時刻
謎題的提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深藏內心深處的智慧泉源
大鵬南飛的啟示
解除必要性
功夫境界
如何避免井底之蛙的困境
觸類旁通的相錯關係
了不起的處世高級功夫
後會有期與不期而遇
缺點來自於性格而決定了命運
從喪心走到病狂
惡心與煩惱相伴而生
「謙」與「履」是禮的一體兩面
什麼是儒家所標榜的君子風度
養生之道貴在動靜密合
生命境界的提升如何可能
不知變通的守信也會招來災厄
堅持原則和選擇從眾之間的掙扎
《易經》「敬慎不敗」的義理精髓
休閒是思想的溫床
憧憧往來的思慮紛擾
真人與真知
有志氣還得有底氣
旅遊也是生命覺醒的契機
在行動中培養定力
經由內在人格的透顯,外表更加光輝燦爛
生命過程的形上美學與形上意義
二、因應變化,應對世界
生命到底是謎還是奧秘
人生最上乘的處世功夫
謙虛納百福
在生命綿延的時間節點上賦予意義
又謙虛又可靠才會有誠信的力量
人為什麼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
生命覺醒的障礙
「躁、隱、瞽」三過失
有心人的「有心」有三個意思
結霜已經預告堅冰的來臨
權力使人腐化
人的生死是由自然法則決定的
高調張揚,過度縱情享樂不能長久
心通了什麼都有可能
老祖宗的愛情撇步就是要永遠的感動對方
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會去尊重別人
「孚」字的意境與效用
原來只是久別重逢
教思無窮活力四射
精當的預測能力如何可能
王道精神與王道企業
勿問元吉
「王假有廟」的精神力量
保持一顆單純的心來做選擇
人生的前半部在增加,後半部卻在減少
大同的理想世界
隨時適變
人志與天命的辯證關係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面對困難,化解挫折
險阻人生
險難險阻正是生命修練的最佳道埸
孔子説學習《易經》讓他的人生沒有大過
困境是考驗一個人內心是否通達的最佳時機
人間修羅場的大考
驕吝必敗
項羽的失敗是敗在自己
把握永恆趨向神性的生命動能
《易經》四大難卦的四大啟示
遁退的選擇與功夫
從容是一種境界,功夫在於涵養
掌握關鍵的時刻,發揮「蝴蝶效應」的關鍵力量
節制的正道
不藥自癒的調節能力
智者必不多言
以柔掩剛、不露鋒芒的外表示弱策略
從「密雲不雨」到「密雲下雨」如何可能
不受外在左右的內心境界
無奈形勢比人強
處變不驚的聖人與君子之勇
壯盛時不宜輕舉妄動
「耕者不變,歸市者不止」的仁道現象
《易經》是最佳思維決策模型
用兵的上等智慧
克敵制勝、激勵士氣的妙方
兌卦的領導效果
領導之道的典範
通天下一氣的無心感應
絶處逢生的智慧
四、接受挑戰,全面升級
巽在牀下的真功夫
認識「相反相成」的道理
涉世如涉水
見惡人,无咎
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奢望的太多
「誠」與「止」兩個字是古聖先賢的思想血脈
從「含章可貞」到「含章秀出」
海闊天空任我行
是吉凶未卜還是火候不夠
「危言危行」與「危行言遜」
鑑往可以知來,為時不晚
《易經》偉大的變證思維
境界的開顯需要透過功夫的修練
一字兩用的太極精神
君子要知道「永終知敝」的道理
《易經》八字箴言
生命的三毒
小懲而大誡
自我結構讓我們離開內在的真實本質愈來愈遠
虛幻不實的成長假相
利之所在也就是險之所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登高必跌重
雖有至知,萬人謀之
「德行、智慧、能力」三項有如《易經》鼎卦的三隻腳
人生不容易修練有成的功課
生命的淬鍊圓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易經太極思維的辯證法玄妙無比
動態而與時俱進的合宜之道
不能慎始慎終,常常功敗垂成
是結束也是開始
走出生命的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