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閱讀世界史?★
如果不了解歷史,我們便無法明白世界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模樣。
而如果不了解世界現在的模樣,我們便難以給這個世界塑造一個更理想的未來。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需要擁有全球化的視角與觀點。
新世代的公民,需要了解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
「歷史」與我們現今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連結!
在108課綱歷史課程出現縮減的情況下,
本書適時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世界史圖像。
★誰說歷史課很沉悶?★
【少年愛讀世界史】帶你穿越時空,看精采故事,成為有見識的世界公民!
好多有趣的歷史知識,透過這本書,你會一清二楚!
讓我們有機會好好的認識人類文明的發展,
理解不同時代發生的大事、觀看各個地區的概況,
見識古往今來卓爾不凡的人物。
如此一來,我們的對世界的史識、史觀、視野,
便建構起來、豐富起來、厚實起來了。
★為什麼我們接觸的世界史都是翻譯的?★
翻譯而來的世界史,無法充分符合在地的學習需求。
從這本書開始,我們終於有「本土自製」、讓少年愛讀的世界史了!
全系列每冊更特別製作【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單元,增添學習功能與學習成就。
【歷史教室】單元,由中學歷史名師曹若梅,撰寫各冊重點導讀,
並且設計趣味又實用的「知識競技場」,
包含「基礎是非選擇題」與「進階素養題」。
透過題目,可以預先了解本冊重點,閱讀之後,再回來大顯身手。
「進階素養題」,則更進一步幫助我們掌握各個時代的重要議題,加以思辨。
臺灣觀點 + 大事記年表&橫幅3頁寬的拉頁地圖 + 百幅圖片
精美彩印 × 加送有聲書
本書是【少年愛讀世界史】書系的第二冊。
【少年愛讀世界史】書系,
所講述的範圍,是整個世界,而不是某一個地區、民族或國家。
所講述的年代,是從遠古到現代,而不是「略古詳今」。
這,是一部真正值得閱讀、可以深度學習、脈絡清晰、內容扎實的世界史。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理解世界歷史最普遍的途徑,就是閱讀個別民族國家歷史(例如中國史、英國史、法國史等等)。然而,隨著時代演進,過去長久以來區隔人與人的民族、國家等邊界概念,已逐漸淡化,一個嶄新的、以全人類為背景的人類文化正在逐漸形成。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需要持有全球化的視角與觀點。
新世代的公民,需要了解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
因此,我們需要一部能講述從古代到現代的重要事情,未經「略古詳今」,能讓我們看到整體世界全貌,而非僅看到區域化角度的世界史。
作者擅長說故事、又是歷史學系出身,為我們精心爬梳龐雜史料之後,彷彿化身為一個穿越時空的說書人,以流暢文字娓娓道來,讓我們隨她進入每一節歷史時空,聽她講述歷史,讀來、聽來都很輕鬆無負擔。
【少年愛讀世界史】完整、詳實、易讀。可以幫助我們從頭開始、條陳縷析的,與這世界曾有過的重要人物、曾經發生過的重要事件,一一對接。讓我們有機會好好的了解各個文明的發展,理解各個時代的大事,觀看各個地區的概況,見識古往今來卓爾不凡的人物。如此一來,我們的對世界的史識、史觀、視野,便建構起來、豐富起來、厚實起來了。如此一來,老師、學生、家長,哪裡還需要擔心學校歷史課程時數縮減、略古詳今、脈絡切割,以至於我們對世界歷史的認識沒系統、不完整、不深入?
◆本書內容◆
【少年愛讀世界史】2(上古史I)
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亞歷山大,聽說你一面打仗一面讀哲學?
本冊開始,世界史進入上古史。這時的世界開始城邦制度,古希臘文明的雅典、斯巴達等皆是此時期的代表城邦。這些城邦開始向外擴張,於是城邦之間的侵略爆發,征服他地成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也造就了後來馬其頓王國崛起與羅馬帝國的誕生。同時,東方的中國與印度,也從分裂中邁向統一,開展亞洲的帝國歷史。
翻開這本書,你將讀到:
古希臘城邦體制與競合
馬其頓與亞歷山大大帝崛起
東方中印新發明與信仰
分裂的希臘被羅馬取代
【精采內容】
現今我們對於古希臘文明的了解,多半來自於一位盲眼詩人荷馬所創作的史詩。因此,這一段歷史也被稱為「荷馬時代」。荷馬所記述的希臘世界,是從愛琴海地區的青銅器文明發展而來,到了這時期,出現「以地方為權力中心」的城邦制度,其中又以兩個城邦最具代表性:雅典、斯巴達,這兩個政治制度上呈現極端的城邦,一個以民主開明、一個專制獨裁。後來雅典經歷幾場發生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戰爭後,逐漸擴張成為希臘世界的霸主,卻也因為後來被來自東方帝國波斯的入侵,消耗不少國力,最終被崛起的馬其頓王國取代,交出領導地位。
在馬其頓王國擴張的時期,不能不提起「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他帶兵東征,不僅將王國的勢力最遠推至印度與中亞,這是希臘文明未曾到達的地方,也從此開啟了史上非常重要的東西方文化交流,此後在雙方的相互影響之下,「希臘化文明」因而誕生。不過因為亞歷山大從未定下繼承者,在他死後帝國隨即分裂。儘管如此,希臘的各種文明與知識,尤其是哲學,已由地中海地區傳向世界,流傳至今。
希臘最強盛的時期結束,世界的舞臺主角便由一個義大利半島的小城,羅馬接棒。這個小城傳說是由兩個被母狼餵養的雙胞胎兄弟所建立,羅馬城後來建立了王政國家,成為世襲制王國,國王卻因為在與貴族階級的爭鬥中失利,被趕出了羅馬,羅馬正式進入了共和時期。
在共和時期的羅馬就像是雅典,發展制定出許多影響後世的民主制度,同時也不斷擴張實力,逐步征服了大希臘地區,最終稱霸整個地中海地區,也因為如此,軍人階級的地位不斷提升,最終導致軍人專政的時代來臨,之後兩代強人:凱撒、屋大維,相繼成為領導者,也為羅馬的共和時期畫上句點,開啟獨裁專制的羅馬帝國時代。
■不敗戰神亞歷山大和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能想像嗎?我們和非洲人、歐洲人,差一點就變成同一個國家的國民。西元前 四世紀曾出現了一位曠世奇才,僅僅兩年就控制了整個希臘城邦,接著征服了非洲的埃及、小亞細亞、敘利亞、波斯,甚至一路推進印度西北部。他在十一年間從未吃過敗仗,三十歲時就已經建立起一個西方古代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喜馬拉雅山山脈。這就是亞歷山大大帝。他不僅是軍事奇才,也是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得意門生,更對治理帝國具有雄才大略。他推行了許多族群融合的策略,如果那些治國計畫能成功,世界一家的夢想,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實現。
■燦爛輝煌的希臘與羅馬時代
你一定聽過西方文化的根源是希臘羅馬文化,包括民主政治起源的雅典城邦、文學起源的荷馬史詩與希臘羅馬神話、哲學起源的希臘哲學,甚至現代西方的戲劇、史學、建築與雕刻,無一不是溯源到希臘羅馬文明。不管從哪一種角度看,希臘羅馬時期的人事物都非常值得了解與探索,可是要在短時間內了解這一段文明發展並不是容易的事。
幸好本書作者在講述希臘羅馬文明時,不僅深入淺出,兼顧浪漫的人物軼事與理性的政局分析,讓人讀起來既富有趣味又飽含知識,而且在短短篇幅間,就讓我們對於「提洛同盟」或「伯羅奔尼撒聯盟」這些複雜的政治分合一目了然。
■同樣耀眼的印度王朝與秦漢帝國
一般世界史書籍,往往將焦點放在西方文明,東方文明似乎並不重要。本書在闡述希臘城邦發展成為羅馬共和的過程中,也不忘將視野拉向亞洲,讓我們看到同一時期的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大一統的大秦帝國,以及透過絲路開展東西交流的漢帝國。再往南一些,南亞的印度,出現了強調人人在神面前皆平等的佛
教。這些歷史文化的誕生,至今仍然影響著整個世界、影響著我們每一天的生活。
■亞歷山大,聽說你一面打仗一面學哲學?
馬其頓位於希臘半島北方,馬其頓王國始建於西元前七世紀。西元前四世紀出了一位非常具有遠見並且能力也非常卓越的國王腓力二世,他建立了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逐步統一了希臘半島北方,然後開始向南發展。他死後由他的兒子繼位,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武功彪炳的亞歷山大大帝。
腓力二世生前非常重視亞歷山大的教育,特地請著名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擔任亞歷山大的老師。由於父親精心培養,早已做好充足的繼位準備,所以在父親意外過世之後,才能立刻扛起重任。受到亞里斯多德的影響,亞歷山大不但能征善戰,也喜愛探討哲學。
★好多有趣的歷史知識,透過這本書,你就會一清二楚!★
★不讀不知道!上古歷史,與我們現在的生活,竟有這麼密切的連結!★
【歷史教室】
曹若梅老師(國中歷史教師、歷史節目與談專家)在本書【歷史教室】單元開講,她指出,本書所講述的上古歷史,除了帶我們認識亞歷山大的時代以及希臘的哲學、神話、文學乃至政治制度,對全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也帶我們發現,上古史所出現的幾個人物,與我們現在的教育與學習,有著緊密關係。
◆亞歷山大英年早逝,但他使用的戰術,至今仍是軍事學校學習的範本呢!
◆希臘化文明在科學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例如歐基里德的著作《幾何原本》,是後
世幾何學的重要教材,並經由傳教士引薦而傳入中國,你知道是在哪個朝代嗎?
◆修昔底德被譽為「歷史科學之父」,他是《伯羅奔尼撒戰史》作者。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孔子將學術從貴族階級引入民間,使教育能夠
普及。
想要了解這些奇妙的歷史,就讓本書為你細細解說。
★全書系共10冊,陸續出版中――
◆少年愛讀世界史──全系列書目◆
1(遠古史)世界史的序幕:埃及女王,為什麼你愛戴上假鬍子?
本冊從文字發明前的遠古時代開始,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世界四大古文明」,並逐漸由聚落發成具體的城市,重點包括:
人類演進與原始社會的生活型態
世界四大古文明
臺灣南島語族擴散到各地
成為世界中心的古希臘
2(上古史I)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亞歷山大,聽說你一面打仗一面讀哲學?
本冊由古典時代的希臘城邦開始,經過分合與戰爭,希臘文化透過強勢帝國的擴張,將文化傳向世界。中國與印度同時也發展出自己的文明,開展出與地中海世界不同的面貌,重點包括:
古希臘城邦體制與競合
馬其頓與亞歷山大大帝崛起
東方中印新發明與信仰
分裂的希臘被羅馬取代
3(上古史II)羅馬帝國的盛衰:屋大維,為什麼你不當皇帝?
本冊講述上古史的後半,「基督教」和「羅馬帝國」是兩大重點,包括基督教的興起、羅馬帝國的興衰,以及蠻族入侵等等,另外也對比了這時期的中國,特別是東漢和三國時代,重點包括:
羅馬帝國的盛世文明
羅馬帝國走向衰亡的原因
基督教徒從被迫害到成為羅馬國教
日耳曼人的遷移
4(中古史I)查理曼大帝的時代:查里曼,你怎麼會變成奧古斯都?
本冊開始進入「中古史」,羅馬帝國衰亡,日耳曼民族入侵歐陸,基督教成為了外來民族統治的重要工具,信仰也成了未來帝國成敗的關鍵,重點包括:
基督教會進入統治階層
日耳曼蠻族取代西羅馬
阿拉伯帝國與回教創立
查理曼與神聖羅馬帝國
5(中古史II)十字軍東征的時代:獅心王,十字軍為何攻打基督徒?
本冊講述的是中古世紀的盛期,別以為中古世紀是文明的黑暗時期,其實這是現代社會轉變和奠基的關鍵時期,重點包括:
羅馬教會的革新和修道院生活
歐陸政局變化和新興城市的崛起
中古文化和大學的興起
馬可波羅與中國
6(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的時代:聖女貞德,真的是你逆轉了百年戰爭?
本冊由英法百年戰爭開始,兩國從此產生民族意識,而在羅馬教會獨大的千年傳統下,宗教改革爆發,歐洲開始邁向自由之路,藝術上也吹起「復古風」,回歸美的主觀特質,重點包括:
什麼是「文藝復興」?
史上最久英法百年戰爭
教會大分裂與宗教改革
人文運動引發文藝復興
7(近世史I)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的時代:路易十四,你和康熙皇帝是筆友?
本冊有許多熟悉的名字和事件,譬如伊莉莎白一世、莎士比亞、克倫威爾、路易十四、莫扎特、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啟蒙運動……這些都是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裡的人和事,重點包括:
英國議會政治的建立
法國盛世和法國大革命
啟蒙運動
美國獨立建國
8(近世史II)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時代:拿破崙,為什麼你不逃亡?
本冊由拿破崙席捲全歐洲開始,各國重整被打亂的歐洲秩序,逐漸建立自己民族的力量,擴張殖民地,西方列強開始分裂為兩大集團,在極端的民族主義之下,世界大戰遂不可避免,重點包括:
拿破崙與歐洲的修復之路
工業革命與新的世界經濟
列強侵略海外爭奪殖民地
歐陸民族主義點燃戰火
9(現代史I)兩次世界大戰:三巨頭,巴黎和會是一場分贓大會?
本冊講述20世紀前半段,兩次世界大戰都集中在這段期間。從一戰後的巴黎和會,到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極權政權的興起、國際秩序的惡化,以至於造成了二戰的爆發,重點包括:
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和影響
晚清中國的改革和五四運動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新政
極權政治的興起
10(現代史II)柏林圍牆的倒塌:戈巴契夫,是你推倒了柏林圍牆?
最後一冊,由二戰結束開始,全球秩序重新排序,經過冷戰的對峙、古巴危機,蘇聯的共產政權不斷受到挑戰,於是,世界迎來開放的年代,在現代史上立下重要的里程碑,重點包括:
戰後重整與聯合國創立
東西兩大強權陷入冷戰
緊繃的國際情勢與轉變
蘇聯的開放改革與垮臺
出版時間自2021年2月起,至2021年11月(暫訂),以實際作業為準。
推薦人
☆有系統的閱讀世界史,為孩子的競爭力加油☆
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曹若梅(臺北市明湖國中歷史教師、歷史類電視節目與談專家)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楊露萍(歷史教科書研究者)
趙金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佾霖(PTT馬雅人、「無界塾」實驗教育人文課教師)
★余遠炫:
作者點出世界歷史發展脈絡與生動有趣的故事,將灌溉我們的青少年,獲得成長與智慧。
★曹若梅:
這套【少年愛讀世界史】系列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歷史知識,拓展宏廣的世界觀,並且啟發學習歷史的興趣。拉頁地圖以及「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導讀與小測試,更可刺激學習動機。
★黃春木:
翻譯書籍充斥的臺灣書市,本套書是難得的自製佳作;在108課綱歷史課程出現縮減的情況下,本書適時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世界史圖像。
★趙金勇:
閱讀世界文明史,有助擴展學子的全球視野。南島語族遷徙假說,是臺灣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本書將二者放在相同的時間軸線呈現,是從更廣域角度去閱讀人類文化發展的一種本土性視野。
■讀歷史的好處就是可以增長智慧,開拓眼界,讓自己彷彿站在制高點上,俯瞰著古往今來。在古代有專門的「侍講」人員,為皇帝「講歷史」,指出朝代興衰與人事變遷關鍵,讓皇帝透過史事經驗,找到應對的方法。 現代人讀歷史,已經相當普及,不再只是帝王專屬學習的事情了。讀歷史、學歷史、應用歷史,也成為這個世代重要的學習,讀歷史不只是為讀書考試而已,還可以應用在生活與職場。不僅要讀本國歷史,更要閱讀世界歷史,讓我們的眼界看到更高更遠的方向。 因此我推薦《少年愛讀世界史》,因為作者管家琪不但是歷史本科系出身,更是優秀的青少年文學作家,透過她的生華妙筆,點出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與生動有趣故事,她是出色的說故事高手,而《少年愛讀世界史》也將灌溉我們的青少年,獲得成長與智慧。
——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清朝的康熙皇帝和法王路易十四是筆友!」管家琪老師的一句描述,破解了同學們心中的困惑;對於學習世界史的孩子們來說,如何將東、西時間軸做個並列對比,始終是他們的疑難雜症,師長們既不能要求大家背記年代,又不知該如何授業解惑,管老師這神來一筆,正揭示出【少年愛讀世界史】系列的精隨:建立正確的歷史知識,拓展宏廣的世界觀,並且啟發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那遙遠的美索不達米亞…。」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話說西亞的兩河流域的確是個遙遠的區域;同學們學習世界史的盲點,往往受限於空間觀念的薄弱,以至於史觀混淆,學習成效大打折扣。因此字畝文化特別編製拉頁地圖,也不時穿插各項圖表統整,使本書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樣貌。
然而,成就感的獲取,無疑更是刺激學習動機的利器,所以本系列每個冊又安排了「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的導讀與小測試,兼具趣味和學習檢視,讓讀者在自我肯定中,文化素養也能「快易通」,希望終有一日可以學貫中西無所不通。
——曹若梅(臺北市明湖國中歷史教師、歷史類電視節目與談專家)
■翻譯書籍充斥的臺灣書市,本書是難得的自製佳作;在108課綱歷史課程出現縮減的情況下,本書適時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世界史圖像。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閱讀世界文明史有助擴展學子的全球視野,南島語族遷徙假說是臺灣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著名學者Jared Diamond更譽之為臺灣提供給世界人類社會的一份大禮。本書將二者放在相同的時間軸線呈現,是從更廣域角度去閱讀人類文化發展的一種本土性視野。
——趙金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特色
◆本書特色◆
【少年愛讀世界史】2 (上古史Ⅰ)
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亞歷山大,聽說你一面打仗一面讀哲學?
對於學習世界史的孩子們來說,如何將東、西時間軸做個並列對比,始終是他們的疑難雜症,師長既不能要求大家背記年代,又不知該如何授業解惑。
本書揭示出【少年愛讀世界史】系列的精隨:
建立正確的歷史知識,拓展宏廣的世界觀,並且啟發學習歷史的興趣。
☆ 亮點1:
採取大視角看歷史,東西方並陳
一般世界史書籍,往往將焦點放在西方文明,東方文明似乎並不重要。本書在闡述希臘城邦發展成為羅馬共和的過程中,不忘將視野拉向亞洲,讓我們看到同一時期同樣耀眼的印度王朝與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乃至秦漢帝國。在南亞的印度,則出現強調人人在神面前皆平等的佛教。
☆ 亮點2:
拉頁地圖:「燦爛的古典時代」
本冊拉頁地圖,讓我們看到東西方同期的帝國與王朝:馬其頓王朝、托勒密王朝,塞流卡斯王朝、秦漢帝國。西方世界的亞歷山大大帝,崛起、征服、殞滅,東方世界有「張騫出使西域」。而在希臘羅馬世界及中華帝國之間,則是挺過了各方外族的入侵,在屬於自己的古典時代,發展出第一個「幾乎統一」印度的強盛政權,並孕育出影響力遍布全球的佛教。
☆ 亮點3:
燦爛古典時期,文學、藝術、科學
這個燦爛的古典時期,除了帝國的起落盛衰,更以許多篇幅談東西方在文學、哲學、藝術乃至科學方面的精采。包括希臘哲學與哲學三大家,希臘文化的戲劇、史學、建築、雕刻。以及同一時期,中國的文化、制度及重大科學發明。
☆ 亮點4:
隨書加贈本冊60分鐘有聲書,最超值
隨書加送線上聆聽60分鐘精華有聲書(有聲書單集價值99元),由作者親自錄製,讓時間不足的人也能有多元選擇。有聲書並無實體,係隨書附Readmoo有聲書兌換碼,可於Readmoo平臺兌換,下載後可永久使用。
【少年愛讀世界史】
3大特色 × 8大亮點
◆三大特色◆
● 特色1:
從本土閱讀需求出發,觀照東西方歷史發展,更勝翻譯本
【少年愛讀世界史】系列完全由國人撰寫、自製,與翻譯本的根本差異在於,本書重視同一時間軸、東西方發展的相互對應,觀照角度更為全面,也特別容易理解。閱讀世界文明史,有助拓展學子的全球視野,從更廣域角度,以及本土性的視野,去閱讀人類文明發展。
● 特色2:
從教育與學習需求出發,化解歷史學習困境與不足
歷史教科書受到課綱規範與篇幅限制,內容編寫趨於簡化,重要史事三言兩語帶過,有時可能比「維基百科」更簡化。在歷史學習時數縮減、教科書大幅簡化的學習情境下,中學階段所能學到的世界史相當簡略;國中所學,恐怕不足以為高中專題課程儲備足夠養分;高中所學,亦不足以建構系統化的知識鷹架。少年讀者 (以及想重新學好歷史的大人),需要一部順著時間脈絡、有系統的、時空背景清晰、文筆又流暢易讀的世界史,化解學習困境,提供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世界史圖像。
● 特色3:
「通史」+「編年」,給出完整脈絡,有助批判性思考
在地化與區域性很重要,主題式學習也很棒,但是欠缺脈絡掌握,就很難進行批判式思考。【少年愛讀世界史】以「通史」+「編年」的編寫方式,給出完整脈絡,有助讀者反思歷史、進行批判性思考。
◆八大亮點◆
★ 亮點1:
搭配新課綱,培養世界觀
新課綱特別強調世界觀與國際素養。這套書內容豐富,用語淺白好讀,且依時間脈絡、兼顧東西方歷史,極適合用來搭配歷史教材自學,或教師補充教學使用。
★ 亮點2:
從臺灣人的觀點出發
不同於從國外翻譯而來的世界史書籍,這套臺灣人書寫、自製的世界史,每一冊都同時對比東西方歷史發展。而且從第一冊「遠古史」,臺灣便登上世界舞臺,敘述臺灣先住民如何與世界歷史連結!
★ 亮點3:
讀歷史像看故事,輕鬆不沉悶!
作者像是一位知識廣博的說書人,穿越時空,帶讀者進入不同時空的文化現場,宛如親臨現場般觀看歷史人物與事件,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 亮點4:
史實詳盡,史觀現代化
敘述淺顯,但內容扎實並具有現代觀點。每冊均附中英文對照索引、參考資料,方便讀者延伸閱讀與探索。
★ 亮點5:
圖像豐富,彩色印刷
每冊均含近百張精美圖片,緊扣內容,增添閱讀豐富感與歷史臨場感。
★ 亮點6:
購買紙本書,加送有聲書(套書加送全套有聲書USB,與精美書盒),買一送二,真正超值
每冊隨書加送「少年愛讀世界史精華有聲書」。有聲書單集價值99元,由作者親自錄製,每一單集長度60分鐘,讓時間不足的人有多元的閱讀選擇。(此加送品為「有聲書兌換碼」,非實體商品,可於Readmoo平臺兌換,下載後可永久使用。)全套預購,再加贈全套有聲書USB,與精美書盒,隨第十冊寄送到府。等於花一套的錢換得三套(一套紙本書+一套線上聆聽有聲書+一套載入USB的有聲書)。
★ 亮點7:
拉頁大事年表&地圖,呈現歷史發展的時間與空間關係
每冊開卷,特別製作大幅拉頁地圖(拉開後橫幅為三頁),搭配歷史大事年表與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方便讀者理解,真正做到史地時空融會貫通。
★ 亮點8:
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
由臺北市明湖國中歷史教師暨歷史類電視節目常任嘉賓曹若梅老師,為每冊撰寫【歷史教室】單元,以簡要有趣的方式導讀,幫助讀者提前掌握每冊重點,並設計「知識競技場」小測試,讓讀者讀完可以大顯身手,提升學習動機與成就,也引導讀者對歷史進行反思。
作者簡介:
管家琪
臺灣當代最會對青少年說故事的作家之一。1960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祖籍江蘇鹽城。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民生報記者,至今專職寫作已三十年,光是臺灣一地,就已出版創作、翻譯和改寫三百多冊作品,另外在香港、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等地,也都有大量的作品出版。作品曾多次得獎,並授權英文、日文、德文及韓文等版本出版,並入選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的語文教材。
推薦序
【後記】
歷史不會消失 ■ 管家琪
從這一卷開始,我們出發了,世界史已揭開序幕,我們將按照時間順流而下,慢慢展開浩瀚迷人的歷史之旅。
所謂「歷史」,就是已經發生過的事,不可更改,哪怕是上一秒都成了歷史。
進一步說,凡是發生過的就必留下痕跡,永遠不會消失,即使當時因為某種緣故而暫時離開了眾人的視野,也還是會一直都就那麼安安靜靜的待在那兒,等著後人發現。就像我們在第六章介紹的愛琴文明,這麼古老、這麼重要的文明,重要到它是希臘文化的先驅,可居然是到西元十九世紀下半葉、距今差不多一百五十年以前才被發現!真是不可思議。想想看,在它被發現之前,世人雖然還不知道愛琴文明的存在,但愛琴文明不是一直都在那兒嗎?並不曾消失,也無損其價值,因為等到被發現之後,世人自然就會明白它的價值。
歷史就是這樣,在發生的那一刻就已註定了它的意義和價值,歷史不會改變,只不過有時在當時不一定能被很好的解讀,甚至是保留。
再看看愛琴文明被挖掘出來的經過,就更是令人讚歎了。設想那位業餘成才的德國考古學家薛里曼,在他小的時候、當他跟別人說起特洛伊戰爭也許是確有其事的時候,別人一定多半都是嗤之以鼻、笑他沒辦法區分真實與幻想吧……
「那只是一個故事啊!那麼認真幹嘛!」當時一定很多人是這麼說的吧。沒想到經過薛里曼的努力,想要尋找特洛伊古城的想法在他心裡是那麼的堅定、那麼的根深蒂固,以至於後來他都已經經商致富了,可還是放著舒舒服服的優渥日子不過,在年過半百的時候跑到小亞細亞考古去了!
薛里曼的一生似乎就是為了要尋找特洛伊古城這個目標而活著,所以即使是在早年當他一路奮鬥、為考古所需經費累積財富的時候,他也一直同時在做著準備,最有力的證明就是他自學了那麼多種語言。這樣的毅力真是令人佩服!看來世間真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啊。
然而,歷史有時就是這麼的充滿了戲劇性,譬如薛里曼所挖掘到的特洛伊古城,後來才知道原來在同一個地點竟然有九層遺址上下疊置,其實第六層才是當年爆發特洛伊戰爭時的城市,薛里曼所挖掘到的那一層,實際上年代比特洛伊戰爭還要久遠得多!
無論如何,多虧了薛里曼、感謝薛里曼,才讓我們有機會認識了愛琴文明。
【後記】
歷史不會消失 ■ 管家琪
從這一卷開始,我們出發了,世界史已揭開序幕,我們將按照時間順流而下,慢慢展開浩瀚迷人的歷史之旅。
所謂「歷史」,就是已經發生過的事,不可更改,哪怕是上一秒都成了歷史。
進一步說,凡是發生過的就必留下痕跡,永遠不會消失,即使當時因為某種緣故而暫時離開了眾人的視野,也還是會一直都就那麼安安靜靜的待在那兒,等著後人發現。就像我們在第六章介紹的愛琴文明,這麼古老、這麼重要的文明,重要到它是希臘文化的先驅,可居然是...
作者序
總序:為什麼我們要讀世界史?
也許你會遇上這樣一個朋友:她特別好強,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對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有些苛刻,可是對小動物和大自然卻有著純粹的愛心。也許你會好奇,她的家是什麼樣子?她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的?又是怎麼教育她的?為什麼她會在如此熱愛大自然的同時,對人似乎總是不大友善。
也許你又遇上另一個朋友:他比較文靜,平時很少主動說話,下課時間總是趴在桌上睡覺,你知道他住得挺遠,放學後總是一個人坐著公車離開。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他會到這麼遠的地方來上學?當初這是他爸爸媽媽還是他自己的意思?現在他們全家又是怎麼看待這個決定的?
也許你還遇上一種朋友:她為人隨和,很少和大家在一起哄鬧,也很少有什麼強烈的意見,從來不會刻意要求什麼,身邊總有幾個朋友,但是真正算得上深交的好像又沒幾個。也許你會好奇,她的過去是什麼樣子?在她的成長之路上有沒有發生過什麼特別的事?為什麼她似乎總是很難真正對別人敞開心扉,似乎總是與人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如果我們不了解一個人的成長背景,包括生活的經歷,便無法明白一個人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模樣。單獨一個人是如此,由許多人所組成的社會、民族、國家,以及文明,也是如此。
這個世界在我們到來之前,已經存在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各個民族與文化,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自然而然的成長,經歷過不同的世事變遷,孕育著他們各自對世界的理解,然後漸漸成為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各個國家。過去的人,他們所經歷的過去事,透過文物證據與文獻記載所留下的寶貴資料,再經由後人的發掘、考證與解讀,就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歷史。
總之,如果不了解歷史,我們便無法明白世界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模樣;而如果不了解世界現在的模樣,我們便難以給這個世界塑造一個更理想的未來。
這套【少年愛讀世界史】所講述的範圍是整個世界,而不是某一個地區、民族或國家。在西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以個別民族國家作為歷史研究的單元(比如說中國史、英國史、法國史等等),一直被認為是最合適的方式,那麼,為什麼現在我們需要從整體世界的角度來講述歷史呢?
這是因為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需要一個全球化的視角與觀點。隨著時代的變化,尤其是網路的發展與全球性移民不再是特殊現象以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益發頻繁。現代的居民、不管是住在哪裡的居民,也比過去更容易在生活中遇見與自己截然不同歷史文化背景的鄰居。過去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用來區隔人與人的民族、國家等社會學的邊界概念已逐漸被沖淡,一個嶄新的、以全人類為背景的人類文化正在逐漸形成。
同時,與二十世紀末一派樂觀的地球村情緒不同,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正面臨著全球化在城市與鄉鎮發展極為不平均的困境。在當今保守主義的右傾與排外思潮的崛起下,如何平衡多元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衝突,也是二十一世紀世界史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讀世界史,而且需要有系統的、順著時間脈絡來讀世界史。
這就是這套【少年愛讀世界史】的特色,這套書側重西洋史,但也會不時呼應、對照同一時期的中國史;這套書注重時間感,也注重人物,因為歷史本來就是「人的故事」,而且注重從多角度來呈現一件件重要的史實。
最後,感謝字畝文化,讓我有機會來做這樣一個極有意義的工作。也感謝老友伯理,給了我極大的協助,讓我能順利完成這套世界史。
後記:燦爛的上古史
這一卷開始,我們進入了上古史。西方上古史首先要介紹的當然就是希臘文明。
記得余光中(西元一九二八~二○一七年)曾經寫過這麼一句詩句:「星空,非常希臘」(出自《重上大度山》),「希臘」原本是名詞,余光中卻把它拿來當做了形容詞,真是神來之筆;非常希臘的天空是什麼樣子的呢?應該就是「燦爛」吧!若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希臘文明,我覺得最精準的說法也就是燦爛,所以這卷開篇所講述的就是「燦爛的希臘文明」。
不過,放眼全世界,上古史其實都挺燦爛的,並不僅僅局限在希臘文明。
與希臘文明同一時期的東方,尤其是中國的文明也很燦爛。想想看,春秋戰國時代(西元前七七○~前二二一年)距今都是兩千多年、甚至將近三千年前了!孔子(西元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年)、孟子(西元前三七一~前二八九年)、老(約西元前五七一~約前四七一年)、莊子(約西元前三六九~前二八六年)……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哲學家,到現在還活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全球華人都仍然深受他們思想的影響,可也都是距離我們幾千多年以前的人物了!
而且有意思的是,老子和孔子算是同一時代的人,老子大約比孔子要年長二十歲,而他們兩位對於孟子和莊子來說,竟然也有如古人,因為生存的年代相差了將近兩百年、甚至是超過了兩百年!
當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只要多注意一下時間,無論是一些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人生歷程的時間,總是會很讓人吃驚。
在希臘之後,自然就是要介紹羅馬。後世認定羅馬帝國開始的時間是西元前二七年,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要早了將近兩百年,是在西元前二二一年建立。
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也是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的戰國時代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這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唯一是在西元前就問世的。那麼遙遠的古人,還真厲害!
再舉兩個例子。釋迦牟尼所生活的年代(西元前五六三~前四八三年)和老子、孔子相近,也是距今兩千多年以前,到今天全球有多少佛教徒都還是把他的思想奉為生活準則;「絲綢之路」,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可是仔細想想,張騫通西域也都超過兩千年了……
這一卷我們所講述的都是西元前的上古史,延續著這麼多精采豐富的內容,下一本就讓我們進入西元後的歷史吧!
總序:為什麼我們要讀世界史?
也許你會遇上這樣一個朋友:她特別好強,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對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有些苛刻,可是對小動物和大自然卻有著純粹的愛心。也許你會好奇,她的家是什麼樣子?她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的?又是怎麼教育她的?為什麼她會在如此熱愛大自然的同時,對人似乎總是不大友善。
也許你又遇上另一個朋友:他比較文靜,平時很少主動說話,下課時間總是趴在桌上睡覺,你知道他住得挺遠,放學後總是一個人坐著公車離開。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他會到這麼遠的地方來上學?當初這是他爸爸媽媽還是他自己的意思?現...
目錄
拉頁
本卷地圖與年表
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
總序 為什麼我們要讀世界史?
第一章 史詩中燦爛的古希臘
1. 希臘文明,從荷馬時代開始
2. 希臘城邦的演進:從君主、僭主到民主
3. 兩個極端的城邦
第二章 希臘的內憂外患及馬其頓崛起
1. 世界第一次的東西衝突「波希戰爭」
2. 地中海強權的內鬨:伯羅奔尼撒戰爭
3. 馬其頓崛起與亞歷山大東征
第三章 西方文明的起點:希臘文化
1. 希臘化時代的開始與結束
2. 希臘哲學與哲學三大家
3. 其他希臘文化:戲劇、史學、建築與雕刻
第四章 同一時期,中國文化、制度與科學的奠基
1. 中國文化的奠基:春秋戰國
2. 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3. 古代四大發明之首:指南針
第五章 印度文明的古典時代
1. 佛教的創立與傳播
2. 印度古典時代的歷史與文化
第六章 古羅馬從王政到共和時期
1. 從羅馬城到羅馬王國
2. 羅馬王政時期
3. 羅馬共和時期
4. 統一義大利半島之路
5. 向外擴張,統一地中海
第七章 三頭專政與邁向獨裁帝國
1. 羅馬共和的衰敗
2. 第一次三頭專政:轉向軍人獨裁的羅馬
3. 共和時期的文化
4. 第二次三頭專政:進入帝國之前
第八章 西元元年前的中國:秦末漢初
1. 秦朝滅亡與漢朝初立
2. 張騫通西域
後記 燦爛的上古史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中英對照
拉頁
本卷地圖與年表
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
總序 為什麼我們要讀世界史?
第一章 史詩中燦爛的古希臘
1. 希臘文明,從荷馬時代開始
2. 希臘城邦的演進:從君主、僭主到民主
3. 兩個極端的城邦
第二章 希臘的內憂外患及馬其頓崛起
1. 世界第一次的東西衝突「波希戰爭」
2. 地中海強權的內鬨:伯羅奔尼撒戰爭
3. 馬其頓崛起與亞歷山大東征
第三章 西方文明的起點:希臘文化
1. 希臘化時代的開始與結束
2. 希臘哲學與哲學三大家
3. 其他希臘文化:戲劇、史學、建築與雕刻
第四章 同一時期,中國文化、制度與科學的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