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以古為鏡,經世致用,
在職場、商場、戰場與人生各方面的智慧之書
博古鑑今的編年體史學巨著
歷史上規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編年體通史
˙組織縝密:大量描述地方史觀與社會史觀,取材廣博、時間綿長卻能條理清晰、深入淺出,讓讀者能夠直接了解《資治通鑑》,並以史為鑑,做出有利的判斷。
˙影響深遠:上起戰國,終於五代,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編年史,在史書中占有重要地位。跨越千年,歷經十六個朝代,史料價值極高,與司馬遷的《史記》並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成書不久,後世仿效其體例創作者眾,又自此發展出本末體和綱目體。
˙圖文並進:將千餘年改朝換代的過程以圖解、表格等方式具體的呈現,讓讀者輕鬆了解《資治通鑑》的內容與意涵。
【內容簡介】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資治通鑑》歷經十九年編輯完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著作。全書通貫古今,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共記載了十六個朝代的歷史。司馬光將這1362年的歷史,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依次記述;對於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及其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讓讀者能夠詳細地了解歷史的發展過程。
《資治通鑑》採用的是編年體的形式,按照年、時、月、日的順序記載史實,但它並非像流水賬目那樣機械地排年記事,而是有言有行,有分析有評論。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之後,編年體史書才又重新得到史學家的重視。其後人們大多用編年體編著史書,由此又發展出紀事本末體和綱目體。由此可以看出,《資治通鑑》的成書,一方面復興了編年體,另一方面又衍生出新的史書體裁,對於史書編纂學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資治通鑑》一書的書名是如何定的?
˙《資治通鑑》中多收錄哪些故事?
˙《資治通鑑》中的歷史故事帶給後世什麼樣的啟示?
˙為何說《資治通鑑》是一本帝王之書?
˙《資治通鑑》在中國史上為何會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章節試閱
蘇秦遊說六國
蘇秦在外遊歷多年,回家後非常貧窮。家人們都瞧不起他,暗地裡嘲笑他說:「別人都在發展自己的產業,以獲得豐厚的報酬。而他卻拋棄自己的本行,專幹些耍嘴皮子的勾當,窮困潦倒也是應該的。」蘇秦聽後倍感慚愧,從那以後,他便關上門來,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將家裡的書籍全都讀了一遍,期望從中尋求與國君相合的方法。之後,為了實踐自己的能力,他試圖遊說周顯王。但是顯王並沒將他放在眼裡。
接著,蘇秦來到了秦國,他對惠王說:「秦國的四周山關險固,渭水如帶橫流,東邊有關河,西邊有漢中,南邊有巴蜀,北邊有代馬,確實是一個險要而肥沃的天然寶地。再加上那些訓練得精銳的士兵以及眾多的百姓,完全能夠將天下吞併,而後建立帝業,統治全天下。」秦國剛將商鞅處死,他們很痛恨前來遊說的人,所以蘇秦並沒有得到重用。
於是,蘇秦去了燕國,將自己的見解講給燕文侯聽,燕文侯立刻表示贊同,並資助他到趙國講合縱之法。趙肅侯聽完他的合縱之法後,異常興奮,立刻封他為相國,並賞了許多財寶讓他與各國聯絡。然後,蘇秦去往齊國、韓國、魏國和楚國進行遊說。終於,在蘇秦的努力下,這六國合縱成功,蘇秦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合縱聯盟的盟長,同時擔任六國的國相。六國沒有受到秦國的侵犯長達十五年。
後來,蘇秦回到了家鄉,他的兄嫂和妻子都羞愧不已,他們幾乎不敢抬頭看蘇秦。這時,蘇秦笑著問嫂子:「為什麼你過去對我那樣苛刻,如今卻對我這樣恭順呢?」他的嫂子爬到他跟前,將臉貼在地面上恭敬地回答道:「因為小叔您現在今非昔比,地位高,身分顯赫,且多錢多財。」蘇秦不禁嘆息道:「連身邊的親人都在我貧賤的時候輕視我,在我富貴的時候敬畏我。更何況與我非親非故的人呢!」於是將千金散發給自己的親人朋友。
最終,秦國使用離間計,瓦解了合縱盟約。而蘇秦因與齊國大夫爭寵而被刺殺。
雞鳴狗盜
孟嘗君招募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逃亡的犯人,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全部與孟嘗君相同。
西元前299年,孟嘗君到了秦國,秦昭王了解他為人賢能,就任命他為秦國宰相。這時,秦國的大臣勸阻秦王:「孟嘗君確實賢能,可是他畢竟是齊王的同宗,假使任命他為秦國宰相,等到他謀畫事情時,肯定會先替齊國考慮,而後才想到秦國,這樣秦國就處於不利了。」秦昭王於是改變了主意,不僅罷免了孟嘗君的宰相職務,還將他囚禁起來,企圖殺掉孟嘗君。
孟嘗君便派人向昭王的寵妾燕姬求情。燕姬提出要求說:「我希望得到孟嘗君的白色狐皮裘。」原來孟嘗君來的時候,帶有一件世間僅有的白色狐皮裘,價值千金。可是他早將狐皮裘獻給了昭王,不可能再拿出第二件了。孟嘗君為這件事而失落至極,眾賓客也是面面相覷,沒有人想到解救之法。
正在情急之時,有一個會披狗皮盜東西的門客自薦說:「我有辦法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於是他在夜晚化裝成狗,鑽入了秦宮中的倉庫,取出獻給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來獻給了燕姬。燕姬非常高興,她信守承諾,在昭王面前替孟嘗君說情,昭王便釋放了孟嘗君。
孟嘗君獲釋後,馬上乘快車逃離。他替換了出境證件,改名換姓逃出城關。沒過多久,昭王就後悔了,又派人去追捕孟嘗君。夜半時分,孟嘗君一行到了函谷關,按照規定只有在雞叫時才能放來往客人出關。孟嘗君恐怕追兵趕到,因此心急如焚。他的賓客中有個擅長口技的人會學雞叫,他一學雞叫,附近的雞就跟著叫起來。守關的士兵聽到雞叫,於是就打開關門,驗了文書放孟嘗君一行出關了。出關後大概有一頓飯的工夫,秦國追兵到了函谷關,但為時已晚,就只好回去了。
當初,孟嘗君把這兩個人安排在賓客中的時候,賓客都覺得和他倆待在一起羞恥。可是沒想到這次孟嘗君在秦國遭到劫難,卻是依靠這兩個人的幫助脫離險境。自此以後,賓客們都欽佩孟嘗君廣招賓客不分人等的做法。
狄仁傑冤案昭雪
西元692年,左台中丞來俊臣上書控告宰相狄仁傑、任知古、裴行本及前文昌左丞盧獻、司禮卿崔宣禮、潞州刺史李嗣真御史中丞魏元忠等七人謀反。此前,來俊臣曾說服武則天降敕文宣布:所有一經詢問馬上承認罪行的人都不會判處死刑。來俊臣想透過這一條來誘使七人認罪。
狄仁傑說:「大周奪了唐朝江山,萬象更新。唐朝的舊臣,不想無辜被殺,於是謀反。」來俊臣就停止了對他的拷問。判官王德壽對狄仁傑說:「你現在免死了,但是我想加官進爵,希望你能供出楊執柔也參與謀反,怎麼樣?」狄仁傑長嘆一聲說:「蒼天在上,竟然讓我狄仁傑做出這樣的事!」於是以頭擊柱,血流滿面,王德壽嚇得跑掉了。
狄仁傑承認了謀反的事實,審訊的官員就放鬆了對他的監管。狄仁傑便暗中撕下衣服襯裡,寫下訴冤狀,藏進棉衣,對王德壽說:「天氣逐漸變熱,請交給我家裡人將棉絮去掉。」王德壽答應了。
狄仁傑的兒子看到訴冤狀,就向武則天申訴。武則天召見來俊臣詢問,來俊臣回答說:「狄仁傑等人在獄中,飲食和住宿都被安排得很好。如果他們沒有謀反,怎麼會招供呢!」來俊臣又偽造狄仁傑等人的謝死表,讓人奏報武則天。
前鸞台侍郎樂思晦已被處死,他的兒子不到十歲,向武則天提出申訴說:「我的父親一經去世,如今家破人亡,我心中為陛下的法制被來俊臣等人破壞得不像樣子而感到惋惜。如果陛下不相信,就請逃選幾個陛下認為最清正、最忠誠的大臣,強加給他們謀反的罪名,讓來俊臣審問,結果一定是所有的人都是承認謀反。」
武則天這才感到狄仁傑等人的案子審得有問題,於是召見這七位獲罪官員。武則天問狄仁傑為什麼要承認犯罪,狄仁傑說如果不承認,肯定被拷打致死,這樣便再無伸冤之日。武則天又問起謝死表的事,七人都不承認。武則天拿出謝罪表對質,才發現是偽造的,於是寬大處理七人。
蘇秦遊說六國
蘇秦在外遊歷多年,回家後非常貧窮。家人們都瞧不起他,暗地裡嘲笑他說:「別人都在發展自己的產業,以獲得豐厚的報酬。而他卻拋棄自己的本行,專幹些耍嘴皮子的勾當,窮困潦倒也是應該的。」蘇秦聽後倍感慚愧,從那以後,他便關上門來,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將家裡的書籍全都讀了一遍,期望從中尋求與國君相合的方法。之後,為了實踐自己的能力,他試圖遊說周顯王。但是顯王並沒將他放在眼裡。
接著,蘇秦來到了秦國,他對惠王說:「秦國的四周山關險固,渭水如帶橫流,東邊有關河,西邊有漢中,南邊有巴蜀,北邊有代馬,確實...
目錄
周 紀
第一節 三家分晉
第二節 豫讓漆身吞炭
第三節 名將吳起
第四節 俠士聶政
第五節 商鞅變法
第六節 孫臏計殺龐涓
第七節 蘇秦遊說六國
第八節 張儀破合縱
第九節 胡服騎射
第十節 雞鳴狗盜
第十一節 樂毅伐齊
第十二節 完璧歸趙
第十三節 負荊請罪
第十四節 田單復國
第十五節 范雎睚眥必報
第十六節 觸龍說趙太后
第十七節 趙括紙上談兵
第十八節 毛遂自薦
第十九節 信陵君竊符救趙
第二十節 呂不韋奇貨可居
秦 紀
第一節 李牧大破匈奴
第二節 秦始皇焚書坑儒
第三節 韓非之死
第四節 荊軻刺秦王
第五節 趙高專權
第六節 陳勝吳廣起義
第七節 鉅鹿決戰
漢 紀
第一節 鴻門宴
第二節 蕭何月下追韓信
第三節 西漢丞相陳平
第四節 韓信背水一戰
第五節 垓下之戰
第六節 叔孫通制禮儀
第七節 白登之圍
第八節 呂后害如意母子
第九節 蕭規曹隨
第十節 張釋之公正執法
第十一節 淮南王謀反
第十二節 緹縈救父
第十三節 七國之亂
第十四節 周亞夫治軍
第十五節 飛將軍李廣
第十六節 漢大將軍衛青
第十七節 張騫出使西域
第十八節 蘇武牧羊
第十九節 武帝殺妃立太子
第二十節 霍光廢帝
第二十一節 趙飛燕姐妹受寵
第二十二節 王莽篡漢稱帝
第二十三節 綠林赤眉起義
第二十四節 劉秀兄弟起兵
第二十五節 劉玄稱帝
第二十六節 王莽敗亡
第二十七節 劉秀稱帝
第二十八節 馬援擇君
第二十九節 耿弇大破張布
第三十節 班超出使西域
第三十一節 竇憲擊匈奴
第三十二節 名將虞詡
第三十三節 跋扈將軍梁冀
第三十四節 郭泰善知人
第三十五節 黃巾之亂
第三十六節 董卓入京為亂
第三十七節 王允計殺董卓
第三十八節 孫策起兵震江東
第三十九節 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四十節 劉備三顧茅廬
第四十一節 官渡之戰
第四十二節 赤壁之戰
第四十三節 關羽大意失荊州
魏 紀
第一節 曹丕登王位
第二節 陸遜火燒連營
第三節 白帝城託孤
第四節 馬謖失街亭
第五節 司馬懿詐病誅曹爽
第六節 竹林七賢
第七節 劉禪降魏樂不思蜀(劉禪)
晉 紀
第一節 陸抗虎父無犬子
第二節 羊祜立德攏人心
第三節 石崇王愷鬥富
第四節 八王之亂
第五節 李特率流民起義
第六節 陸機兄弟冤死
第七節 劉淵重建漢國
第八節 石勒收服段氏
第九節 祖逖北伐
第十節 謝安王坦之穩晉
第十一節 淝水之戰
宋紀
第一節 劉裕篡位稱帝
第二節 統萬城之戰
第三節 劉義隆欲廢太子反被誅
第四節 孝武帝戲弄群臣
第五節 後廢帝劉昱
齊紀
第一節 蕭道成建南齊
第二節 北魏孝文帝遷都
第三節 孝文帝改革
第四節 蕭鸞廢除蕭昭業
第五節 蕭衍討伐東昏侯
梁紀
第一節 蕭衍篡位建梁
第二節 北魏驍將崔延伯
第三節 爾朱榮立新帝
第四節 宇文泰渭曲出奇兵
第五節 西魏破梁
陳紀
第一節 陳霸先居功篡梁
第二節 高洋狂暴無常
第三節 高演奪位
第四節 斛律光冤死
第五節 楊堅篡位建隋
隋紀
第一節 隋滅陳統一天下
第二節 楊素平叛江南
第三節 瓦崗軍破倉濟民
第四節 李世民勸父起兵
第五節 李淵起兵太原
唐紀
第一節 隋煬帝之死
第二節 李世民攻洛陽
第三節 玄武門之變
第四節 諫臣魏徵
第五節 房謀杜斷
第六節 文成公主入藏和親
第七節 太宗慎立太子
第八節 武則天封后
第九節 武則天稱帝
第十節 狄仁傑冤案昭雪
第十一節 張氏兄弟受寵
第十二節 張柬之驅武複李唐
第十三節 武三思逐忠良
第十四節 李隆基誅韋氏
第十五節 太平公主受誅
第十六節 楊貴妃受寵
第十七節 奸相李林甫
第十八節 安祿山反叛
第十九節 馬嵬驛兵變
第二十節 李光弼守太原
第二十一節 張巡死守睢陽
第二十二節 魚朝恩受誅
第二十三節 顏真卿寧死不屈
第二十四節 李泌諫德宗
第二十五節 李愬雪夜下蔡州
第二十六節 鄭注巧言令色
第二十七節 唐武宗滅佛
第二十八節 黃巢之亂
第二十九節 朱溫挾天子誅宦官
五代紀
第一節 敗家逆子劉守光
第二節 李存勖稱帝滅後梁
第三節 王彥章不事二主
第四節 石敬瑭敢當兒皇帝
第五節 晉軍逆風出擊破契丹
第六節 劉知遠稱帝
第七節 趙思綰暴戾貪婪
第八節 高平之戰
第九節 節度使周行逢
周 紀
第一節 三家分晉
第二節 豫讓漆身吞炭
第三節 名將吳起
第四節 俠士聶政
第五節 商鞅變法
第六節 孫臏計殺龐涓
第七節 蘇秦遊說六國
第八節 張儀破合縱
第九節 胡服騎射
第十節 雞鳴狗盜
第十一節 樂毅伐齊
第十二節 完璧歸趙
第十三節 負荊請罪
第十四節 田單復國
第十五節 范雎睚眥必報
第十六節 觸龍說趙太后
第十七節 趙括紙上談兵
第十八節 毛遂自薦
第十九節 信陵君竊符救趙
第二十節 呂不韋奇貨可居
秦 紀
第一節 李牧大破匈奴
第二節 秦始皇焚書坑儒
第三節 韓非之死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