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最高成就,玄奘大師親譯,學佛之人不可錯過的經典
◎作者精研佛學義理三十餘年,對於佛理知見、修行生活等頗具心得,以此疏解《唯識三十頌》,於修行者對唯識學之領會,頗有助益。
◎經典原文、譯文及釋義三者並行,方便讀者對照參悟,體會真實法義。
◎原典共120句,簡約而精要,涵蓋廣泛的佛理系統,值得修行者仔細研究。
《唯識三十頌》為大乘佛教重要典籍,由世親撰寫,玄奘翻譯。
世親通習佛教大小二乘思想,著述豐富,《唯識三十論》是世親最後的作品,也是一生智慧的精粹,總結整理了前期各種經論中的唯識思想,是唯識學上的最高成就。
譯者玄奘則是唯識學的權威,宏揚唯識學不遺餘力,創立中土唯識宗(又名法相宗),《成唯識論》即為立宗之作。
《唯識三十頌》全文只有一百二十句,但含義深廣,能連結各個系統,共有三大主題: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前二十四頌是明唯識相,說明世間一切法相,皆不離識,萬法之相歸屬唯識。
第二十五頌是明唯識性,說明萬法的特性,相是事,性是理,有相必有性。最後五頌是明唯識位,說明修學唯識的證果,內容包括由資糧位至究竟位等五位。如此依相、性、位勤修勤習,融會貫通,而能引至境行果。
修學唯識若不修證,便止於幻想;若沒有次第階位,便流於空談戲論,所以必須有證有果才有意義。即此可知,本頌是能實踐力行的佛法,而本書則是您進入唯識的最佳輔助。
作者簡介:
無知
一九五三年出生於台灣中部鄉下,初中畢業後,北上半工半讀,於慈航高中完成學業,後來考上政府機構,當上公務人員。
生活有些拮据,但不失悠閒,是故業餘喜好各類宗教,最終選擇佛教,作為終身信仰。雖因福德不足以剃渡,但時刻依教奉行,三十幾年無有間斷。老來欲將所學分享心得,是故作者本是無名小卒,雖文筆粗俗,但求人人易懂,雖言詞未登大雅,但求顯示真實佛法,由此祈盼能與有緣之人,早日登上彼岸,其他並無所求。
章節試閱
第一頌:萬法皆由吾人八識的三種能變而生顯
頌文曰: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有三
大意是說我、法都是假立的名相,因為是依吾人之識變的關係,才有種種相轉變出現,而此識變有三種。
唯識學者主張唯有內識而無外境,於是外人會質疑:若唯識無境,為何世間人、乃至佛經上都說有我,也有法呢?衆生即是我,所受的境界即是法,根身受報而覺受器界,豈非有我能受一切法?
頌文第一句的「假說」二字,意思是說「我」與「法」,悉皆因緣所生,幻變無常,並無實性。世人不知「此有乃是非有,此相乃是非相」的道理,故妄執為有。佛經中所說的我法,則是隨順衆生,方便說有我、法。名「假說」。
衆生所執的「我」其實是識變的「能取」之「見分」;而「法」者,其實是識變的「所取」之「相分」,即此識變之見分與相分,令衆生以為有我、法之相。然此相為識所變,吾人之識變則有三種。
第二頌:三能變識及阿賴耶識
頌文曰: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大意是說八識心王共有三種能變,所謂第八識的異熟能變、第七識的思量能變、及前六識的了別能變。首先是第八阿賴耶識,因為它能異熟一切種。
第八識有許多名稱,例如:藏識、如來藏、真如、阿賴耶識、異熟識……。因為第八識能攝藏一切法的種子,包括七轉識覺知心種子。覺知心會造作善惡等業,並薰習造業之習氣,回歸收藏於第八識中,名為業種。這些受薰的業種,並非一次即能夠現行成為果報,必須經過一次次薰習,加重習氣,待此業力種子因緣俱足成熟,方得現行成為果報。即此每次薰習,業種即生變異,乃至成熟受報,名為「異熟」之功能作用。
第八識攝藏業種並有異熟功能故,名異熟識。「異熟」有三義:
一、變異而熟:謂由因變異為果而熟,名異熟。
二、異類而熟:謂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果,類別不同,各自由相同業因,成熟時成為同類業果,名異熟。
三、異時而熟:謂今時所造之業,或今生即受報、或來生、或更久遠才受報,名異熟。
思量是指末那識的特長,它恒審思量,執第八識見分為我;相分為我所,無有間斷的思量審查。雖說恒審思量,但其審查了別能力却極低劣,須要依靠第六識幫助,才能知曉境相。
了別境識就是前六識,前五識唯能了別各自所緣境的粗相,須與意識俱起,才能了別所緣境的細相。
復次,阿賴耶識攝持一切種故,是前七識之母,亦是萬法之母。其所藏業種待因緣成熟時,即可生顯衆生根身與器界,令衆生受果報。在八識的三能變中,皆依阿賴耶識為主因。如是依異熟的變換,而有各識的識變作用,引生他法。所以頌文中,在它頭上加一個「初」字,表明居於首要的意思。
第一頌:萬法皆由吾人八識的三種能變而生顯
頌文曰: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有三
大意是說我、法都是假立的名相,因為是依吾人之識變的關係,才有種種相轉變出現,而此識變有三種。
唯識學者主張唯有內識而無外境,於是外人會質疑:若唯識無境,為何世間人、乃至佛經上都說有我,也有法呢?衆生即是我,所受的境界即是法,根身受報而覺受器界,豈非有我能受一切法?
頌文第一句的「假說」二字,意思是說「我」與「法」,悉皆因緣所生,幻變無常,並無實性。世人不知「此有乃是非有,此相乃是非相」的道理,...
作者序
唯識二十頌及三十頌皆為世親菩薩所造。唯識二十頌是針對外人執外境為有的邪見加以駁斥,並解說外人對唯識無境的質疑。
唯識三十頌則是將各種有關唯識的義理,作有秩序的敍述。全文只有一百二十句,但含義深廣,能連結各個系統。例如依相、性、位而能引至境行果。實在是唯識學不可多得的教材。
本頌文有三大主題:一、唯識相。二、唯識性。三、唯識位。前二十四頌是明唯識相,說明世間一切法相,皆不離識,萬法之相歸屬唯識。
第二十五頌是明唯識性,說明萬法的特性,相是事,性是理,有相必有性。亦即每件事的背後必有其道理存在,相若離性,便無所本了。
最後五頌是明唯識位,說明修學唯識的證果,內容包括由資糧位至究竟位等五位。修學唯識若不修證,便止於幻想;若沒有次第階位,便流於空談戲論。所以必須有證有果才有意義,即此可知本頌是能實踐力行的佛法。
唯識二十頌及三十頌皆是玄奘菩薩所翻譯。玄奘菩薩是唯識學的權威,宏揚唯識學不遺餘力,衆所週知的《成唯識論》即是他所著作。
玄奘菩薩,生於唐初,俗姓陳名禕,原籍河南,十三歲入洛陽淨土寺出家。後來因為聽聞諸師所講經論,表義各有所不同;經典中亦有隱晦之處,因此決定親往印度求經,以便明白虛實。
於是表請於朝,不蒙許可,乃於貞觀三年,孤身偷渡出國,沿途備受艱苦,遍歷西蕃諸國。至貞觀七年到達印度,入那爛陀寺,拜依戒賢菩薩為師,學習《瑜伽師地論》等唯識學。貞觀十九年回至長安,將所取梵文經文六百五十七部,獻於朝廷,太宗皇帝勒令其於弘福寺翻譯。主持譯事凡二十年,譯有經論七十五部,計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於唐高宗麟德元年寂,世壽六十五。
唯識二十頌及三十頌皆為世親菩薩所造。唯識二十頌是針對外人執外境為有的邪見加以駁斥,並解說外人對唯識無境的質疑。
唯識三十頌則是將各種有關唯識的義理,作有秩序的敍述。全文只有一百二十句,但含義深廣,能連結各個系統。例如依相、性、位而能引至境行果。實在是唯識學不可多得的教材。
本頌文有三大主題:一、唯識相。二、唯識性。三、唯識位。前二十四頌是明唯識相,說明世間一切法相,皆不離識,萬法之相歸屬唯識。
第二十五頌是明唯識性,說明萬法的特性,相是事,性是理,有相必有性。亦即每件事的背後必有其道理存在,...
目錄
作者序
唯識三十頌原文
第一頌:萬法皆由吾人八識的三種能變而生顯
第二頌:三能變識及阿賴耶識
第三頌:第八識的三不可知及五心所和受
第四頌:接續分析阿賴耶識體用及棄捨位
第五頌:末那識的體性與行相
第六頌:與末那識相應的四煩惱及心所
第七頌:末那識的攝屬及其伏斷
第八頌:說明第三能變的前六識性質
第九頌:總說明前六識相應心所
第十頌:遍行及別境心所
第十一頌:十一善心所
第十二頌:根本煩惱及六種隨煩惱
第十三頌:說另外十種隨煩惱
第十四頌:餘四種隨煩惱及不定心所
第十五頌:前五識依根本而生起,並須隨其他因緣
第十六頌:意識的活動與斷絕
第十七頌:我法皆空,唯識所現而已
第十八頌:唯識無境,能轉變分別
第十九頌:生死輪廻由於內因
第二十頌:遍計所執性之內容
第二十一頌: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的關係
第二十二頌:圓成實性與依他起性的相關性
第二十三頌:佛密意立三無性
第二十四頌:三無性之內容
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
第二十六頌:資糧位
第二十七頌:加行位
第二十八頌:通達位
第二十九頌:修習位
第三十頌:究竟位
作者序
唯識三十頌原文
第一頌:萬法皆由吾人八識的三種能變而生顯
第二頌:三能變識及阿賴耶識
第三頌:第八識的三不可知及五心所和受
第四頌:接續分析阿賴耶識體用及棄捨位
第五頌:末那識的體性與行相
第六頌:與末那識相應的四煩惱及心所
第七頌:末那識的攝屬及其伏斷
第八頌:說明第三能變的前六識性質
第九頌:總說明前六識相應心所
第十頌:遍行及別境心所
第十一頌:十一善心所
第十二頌:根本煩惱及六種隨煩惱
第十三頌:說另外十種隨煩惱
第十四頌:餘四種隨煩惱及不定心所
第十五頌:前五識依根本而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