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研究不是目的,而是道路,它帶領研究者到達超越自己所知的地方。它之所以偉大,絕非因為技藝,而是學習態度、開放心靈和獨立思考。
魏淑貞(1984)採訪隱地的一段紀錄寫道:「既然人生不可能『如果』,也不可能『無悔』,我們就更應該把一切名利、得失看開、看淡,人生其實是一次旅遊,……記取美好的回憶,迎接豐美的人生!」(第171頁)。為了讓自己不會懊悔道:「當初我如果……,那麼我的人生就有……不同。」我將「假設語句」變成「持續進行式」,開啟了我的寫作旅程。我寫作本書的首步在於,1997年萌生的「如果」念頭——如果我能有系統地撰寫研究方法和論文寫作的書,就有可能減少學生做研究的摸索時間,以及解決他們寫論文的問題,此念頭開啟了我這一段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修到老的寫作旅程。
回首自己在研究方法的訓練,大學時代學的是量化研究和統計方法,畢業後擔任特殊教育教師期間,也在實務工作裡嘗試做研究。直到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開始接觸質性研究課程,它開啟我另一個視框,推翻原先「量化研究唯一」的想法。我對研究方法的先前理解與新的理解對話,從中領悟到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差異和其適用性。於1996年回國後,為了圓更理解質性研究之夢,我開始「創造絕境」,希望透過授課,讓自己有更多的閱讀和學習。我那時有感於教授質性研究課需要教材,加上從指導研究生做論文、審查期刊論文,以及參與論文口試發現,論文寫作上的共通問題,秉持認真才能無憾於人生,用心才能無愧於教學的信念,為了有效率地指導研究生撰寫論文,剛開始我寫講義,在沒有正式課程下我私下教授,從初始的一張大綱,逐步累積成書的初稿和上千張簡報檔。之後於2005年,我在碩士班首開「論文寫作與評鑑」;2006年又加開「特殊教育研究法」,在這兩門課和質性研究課裡,我試用書的初稿教學,期待從學生的反應中給我增修此書的啟發,最後於2007年完成《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初版。
此書出版後,便開啟我修改本書的旅程。我的好友以質疑的語氣問我:「書寫完了,應該可以休息了吧!臺灣的書很少再版,即使有,也只是小修,你幹嘛這麼辛苦?」我內心強烈的聲音回應:「寫作是由於我對『學習』的熱情而存在,它不會因為書的出版而停止。我知道我寫的書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我一直期許自己用『最好的我』來寫。正因為作品永遠達不到完美,所以激勵自己永續學習和寫作。」每當有新的研究方法書出版時,我便帶著「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態度找來閱讀;當學生對我寫的內容感到疑惑,甚至仍會出現寫作上的問題時,我就反躬自省:「我要如何增修書的內容才能增進學生的理解?」這些「良機」讓我省思到:「『專業』就是要用學生聽得懂的話,告訴他們不懂的事情。」於是我不停地閱讀、思考和寫作,得以建構出新的理解,讓我每年在課堂上不斷更新教材,學生曾給予我以下的註解:「一直updating的老師。」
我在2013年更新成第2版書,為了凸顯本書不只適用於教育研究,於是修改書名為《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它和初版書最大不同處在於,依據美國心理學會第6版更新參考文獻,以及加入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後設分析、次級資料分析),具文化能力之研究的實施,介入方案之發展與實施。之後在2015年的2版修訂版中,除了增修文本和學習光碟,還加進十三個附錄。
雖然我2013年退休後,已無法像退休前每年開設「研究方法」課程,但我仍然激勵自己透過寫作成為永遠的初學者,時刻準備、超前部署,以迎接下一次的課程,在2021年終於獲得出版社的首肯更新成第3版書,其中,我刪除「寫作篇」的六章,納入《論文夢田耕耘實務》(2020,雙葉書廊),得以有空間在研究倫理中加入網路研究倫理、對實驗動物之倫理原則,根據美國心理學會(2020)第7版,補充研究論文寫作原則(例如:交織性);於量化調查研究中新增遠端訪問調查;實驗研究中加入迴歸不連續設計;單一個案研究中增加平行多基線和多探測設計、調整的交替介入設計、設定範圍的逐變標準設計;質性研究中加進歷程研究、文本分析、記錄方式和工具;混合方法研究中探討品質指標等。除此,依據美國心理學會第7版更新參考文獻、文獻引註及編輯格式;擴充示例、啟思故事和問題討論;以及更新學生學習資料的內容。最後再於2024年更新第4版,於文本新增網路研究、莫札特效應、傘狀回顧、整體和差異流失率可接受度之界限、研究工具的編製過程、內容效度指數、雷達圖,在研究中對證據本位實務、性別主義和能力主義的反思等;增加和更新引註的文獻;擴充示例、啟思故事和問題討論;於學生學習資料中增加重點教學影片與簡報,擴充作業單、附錄等。
我將研究比喻成尋寶,搭配繪圖,貫穿於每一章的起頭。每一章均以尋寶的故事,帶出尋寶者培力目標開始,並以概念架構圖呈現該章探討的內容。每一節均以醍醐灌頂的雋語起頭;最後總結本章的重點。本書分為研究基礎,研究方法與敘寫,量化研究設計、實施與敘寫,以及質性研究設計、實施與敘寫四大篇,共22章。這些內容由淺入深,逐步培養研究者尋寶的知能;並提供尋寶的地圖、工具和指引(如圖1),讓自己知道為何尋寶、什麼是寶、如何尋寶,最後報導尋寶的方法與過程,註記這段尋寶之旅的自我學習與轉變。
於研究基礎篇裡,探討做研究的基礎知能,包括:(1)研究之意涵、目的與類型;(2)研究題目與內容之擬訂;(3)研究派典之意義與類型;(4)量化和質性研究之比較、選擇與過程;以及(5)研究倫理、文化考量與敘寫五章。接著在研究方法與敘寫篇討論研究者所需具備之研究方法,包含量化研究的六章:(6)量化研究之發展與意涵;以及(7)實驗和準實驗研究;(8)單一個案研究;(9)因果比較和相關研究;(10)調查和發展研究;(11)次級研究之意涵、方法與敘寫。還有各一章質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之意涵、方法與敘寫。而於之後的兩大篇裡,涵蓋量化研究設計、實施與敘寫篇的五章:(14)量化研究參與者之選取與敘寫;(15)量化研究介入方案之設計與敘寫;(16)量化研究工具之編製與敘寫;(17)量化研究資料分析之實施與敘寫;(18)量化研究品質之提升與敘寫。再者,質性研究設計、實施與敘寫篇的四章:(19)質性研究參與者之選取與敘寫;(20)質性研究資料蒐集之方法與敘寫;(21)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實施與敘寫;(22)質性研究品質之提升與敘寫。
在編排上,配合每一章主題設計思考問題,讓讀者逐步完成論文,並對撰寫論文宜注意的原則做自我檢核,讀者亦可運用它們來評鑑別人的論文。除此,輔以插畫和啟思故事傳達研究的意涵;藉由加註說明之示例呈現論文的撰寫方式;透過問題討論,引導讀者從負例中,更深刻了解撰寫論文宜注意之處。另外,在第一次出現的專業術語後加註原文,並且提示臺灣文獻的不同譯法;用不同字型呈現文本重點,並做前後文的相互對照。最後,我新增重點教學影片與簡報,整理中英和英中索引、名詞釋義;於附錄中,提供做研究論文會用到的工具和資源,例如:網路問卷之設計等;以及設計作業單以供練習。我深切期許本書能密切結合研究的理論與實務,使理論能在實務中真正發揮指導的力量。而限於篇幅,將索引、附錄、思考問題、參考文獻、名詞釋義、作業單和重點教學影片與簡報置於學生學習資料中,並製作重點教學影片與簡報1呈現「《研究方法與設計》書籍導讀和應用」,請至雙葉書廊雲端圖書資料系統(http://www.iyehyeh.cloud)下載。同時製作教學簡報檔和課程大綱,教授「研究方法」相關課程需要者可以索取。
寫作本書從「如果」念頭的發想,終於走到「暫時的甜美駐點」——寫序,回首前塵,我腦海浮現的是,在二十多年遺忘的歲月裡,每天浸淫浩瀚文獻,猶如歐陽修讀書有三上(枕上、廁上、馬上)般,於陪伴孩子玩耍的遊戲場上、奔波口試和演講的搭車途中、照顧生病雙親的醫院裡、……忙碌生活的片段「縫隙」中,「偷取」零碎時間在鍵盤上筆耕的我。猶如女兒和我共同創作的封面意象,寫作最精采的不是完成作品的瞬間,而是即使茅塞困頓,但仍然激勵自己要仰望星空,相信終究會發現穿過幽暗洞窟的一條路徑,堅持不斷探路、紀律寫作的過程。這過程雖然曾經為我書銷路不佳而難過;為電腦被偷和隨身碟毀壞,要重寫部分內容而挫敗;因出版社擔憂書的厚度會影響銷路,因在另一處出版的書花費太多資源被酌減版稅而沮喪,甚至一度後悔為何要像傻子般寫作,萌生是否要放棄時,內心痛苦的掙扎讓我發現,原來我是這麼熱愛寫作,我告訴自己:「怎麼了?你對寫作的熱情這麼輕易就被打敗?既然你可以一步一步地寫,當然也可以一點一滴地補回來,特殊教育的精神不就是堅持和耐力嗎?你懷疑你寫作的信念嗎?要記住你單純無畏的樣子與堅持——為了釐清一個概念,捨得花錢買國外最新的書,或館合學校沒有的書。還有莫忘初衷——不是為了銷路、迎合大眾口味寫書;而是為了增長自我智慧,並且讓學生全面學習到研究方法的內涵。想寫之時,把握『當下』;寫完之時,學習『放下』(銷路、毀譽……)吧!」走過風雨,此刻的心情猶如蘇軾〈定風波〉中的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段寫作旅程讓我學習到:如何利用零碎時間寫作,從寫作的困境體現韌力,這些成長都已遠遠超越背後的風雨和辛勞。寫完此書我最大的體會是,研究不是目的,而是道路,它帶領研究者到達超越自己所知的地方。它之所以偉大,絕非因為技藝,而是學習態度、開放心靈和獨立思考,包括謙沖地面對自己所知有限,能從研究中學習;對新想法抱持開放的心智,願意跳出既定思維,進一步了解與對話;以及對所做的研究,能提出自己的觀點與主張,而不是盲目、跟風地執行。另外,寫作不是等到資料齊備、時間充足和靈光乍現才能從事的活動。它的最大敵人是期待第一次就要寫完美,或是要等到地利、人和及文思泉湧等「萬事俱備」時才開始;而它需要的是步步為營、逐漸累積。我發現只要我逐字將想到的寫下時,靈感便會來敲門;而這筆下的每個字,就會像每粒沙,終究會聚積成丘達到高臺的一天。有形的事物終有消失的時候,只有支撐事物的信念才會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韶光似鳥翩翩過,我還是繼續從事讓我感動與愉悅的寫作,因為它讓我學習到用新的眼光看事物。我也期待能與有緣人相逢於本書,並且鼓勵大家跨出做研究的首步,因為唯有實作,在經驗中反思,於反思中實踐,才能消除疑惑,最後成為自己的實務知識;即使望之彌深的千里路途,也會因為足下的每一步,愈走愈進步。
本書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有很多故事和幕後功臣;首先,感謝余欣庭、魯翠儀和我的女兒——任敬葭鼎力繪製插畫,讓本書大為增色。尤其女兒從第2版封面初試啼聲,到第4版構圖思維和技巧的提升,她的成長歷歷在目,這是我和她文圖交會、共鳴下的最大收穫。其次,感恩助理——陳秀冠、林蓓芝、余庭嘉、鍾儀潔、吳淑瑤和楊博文這些隱形翅膀,從初版至第4版,分擔找資料、打字及排版等的協助,讓我得以專心寫作。再者,我任教過的學生——李幸蓮,她在大學畢業後因敘寫碩士論文與我再次搭上線,非常感激她引領我邁向「全方位書籍」的願景。除此,投稿時審查者、參與論文口試時委員分享的觀點,讓我省察研究和寫作的盲點;指導學生論文中發現我不足處,砥礪我持續學習;授課時學生的提問,引領我反思如何撰寫以增進學生的理解,……這些人都提供我撰寫本書的動力和啟示;還有家人的心靈支持,雙葉書廊的專業編輯,讓我銘感五內,我致上最高的謝忱。最後,我要將這本書獻給讀者,因為沒有你們,我不會有機會成為作者,蛻變成現在的我。
踏著眾多前輩的足跡,讓我學習謙卑,我由衷感謝他們對我的啟蒙。我也期待本書能成為後進者的墊腳石,甚至希冀能「拋磚引玉」。我雖然已盡力撰寫與校對本書,但是恐怕仍有疏漏,尚祈方家不吝指教。這趟旅程短暫結束,修改本書的旅程永不停歇,因為「如果」的念頭持續發酵,我相信仍有許多遺珠,等待我去學習。如果能累積「細碎的完美」,最後會漸近「較大的完美」。
透過寫作成為永遠的初學者——鈕文英(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