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府城 謝龍介
近百年前,府城大儒連雅堂作臺灣語典時,不敢自慰且懼嘆曰:夫臺灣之語,日就消滅。傳統漢學(臺語),歷經日據時代乃至國民政府遷台後之政策失當,逐漸流失,惜哉。
漢學(臺語)傳自漳、泉二州,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國,源遠流長;凡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皆可以漢學臺語頌吟出其典雅優美之音律。華夏文化最珍貴的遺產,迄今留存在咱的美麗寶島臺灣;近百年來,雖有濟濟有志之士投入漢學臺語、詩詞等探討研究,但臺語文字及呼音之保存,仍然日漸凋零、岌岌可危。
志仰兄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收集諸多漢文俚俗語匯集成冊,並以十五音切音法為本,對詮釋優美典雅的漢學臺語,有莫大的助益;其精闢內容,堪為漢文俚俗語之經典,亦可作為漢學臺語教本之用,個人十二萬分的敬佩。
今民眾交流之間,漸減臺語之運用,或因年輕傳承日減,或因不識臺語音韻典雅及淵源之深,甚而對漢學臺語妄自菲薄,實令我輩有志者感慨著急。今聞 志仰兄願拋磚出冊義舉,個人藉此祝福,並深深期待更多有識之士,對漢學臺語繼續薪火相傳、進而發揚光大。
作者序
在路易莎寫完第400篇,闔上筆電,喝了一口涼掉了的咖啡,不想離開,也不能離開,因為突來的雷雨困住了我。
咖啡廳內輕音樂、磨豆機、還有客人吵雜的聊天聲,讓落雨聲和打雷聲變得模糊,只能透過落地窗外行人走路的腳步、拿傘的角度,判斷風雨的大小。看來短時間雨應該還不會停,我又點了一杯咖啡,我喜歡溫暖有溫度的感覺,繼續看著窗外的風雨、行人,也是發呆,也是沉澱,品著咖啡,也品著這幾年來寫作的心情。
前面的三輯,我經常是在「聽別人講話」的過程捕捉媽媽說過的話。這一輯「我聽你咧歕龜」,從去年「小滿」到「大暑」順利地寫了三分之一,卻突然陷入一個小漩渦中,因為「聽別人講話」已經鮮少讓我找到新的值得紀錄的詞彙;此外是有一些長輩們說的話,只有留下讀音,不易查考用字。
這小漩渦雖讓我暈頭轉向、找不到出路,所幸我沒有在漩渦中滅頂,一次一次我浮出水面呼吸的同時發現驚喜,找到不常使用或接近失傳的詞彙,我樂觀的認為我們不但可以留下並傳播它們的字音義,或許未來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或其他更聰明的技術可以幫我們找到散落各處未被尋獲的答案。
俗諺,也是我發現的額外驚喜之一。有許多有趣的俗諺,有的很地區性、很鄉土的、很貼近庶民生活的,有的趣味性高、有的具實用性、有的有警世作用、有的富含人生哲理與智慧。這樣俗諺,某個程度上它有接近詩詞的特性—把單純的語言文字提升到另一個境界。第五輯也將是俗諺專輯。
網路上也有許多粉專討論台語文字寫法以及俗諺,多半是在問某個意思台語怎麼說、台語某個音是什麼意思,從留言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每一個詞彙都有許多人不知道怎麼寫、不知道怎麼讀,甚至不清楚它的意思和用法。但樂觀反面思考,台語不是一個完全被放棄的語言,還有很多人對她有濃厚的興趣。
我的臉書粉專也常有人會回應某個詞彙以前聽過或已經很久沒聽到,也會參與討論或提出意見,這是契合我寫《消失中的台語》的初衷。追蹤者中男女比例大約是55:45,各年齡層的分布也算平均,從數字上來看,還是有不少年輕人對台語是有興趣的,只要年輕一代有興趣,台語就有機會可以繼續流傳下去。
怎麼讓年輕人有興趣,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大家都說學一種語言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丟在一個講那種語言的環境,用這語言思考,而不是做逐字翻譯;學台語也是,讓自己沉浸台語的環境氛圍,如果身邊沒那麼多人講台語,那麼,看戲劇,特別是布袋戲和歌仔戲,都是很好的方式,我常說國小學童的台語母語教學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小朋友一周看一齣布袋戲,我相信他們的學習興致一定很高,成效也會是。嘉義線鹿草鄉後寮村的余慈爺公廟,每年都有數百棚布袋戲,歌仔戲也超過數十棚,延綿超過兩公里,這些戲是酬神用,但是如果也有觀眾豈不更好?記得有位余先生曾在臉書粉專留言說:「現在的宮廟,是文言文及白話文(台語)傳承的地方。」確實宮廟與相關科儀祭典保留相當多的古典用法,是一塊可以探究瑰寶的地方,平民一點的戲劇,不豈也是。當學習台語變得輕鬆、變得自然,也就變得容易;同樣的,這也是寫《消失中的台語》的初衷。
雨停了,天晴了,出發往下一步走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