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親視角 × 老師視角 × 公民視角 × 人文視角關注教育的第一本書
以老師陪伴者 × 教育改革先行者的洞見,點亮社會大眾對教育的期盼
孩子的未來會呈現什麼樣貌,是大人的責任。
當每個大人願意開啟思考的可能,孩子就有機會擁有更寬廣的天空。
拿出大人的勇氣,相信教育的力量,讓改變為我們帶來希望。
這本書不僅是我多年來做為一個母親、一個教師、一個教育改革推動者在教育現場內外的所見所聞,更包含了我對於這片土地永續的期盼。
唯有我們願意相信自己能夠創造未來,願意改變生活方式與教育模式,永續的環境與生活才會到來。
因為相信,我們改變了不可能,打開了生命的可能。如果你相信教育,教育就能夠為我們創造未來。
――藍偉瑩
◆父母──守護孩子的獨特性
◇父母應慎思自己對孩子成長過程的介入,切忌成為孩子成長的天花板。
◇給予孩子空白自主的時間,讓孩子把時間花在自己感興趣、值得努力的事情上。
◇父母要幫孩子撐起這樣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的空間,負起應負的代價,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有主見,對事情有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保存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勇氣,這是協助孩子探索自己的重要根基。
◇順著孩子的需要去安排他的生活,而不是執著於安排你要孩子走的路。
◇父母把自己的生命活出精采的樣子,孩子就會看著父母的背影,走出屬於他的精采人生。
◆老師──支持孩子的多元性
◇每遇到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充分理解學生,課堂引導時就不會只有一種教學法,也不會只有一種提問方式。
◇保有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能協助孩子發揮與發展,對於多元的欣賞,才是這個時代要鼓勵孩子所追求的卓越。
◇學校不是補習班,一所好學校、一個好老師,是讓孩子的潛力發揮到極致,而不是讓孩子變成跟別人一樣的人。
◇當社會期待學校可以培養出跨領域的學生時,老師是否可以承擔這樣的重責?首先要釐清的是,成人自己是否具備跨領域的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石,老師應放手讓學生安排自己的學習、承擔選擇的責任。
◇教育無法速成。教育最需要等待,彈性學習時間中的自主學習最能看到累積三年下來的獨特學生樣貌。
◆社會──人人肩負教育責任
◇社會是教育最大的場域,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教育,每一個大人都肩負教育的責任。
◇孩子是社會的「公共財」,因為他象徵社會的二十年後;培育下一代孩子的正確認知,就是在創造二十年後的社會。
◇一個孩子長大成人,需要全體的力量,協助孩子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定錨準確,人生道路才不易偏離正軌。
◇教育不是因為社會改變後才跟著改變的,教育應當是走在社會改變之前,教育是為了開創理想的未來而努力著。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肩負教育責任,教育從來不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學校的責任而已,新聞媒體、百工百業都是下一代的「示範者」。
◆政策──請發揮大人的勇氣
◇「對的初衷」加上「堅持執行」,教育政策才能落實,教改才能成功,我們才能迎來美好的未來。
◇中央與地方形成夥伴關係,教育問題被解決,社會才能共好。
◇世界無法等台灣準備好。世界已經翻轉好幾次了,如果教育還停留在二十年前,無法協助孩子面對變化更莫測的未來。
◇好的政策無法落實,確實會成為一場空。然而,一場空的不只是政策未落實而已,而是孩子的未來變成一場空。
◇大人勇敢起來,貫徹正確的政策,堅持把對的事情做好做滿,廣大的下一代才能受惠。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李儀婷/薩提爾親子教養暢銷作家
陳偉泓/前建國中學校長
潘文忠/教育部長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如果孩子在家庭教育裡的學習,每個父母都能培養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不管未來遭受多大的挑戰,都能憑藉著自己的資源衝出困境,成為一名無懼的勇者。
這本書無論思維與信念,我非常推崇!
――李儀婷/薩提爾親子教養暢銷作家
當我們找到了對於教育理想的期待與方向時,「相信」孩子,「相信」老師,「相信」學校,「相信」教育,「相信」每一個「自己」都能成為教育的貢獻者。
建議對教育有想法有熱情的人,都可以看看這本書,「相信」會激發你我對教育有更多的期待與行動。
――陳偉泓/前建國中學校長
希冀我們建立的教育治理模式,能夠為學校、教師、學習者、家長、社會搭建支持系統,鼓勵各方參與以增強變革動能與協作文化,共同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更理想的學校教育一起努力。
也期待偉瑩老師這樣從巨觀到微觀的實踐與書寫能激發更多能量,讓更多教育夥伴一同思考與行動,一起為更好的教育承擔責任、開創新局。
――潘文忠/教育部長
讀完偉瑩新書《教育,我相信你》,我們確實應該靜下心思考,誰該關心教育?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人類,讓全體醒覺原來事業、生活乃至生命都可能一瞬間瓦解,人類必須更謙卑面對自己的生命意義,唯有透過人性化的教育才能創造永續和平,你、我都可以是社會教育者,為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本書特色
1.「教育改革先行者」×「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藍偉瑩博士全新力作,分別從「家庭教養」、「教育現場」、「社會觀察」、「政策研擬」等面向宏觀教育、剖析教育,進而打破迷思、提出解方。
2.從家庭、學校、社會到政策,以全新觀點看待教育;教育,和你想的不一樣。
本書目標讀者:(1)家有學生的父母;(2)教育現場工作者(老師主任校長);(3)教育創新工作者;(4)嫌棄「台灣沒人才」的企業;(5)關心與期待「教育會更好」的每一個人。
作者簡介:
藍偉瑩
現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著作《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榮獲金石堂2019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市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教師、新北市金陵女中化學教師兼校長祕書。在超過24年的教學資歷中,遇過不同特質的學生、父母與家庭,也充分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並深度參與課綱相關配套研擬及推動。離開教職後,全心擔任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期許與老師、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近年來踏遍全台各縣市,奔走於國小、中學與大學,並參與許多政策的發展與推動,發現台灣教育的困境根源於人們對於自己、他人或政府的不信任,進而衍生許多對立與拉扯,當教育無法成為群體共同努力的事務時,孩子的發展與未來勢必阻礙重重。偉瑩老師透過本書分享自己的觀察、經驗與建議,期望喚醒大眾重新思考我們的教育。
章節試閱
前言
「以厭世的心來愛世界」
小時候,媽媽將我們四姊弟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對學業與品格的要求更是巨細靡遺,直到她必須開始外出工作,才不得不放下這些牽掛。做為父母與老師,或該說大人,對孩子總有許多的不放心,擔心孩子沒有好好照顧自己,餓著了、碰著了、犯錯了,生怕孩子被人責罵,媽媽寧可我們是被她罵,也不願意有人責罵我們,這會讓她心疼,但我總想問媽媽,為何覺得我們一定會發生這些事情?
人生勝利組有公式嗎?
對於多數人來說,會認為像我這種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從小讀書這麼順遂,有什麼好評論教育的,懷疑我真的懂真實世界嗎?其實很多人對於老師的評論也是如此,總說老師都是沒出過社會的人,學習階段結束就又回到學校任教,這一生都在學校度過。對於某些人,或許真是如此,如果成長的家庭與環境很單純,有可能難以理解其他人的世界。
對於不同的職業別或社會階層,各有生活方式與挑戰,有些人每天只擔心明天的生活,有些人則擔心靠近自己的人是不是想要從自己身上得到好處。人們對於自己不熟悉的世界,充滿了疑慮,那種不安與焦慮,也影響著我們如何面對孩子的未來。
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想,我或許是幸運的人,因為身邊的人是那樣的多元,無論是成長歷程或是職業類別。我有一個姊姊、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在家裡排行老二。姊姊從小比我乖巧,對於父母的話多數是接受並遵守,長大後才比較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爸爸評估她不太可能考上大學的情形下,即便當年姊姊考上台北市的公立高中,仍然聽從爸爸的規劃讀了五專。
妹妹從小更是乖順,相形之下,我彷彿家中的異類,調皮搗蛋、闖禍不斷,被打被罵是家常便飯。
妹妹從小就不擅長讀書,原本和我同一所中學,但在師長時常比較姊妹表現差異的高壓下,妹妹轉學了。後來她選擇了高職,進了觀光科,畢業後便到五星級飯店工作;但親眼見到因為學歷所產生的職位差異與不平等,再加上身體出現狀況,便離職了。
爸爸安排妹妹到新加坡的朋友家寄住,心想即使辛苦,如果能讓妹妹進入語言學校,把英文學得更好,或甚至有機會上大學,也許未來能有好一點的工作選擇。但妹妹的身體不好,最後還是回到台灣,接著努力考進了一所大學的進修推廣部,完成了大學國文系的學業。
弟弟只喜歡歷史,對其他學科都不感興趣,高中就讀普通高中,畢業後讀了他第二喜歡的日文,進到二專日文科,而後又進入二技,完成學業後等同大學的日文系,也在畢業時通過日語一級檢定。
我常笑稱,我家把台灣能讀的學制都讀完了,普高、技高、五專、二專、二技、大學(日間與夜間),加上我修讀碩、博士班的經驗,再加上表姊、堂哥當年的三專經驗,還有表姊留學澳洲的經驗,這一家也夠精采。如果你身邊出現這麼多的可能,而你又看見每個人長大後都能找到一個可以投入與發展的領域,你便會相信,「能」或「不能」不是學歷決定的,那只會決定你的第一份工作,而長遠的發展,則是自己決定的。
考驗你的不是境遇,是你的意志
記得國小的時候,爸爸曾經與朋友合夥進口美國的食品。當時,綠巨人玉米粒、醃漬櫻桃罐這類食品在台灣還不太風行,進口商品中還包含很多後來在台灣風行的餅乾與甜食等,但是公司經營得很辛苦,最後關閉收場。在經營食品貿易之前,爸爸也跟朋友一起合夥蓋房子,同樣的,那時候似乎還不是時候吧,並沒有如預期的賣出好成績。就這樣,接連幾個嘗試都走在市場之前太早,每一件事都沒有好結局,不僅沒有減少家裡的負債,甚至讓情況更惡化了。
爸爸一生中,失敗的次數可能多於成功,但我從來沒有看過他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反而看到他把握各種可能的機會,只要能夠拚一拚,他都願意試試看,這樣的個性當然讓持家的媽媽沒有安定感。
那一代人經歷了台灣辛苦的時期,對於生命的挑戰沒有害怕的權力,只有不斷迎向人生的功課。我一直記得媽媽曾說過:「不要擔心養孩子沒有錢,每個孩子都會自己帶錢來。」這不是過度樂觀,這是生活智慧,深刻的體驗所得。就如同媽媽走到低潮時,也會說:「只要願意做事,老天爺會給你飯吃的。」沒等到領退休金就離開安穩的學校工作、投入成立與運作非營利組織的我,也是用這句話鼓勵自己。
看著父母的背影,我看見的是台灣人的生命態度。在台灣,什麼都是可能的,台灣人不怕難,只怕不相信自己。
隨著台灣的經濟起飛,生活條件愈來愈好,人們對於很多事情的態度,似乎有了轉變。我從一九九四年開始教書至今,早期的家長對於孩子的生活管教嚴謹,學業則是放手信任學校與老師的安排;及至近來,愈來愈多教育工作者反映家長放任孩子,或是將家庭該負起的責任丟給學校,又或是過度干涉學校與老師的課程教學專業。對於孩子的發展,成人有太多的不安,與其讓孩子探索與冒險,寧可為他安排一條相對安全的路,無論這條路是否是孩子想要的。
我好奇的是,這些父母害怕的是什麼?為什麼挑戰都還沒到來,就幫孩子先決定了不要遇到。一個沒有遇過任何挫折的成長過程,真的能夠「安全」走到最終嗎?真正考驗我們的,從來都不是外在挑戰,而是我們內在的意志。你不相信自己嗎?又或者,你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即便失敗,我們都想自己闖一闖
這些年認識許多有想法的年輕人,他們是大學生、研究生,是年輕教師,是新創業的人,我總是好奇他們這麼多的想法是從哪裡而來。有些是對於自己成長過程的反思與反抗,有些則是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當然也有人像我一樣,重視每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偶爾會看見他們的臉書寫著對我來說很負向的評論或想法,看起來好像對人失去信心,但他們平日卻認真投入這個世界,也熱情待人。當我問起他們的負向貼文,得到的回應是:「老師,我們是用厭世來愛這個世界。」
這個說法很生動,也代表了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他們成長後的社會有著太多爭議或混亂,經濟狀況也不如過去那般好,他們只能接受與面對。雖然表達了許多的不滿,但這是因為他們還有感覺、還會抗議、還會在乎、還願意為了這一切努力。我喜歡也佩服這些年輕世代,用著和我們不同的方式,一起回應這個世界。他們即便有不滿,卻仍然相信自己有可能改變這一切,這不就是這片土地的人們最可貴的地方嗎?
許多人對無法預見的未來缺乏信任感,因此以最安全但消極的方式面對,更剝奪了下一代成長的權力,為他們排除所有可能的失敗,不願意讓他們冒險,卻導致了許多年輕人對於外在世界冷感、對於困境逃避,在乎自己勝於一切,這都不可能讓這片土地的未來更好。
信任,是這個社會最缺乏的。立場不同,所屬團體不同,我們對於他人的言論便不經思考就判定意義。沒有經驗過的,與過去經驗相衝突的,我們不願意傾聽,就否定一切。我們不願意相信多數人都是熱愛生命的,我們讓自己的感覺關閉,讓日子一天過一天,直到問題惡化到無法逃避,才願意面對。我們不願意相信多數人都是熱愛生命的,即使有差異或衝突,都不代表我們是全然不同或無法相互理解。
做為一位母親、一位老師,每天穿梭在不同學校的我,經常看見人們因為缺乏聆聽而產生的誤解,不僅對於彼此失去信心與支持,長久下來更對於自己與未來不再信任。成熟的大人不僅有責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以促進生命的發展,更要陪伴著這些生命創造未來。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能成就生命的美好,最終不僅讓世界變得更友善,更是讓我們自己的生命也找到意義。
前言
「以厭世的心來愛世界」
小時候,媽媽將我們四姊弟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對學業與品格的要求更是巨細靡遺,直到她必須開始外出工作,才不得不放下這些牽掛。做為父母與老師,或該說大人,對孩子總有許多的不放心,擔心孩子沒有好好照顧自己,餓著了、碰著了、犯錯了,生怕孩子被人責罵,媽媽寧可我們是被她罵,也不願意有人責罵我們,這會讓她心疼,但我總想問媽媽,為何覺得我們一定會發生這些事情?
人生勝利組有公式嗎?
對於多數人來說,會認為像我這種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從小讀書這麼順遂,有什麼好評論教育的...
作者序
未來,從相信自己開始
從小到大,最讓我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麼大家總是對於未知充滿否定,不相信事情是可以做到的,不相信事情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麼不願意試試看?為什麼不願意堅持下去?當了老師後,同樣的,我覺得沒有教不來的學生,沒有改變不了的孩子,只要願意等待,只要願意相信,事情都會有所轉變,孩子的未來會因此而獲益。但我總會得到這樣的回應:「我也很想跟你一樣有信心和勇氣。」這種回應讓我的想法好像成為一個特例,而不是身為人都該有的特質。但是,這真的是因為我特別嗎?或是他們不願意跨出舒適圈呢?
信任來自於為自己負責任
教書二十四年,遇到各種不同家庭背景與特質的孩子,也遇到不少還沒有真正「獨立」的父母。孩子總會抱怨著父母或大人不願意相信他、不願意給他空間,但我總會對孩子說:「你過去做過什麼?為何別人會不相信你?」這時候,孩子總是支支吾吾,最後便靜默。同樣的,當父母對我說到孩子與自己之間的衝突時,或是孩子不願意溝通或態度惡劣時,我也會問:「你們過去是如何相處的?孩子應該不會是從小就這樣的,是什麼讓他變了?」
「信任」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或許不是因為別人不願意信任我,而是我為何無法讓人信任。
指責他人很容易,卻很少有人願意向他人承認自己的過錯、承認自己的不足,並願意面對與承擔改變必須付出的代價;這樣的經驗讓我們對於人的信任愈來愈少,讓這個世界花費了愈來愈多的溝通成本,只因為我們背負了太多不好的經驗。
漸漸的,人與人的往來進入惡性循環。父母或老師對孩子的規範愈來愈多,孩子也一如大家預期的那樣不成熟或任性;教育主管機關制定了新課綱,學校或老師若想著可以如何鑽漏洞,能不做就不做,政策上路但無法落實便會成為常態。
在推動新課綱的時候,曾經遇過學校主管或老師問起:
「教育部這次是玩真的嗎?」
「別的學校真的會做嗎?」
「最後會不會只有我們傻傻的做了?」
「教育部會查嗎?不做會怎麼樣嗎?」
很難想像這些話會從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口中說出,我總想問問他們:「如果你的學生說『學校真的會抓嗎?如果被抓到會怎麼樣嗎?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要做?』你會如何回應呢?」甚至也有不少學校反映,家長希望學校只要加強學生的應考能力就好,不用做課綱裡那些大考不考的事情。就這樣,我們抱怨學生變得喜歡鑽漏洞,或是喜歡爭辯,卻忘了回過頭審視自己:為何自己在面對這些有法律效力的規範時,一心想的卻是有什麼方法可以不必改變現況?是不信任別人,或是不信任自己?
如果把心思放在如何可以不遵守規範,想方設法要鑽漏洞,而不是真正設法了解這些規範或改變的意義,那這樣的學校、老師、家長或學生不被人信任,實在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有一種不行是「我覺得我不行」
在前一本書的新書發表會時,我遇到了一對首屆適用新課綱的高一生母女,她們聽完了整場對談,並拿著書來給我簽名。這個女孩看見我便說:「學校強迫我們彈性學習時間選擇一項補強性教學,只能從學校安排的國文、英文與數學中選擇。最後我只好選了國文,但老師從開學到現在只是帶著我們寫了前五課的主旨,我真的不懂!這跟上國文課有何不同?我想做其他事情。」這對母女想問我,學校真的可以這樣嗎?我回說這是違反課綱的,學生有權利不選這個補強性教學,學生是可以申請自主學習的。他們問能如何爭取,我建議他們直接跟學校溝通。但說真的,不得不承認也許一九九九專線或署長信箱會相對有效。
除了這對母女,台灣還有多少適用新課綱的學生面臨了相同的情況呢?
有些學校和老師認為學生根本不會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也不懂得選擇或安排自己,所以連學生的自主學習都幫他們安排好要學什麼了。這件事真的很弔詭,如果自主學習是新課綱為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安排的一種學習體驗,為何學校和老師會認為「學生應該要會自主學習,才能自主學習」,而不是「因為不會自主學習,所以才要讓他們自主學習」呢?如果以這樣的邏輯來看,「會數學的學生才能學數學」、「會音樂的學生才能學音樂」,這不是超級矛盾嗎?
學生到學校就是要學習與發展,所以可以不會、可以失敗、可以調整,直到學會。為什麼不將自主學習的時間就當成學生在學習如何學習呢?如果一個學生三年來每週花一小時,最後學會了自主學習,養成了學習的習慣,這樣的成果對於一生的意義,應該遠大於取得優異的學科成績吧?
這就如同,當學校反映了實施上的困難,主管機關應當思考的是如何協助學校解決困難,卻選擇了改變規定,讓學校有些彈性,但仍然沒有提供協助。這樣又如何期待學校有一天能夠有能力真正上路呢?
主管機關預設了某些學校要落實新課綱是困難的,但真正了解教育現場情形後,便會發現,我們以為的偏鄉或小校反而努力實踐,即使有困難也設法突破,只因為想要給偏鄉的孩子更大的世界。而那些宣稱實施新課綱有困難的,往往是相關資源充足、學生素質較好的學校。到底是無法做,還是不願意面對衝突與改變呢?
教育現場對於學生學習態度的抱怨已有多年,但當教育改革推動時,卻又不願意改變現況,寧可告訴自己改變也不會更好,就這樣繼續自怨自艾的停留在原地。讓人納悶的是,這些人寧可相信,只要讓學校回到二、三十年前的樣態,他們就能管得住學生,也能讓學生心無旁騖的學習。但是,社會也能倒退到過去嗎?家庭型態也能嗎?如果都不能,那不斷抱怨教育主管機關,是不是太任性了?
教育不是因為社會改變後才跟著改變的,教育應當是走在社會改變之前,教育是為了開創理想的未來而努力著。我們總是說我們在培養未來公民,但教育現場卻仍有為數不少的人期待著如果能夠回到過去多好!多麼諷刺。
教育是基於信任而發展的
在台灣,教育部不只是訂定教育的大原則,也規範了許多細節,雖然近年來一直說要減少公文與降低行政負擔、要整併各項計畫,但到教育現場一問,壓力仍然很大,更何況還有不同司署都在進行著相似的計畫,讓現場無所適從。從中央主管機關對地方主管機關的規範,到地方主管機關對學校的規範,我們看到的是過多的安排與規劃,中央安排了地方要做的事情,地方安排了學校要做的事情,大家安排了老師該做的事情,而最終被塞滿的人是學生,讓孩子們對於長大充滿期待,因為他們想要擺脫這一切。
二○一七年二月,我與幾位教育夥伴共同發起連署,期望招聯會能夠正視高中現場對於大學招生的看法,因為我們是共同培育學生的夥伴,大學的招生影響著高中的運作,更可能影響著大學自己的課程教學與研究發展。就這樣,在二百五十二所高中校長、教務主任與課督的參與下,我們並非以特定組織的身分,取得與大學對談的機會。
過程中,我寫了一封信,寄給每一位大學校長,提出我們的期待,也說明我們是為了共好,唯有讓學生在高中能夠真正探索與學習,才有機會讓更多學生進入適合的學系,也才能讓大學真正的選才。坦白說,從一位教師到要接媒體的電話,又做著類似狗吠火車的事情,那需要很多的信心――信任大學和我們一樣,期望學生可以真正的學習。
這樣的對話讓高中現場的我們了解了大學的考量,除了對於人才的渴望,也有著大學的生存壓力。他們對於人才的期待,必須來自於高中所奠定的基礎,如果無法在考招制度上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大學現場所面臨的困境是無法可解的。在那之後,大學與高中便共同推動新的考招制度,參與高中新課綱的發展,讓高中的生涯輔導、選課探索、學習歷程,與大學招生能夠對接,引導學生探索自我,不讓大學生退學或休學的情形持續惡化。雖然仍不夠理想,卻是能相互理解與前進的方式。
如果沒有信任做為前提,大學與高中的協商就變成是談判,雙方各自盤算手上有多少籌碼,甚至思考要提出何種條件,以取得最大利益。但是,整件事情根本無利可圖,因為大家所關注的是我們的孩子,如果沒有辦法為孩子爭到未來,大家都會是輸家。整個過程,我充分感受到招聯會、大考中心、教師團體、高中現場與高教司有共同追求的價值,我們沒有懷疑對方,在想法不同的時候,總是試著換位思考,想想他們的難處,或是他們所在的區域有什麼可以達到平衡的方法。
然而,並非所有的事情都能夠這樣進行,比如每每當我提出我在教育現場的見聞,相關承辦人員或計畫單位便可能誤以為我是在否定或指責他們,而不是單純陳述一個現象,大家是否能夠一起討論如何改善。害怕被否定,以及不願意相信大家共好的心,大大阻礙了教育的發展。無法敞開心門,讓自己逃避了檢視自己的機會,更失去了讓彼此更好的可能。如果人們能夠對彼此有更多的信任,會不會讓自己更有勇氣面對問題,而能堅持實現理想呢?
教育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當天下文化邀約我寫書時,我很快便決定了撰寫的方向與內容,這不僅是我多年來的所見所聞,更包含了我對於這片土地的期盼。為了能更廣泛談論教育的各個層面,本書共分為四個面向:家庭篇、學校篇、社會篇、政策篇,如果改變只限於學校,沒有家庭的同行,沒有社會的氛圍,沒有政策的支持,學校的成效會打折,更可能遇到許多阻力與挫折。
透過「家庭篇」的討論,父母可以重新思考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定位自己對於孩子成長過程的介入。透過「學校篇」的討論,學校裡的每個成員能夠重新思考自己的責任和彼此的關係,能夠改變互動方式並建立嶄新的文化。透過「社會篇」的討論,期待建立教育與社會的連結,讓社會大眾與企業正視自己對教育的影響,也鼓勵大家能積極支持教育產業,讓教育與社會間形成正向循環,相輔相成。最終則藉由「政策篇」的討論,探究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試圖提出問題的緣由,更期望能鼓勵主管機關明確與堅定政策的方向。
本書期望能引起眾人對教育的關注。教育從來都不只是相關工作者或父母該關心的,教育涉及國家競爭、社會民主、民眾素質,是全民的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積極支持教育,共同營造益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如果能有這樣的覺知,我們必然無法接受政治的惡鬥、社會的紛亂、媒體的亂象,甚且小至不當的生活習慣,因為這可能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抑或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困惑。
本書從洽談、企劃至編寫付梓,歷經近九個月的時間,感謝天下文化編輯團隊的協助,還有林秀姿小姐的文字協力,盡心協助我完成本書。這本書是我做為一個母親、一個教師、一個教育改革推動者的經驗,更是我對於這片土地永續的期待。或許這本書裡所提及的許多事情是你沒有經驗過的,但期望每一位閱讀與討論這本書的你,能夠打開思考的可能,因為當成人願意跨出一步,我們的孩子就有機會擁有更寬廣的天空。
未來,從相信自己開始
從小到大,最讓我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麼大家總是對於未知充滿否定,不相信事情是可以做到的,不相信事情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麼不願意試試看?為什麼不願意堅持下去?當了老師後,同樣的,我覺得沒有教不來的學生,沒有改變不了的孩子,只要願意等待,只要願意相信,事情都會有所轉變,孩子的未來會因此而獲益。但我總會得到這樣的回應:「我也很想跟你一樣有信心和勇氣。」這種回應讓我的想法好像成為一個特例,而不是身為人都該有的特質。但是,這真的是因為我特別嗎?或是他們不願意跨出舒適圈呢?
信任來自於...
目錄
推薦序 守護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李儀婷
推薦序 我相信,台灣的教育會更好/陳偉泓
推薦序 讓政策的落實為教育開創新局/潘文忠
推薦序 教育應該走在社會改革前面/嚴長壽
自序 未來,從相信自己開始
前言 「以厭世的心來愛世界」
PART1 家庭篇――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1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放手,孩子才有勇氣冒險
2撐起孩子成長的空間――切忌成為孩子成長的天花板
3孩子不該是父母的複製品――你為孩子指引的明路也許反而是遠路
4父母是孩子獨特性的守護者――讓孩子找到自己,他才能安身立命
PART2 學校篇――教育,從信任開始
1校長,你的老師很棒――彼此信任,共同朝美好願景前進
2是我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學生是老師專業成長的「老師」
3我不是補習班老師――讓孩子在多樣態學習中成為獨特的自己
4我們要的是尊重不是名利――老師需要熱情與好奇,不需要完美
PART3 社會篇――教育是一切根基
1誰該關心教育――教育需要所有國民的共識
2教育創新產業的興起――新世代對社會的抗議與翻轉
3社會是教育最大的場域――每一個大人都肩負教育的責任
4營造支持創新的文化――親手創造,才會尊重智慧
PART4 政策篇――教育理想的堅持
1教育政策不是政治績效――孩子的生命發展重於政治角力
2課綱與考招變革,二十年教育大躍進――期待一○八課綱真正上路與落實
3政策的一致性與因地制宜――中央與地方形成夥伴關係,社會才能共好
4組織的困境與未來――大人勇敢起來,讓下一代有開闊的未來
結語 你可以不認同我,但請信任我
附錄 打開藍家大門――藍偉瑩三代親子教養篇
推薦序 守護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李儀婷
推薦序 我相信,台灣的教育會更好/陳偉泓
推薦序 讓政策的落實為教育開創新局/潘文忠
推薦序 教育應該走在社會改革前面/嚴長壽
自序 未來,從相信自己開始
前言 「以厭世的心來愛世界」
PART1 家庭篇――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1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放手,孩子才有勇氣冒險
2撐起孩子成長的空間――切忌成為孩子成長的天花板
3孩子不該是父母的複製品――你為孩子指引的明路也許反而是遠路
4父母是孩子獨特性的守護者――讓孩子找到自己,他才能安身立命
PART2 學校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