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畫一詞雖起于日本,然其源於北宋,梁楷開其濫觴,牧谿繼之,到了元代末年因陀羅之時,達到了頂峰。
作者簡介:
▎蘇原裕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碩士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
主修佛教藝術
曾到南京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班研修美術考古及中國藝術批評專題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禪或謂禪那dhyāna,為梵語之古音譯,其意譯為「靜慮」或「思惟修」。禪定Samādhi,梵語之音譯為:「三昧」、「三摩地」,其意為「心一境性」,義理上分為「止」(奢摩他samatthabhavana)、「觀」(毘婆舍那vipassana bhavana)。禪那及禪定在釋迦摩尼之前,已是印度的傳統修行方式之一,在印度傳統思想書中,如:《奧義書》(Upanișad)、1《瑜伽經》(Yogasutra)2等書中均可見到,為八支瑜伽中的第七支及第八支。後為佛教所吸收,將「止」與「觀」分別作為戒、定、慧三無漏學中之「定學」與「慧學」來行持。
作為中國佛教的一支,禪宗之修行自然是以禪修為主體,禪宗初祖菩提達磨(或譯為菩提達摩)(Bodhidharma,369-385?~535-536)3史載其為南印度諸邦國中的一位王子,於梁武帝(蕭衍,464~549)大通元年(527),由南印度泛舟至廣州登陸,轉往健康(今之南京)與武帝晤談,不投機,渡江北上至嵩山少室面壁九年,4傳法於二祖慧可(487~593),以次下傳至三祖僧燦(504?~606)、四祖道信(580~651),四祖在黃梅破頭山建立道場,之後五祖弘忍(602~675)續在此山之東頭,弘揚黃梅禪法,史稱東山法門,而確立了「中國禪宗」之傳承,五祖之後先由神秀(大通禪師,605~706)5在兩京(長安、洛陽)傳法,曾獲得唐武后、中宗、睿宗三帝之皈依,有「兩京法主、三帝門師」之稱,其後嗣法弟子普寂(651~739)、義福(658~736)續盛行於江北兩京,直到慧能(大鑑禪師,638~713)6 之弟子荷澤神會(684~758)7於開元二十年(732)在河南滑台(今屬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大雲寺設無遮大會和普寂之弟子辯論南北二系禪法,轟動一時,安史之亂平定之後,於肅宗時被召入內道場供養,並立(神會)為七祖,確立了慧能之南宗禪法為「中國禪宗」之正宗禪法,其師慧能自然成為禪宗之六祖,至此展開了中國禪宗「南宗禪」之禪法的傳承,流傳、演化至今日之所謂的「禪」(Zen、Chan)。
一般而論,由隋至盛唐時期是禪宗的發韌期,中、晚唐時期是禪宗的成長期,五代、兩宋時期是禪宗的成熟期,元之後逐漸的走下坡,外與儒、道融合,內與淨、密合修,走向世俗化、大眾化…。禪也由不立文字、言語道斷、不可言說,走入了文字禪,再由語言文字的詩偈,進入了詩、書、畫合一,開展開了畫禪、禪畫的時代。
第一章 緒論
禪或謂禪那dhyāna,為梵語之古音譯,其意譯為「靜慮」或「思惟修」。禪定Samādhi,梵語之音譯為:「三昧」、「三摩地」,其意為「心一境性」,義理上分為「止」(奢摩他samatthabhavana)、「觀」(毘婆舍那vipassana bhavana)。禪那及禪定在釋迦摩尼之前,已是印度的傳統修行方式之一,在印度傳統思想書中,如:《奧義書》(Upanișad)、1《瑜伽經》(Yogasutra)2等書中均可見到,為八支瑜伽中的第七支及第八支。後為佛教所吸收,將「止」與「觀」分別作為戒、定、慧三無漏學中之「定學」與「慧學」來行持。
作為中國...
作者序
佛教藝術到了宋代時,因禪僧與文人、畫家之參予,交融衍生出禪畫來,由北宋之梁楷啟其濫觴,牧谿繼之,及至元代之因陀羅時期,達到了頂峰,對於此禪畫藝術之研究者極少,我因此而深入研究,作為寫博論之主題。
在法鼓文理學院就讀佛教學系碩士班時,於劉國威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大威德金剛圖像研究》之碩論,並發表了〈藏傳格魯派大威德怖畏金剛之形象初探〉《第十七屆『宗教與心靈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並在2014年第二十五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發表了陳清香老師指導的〈佛陀左手握執衣角造像源流與發展之探討〉一文。
到了佛光大學博士班以後,修了萬金川院長之「漢傳佛教專題研究」課後,深深的愛上漢傳佛教藝術。博二時,在指導教授潘襎老師之指導下發表了〈試探討漢代考古遺跡中可能的「佛教成分」〉《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十五卷第三期》。
並曾於2016年9月到南京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在汪小洋教授指導下學習「中國美術考古」、「中國藝術批評史」及陶思炎教授指導之「民俗藝術學」一學期,並發表了〈北朝佛教造像碑與佛教之本土化跡象初探 以臺北歷史博物館藏之張解等造佛七尊像碑為例〉《中國美術研究 第22輯》(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9年於法鼓中華佛研所雜誌發表了〈試論宋元時期禪畫特質〉《中華佛學研究 第20期》頁187-219;並於2020年1月完成了博士論文《因陀羅繪畫的研究—以寒山拾得繪畫為核心》,取得了宗教學博士學位,感謝諸位老師之指導,尤其是劉國威老師,在我求學八年的期間,始終不厭其煩地為我解惑、指點。
由於因陀羅之史料,極度的缺乏,有關之研究論文又極少,在博論寫作時,遇到了很多的瓶頸,幸賴指導教授潘襎老師對我的研究之指導、教授,才得以順利的完成了我的博士論文。
此書為就我的博論,略加修整而出版,時間倉促,恐有疏略之處,請不吝指教,以便於再版時修訂之。
佛教藝術到了宋代時,因禪僧與文人、畫家之參予,交融衍生出禪畫來,由北宋之梁楷啟其濫觴,牧谿繼之,及至元代之因陀羅時期,達到了頂峰,對於此禪畫藝術之研究者極少,我因此而深入研究,作為寫博論之主題。
在法鼓文理學院就讀佛教學系碩士班時,於劉國威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大威德金剛圖像研究》之碩論,並發表了〈藏傳格魯派大威德怖畏金剛之形象初探〉《第十七屆『宗教與心靈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並在2014年第二十五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發表了陳清香老師指導的〈佛陀左手握執衣角造像源流與發展之探討〉一文。
到了佛光...
目錄
推薦序 解密的文明建構 潘 襎 iii
推薦序 劉序 劉國威 vii
自 序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選題因緣 3
第二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5
第三節 學界研究現況與文獻回顧 9
一、有關因陀羅繪畫的研究 15
二、有關禪畫的研究 19
三、有關禪畫的博論 24
第二章 因陀羅所處之時代與環境 27
第一節 十三到十四世紀之中國 27
一、元代之政治環境 27
二、元代之社會階層 30
三、十三、四世紀時之民生經濟 32
第二節 禪宗在元代時之狀況 37
一、元代之宗教信仰 37
二、十三、四世紀之佛教與禪宗叢林 54
三、宋元禪風之轉變 86
小結 96
第三章 因陀羅其人與其繪畫 99
第一節 因陀羅其人 99
一、因陀羅活動於何年代 99
二、因陀羅來自何處 103
三、因陀羅的活動區域 105
四、因陀羅相關之禪宗法系、師承為何 107
五、因陀羅的名字為何 112
第二節 因陀羅之繪畫 117
一、祖師相 117
二、諸聖像 120
三、公案圖 127
四、禪機圖 144
小結 147
第四章 寒山拾得其人其事 149
第一節 宋元時期對禪宗祖師及散聖之尊崇 149
一、祖師 149
二、羅漢、散聖 151
三、神通與禪境 156
第二節 寒山拾得及其應化事蹟 159
一、寒山拾得其人 159
二、寒巖其地 183
三、寒山拾得應化事蹟 188
第三節 寒山拾得詩及其意境、禪境 206
一、寒山拾得詩 206
二、寒山拾得詩中之禪境 213
小結 230
第五章 有關寒山拾得繪畫 231
第一節 寒山拾得繪畫的表現及其演變 232
一、早期之寒山拾得繪畫(唐、五代至宋) 232
二、 鼎盛時之寒山拾得繪畫(南宋末至元代—因陀羅之時代) 239
三、 因陀羅時代之後的寒山拾得繪畫(明清以迄) 244
四、寒山拾得繪畫的表現 262
第二節 因陀羅繪畫的表現與風格 266
一、筆法 266
二、墨法 274
三、構圖 275
第三節 因陀羅繪畫的禪境形象表現 278
一、禪境、詩境、畫境 278
二、因陀羅繪畫的禪境形象表現 283
小結 290
第六章 結論 291
第一節 因陀羅繪畫之影響 291
一、日本禪畫的交融 291
二、對明清及近現代繪畫之影響 298
三、對歐美繪畫之影響 309
第二節 本書之學術貢獻與未來之展望 313
參考文獻 317
經典古籍 317
中文文獻 321
中譯文獻 323
外文文獻 325
期刊、論文文獻 327
工具書 328
參考網站 329
引用圖表 330
附錄 333
一、〈宋代中日禪僧交流法系表〉 333
二、〈指空禪師之印度禪法〉(載於《指空禪要錄》) 333
三、〈宋元禪師與禪畫簡表〉 336
四、閭丘胤之〈寒山子詩集序〉 346
五、《太平廣記》五十五卷〈仙傳拾遺〉,〈寒山子〉則 348
六、 《宋高僧傳》卷19,〈唐天台山封干師傳(木師寒山拾得)〉 348
七、《景德傳燈錄》卷27 351
八、 《天台山國清禪寺三隱集》釋志南序〈天台山國清禪寺三隱集記〉 353
九、〈朱晦庵與南老帖〉(索寒山子詩) 355
十、 〔明〕《正統道藏》第114冊,《洞真部方法類》卷中〈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鍊丹訣〉 356
十一、 〔清〕《欽定四庫全書》,北宋真宗天禧年間張君房撰,《雲笈七籤》卷七十三〈大還心鏡〉 357
推薦序 解密的文明建構 潘 襎 iii
推薦序 劉序 劉國威 vii
自 序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選題因緣 3
第二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5
第三節 學界研究現況與文獻回顧 9
一、有關因陀羅繪畫的研究 15
二、有關禪畫的研究 19
三、有關禪畫的博論 24
第二章 因陀羅所處之時代與環境 27
第一節 十三到十四世紀之中國 27
一、元代之政治環境 27
二、元代之社會階層 30
三、十三、四世紀時之民生經濟 32
第二節 禪宗在元代時之狀況 37
一、元代之宗教信仰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