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法的目的是什麼
弄清楚學佛法的目的是什麼,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也是用佛法幫助他人的第一步。
修行者如沒有弄清楚修行的目的是什麼,他的修行很可能永遠不會成功。這就好像一個人在一個大城市中行走,行走的人雖有腳有力氣,可以到城市中許多地方去,但他如不知道自己想去那裡,雖有腳可行也是徒然。修行者雖學過不少法門,如靜坐、念咒、讀經等,但如不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正如有腳卻不知往何處去的人一樣,雖然學過,也是徒然。所以,把修學的目的弄清楚,是學佛法的第一要務。
近代有一些知識份子,也許因受西方近代哲學的影響,往往抱著一種「反目的論」的想法,以為「目的」是世俗的,甚至是功利的。於是採取一種「漫無目的」的人生態度,對一切事都不計畫,對未來也不關心,以人生旅途中的「流浪者」自許。近代曾流行於西方的「嬉皮文化」,就頗有這種「反目的」的色彩,許多人還以佛教中禪行者,或中國道家哲學的信仰者自居。其實佛教的哲學那裡是如此?道家的哲學又豈只如此膚淺?佛法事實上是非常實用的人生哲學,是完全不含「反目的論」的思想的。只是人們總是會用一些古文化來做自己行為的註腳,為自己的「目的」找理由,結果佛教及其宗派之一的禪宗,就被許多人闡釋成另外一種面貌。其所造成的錯誤結果,往往令佛教徒感到啼笑皆非。
佛法的目的,是煩惱的止息,也就是人世間憂悲苦惱的止息。這是一個既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同時也是適用於現代人的最簡單而直接的答案。換句話說,佛法的目的是非常「入世的」,因為它積極地關懷人世間的苦痛,同時也是自利與利他的,因為佛法關懷的對象是「苦痛」,卻毋論那個苦痛出於自己或是他人。儘管在佛法實行的程序上,自利與利他有先後的次序(即必先自利後,方有能力利他),但佛法整體的目的是一樣的,即煩惱的止息。
有人認為佛法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後再「度眾生」。這個想法是在一般人心中很流行的思想,但這個答案不夠直接、明白。尤其是對一般連什麼是「佛」都不太瞭解的「非佛教徒」而言,「成佛」是一個含義不明的目的。而且在態度上而言,「成佛」多少讓人有一些「貪」的聯想。許多知識份子的直接反應就是「我為什麼要成佛?」,或「作人真有那麼不好嗎?」。佛從來沒有在經裡告訴他的弟子:「你們要學我,要變得像我一樣,成一個佛。」相反地,佛瀟灑地在世上說法說了四十五年,連一個字都不執著,更何況是「佛」?連「佛」的觀念都不執著,更何況是「成佛」的觀念,或是要修行人「成佛」?所以,「煩惱的止息」要較「成佛」更適合作為佛法的目的。
至於「度眾生」,表面上看似乎較成佛合適,其實不然。如果成佛會給人一個「貪」的感覺,「度眾生」至少是利他的,不應有這個缺點。但「度眾生」是一個很籠統的佛教語句。有人會問:「什麼是度?」許多佛教徒會回答:「度到彼岸。」當別人再問「什麼是彼岸」時,佛教徒的回答就眾說紛云了。有人說是西方極樂淨土,有人說是「涅槃」,又有人說是「不生不滅」的「法身」。其結果是回答並沒有滿足問題,卻引起更多的問題。當然,如果發問者願意打破砂鍋問到底,也許他會找到答案。但畢竟有如此耐心及好奇心的人究竟是少數。佛教徒與其責難大多數的人耐心及好奇心不夠,還不如責難自己沒有對一個問題給予一個「方便」且直接而有力的回答來得實際。
另一個佛教中較通俗的回答是「了生死」。不用我多說,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覺,這是一個比「成佛」及「度眾生」更容易引起爭議及更帶有「神祕主義」色彩的回答。用這個回答佛法的目的,犯了層次上的錯誤。「了生死」的確是佛法中解脫道的終極結果,但在那個層次以前用「了生死」做為目的,在態度上有基本的錯誤,因為一般人並不明白什麼是「了生死」。用一個不被明白的東西做為目的是危險的,而且會造成損害。通常的誤解是以為「了生死」就是「不再存在了」,結果造成世人對佛教的「灰色印象」,以為佛教是一種「徹底的自我毀滅」。這個損害是極大的。
事實上,佛教中的「了生死」,是徹底看見了並無實有的生死可了。生死現象和世間其他現象一樣,是緣起的,是沒有「真實性」的,只是整體流轉的一部份。人因為對自我的執著,所以為生死現象所迷惑,以為「真的死了」、「真的生了」,在「生死」中哭哭啼啼、苦痛不已。佛看出了這個現象的「緣起性」及「不真實性」,故在生死中得自在,不再為生死現象所迷惑,所以謂之「了生死」。但這個見解,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楚的,更不適宜做為一個問題一般性的回答。如有人用「了生死」作佛法目的一般性的回答,就好像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回答一個幼稚園小朋友的問題一樣,是無意義且不切實際的。
我再三地強調「態度」的重要性,是希望大家不要以為,態度上一點點的偏差或缺點沒有那麼重要。事實上非常重要。「態度」有問題,就意味著「見解」的問題,「修行」的問題乃至整個「文化」的問題,而整個文化的內涵及精神,就表現在存在於此文化中人的態度上。人的見解可以學來、聽來,但態度就牽涉到一個人整個的生命。無論是知性或感性層面的東西,都會表現在一個人各種的態度上。我們幾乎可以說,態度就代表了一個人,它是一個活生生且無所遁形的東西;一個小小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很深的思想及人生觀。所以我一開始就提出現代學佛法者兩個基本的障礙,一個是佛理上的「玄學化一,一個是態度上的「神祕主義」,就是希望大家能在一切處,隨時思維我們在基本態度上的缺失。
當有人問我們什麼是佛法的目的時,我們在回答的同時,不妨自我檢討一下,我們所給的答案,有沒有「玄學化」及「神祕主義」的傾向。如果我們的回答很平實,令人更瞭解了一些事實,至少我們可放心沒有犯下態度上的錯,或製造了更多的問題。但如別人聽了我們的回答或和我們討論之後,變得更迷惑或問題更多,則很有可能是我們在回答問題時,在思想上有玄學化的傾向,或態度上有神祕主義的色彩。這是很值得現代學佛人深思的。
尤其在修行的時候,修行人的每一個心念,事實上和他修行的目的有直接關係。人們在許多事上的努力,往往只是當初一個念頭的深化和擴大。懷抱著神祕的目的而修行的人,其修行所得到的結果,自然就都是一些神祕的現象。所以,我以為在最起始處把佛法及修行的目的弄清楚,實在是極端重要的;而且是一點點的偏差都不能有,一旦有了,就一定會在某一個層次的修行上表現出來而構成問題。
事實上,想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四念處」。簡而言之,四念處是一套佛所發明的方法體系,能使修行人對自己及自己存在的環境更為瞭解。一個四念處修得好的人,會對自己生活中的各種態度了知的很清楚。那一個念頭、那一句話背後,到底有沒有「玄學化」的思想或「神祕主義」的心態做推動力,會在「心念處」及「法念處」的覺照中,了知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