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先民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看起來軟趴趴的泥土居然也可以用來蓋房子?
這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呢?
作者簡介:
作者:林憲正
在山城苗栗出生,小學時級任老師最擔心的就是我的作文,沒料到成年後卻一直從事文字工作。
曾經是媒體人,擔任平面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多年前離開媒體,就在出版機構擔任編輯,同時也做翻譯工作。
成年後遠離故鄉,始終在北台灣工作,因從事翻譯工作,有很多機會藉著文字,神遊世界各地,在多年前退休後,發現在地才是最可愛,因而與故鄉某些文史工作者多所連絡,也花了心思在這方面,才了解自己的不足。
繪者:BirBir巧
桃園人,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擅長療癒、風格細膩的手繪感插畫作品,Yotta 合作講師,開設Procreate 電繪入門,零基礎也能畫出手感水彩插畫,超過兩千位學員報名參與課程。
作者序
作者的話:
房屋的主角是人,少了人,房屋就走味了。
地方創生是近時很流行的用語,老屋活化也形成熱潮;2022年元月桃園楊梅京兆堂三合院遭拆除的消息,讓人頓胸捶足。這規模宏偉的老屋,越來越少。拆一間,少一間。
由於社會型態改變,我們先人生活的環境,與現今差距很大,過往生活的痕跡,日漸消逝,令人不勝唏噓。
「歡欣來我家」介紹數個類型先人居住的房舍,部分已很罕見,這些是先民生活文化的一環,我們豈能坐視它們這樣消失?
繪者的話:
大家好,也可以叫我巧巧,繪製這本冬暖夏涼的土角厝時,找了很多古早的建築、農具、人物衣著等,希望能夠呈現完整的時代樣貌給讀者們看,在搜尋資料的時候其實滿辛苦的,因為很多早期照片不完整,常常需要東拼西湊才有比較具體的畫面,但很有趣,彷彿跟著一起進行一場時光之旅!
作者的話:
房屋的主角是人,少了人,房屋就走味了。
地方創生是近時很流行的用語,老屋活化也形成熱潮;2022年元月桃園楊梅京兆堂三合院遭拆除的消息,讓人頓胸捶足。這規模宏偉的老屋,越來越少。拆一間,少一間。
由於社會型態改變,我們先人生活的環境,與現今差距很大,過往生活的痕跡,日漸消逝,令人不勝唏噓。
「歡欣來我家」介紹數個類型先人居住的房舍,部分已很罕見,這些是先民生活文化的一環,我們豈能坐視它們這樣消失?
繪者的話:
大家好,也可以叫我巧巧,繪製這本冬暖夏涼的土角厝時,找了很多古早的建築、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