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之初①,性本善②。性相近③,習相遠④。
【導讀】
《三字經》開篇,便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人的本性都很相近,若想成為有利於社會的人才,必須受到良好的教育。後天的教育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剛出生時,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差別的,都擁有善良的本性。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環境不斷改變,每個人的行為習慣變得大不相同。有的人品德良好,彬彬有禮,受到人們的尊重;有的人則道德敗壞,粗魯野蠻,甚至為非作歹,為人所唾棄。說明環境對品性和性格具有著重大的影響。
【注釋】
①人之初:人在剛剛生下來的時候。初,開始。
②性:天性,人天生具有的性情和氣質。本:原來、原本。善:善良。
③相近:相似。
④習:積習、習染,這裡包括主動接受知識和被動受到影響兩種情況。相遠:互相遠離,差別越來越大。
【譯文】
每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純潔的。可以說,大家的天性十分相似。但由於後天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每個人的性格和行為習慣便出現了差別。隨著年齡的增長,最開始相似的本性越來越不同,使每個人逐漸往不同的方向發展,因此才有了善與惡、好與壞的分別。
【細說活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有云:「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個人都有體恤和憐憫別人的心情,因為人心向善,人性本善。
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孟子曾舉了每個人都想將落水孩童救起來的例子。如果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必然會產生驚懼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想和這孩子的父母攀關係,不是因為想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
【原文】
苟不教①,性乃遷②。教之道③,貴以專④。
【導讀】
環境對人的影響很深遠,如果不接受教育,而任由環境影響,性格便會向未知的方向發展。所以只有依靠教育,教人積極向上的做人道理和正確的做事方法,才有足夠的判斷能力,排除不良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成為一個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有用的人。
教育的道理講究「專」,即精力專一,不分散。學習做事時要精神集中,不一心二用。生活中要持之以恆,不半途而廢。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要做到專心致志,不三心二意,才能夠習得真知識,掌握真學問。
【注釋】
①苟:如果、假如。教:教育、教導。
②乃:於是,就。遷:改變、轉變。
③道:規律、法則。
④貴以專:以「專心致志」最為重要。貴,寶貴、重要,值得重視。專,專一、專心致志、一心一意。
【譯文】
一個人如果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恰當的引導,那麼他生來就具有的純潔善良的本性,就會為外界的各種不良誘惑,導致最後迷失本性。教育的根本法則就是「專心致志」,全心全意地教誨,一心一意地學習,可以讓人真誠善良。
【細說活解】
學習之道,貴在專心
學習講求專心致志,講究持之以恆,切勿三心二意、半途而廢,才能學習到真正的學問。若學習都抱以淺嘗輒止、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態度,是不可能獲得真知識的,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弈秋是中國戰國時期知名的下棋高手。有兩個年輕人在他門下,跟著弈秋學下棋。弈秋曾教導這兩個年輕人,學習下棋講求心神專一,不能胡思亂想。
弈秋授課的時候,其中一個年輕人遵從弈秋的教誨,聚精會神地聽著弈秋講解棋藝,下課後還認真鑽研弈秋講過的內容。他在思考棋藝的時候,無論發生多麼熱鬧有趣的事情,都不會被打擾,只專心致志學習琢磨。另外一個年輕人則把弈秋的話當作耳邊風。弈秋授課的時候,這個年輕人雖然耳朵上聽著弈秋講課,但是心裡卻在想著其他的事情,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學了一段時間,弈秋讓兩人對弈,驗收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是否有所長進。兩人擺了棋盤開始下棋,素來認真的年輕人全神貫注地研究棋局,另外一個人則看著窗外的天鵝,心裡想著如何將牠射下來,做一頓美味大餐。
弈秋看到這兩個學生的表現,只搖搖頭嘆氣說:「今後你們兩個中,一定有一個大有成就,另一個則一事無成。」
這個故事通過對比弈秋的兩個弟子的學習態度,向我們說明了學習專心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專注持久、專心用功、專研刻苦這三「專」,將來才能有所作為。
【原文】
昔孟母①,擇鄰處②。子不學③,斷機杼④。
【導讀】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因此選擇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中周圍的人道德高尚,為人和善,那麼孩子也會跟著善良正直;如果身邊的人都品德不良,言行粗鄙,那麼孩子就會一樣惡行沾身,品行敗壞。
家長對於孩子的懲獎,應當講求正確的方法。做對了要給予表揚,做錯了要批評指正。選擇適當的獎懲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注釋】
①昔:過去、從前。孟母:孟子的母親。孟子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②擇:選擇、挑選。鄰:鄰居。處:居住。
③子:孩子,這裡指孟子。
④斷:割斷、折斷。機杼:織布機的梭子。
【譯文】
從前,孟子的母親對選擇好的鄰居這一點十分重視,為了挑選適合孟子學習的居住環境,曾搬過很多次家。有一次,孟子因為貪玩不愛學習,有次他偷懶翹課回家,孟子的母親知道後非常痛心,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折斷,嚴厲地訓誡:「不能認真有恆心地學習,就像這梭子一樣,梭子斷了,就無法織布了,前面的努力都白費了,這樣半途而廢是不可能成為有用的人。」
【細說活解】
孟母三遷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一生的老師。古時候的婦女大多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母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自幼喪父,由母親倪氏一人辛苦養大。全家生計靠倪氏日夜紡紗織布,維持生活,十分辛苦。倪氏是一個十分有見識的婦女,她知道環境會對小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為了給孟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前後搬家數次。
起初,孟子和倪氏住在荒郊野外的墓地旁,常有穿著孝服的送葬隊伍,一路吹吹打打地來往於孟子家門口。孟子年紀小,覺得好玩,就哭學各種各樣的喪儀。他看見人家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孟子便也模仿著他們的動作,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
孟母看在眼裡,心裡急了,就趕快搬家到市集旁。這次他家的鄰居是一個屠夫,每天要殺豬賣肉。孟子覺得好玩,就模仿起肉鋪夥計,天天也在那剁肉,跟人家討價還價,儼然變成了一個賣肉的小販子。孟母知道這樣下去是沒有好處的,當時的社會重農輕商,商人在古代社會的地位是非常低下。孟母便決定再次搬家。
這次搬到一所學校旁邊。學校裡每天弦歌不絕,書聲琅琅,一個花白鬍子的老頭成日裡搖頭晃腦,拖著長長的音調念書。孟子覺得十分新奇,就每天都跑到學校外面玩,偷偷看裡頭的孩子怎麼念書,怎麼學習規矩,回家之後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打躬作揖,彬彬有禮。
孟母是中國古代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務實,無私慈愛,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又十分地果敢決絕,因為她深知環境對一個處於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正是模仿時期的孩子的影響,才屢屢搬家,只為了孟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是古人所說的「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孟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十分講究方法,孟子雖然愛學習,但是小孩子都貪玩,有時候覺得學習太枯燥,就會翹課跑出去玩。孟母知道後很生氣,孟子回家後,孟母就把孟子叫到身邊,然後一句話也沒說就把織布機上的梭子給弄斷。梭子斷了就意味著不能繼續織布了,無數個日夜辛勞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孟子看在心裡很著急,就跪下來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學習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後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像這樣半途而廢又有什麼用呢?」孟子聽了母親的話,心裡真正受到衝擊。他認真思考許久,終於明白這個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最終成為一代亞聖,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
孟母看見孟子沒有好好學習,並沒有使用棍棒教育,而是用事實來教育孟子,讓孟子自己去思考事情的道理,這樣不僅培養了孟子獨自思考的能力,還避免了棍棒教育令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副作用。孟子最終成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孟母三遷、擇鄰而居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