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平行時空警告:《未來總動員》〉
過去一年多,台灣由於防疫得法,在別的國家動輒每天確診病例數千、數萬、甚至數十萬的情況下,我們的確診人數經常只是個位數,甚至有好幾十天連續掛零,因此被外媒讚譽為全球防疫的資優生,還打趣說台灣是活在「平行時空」之中!然而,最近兩週因華航機組員群聚感染而出現的防疫破口,迅速擴大為本土型社區感染,光是5月14日一天的確診病例暴增至180多例,是歷來最高的數字,逼得行政院長於15日上午親自召開臨時記者會,衛福部長即席宣布雙北市升為三級防疫警戒,暫定為期兩週,期間將關閉全國娛樂場所,包括電影院。自去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從未真正關閉過的台灣的電影院,終於難逃一劫!至此,我們也才恍然醒悟:台灣並不是活在「平行時空」之中,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設若在今年4月底,有一位自稱來自2035年的「未來人」到了台灣,他告訴當時仍享受著歲月靜好的蔡政府:「台灣將在5月有疫情大爆發,他的到來是為了追查這次新冠病毒的源頭和不斷擴散的原因,並對台灣人提出致命警告。」你以為我們的官員不會把這個人看作妄想症患者而把他送到精神病院關起來嗎?假如你已經看過《未來總動員》(12 Monkeys,又名《十二隻猴子》),就會明白人類對來自「平行宇宙」的一些信息,通常都會抗拒和排斥,儘管那個信息對當時的人會有很大的好處。所以,用科幻電影類型來提出「致命病毒陰謀」的《未來總動員》,雖在1995年己公開問世,而且還相當賣座,但對於2003年發生的SARS病毒疫情並未發生示警作用。18年後,性質類似的COVID-19神祕地出現,迅速肆虐全球,歷經一年多仍未找到病毒源頭,卻在最近幾個月陸續出現了毒性更強的多個變種。此時,我們再來看看《未來總動員》片中男主角跨越時空追尋病毒真相的行動,是否會為如今的人類指出此病毒可能出自某陰謀者的線索呢?
《未來總動員》的故事創作靈感來自1962年的經典法國短片《堤》(La Jetée),全長28分鐘。這是一部關於時間旅行、記憶和夢、戰爭與世界末日的科幻電影,影像風格獨特,全由一連串靜態照片以流暢剪輯手法組合而成,實驗性強烈,故事情節也耐人尋味,有力地呈現了反戰主題。英國導演泰瑞‧吉連(Terry Gilliam)在1985年以天馬行空的科幻片《巴西》(Brazil)走紅國際影壇,他自稱是《堤》的影迷,且認為這部短片有著改編成科幻長片的完美基礎,乃說服該片導演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向環球影業提案這個計畫。環球同意買下影片的改編權,並選擇泰瑞‧吉連出任長片導演,認為他的作品風格非常符合《未來總動員》的非線性劇情及時間旅行的母題。當時以《終極警探》(Die Hard)系列成為天皇巨星的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自願降片酬接拍男主角詹姆斯‧科爾(James Cole),扮演「12猴子軍團」領袖的重要配角傑佛瑞‧戈尼斯(Jefferey Goines)則幸運地找到以《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成名不久的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出演,於是有了這部「先知預言」般的神作。
劇情描述在2035年,地球上的人類只有少數能在地底存活下來,科學家為了追查1996年時病毒擴散的原因,讓囚犯詹姆斯‧科爾通過時間旅行回到1996年去調查,線索是當年的一則提及「12猴子軍團」的電話留言錄音,希望能設法阻止事件的發生。但第一次傳送機器出現錯誤,科爾被送到1990年的巴爾的摩。他向人們描述6年後將有50億人口死於一場病毒災難,被精神病醫生凱薩琳‧雷莉(Kathryn Railly)診斷為精神分裂和妄想症,送他入精神病院。在那裡,科爾認識了年輕病患傑佛瑞,並無意中啟發了他「毀滅世界」的靈感。隨後,科學家又一次將科爾傳送回1996年,他發現病毒的發源地是在費城,乃挾持了凱薩琳開車送他到費城,並找到了12猴子軍團。原來傑佛瑞之父為著名的病毒專家科蘭德,而凱薩琳也偶然間留下一段電話留言警告12猴子軍團的可能威脅……
後來《十二隻猴子》也由Syfy拍了電視劇版本,於2015-2018年分四季播出。
〈「平等」是要爭回來的——看《RBG:不恐龍大法官》的啟示〉
「人皆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只是一個崇高的理想,在現實世界從來不存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建國先賢湯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在《美國獨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最早提出的這句話,在20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無法完全做到。而其中有一些能做到「人人平等」的部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需要人們不斷的用力爭取而來。例如:黑人向白人爭取不再種族歧視,女性向男性爭取不再性別歧視,同性戀者向異性戀佔多數的社會爭取婚姻平權……等等等等。
在本屆美國總統選舉即將揭曉的前夕,我特意把甫於今年9月18日過世,享壽87歲的美國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生平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RBG)找出來看,覺得特別的有意思。她好幾次患了癌症都挺過去了,卻在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大選正趨向白熱化的關鍵時刻在大法官任上去世,使川普抓到機會迅速提名跟金斯伯格的立場正好相反的保守派大法官巴蕾特(Amy Coney Barrett)填補她的空缺,彷彿是一種天意。而當前正在競選新聞(和醜聞)熱頭上的幾位總統級人物:川普、拜登、歐巴馬(Barack Obama)、柯林頓,全都在金斯伯格出任大法官的路上扮演過關鍵角色。
1993年柯林頓總統提名已經60歲的露絲‧巴德‧金斯伯格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而當時任參議員的喬‧拜登擔任大法官聽證會的主席。1998年,固特異輪胎女性員工莉莉‧萊德貝特(Lilly Ledbetter)爭取「男女同工同酬」而提出上訴,最高法院在2006年宣判時以訴訟效期已過駁回了她的起訴。金斯伯格發表了異議意見,認為最高法院在迴避問題,要求國會糾正此案錯誤。2009年歐巴馬在上任總統10天後就簽署了法案修正,風光攜同金斯伯格出席新聞發布會。金斯伯格在任上多次以發表鏗鏘有力的「異議意見」的方式為少數派發聲,並爭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過,金斯伯格過度愛恨分明的性格也有失去分寸的時候,2016年川普選上了美國總統,身為大法官的金斯伯格出言痛批,此舉引來諸多批評,認為她失格,金斯伯後來也為此道歉。諸如此類的發現,都增添了觀賞此片時的樂趣。
金斯伯格一生最鮮明的形象和最大的成就,是性別平權的法律先驅。她主要的貢獻,是從1960年代初即已起步的美國女權運動中身體力行,在當時幾乎全由白人男性把持的政治和社會體制中努力突破不斷爭取,透過多個法律官司和釋憲案例逐漸落實了「男女平等」的真諦。金斯伯格能夠建立這不世之功,首先當然是依靠自己過人的專業實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而她能在康乃爾大學就讀時即碰到畢生摯愛並一直支持她向前衝的丈夫馬丁‧金斯伯格(Martin D. Ginsburg),則是這位女權先驅的幸運,否則她不可能在已為人妻而且育有一歲兩個月孩子的情況下進入哈佛法學院就讀,從而展開其日後非凡的功業。馬丁也可以說是身體力行「男女平等」的先驅,他的幽默感和包容在影片中均有鮮明的表現,他們家兩位子女在訪談時對母親從來不會煮飯等等的一些吐槽也相當有趣,反映出性格比較嚴肅的露絲平凡人的一面。此外,金斯伯格跟政治立場相左但是同樣喜愛歌劇的保守派男性大法官交情深厚相約出遊共乘大象;高齡80多歲的金斯伯格在總統發表國情咨文時打瞌睡等有趣畫面,都使本片成為一部有「人味」而非光是想推銷政治理念的枯燥紀錄片。
本片介紹的重要案例有很多都相當有趣,例如1975年單親爸爸申請育兒津貼被拒一案說明了男性也有可能是「男女不平權」的受害者;1977年女性陪審員一案,男性大法官竟公然嘲笑金斯伯格:「難道你要女性頭像也出現在鈔票上嗎?」1996年女生報考全男生的維吉尼亞軍校引發的釋憲案更使「男女平等」走前了一大步,2017年金斯伯格應邀到到該校出席20周年紀念大會並發表演講,是相當鼓舞人心的歷史場景。導演在影片後段用相當多的篇幅,介紹時下的美國年輕人為金斯伯格取了「惡名昭彰的R.B.G.」(Notorious RBG)的外號,並不斷用次文化方式把一個80幾歲的老太太炒作成「潮人偶像」,則是顛覆成規的有趣案例。
〈談全球最熱門的《后翼棄兵》〉
以西洋棋(國際象棋)為題材的7集迷你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在網路平台上線後,迅速引起注意,並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譽為「滿分零負評」的年度必看神劇,說來頗為出人意外。因為西洋棋在台灣並不是熱門的棋類運動,能弄懂國際象棋遊戲規則和專業術語的人沒有幾個,而本劇的時代背景又是本地觀眾相當陌生的19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加上本片的女主角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並不是什麼大明星,在在說明它是一個行銷人員口中「賣相不佳」的美劇,出品本劇的Netflix就沒有在上映前安排任何宣傳。然而世事難料,《后翼棄兵》就是在眾口交譽的情況下憑實力走紅了,兩個星期內成為全球最熱門的影劇話題,如同劇中的孤兒貝絲‧哈蒙(Beth Harmon)憑實力成為了全世界的西洋棋后。這個勵志故事,在如今的動盪時代有如一碗心靈雞湯,人人都樂意喝下。
《后翼棄兵》改編自美國小說家沃爾特‧特維斯(Walter Tevis)在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后翼棄兵》,在此之前他已經有三本小說被改編成電影:《江湖浪子》(The Hustler,1961)、《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1986)、《天外來客》(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1976),前兩部影片是正集和續集,描寫外號「快手艾迪」("Fast" Eddie)的撞球騙子愛德華‧費爾森(Eddie Felson)的故事,兩片都由保羅‧紐曼主演。第三部是科幻片,講述一個外星人為了尋找水源而來到地球。
2020年面世的《后翼棄兵》來自37年前出版的小說,而在小說出版前3年,真實的美國棋王鮑比‧費雪(Bobby Fischer)因為流浪罪而被政府逮捕的新聞才鬧得沸沸揚揚,此事很可能是促成特維斯創作女棋王故事的主因,而在史上首位擊敗俄羅斯棋王的美國人鮑比‧費雪,也就自然成了特維斯塑造本書主角貝絲‧哈蒙的角色原型,包括美蘇冷戰的故事時代背景也全盤接收過來。
鮑比‧費雪本尊的真人真事曾在2014年拍成傳記片《出棋致勝》(Pawn Sacrifice),由拍過《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和《血鑽石》(Blood Diamond)的愛德華‧茲維克(Edward Zwick)執導,「第一代蜘蛛人」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主演,陣容不弱,製作也認真,但上映後不受歡迎,票房只有600萬美元。片中的天才棋王脾氣很臭,又有強烈的妄想症,角色很不討喜;加上編導把劇情焦點過分拉往美蘇對抗的政治面發展,調子又剛又冷,令觀眾不容易親近。
史考特‧法蘭克(Scott Frank)在編導《后翼棄兵》時顯然深入分析過《出棋致勝》在藝術處理上的優劣所在,揚長避短,例如承繼了結合了多首1960年代流行歌曲來凸顯時代風貌的手法,拍攝十多場下棋比賽的鏡頭盡量靈活多變,重要的是淡化了全劇的政治意味,而大大強化了女主角與其他角色的友情和親情關係,貝絲‧哈蒙的成長弧線也更明顯了。這種「以柔克剛」的創作策略,使本劇突破了下棋影視作品在市場上一向遭受的冷待,首次成為排行榜冠軍的熱門劇。
「后翼棄兵」是西洋棋開局的一種專業術語,意思是指皇后往前走,讓位在後方的兵被對手吃掉。這樣做看起來像是認輸的走法,其實不然,因為犧牲之後還可以前進攻擊對手。故這個切題的片名可以呼應本劇的主題,也詮釋了女主角貝絲在面臨比賽的重重挫折後的調整策略與再出發。
本劇的最成功之處,就是讓完全不懂西洋棋的觀眾也能夠看得津津有味,成功打破了專業劇的壁壘。編導採取的創作策略,是讓九歲時完全不懂棋藝的貝絲不斷向教她下棋的工友提問,讓觀眾同時弄懂了下西洋棋的基本規則。其後又透過菜鳥貝絲報名參加一次又一次的大小賽事,以及本來也不懂棋藝的養母加入了西洋棋的世界,讓觀眾進一步弄懂了比賽規則和更多的專業術語,使一般觀眾跨越了圍觀下棋的門檻,得以進入主角的外在與內在世界,並隨著她從美國小鎮轉戰到巴黎、莫斯科等國際大都會,同喜同悲,充分享受到追專業劇的樂趣。
貝絲‧哈蒙能成為戰力旺盛的天才棋手,除了過人的天分之外,跟童年時大量吃鎮定劑而產生的幻覺,和成長期的孤獨寂寞生活方式也脫不了關係,於是她長期專注於自己唯一能做好的事,也是唯一能靠它賺到錢的事。假如貝絲長此以往一個人孤獨走下去,她將成為一個酗酒嗑藥的失敗者,也永遠不可能打敗俄羅斯棋王博戈夫(Vasily Borgov)。要戰勝共產國家的「舉國體制」,生活在自由世界的人也不能老是高喊「個人主義」,也得群策群力作為對應。貝絲在一群棋界好友的無私相助下獲得了最後勝利,也可以說是「友誼萬歲」的一曲讚歌!
《后翼棄兵》果然在2021年(第78屆)金球獎的「迷你劇或電視電影」項目中榮獲最佳迷你劇與最佳女主角獎,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