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在文字出現以前,知識的傳遞方式主要就是語言,靠口耳相傳的方式記錄歷史與情感表達。人類的生活經歷、生命情感也依靠著「說故事」來「記錄」。是即人們口中常說的「傳說時代」。然而文字的出現讓「故事」不僅能夠分享,還能記錄,還能更好、更廣泛地保留、積累和傳承。
《史記》「紀傳體」這個體裁的出現,讓「信史」有了依託,讓「故事」有了新的準則:文詞精鍊,詞彙豐富,語言精切淺白;豐富的思想內容,不虛美、不隱惡。選擇人物一生中最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對事件的細節描寫烘托人物的情感表現,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語言,表現人物的神情態度、愛好取捨。生動、雋永而又情味盎然。
「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從來就是人類的「熱門話題」。她是茶餘飯後的趣味談資,是小說家的鮮活素材,是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研究依據和事實佐證。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人物眾多,事件繁複,神話傳說與歷史事實並存,正史與野史交錯互映,頭緒繁多,內容龐雜,可謂浩如煙海、精彩紛呈,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讓「故事」的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何呈現,怎樣傳承,使之重光,無疑成為《嗨!有趣的故事》出版的緣起與意趣。
《嗨!有趣的故事》秉持典籍史料所承載的歷史精神,力圖反映歷史的精彩與真
實。深入淺出的文字使「故事」更為生動,更為循循善誘、發人深思。
《嗨!有趣的故事》以蘊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歷史現場,以對古往今來無
數先賢英烈的思想、事蹟和他們事業成就的鮮活呈現,於協助讀者不斷豐富歷史視域和深度思考的同時,不斷獲得人生啟迪和現實思考、並從中汲取力量,豐富精神世界,在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和彰顯時代精神的大道上,毅勇精進,不斷提升。
導讀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年是風雲突變、王旗迭換的一年。這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崇禎皇帝自縊,享國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覆亡。不甘亡國的朱氏子孫不久在南京重建朝廷,史稱南明。其時,身為南京首臣的兵部尚書史可法由此站在了歷史的前臺。
史可法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一六〇一年),字憲之,又字道鄰,開封祥符人,年輕時師從東林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於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官拜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躍為南京首臣。其為官十八年中的最耀眼事蹟,集中在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四月至清世祖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四月這短短一年當中。這一年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福王登基、設立四鎮、李自成被清軍擊敗、左良玉內訌、揚州十日等。
史可法為官清廉,在晚明貪腐成風的官場上,他的個人品格堪稱一枝獨秀,尤其是愛兵如子、「士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禦」的品格,使他贏得了官兵愛戴。然而可惜的是,因福王登基之前,史可法有過立桂王監國的想法,從而遭到弘光朝廷的排擠。而更難逆轉的困境則是,他前往揚州所督師的四鎮均自恃擁福王登基的「定策之功」而跋扈自雄,尾大不掉的割據勢力造成史可法軍令難行的被動局面。因此史可法渡江一年,始終無法北上收復失地,被迫將時間和精力消耗在調停各鎮間的利益紛爭之上。值得一提的是,史可法的大義孤忠贏得了最為桀驁不馴的四鎮總兵之一高傑的支援,而高傑的旋即死難又直接導致史可法的北伐雄心化為泡影。就此而言,史可法正是那天崩地解的時代裏,最具悲劇色彩的人物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史可法的被俘就義、寧死不屈堪比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從立朝開始就腐敗不堪的弘光朝未必值得效忠,但在民族大義面前,史可法表現出的忠勇剛烈、捨生忘死的精神,將永載史冊,令後人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