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媽媽全方位分析,教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引領父母穿越充斥錯誤訊息的育兒迷霧,穩健前行。
★《紐約時報》暢銷書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年度最佳好書
我31歲生第一胎,在那之前,
我的人生沒有努力解決不了的問題……
經濟學家艾蜜莉.奧斯特曾抱著女兒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覺得自己再也沒辦法好好休息。
養兒育女每一步都是決策。家裡突然多了一個要求很多的新成員,一時之間你有好多事情得決定。你忙得頭昏腦脹,但醫護人員、家人、朋友和網路世界,又給你各式各樣互相矛盾的建議,使你更混亂……
經濟學是一門決策的學科,身為布朗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奧斯特發揮專長,遍覽醫學文獻,分析大大小小的研究、期刊,提煉出育兒難題的解方,讓爸爸媽媽權衡自家獨特狀況,從書中找出最適合全家人的決定,享受美好的育兒之路。
【本書特色】
◆減輕父母壓力
․蒐集大量文獻資料,以數據為本的育兒藍圖
․清楚羅列育兒難題,輕鬆選讀要鑽研的議題
․24小時待命的育兒指南,有問題隨時翻閱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考慮機會成本、偏好因素,生活中各項決策過程明快又流暢
․學會看數據、解讀資料,培養做決策、尋找因果關係的能力
◆最有用的忠告
․別人的育兒決定跟你不同,不要加以評斷
․你的育兒決定跟別人不同,不要因此驚慌
․養育兒女的同時,照顧好自己也一樣重要
․活在當下,並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
․學會放手,你已為家人做了正確決定、盡了全力,(偶爾)試著不要想太多
專文推薦
陳木榮(柚子醫師)│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溫暖推薦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賴以威│台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蘇怡寧│禾馨醫療執行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陳木榮(柚子醫師)│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真正高手在民間,本書作者是非醫學相關科系的經濟學家,卻能針對爸爸媽媽對學齡前兒童的育兒教養決策,以數據資料來協助解決。請大家吸收書中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習這本書從數據實證中找出答案的實事求是精神,一次又一次,不斷修正育兒教養方式,才是閱讀這本書真正的收穫。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從我有女兒以來,就看著老婆時常焦慮:聽說哺乳對寶寶好,但很痛,加上要工作很不方便;聽說不要讓寶寶跟大人睡,可放進小床她又哭;聽說其他寶寶都會發很多音了,我們女兒怎還是啊來啊去。我是開始當父母,才知道選擇有多難!直到讀了《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我發現這本書根本是焦慮父母的救星啊!因為艾蜜莉.奧斯特,將帶著你用經濟學的角度,像是「機會成本」、「最佳選擇」、「偏好因素」重新解讀育兒資料。我這才明白,育兒沒有什麼是絕對真理,只有當我們能正確理解資訊、評估個人狀況後,才能為自己與孩子做出最適合的決定。願你的育兒生活從此不一樣!
▍蘇怡寧│禾馨醫療執行長
常有憂心父母來詢問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問題。而這些迷思,不外乎是網路看到的、親朋好友七嘴八舌聽來的,紛亂資訊讓孕婦或新手父母手忙腳亂。而這本《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是身為經濟學家的作者,從大量醫學文獻、研究計畫、期刊裡分析歸納之後整理出來的育兒資訊,從生產、哺乳、打疫苗,到學走路、戒尿布,甚至養兒育女的同時如何維持夫妻關係等,都有著墨,完整且脈絡清晰。相信焦慮的爸媽能從中找到最適合你們全家人的育兒方式。
作者簡介:
艾蜜莉.奧斯特 Emily Oster
布朗大學經濟學教授,著有《好好懷孕》(Expecting Better: Why the Conventional Pregnancy Wisdom Is Wrong - and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Know)。她曾在2007年受邀到TED演講,作品刊登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富比士》和《君子誌》(Esquire)。奧斯特和經濟學家傑西.夏皮洛(Jesse Shapiro)結婚,育有二子。她的雙親也是經濟學家。
譯者簡介: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外商公司,也曾於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近年譯作有《第二座山》、《成為更好的你》(原書名《品格》,合譯)、《孩子的簡單正念》、《為自己發聲》、《欲罷不能》、《5個選擇》、《成功哪有那麼難》、《召喚勇氣》等書。
章節試閱
哺乳最好?哺乳比較好?有沒有哺乳其實差不多?
關於哺乳的研究大多有所偏頗,因為選擇餵母乳的人和選擇不餵母乳的人有很大的差異。在美國和大多數的已開發國家,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較高的女性,有較高的比例會選擇哺乳。
不過在歷史上,情況並非一直都是如此。過去一百年來,哺乳的風潮有時興盛,有時消退。二十世紀初期,幾乎所有女性(只要生理狀況允許)都哺餵母乳。但從1930年代開始,比較「現代」的配方奶粉問市,使得哺乳的比例大幅下滑。之所以會有這個現象,可能是因為哺乳本來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1970年代之前,絕大多數的母親都是餵孩子喝配方奶。然而在1970年代之後,公共衛生領域開始大力推廣母乳的好處,削弱了使用配方奶的風氣。為了因應大環境的氛圍,奶粉廠商也開始推廣哺餵母乳,哺乳的比例從此不斷上升。在某些群體裡,比例升上的趨勢顯得比其他群體更加顯著,尤其是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較高的女性。
哺乳與教育程度、收入和其他變因的關聯為研究帶來了一些問題。排除哺乳這項因素之後,我們發現母親的教育程度較高和資源較多,與孩子的優異表現有關聯。這使得我們無法推論出,哺乳和孩子的良好狀況之間有因果關係。當然,哺乳和各種好的結果有關聯,但那不代表某個媽媽餵了母乳之後,她的孩子就會變得比較優秀。
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1980年代後期,有一個研究以345名五歲的北歐小孩為對象,比較他們的智商。這些孩子被分為兩群,其中一群人喝母奶的時間不到三個月,另一群人喝母奶的時間超過六個月。研究者發現,喝母奶時間較長的孩子有比較高的智商,差異為七個百分點。然而,哺乳時間較長的母親同時呈現了教育程度、社經地位和智商較高的情況。當研究者把這些變因考慮在內之後,哺乳的影響就降低了許多。
這個研究和其他研究的主持人都表示,當他們對數據進行調整,排除母親的狀況差異後,哺乳的影響依然存在。但他們的假設是,他們進行的調整能夠把母親的所有狀況差異都排除在外,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例如,在大多數的哺乳研究中,研究者沒有取得母親的智商資料。比較常見的做法是,他們以母親的教育程度為指標,因為教育程度和智商有關。一般來說,大學畢業女性的智商測驗表現,會比高中肄業的女性更好。但教育程度無法精確的代表智商。
我們發現,在相同的教育程度類別中,智商較高的母親有較高的比例選擇哺乳,而且這些母親的孩子通常有比較高的智商(平均而言)。即使研究者調整數據,排除了母親教育程度的影響,他們仍需面對一個情況,那就是哺乳行為和其他特性有關聯(例如母親的智商),而這個特性可能導致孩子有比較好的表現。
我們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有些研究比其他研究更嚴謹,因此我們要透過比較嚴謹的研究來尋找答案。當我檢視哺乳效果的資料時,我會設法找出比較嚴謹的研究,然後根據這些研究得出結論。就上述的例子來說,能夠調整數據以排除母親智商影響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結論會比較有可信度。
你現在可能已經看出來,本書聚焦於建立在資料數據上的證據,以及我們能從這些數據得到什麼結論。但你可能經常在網路上遇到另一種證據,我把它稱為「我聽說」或是「我的朋友遇過」式的證據。你知道的:「我的朋友不餵母奶,她的孩子還是上了哈佛。」「我的朋友沒讓孩子打疫苗,結果還是超級健康!」
我們從這些說法學到了什麼嗎?什麼也沒有。
請記住統計學的金句:別人的故事不足以構成資料。(或許有一天我會把這句話印在T恤上。)
疫苗的功效
美國人很幸運,能夠生活在大多數人接種疫苗的土地上,疫苗可以預防的疾病很少真的發生。受麻疹和腮腺炎之苦的孩子少之又少,得到百日咳的孩子稍微多一點,但實際人數並不多。假如大家不接種疫苗,情況就會大不相同。我們的周遭存在著各種病毒,假若沒有疫苗,被感染就會變成非常普遍的事。
接種疫苗可以有效保護我們不受感染,但它並不是完美的。以百日咳來說,我們的免疫力會在一段時間之後消失。儘管如此,研究一再指出,在整體疫苗接種率很高的地方,有接種疫苗的孩子比沒接種的孩子更不容易染病。2015年麻疹爆發的源頭是迪士尼樂園,染病的大多是沒有接種疫苗的孩子。
儘管我們提出了許多證據,證明疫苗的安全性,但如果你依然對疫苗心存疑慮,很容易會有個想法,那就是倚賴別人的行動來降低你家孩子的生病機率。這個想法叫作「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假如有夠多的人口接種了疫苗,疾病就找不到立足點,於是所有人(群體)就可以免疫。假如你的孩子是你所在區域裡唯一沒有接種疫苗的孩子,而且你們從來不進入其他未接種疫苗的孩子的活動範圍,那麼你的孩子確實就不會罹患疫苗可以預防的那些疾病。
但這個理論的可行性有多高?先提醒你,美國有許多地方的疫苗接種率低於群體免疫要求的接種率: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的接種率約為80%;要發揮群體免疫的效果,接種率至少要達到90%。對於百日咳這種更普遍的疾病,接種率就要更高,才能有群體免疫的效果。因此,美國有一半的郡縣每年至少有一例百日咳的案例。許多地方的案例更多。不過,即使你只關心自家孩子的風險,你仍然能基於其他的好理由,帶孩子去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一種有利社會的行為。假如每個人都採取經濟學家所謂的「不勞而獲」行為,不帶孩子去接種疫苗,那麼就會變成沒有人接種疫苗,於是社會上就會開始出現大量的染病案例。有些孩子因為先天性免疫缺陷、罹患癌症或是其他複雜的病情,而無法接種疫苗;如果健康的孩子都去接種疫苗,就可以保護這些比較脆弱的孩子不受病毒侵襲。
過去四十年是疫苗可預防的疾病發生率最低的時期。或許你曾聽說過一、兩個孩子得到麻疹,但他們後來大概都痊癒了,因為得到麻疹的人基本上都會痊癒。大多數人的周遭都沒有人死於疫苗可預防的疾病。但是當那些疾病成為普遍的疾病之後,死亡的案例就會發生。
不要忘了,即使是不太嚴重的疾病,也可能使人產生非常不良的反應。在我們的印象中,水痘不是什麼大病,得病也只是會發癢而已。但在疫苗問市之前,水痘每年會導致大約一百人死亡,以及九千人住院。即使是現在,每年仍有十至二十人死於百日咳,大多是年紀還不到接種疫苗時間的嬰兒。因此,他們需要靠其他人去接種疫苗來保護他們。
當你不曾目睹或經歷大規模的疾病爆發,可能會覺得接種疫苗是浪費時間,好像是讓孩子白白挨一針。但事實並非如此。疫苗可以使我們免於染病、受罪與死亡。
財務規劃
父母重返職場的一個考量是家庭預算。這是相當複雜的議題。你要考慮到夫妻兩人的收入,以及托育費用,而且最好將短期和長期財務規劃都納入考量。
嬰幼兒的托育費用很高,父母要以「稅後」收入來支付這筆費用。這代表你的薪資要比托育費用高很多,才能打平收支。
我們用例子來思考這代表的意義。假設有個家庭的全年總收入為100,000美元,夫妻的年薪都是50,000元,這個家的稅後所得為85,000元。如果夫妻都工作,每個月要付1,500元的托育費,這個家剩餘的可支配所得為67,000元。如果夫妻有一人留在家裡帶孩子,這個家的所得就會減少,變成46,000元(稅後),但可以省下托育費用。這個家的可支配所得,有生小孩和沒生小孩的情況差了一半左右。
當托育費更高的時候,計算會變得更複雜。若要雇用一位全職保母(如果你繳全額的稅,而且居住在物價水準較高的地區),一年可能要付40,000或50,000元的保母費。在上述例子中,這會完全抵消那個家庭的一份收入。這代表夫妻若有一人留在家裡不上班,對他們的財務狀況會比較有利。
當夫妻有一方的收入比另一方更高時,也是如此。在上述例子中,假設這個家的總收入相同,但是丈夫的所得是70,000元,妻子的所得是30,000元。妻子每年可以替家裡貢獻25,500元,再扣掉托育費,妻子工作或不工作,對這個家的可支配所得的影響只有7,500元。
這只是舉例說明,你的財務狀況可能和這些例子有很大的出入。不論如何,考慮家庭預算的第一步是正視實際狀況。家裡一個人工作和兩個人工作的收入分別是多少?實際的托育費用大概是多少?你可能需要使用線上稅務計算工具(或是報稅工具)來幫助你釐清,托育免稅額或其他因素對你的所得造成的影響。
這只是你要計算的第一部分,你至少還有兩樣東西要考慮。
第一,這個算式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變。教養孩子的費用會隨著孩子長大而減少。孩子就讀中小學期間的花費會比較少,因為公立學校是免費的。如果你一直在職場工作,你的收入大概會不斷增加(因每個人的工作而異,但對大多數人是如此)。這代表重回職場後的頭幾年好像賺來的錢都花掉了,但長期來看,仍然對你的家庭有利。當然,你也可以只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暫時不工作,過幾年再回到職場(許多人都這麼做),但重返職場的難易度會因工作而異。沒有人能保證當你回到職場時,薪水不會大幅減少。更別提退休金的減少。
沒有一體適用的原則可以幫助你思考短期和長期的利弊得失;不過,你也不應該只做孩子零到三歲的財務規劃。
第二,你還要考慮經濟學家所謂的「金錢的邊際價值」。假設你去上班可以使你家的收入變多。你可以算出那個金額的數值,但那個數值不一定能反映出你的幸福感會提高多少。比較好的做法是,從經濟學家所謂的「效用」(也就是幸福感)角度,思考那些錢可以為你的家庭創造多少價值。你的生活會因為那些錢而發生多大的變化?你要用那些錢買什麼東西?如果它無法讓你更快樂,那些錢就不具有太大的價值。
哺乳最好?哺乳比較好?有沒有哺乳其實差不多?
關於哺乳的研究大多有所偏頗,因為選擇餵母乳的人和選擇不餵母乳的人有很大的差異。在美國和大多數的已開發國家,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較高的女性,有較高的比例會選擇哺乳。
不過在歷史上,情況並非一直都是如此。過去一百年來,哺乳的風潮有時興盛,有時消退。二十世紀初期,幾乎所有女性(只要生理狀況允許)都哺餵母乳。但從1930年代開始,比較「現代」的配方奶粉問市,使得哺乳的比例大幅下滑。之所以會有這個現象,可能是因為哺乳本來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1970年代之前,絕大多數的母...
推薦序
【推薦序】
高手在民間:經濟學家從醫學文獻提煉育兒經
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陳木榮(柚子醫師)
我是個兒科醫師,多年的門診中,不斷需要回答爸爸媽媽各種育兒教養相關問題,問題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而且推陳出新永無止境。
有些爸爸媽媽很聽話,會照我說的做;有些不管我說什麼,他們永遠有不同意見。我其實可以同理這些爸爸媽媽的處境,他們從不同管道獲得的答案,可能完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當然不知道應該要相信誰,久而久之更造成多疑的個性。我要說句實在話,針對育兒教養相關問題,有些我可以現場回答,有些還真沒辦法直接給答案。因此,現實的狀況逼得我在結束門診之後,仍要不斷進修充實知識,希望身為兒科醫師,能夠給爸爸媽媽一個最佳答案。
醫師的最佳答案怎麼來?
大部分醫師一向相信多年醫學教育訓練中不斷強調的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我們把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試著從科學角度出發,在龐大文獻中尋找出相關資料,再分析出強度最高的證據,進一步找出這個問題當下最合適的答案。幾年來我依循著相同模式,一次又一次在醫學文獻中挖掘事實,用證據幫助相信的父母,也用證據說服那些不願相信的爸爸媽媽。
醫師所採用的這套尋找答案的方式,我原本以為不具相關醫療背景的人會很難理解,一直到讀了《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父母最關鍵的教養決策》這本書,我才知道我錯了。真正高手在民間,這本書作者是非醫學相關科系的經濟學家,卻能針對爸爸媽媽對於學齡前兒童的育兒教養決策,以數據資料來協助解決。整本書中,對於每一個育兒教養問題,作者沒有使用一般網路搜尋建議,沒有跟隨街頭巷尾道聽塗說,而是提出相關文獻,用數據把證據放在眼前,有力的說服每一位爸爸媽媽。
以書中的「幼兒管教」章節為例,相信大家一定遇過長輩或是鄰居七嘴八舌的說:「孩子不乖就要打」,因此爸爸媽媽甚至可能迫於旁人壓力而動手體罰孩子。從現在起,請各位爸爸媽媽不要再這樣做了,作者在書中明確提出研究文獻指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體罰有助於改善行為」、「有證據顯示體罰會造成負面影響」。作者已經幫忙整理出所有證據,告訴大家體罰壞處多而沒有好處,爸爸媽媽實在沒有任何理由繼續體罰孩子了。
本書是由經濟學家寫的育兒教養建議,真的十分適合平常理性育兒的父母。不過感性的爸爸媽媽更應該看看這本書,畢竟育兒教養這件事還真的不能完全憑感覺。除此之外,還有些朋友只相信口耳相傳,卻不信實證醫學證據,更應該請他來看看這本書!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因此我推薦這本書給大家,做為育兒教養的參考。但是身為兒科醫師,我必須強調,大環境中各種研究文獻報告不斷推陳出新,「現在最好」不見得代表「以後持續最好」。請大家看完這本書之後,吸收書中的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習這本書從數據實證中找出答案的實事求是精神,一次又一次,不斷修正育兒教養方式,才是閱讀這本書真正的收穫。
【自序】
序言
面對互相矛盾的育兒資訊時,你要如何決定怎麼做才是對的?包括對你的寶寶、你自己,還有你的家庭。這是育兒過程的重要問題。
我是個經濟學教授;我的研究聚焦於健康經濟學。我的工作是分析資料,試著從我的研究找出因果關係。然後我會試圖將這些資料放進某些經濟學架構(仔細檢視成本效益的架構)中,做為決策的依據。這是我做研究的方式,也是我教學的重點。
我也試著在工作以外的地方使用這些決策原則。幸好我先生傑西也是個經濟學家,我們有相同的思維,於是我們運用相同的架構,一起為這個家做決定。我們在生活中會使用很多經濟學觀念,即使剛升格為父母時也不例外。
例如,在我生潘妮洛碧之前,我大多自己做晚餐。我很喜歡做菜,因為做菜能讓我放鬆心情。我們吃飯時間很晚,大多是七點半或八點,飯後再休息一下,就上床睡覺了。
潘妮洛碧剛出生時,我們依然維持這個作息時間。但是當她開始和我們一起吃飯時,情況就亂了套。她吃晚餐的時間是六點,而我們最早回到家的時間是五點四十五分。我們希望全家人一起吃飯,但你要怎麼在十五分鐘內準備並煮好一頓飯?
下班後從零開始準備一頓飯是個不可能的事。我考慮過其他選項。我們可以到餐廳外帶晚餐。我們可以分成兩批處理,先簡單弄好潘妮洛碧的食物,把她餵飽。等她睡著後,我再弄一頓比較豐盛的晚餐。我發現市面上有一種預備食材便利包,裡面有一道菜的所有食材,你只要開火煮一煮就行了。甚至有宅配到府的素食便利包。
有這麼多選項,你要選擇哪一種?
如果你想採取經濟學家的思維,就要從數據著手。以煮飯的例子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和我自己構想菜單再準備食材相較,這些選項的成本比較高、還是比較低?到餐廳外帶食物比較貴。分成兩批處理,先餵潘妮洛碧吃雞塊,然後我們再吃大人的食物,成本和全部我自己弄差不多。食材便利包的成本介於中間:比我自己買食材並準備晚餐貴一些,但比外帶便宜一點。
但有一些因素沒考慮到,我沒有把我的時間的價值算進去,或是套用經濟學家的說法,我還沒考慮到「機會成本」。我通常在一大早準備當天的食材,大概會花十五至三十分鐘。我可以把這些時間用來做別的事(像是寫書、寫論文)。這些時間具有真正的價值,我們不能將它排除在成本的計算之外。
考慮到這點之後,食材便利包似乎變成了很有吸引力的選項,連外帶食物都開始具有吸引力。價格上的差異比不上我的時間的價值。分成兩批煮似乎最糟,因為我要花更多時間在煮飯上。
但事情還沒完,因為偏好這個因素還沒算進去。我有可能真的很喜歡規劃菜單和準備食材,有不少人是如此。因此,即使其他的選項在成本上占了優勢,自己煮仍然是個合理的選擇。基本上,我有可能願意為了選擇自己煮,而付出一些代價(按照經濟學的觀點)。
就時間考量來說,外帶現成餐點可能是最便利的選項,但有些家庭非常重視吃自己煮的東西。就晚餐分成兩批這件事來說,有些家長希望全家人能每天晚上一起吃頓飯,有些人則希望大人和孩子分開吃,這樣才有機會和另一半好好放鬆和聊天。又或者你希望是兩種方式都用,有時大人和小孩一起吃,有時分開吃。
偏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條件完全相同的兩個家庭(食物成本、時間的價值和可以採取的選項都相同),可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因為這兩家人的偏好不同。這種經濟學的決策方式並不會替你做決定,它只會告訴你如何架構你的思考模式。
它請你問自己一些問題,像是:你喜歡做菜的程度有多高?因為那會決定什麼才是正確的決定。
以我們家來說,我和傑西想和潘妮洛碧一起吃飯,而我們不喜歡外帶現成的餐點。我雖然喜歡做菜,但沒有喜歡到想要全程自己處理,於是我們決定嘗試採用素食便利包(這個選項很好,只是它搭配的羽衣甘藍分量有點多)。
這個例子看起來或許和是否選擇哺乳或其他育兒相關議題相差很遠,但就決策過程來說,其實是相同的。你需要資料(以哺乳的例子來說,你需要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指出哺乳有哪些好處),也需要考量全家人的偏好。
──本文摘自「序言」
【推薦序】
高手在民間:經濟學家從醫學文獻提煉育兒經
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陳木榮(柚子醫師)
我是個兒科醫師,多年的門診中,不斷需要回答爸爸媽媽各種育兒教養相關問題,問題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而且推陳出新永無止境。
有些爸爸媽媽很聽話,會照我說的做;有些不管我說什麼,他們永遠有不同意見。我其實可以同理這些爸爸媽媽的處境,他們從不同管道獲得的答案,可能完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當然不知道應該要相信誰,久而久之更造成多疑的個性。我要說句實在話,針對育兒教養相關問題,有些我可以現場回答,有些還真沒辦法直接給答案...
目錄
推薦序 高手在民間:經濟學家從醫學文獻提煉育兒經 陳木榮(柚子醫師)
各界讚譽
序言
第一部 人之初
01 前三天
02 等等,你要我帶他回家?
03 相信我,把產婦內褲帶回家
第二部 第一年
04 哺乳最好?哺乳比較好?有沒有哺乳其實差不多?
05 哺餵母乳:該怎麼做
06 睡覺的姿勢和地點
07 安排寶寶的作息表
08 疫苗:要接種
09 全職媽媽?職場媽媽?
10 誰該負責照顧孩子?
11 自行入睡訓練
12 母乳之外:開始餵副食品
第三部 從嬰兒到幼兒階段
13 學會走路,早或晚:生理發展里程碑
14 小小愛因斯坦與看電視的習慣
15 開始說話,快或慢:語言能力發展
16 如廁訓練:貼紙或巧克力糖
17 幼兒的管教
18 教育
第四部 家園防線
19 夫妻關係
20 增添成員
21 成長與放手
致謝
推薦序 高手在民間:經濟學家從醫學文獻提煉育兒經 陳木榮(柚子醫師)
各界讚譽
序言
第一部 人之初
01 前三天
02 等等,你要我帶他回家?
03 相信我,把產婦內褲帶回家
第二部 第一年
04 哺乳最好?哺乳比較好?有沒有哺乳其實差不多?
05 哺餵母乳:該怎麼做
06 睡覺的姿勢和地點
07 安排寶寶的作息表
08 疫苗:要接種
09 全職媽媽?職場媽媽?
10 誰該負責照顧孩子?
11 自行入睡訓練
12 母乳之外:開始餵副食品
第三部 從嬰兒到幼兒階段
13 學會走路,早或晚:生理發展里程碑
14 小小愛因斯坦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