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鄉下小孩的醫學奇幻之旅
. 國內外留學全心投入病毒研究
. 研發李氏麻疹與日本腦炎疫苗
. 無數病童與家長的希望與託付
. 疫情控制與疫苗政策的掌舵者
. 培育英才與提攜後進不遺餘力
. 台灣醫界不可多得的學者典範
. 無數年輕學子景仰的人生導師
商品特色
李慶雲先生曾榮獲
中華民國感染症醫學會醫療貢獻獎
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獎
衛生署一等衛生獎章
第八屆醫療奉獻獎之特殊貢獻獎
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將之「終身貢獻獎」
作者簡介:
張秀蓉
前臺大歷史系所教授兼主任
現任台灣醫學史學會理事長
著作
《臺大醫院利比亞醫療服務隊 1964年1月至1968年6月》、《永遠的陳拱北》(張秀蓉 江東亮著) 、《台灣公立醫院百年紀》(李源德 張秀蓉主編) 、《百年臺灣醫學史(1899-1999)資料庫》(張秀蓉主編) 、《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張秀蓉編譯) 、《臺大醫學院 1945-1950》(張秀蓉編著)等
劉清泉
學歷
台大醫學系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碩士。
現職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小兒學科主任、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主任、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品質中心主任、門診部主任、醫務秘書。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首屆理事長。
呂俊毅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
經歷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博士後研究、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
孫梅芳
經歷
前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祕書。
推薦序
[緣起]
幾年前,荷蘭萊頓(Leiden)大學醫學院院長來參訪臺大醫學院,院長辦公室的黃婉娩小姐打電話問我歷史系有沒有合適的教授可以作陪,介紹臺灣的歷史;我馬上想到我們歷史系的曹永和院士,他是荷據時期臺灣歷史學專家,因為研究有貢獻,獲頒荷蘭皇家勳章。曹院士依約來到醫學院醫學人文博物館,不過他比客人先到;見了我,他面帶笑容慢慢地說:他的連襟是臺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慶雲。當時我很訝異,但我突然想到,曹院士年輕時,跟士林地區一些有志青年,包括帝大醫學部、醫專部的學生組成過「士林協志會」,會員中有他後來的大舅子張珏及二舅子張鎮;我又想到早期臺大醫學院的醫師中,許多都是牽來牽去像一串粽子一樣,都有或遠或近的親戚關係。依曹院士家族是士林一帶的望族,能娶跟醫師有關係的太太,而太太的妹妹又嫁醫生,也是平常的事。曹師母非常漂亮又有氣質,也讓我想像李師母應該也是漂亮的女士吧!這讓我對李慶雲教授除了知道他是小兒科名醫、研究病毒專家外,多加了一點想像。
2016 年 10 月,接到呂立醫師的電話, 他告訴我小兒科想要趕著做李慶雲教授的口述訪問,要我介紹適當的學生或什麼人來作。我依約去小兒科會議室開會,想先了解一下。與大家交換意見後,我想時間那麼趕,要到哪裡找適當的人來做呢?我之前的兩年都在幫呂立醫師作臺大小兒科的歷史(還十年前該完工的債), 而自己過去 20 年 3 次因病毒引起的病住院,也許可從訪談中了解「病毒」,加上對李師母的好奇,以及跟曹院士那麼久的臺灣研究的合作關係,而李教授又是曹院士親戚等原因,我想就自己來做吧!
我在作小兒科歷史時,有跟李教授碰面講過話,我怕自己聽不懂李教授說的話,想找一位熟悉科裡事情的人。當時我建議,請退休不久的小兒科辦公室長青樹孫梅芳小姐,幫忙在我們訪問時管控錄音機,並整理逐字稿。幸得孫小姐首肯,就在這樣的安排下,2016 年 10 月 26 日開始,我們就請李教授來接受訪談。
初接這項工作時,我想有李教授的口述,再配上我已有的資料,尤其才寫完 1970 年前臺大小兒科歷史,這本書應該不難寫。可是當我們第一次訪問完後,我的感想是做李教授的口述紀錄,將會很難寫。因為人的記憶多少是不正確的。身為歷史學家要作的口述訪問錄,本來就必須花功夫找資料求證受訪者所說,而看來這本書完成,將要以找資料為主,訪談資料為輔來撰寫了。寫完第一章、第二章後,自己覺得很不滿意,就更勤跑學校檔案館、總圖書館、醫學院圖書館,並重新思考書的架構,幾經考慮並與孫小姐商量,到了 2017 年 10 月,將書名訂為《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 他的故事》,也就是把李教授的故事放在時代脈絡中來陳述。
2017 年 1 月 20 日訪談時,我跟李教授說,我們將書名訂為《當代兒科大師李慶雲 生平故事》好不好?他說他沒那麼偉大,我說:你是一個南部偏鄉地區的小孩,靠勤奮讀書,一步步努力成為有名的醫師,你的研究及貢獻對鄉下小孩是種鼓勵。當時李教授同意那個書名。後來因為寫了很多他成長過程中的時代背景,所以把書名改定為現在的書名, 來不及跟他報告,我想他可以接受吧!
我的專業是歷史,對兒科醫學我是外行,再加上李教授受訪時記憶已有些模糊,為了讓本書更具有可讀性,兒科相關的內容特別請劉清泉醫師與呂俊毅醫師協助增修。。
[緣起]
幾年前,荷蘭萊頓(Leiden)大學醫學院院長來參訪臺大醫學院,院長辦公室的黃婉娩小姐打電話問我歷史系有沒有合適的教授可以作陪,介紹臺灣的歷史;我馬上想到我們歷史系的曹永和院士,他是荷據時期臺灣歷史學專家,因為研究有貢獻,獲頒荷蘭皇家勳章。曹院士依約來到醫學院醫學人文博物館,不過他比客人先到;見了我,他面帶笑容慢慢地說:他的連襟是臺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慶雲。當時我很訝異,但我突然想到,曹院士年輕時,跟士林地區一些有志青年,包括帝大醫學部、醫專部的學生組成過「士林協志會」,會員中有他後來的大舅子...
目錄
序一 向臺灣疫苗之父與兒科大師致敬 陳建仁
序二 臺灣兒童感染祖師李慶雲教授 黃立民
序三 關於李慶雲教授 蕭柳青
序四 為李教授回憶錄寫序
—來自內科的學生張上淳 張上淳
序五 衷心感謝李慶雲教授的引導與教誨 張美惠
序六 我所尊敬的老師—李慶雲教授 黃富源
序七 疫苗之父—兒科導師 林奏延
序八 我最敬愛的老師和人生學習的典範—李慶雲教授
蔡長海
序九 泰山北斗 倪衍玄
序十 李慶雲教授,醫學藝術典範 吳美環
序十一 簡單而偉大 江伯倫
緣起
凡例
第一章 家世與童年
第一節 庄腳囝仔
第二節 圍子內公學校
第三節 入學
第四節 畢業
第二章 長榮中學校五年
第一節 第二志願
第二節 長榮中學校
第三節 戰時的中學生
第四節 終戰
第三章 迎向臺大
第一節 國民政府來了
第二節 復學
第三節 敲開習醫大門
第四節 目睹二二八
第四章 承先啟後的一屆
第一節 六位校長
第二節 語言困擾與年輕的老師
第三節 又是兩個第一屆
第五章 兒科住院醫師訓練與成家
第一節 住院醫師制度
第二節 兒科醫師的養成
第三節 成家
第六章 國內留學與國外研究
第一節 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第二節 國內留學與新視野
第三節 李氏麻疹疫苗
第四節 華大進修與研究
第七章 疫苗研發與疫苗接種推手
第一節 再接再厲
第二節 從冬眠醒過來—B 型肝炎研究
第三節 漏網之魚—小兒麻痺的再流行
第四節 疫苗接種推手
第八章 教學、行政、醫療與學術活動
第一節 教學
第二節 小兒科部主任七年
第三節 醫療上的第一
第四節 學術活動
第九章 家庭、休閒與退休生活
第一節 家庭
第二節 休閒
第三節 退休後生活
第十章 結語 221
後記
後記一 Postscript
後記二 人師與良醫
—李教授 我終身學習的典範
後記三 從天真的笑容到認真的態度
後記四 孜孜不倦並注重養生的李教授
後記五 如師亦如父
後記六 My father
附錄
附錄一 李慶雲教授學術著作目錄
附錄二 李慶雲科普化文章目錄
附錄三 李慶雲得獎目錄
附錄四 第三期公學校用國語讀本課名表
附錄五 「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
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
1999-2018 年歷年業務執行表
參考書目
圖片集錦
序一 向臺灣疫苗之父與兒科大師致敬 陳建仁
序二 臺灣兒童感染祖師李慶雲教授 黃立民
序三 關於李慶雲教授 蕭柳青
序四 為李教授回憶錄寫序
—來自內科的學生張上淳 張上淳
序五 衷心感謝李慶雲教授的引導與教誨 張美惠
序六 我所尊敬的老師—李慶雲教授 黃富源
序七 疫苗之父—兒科導師 林奏延
序八 我最敬愛的老師和人生學習的典範—李慶雲教授
蔡長海
序九 泰山北斗 倪衍玄
序十 李慶雲教授,醫學藝術典範 吳美環
序十一 簡單而偉大 江伯倫
緣起
凡例
第一章 家世與童年
第一節 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