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該仰睡還是趴睡?幾歲該訓練他上廁所和自己吃飯?
◎媽媽坐月子,會讓孩子將來較長壽,你知道嗎?
◎爸爸很少抱的孩子,長大後較缺乏社交能力。
◎讚美會導致孩子玻璃心,不讚美則害孩子沒自信,到底該不該讚美?
◎可以體罰孩子嗎?怎樣叫做適度管教?法國人常打小孩,但英國明文禁止。
從懷孕、生產、帶孩子、到青春期成長,甚至學什麼將來賺比較多,
孩子的問題千百種,我應該聽育兒專家的?還是身邊親友的經驗分享?
如何做,才是好父母?
作者馬克‧伍茲是一名記者,為了讓太太懷孕,他找遍各國醫學資料,
讓他的第一本著作《給男人的懷孕書》,成為翻譯成七國語言的暢銷書。
隨著兩個兒子的誕生,他更走遍世界各地進行採訪,蒐集全球父母的教養祕訣。
他發現從古至今,世界各地的父母面臨的問題都大同小異,但應對方法卻百百種,
孩子還是教的一樣好。於是,他蒐羅世界各地教養觀集大成,告訴父母們:
原來,孩子可以這樣帶!
◎一切得從傳宗接代開始:從助孕食物到低價人工受孕
‧有沒有不找醫生的提高受孕法?以形補形的助孕食物,有些還真有效:
從酪梨、香蕉、紅蘿蔔、到甘草,你想得到跟你想不到的,都可以提高受孕。
‧萬一以上都無效,科技就得上場
人工受孕要花多少錢?上哪兒做?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不高,但花費卻不少,
你知道做人工受孕一天要捱幾針嗎?
如今,比利時醫生發明了平價試管嬰兒法。你知道有多便宜?
◎懷孕和分娩:從生產姿勢到減少臨床干預
你知道嗎?人類躺著生孩子,是最近幾百年的事。
躺著生導致孕婦和胎兒受更多苦,人類為什麼改用這種生產方法呢?
以前人怎麼生孩子?
看看古埃及的分娩習俗,他們跪著或蹲坐分娩,靠地心引力順產;
他們也跳肚皮舞,甚至臨盆時羊水沒破都還在跳,確實有助子宮收縮。
為什麼生產時要減少臨床干預?無痛分娩有什麼副作用?
◎如何照顧嬰兒:教睡覺、教如廁、刺激與互動
何時開始訓練寶寶如廁?如何訓練?
西方國家早從佛洛伊德就主張晚點學如廁較好;太早或太晚對孩子都造成傷害。
但在中歐和東南亞地區,早早就利用聲音或手勢訓練孩子如廁。
尤其,太晚學習如廁,容易有尿道感染和膀胱控制無力的問題。
那,到底多大開始訓練寶寶如廁?
◎怎麼吃才健康?別吃加工食物,尤其甜食
丹麥的孩子喜歡吃肉丸子;印度、巴基斯坦孩子的主食是米豆粥;
日本的孩子吃雞蛋飯配烤魚,孩子可以接受的食物,比你想的多。
孩子吃什麼好?重點是「不該」吃什麼,你得視甜食為大敵,少吃人工食物。
◎學習:學玩、學外語、還有這三科目
學外語對孩子有什麼幫助,你真的知道嗎?大調查數據告訴你。
哪些科目最重要?芬蘭把藝術、音樂和家政等科目視為生活技能,絕不准少。
不過,南韓早也補晚也補的學習制度,跟芬蘭並列舉世最優的教育,壞處是……
◎心智養成:管教與讚美都要拿捏尺度
讚美孩子導致玻璃心或自信心?兩者都有可能
西方父母愛讚美,但孩子若低自尊,再多讚美也沒有作用。怎麼提高子女自尊?
中國的虎爸虎媽不讚美,但教導孩子不放棄——努力才能成功。努力就有用嗎?
父母還要適時讓孩子面對「適當的」危險。
瑞典父母讓三、四歲孩子就騎腳踏車上街;德國孩子五歲就拿著小刀削木棍;
父母若在平時讓孩子承擔風險和處理安全問題,
會讓孩子比較懂得發展因應危險的技能。
◎孩子還沒長大:叛逆、賴家、迴力鏢,都是好事
青少年叛逆才正常,不叛逆才反常
而「年齡」是讓年輕人知道何時該為自己負責。
多數歐洲國家是16歲;中南美洲是14歲;伊拉克是18歲;
你希望自己的小孩到幾歲算成人呢?有科學根據喔,比你想像的還久。
全球化的經濟危機讓成年子女無法經濟獨立、賴在家裡,或者搬回家和父母同住。
義大利人稱他們大寶貝;英國人稱他們為吉寶;美國用「迴力鏢世代」,
但這可以視為一個機會,讓父母孩子都能重視家庭制度,擁有新的團圓。
選擇當什麼樣的父母,比選擇要什麼樣的孩子重要,
當世界越來越小時,代表有更多的生養經驗可以參考,
讓你的教養不再受限,一樣帶出健康優秀的孩子。
作者簡介:
馬克.伍茲(Mark Woods)
原來是新聞記者,並從當時開始寫作。其後轉進電視公司,從事公共關係方面的職務。後來公司發生嚴重問題,於是伍茲專心寫作,並加入慈善機構「喜劇救援」(Comic Relief),除了撰寫新聞稿,也在社群網站「推特」上筆耕不輟。
長子的誕生讓伍茲寫出暢銷書《給男人的懷孕書》(Pregnancy for Men),該書目前已經翻譯成七國語言。他再接再厲寫了第二本育兒書《給男人的嬰兒與學步兒書》(Babies and Toddlers for Men),希望幫助現代的父親從孩子幼小時期,就開始當個稱職的爸爸。
這本《全球教養聖經》則與讀者分享,世界各地最棒的育兒祕訣與古老智慧,教我們如何使出十八般武藝,把孩子拉拔長大。父母再不濟,也別把養兒育女這件事搞砸了。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與傳播,曾任職雜誌採訪編輯及報社編譯。現專職譯作。譯作有:《誰說偉大的事都被有錢人做完了!》、《破案高手教你推理心理學》(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章節試閱
少吃加工食品,吃原味
日本人是全球平均壽命最長的民族,有一派說法極力主張,日本人長壽的原因,在於從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吃健康的食物。
大多數日本學步兒的主食是稻米或麵條,佐以魚類、肉類、蔬菜,調味也很精緻。兒童最常吃的,大概是雞蛋飯配烤魚,除了營養豐富,更是避開加工食品,因為加工食品可能導致眾多問題,並養成持續一輩子、最終還可能威脅性命的壞習慣。
事實上,魚類在日本和南韓比肉類更受歡迎,據說是因為靠海吃海的關係。這種說法固然合理,但英國也是四面環海,漁獲量在地球上數一數二,國民消費鮮魚的數量卻少得可憐,除了裹麵衣炸得酥脆的鱈魚排之外,兒童吃魚的比率尤其低。
即使是甜食,日本傳統的零嘴小饅頭,是雞蛋口味、用米粉製成的含糖點心,沒有吃過的人聽起來大概會覺得有點奇怪,但是這種入口即化的零食,在嘴刁的日本小孩當中卻非常暢銷。
丹麥的兒童和許多北歐孩子一樣,都熱愛肉丸子,不過真正讓他們垂涎三尺的,是裸麥麵包做的無蓋三明治,堆在上面的餡料有很多種,包括肝腸、鱈魚卵、鯖魚,也是魚類當主角。
走筆至此,讀者越來越習慣我們繞著地球觀察親子議題,應該都注意到瑞典在國際領域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不過這裡要提供的冠軍紀錄,可能最令大家跌破眼鏡。瑞典是世界各國消費番茄醬的冠軍,瑞典兒童厥功甚偉,因為他們不管吃什麼,都能擠上一堆番茄醬。
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區,孩子的主食是米豆粥(khichdi,歐洲的雞蛋蔥豆飯〔kedgeree〕就是從它演變來的),先拿米和扁豆煮得爛爛的,添加薑黃上色,另外放入山羊肉、綿羊肉或雞肉,以及一小片萊姆或一小撮醃芒果,就大功告成了。
我相信你們現在大概都餓了吧。
以色列的學步兒早早就加入社會主流,正式成為喜愛橄欖的一員,特別愛吃橄欖奶油三明治。土耳其父母會給孩子做備受歡迎的蔬菜餐(sebze yemegi)當午餐,這是把營養食物送進孩子嘴裡的好辦法,既簡單又有效。做法是取當令蔬菜(芹菜、豌豆、四季豆、菠菜、朝鮮薊、櫛瓜,只要市場上找得到的都行),加上白米或糙米、布格麥(bulgur wheat)、紅扁豆、絞碎的雞牛羊肉烹煮,盛盤後配上生菜沙拉和天然優格即可。
工作繁忙的父母沒有時間天天買菜煮飯,可以趁有空時一次煮好大量美味、扎實新鮮的料理,然後分批冷凍起來,這樣做就能克服沒時間煮飯的難題。
速食的大肆擴張與父母時間貧乏是齊頭並進的現象,南韓尤其明顯。當然啦,這個國家依然保留美味的傳統料理,兒童很早就習慣大多辛辣帶勁的口味。韓國泡菜深受兒童青睞,裡頭有大白菜、蘿蔔、大蒜、洋蔥,有時還有海鮮;海苔飯捲也很受歡迎,是用整張海苔捲裹米飯和少量蔬菜做成的。
所以說,儘管速食當道,生活節奏更是緊湊,但是世界各地餵養兒童的食物和菜色種類確實無所不包,味道和口感千奇百怪,而且孩子還真的都吃下去了。
除了食物本身,父母當然也要考慮上菜的方式。我真的該把魷魚(calamari)稱作「章魚脆片」,用這種偷偷摸摸的戰術,讓我家小孩張口嚐一嚐,然後愛上這個滋味嗎?(結果顯示這項策略很成功)
有一份研究顯示,法國嬰兒滿週歲以前,平均有40%已經吃過7到12種蔬菜。這背後的道理是,盡量在孩子滿2歲以前接觸多種味道,以發展孩子的味覺,因為法國當局認為,2歲之後孩子的食慾就會下降,也不會再乖乖嘗試新食物。
這項做法說白了就是一場競賽,趁著法國孩子還沒開始說「不」以前,趕緊讓他們習慣越多蔬菜的滋味越好。
至於烹調,法國人是怎麼做的?
首先,他們放很多馬鈴薯,通常和紅蘿蔔、南瓜、四季豆、青蒜、菠菜、櫛瓜混合在一起做底料,另外也會添加菊苣心和莙薘菜(chard)。
這還只是開胃菜。法國超級市場嬰兒食品架上的泥狀食品口味之繁多,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許多西方國家開始出現嬰兒主導的斷奶,基本上就是孩子用手拿切好易食的食物吃,同時也接觸食物的口味和口感,但是法國人卻壓根不能苟同──並不讓人意外。
大多數的法國父母認為,吃一塊塊切好的食物,幾乎保證幼兒一輩子都會抗拒需要冒險的食物。他們說,比較好的方式是讓孩子嘗試所有種類的口味,至於不同的口感,未來孩子會自己習慣。
法國人對於兒童與食物的整套做法,最基本的原則和最重要的教訓,也許在於嘗試味道。沒有人指望孩子們能吃掉碗裡所有的朝鮮薊心,不過大人都期望他們至少嚐一嚐,哪怕只吃一口也好。
嘗試的關鍵是克服對不熟悉食物的恐懼,一旦咬上一口,孩子可能不會馬上就喜歡每樣食物,可是久而久之會逐漸喜歡大部分的食物。
彷彿為了支持法國作風似的,最近有研究發現,鼓勵孩子吃光碗裡的所有食物,可能導致孩子與食物之間形成不健康的關係,演變成飲食過量。
這麼說來,人人都能走法國路線嗎?嗯,全球有個弔詭現象:許多較為貧窮的國家在餵養孩子方面,比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做得更好。10年前,我去南非約翰尼斯堡近郊觀摩一項愛滋病計畫,親眼目睹大人使用新鮮當令的根莖類蔬菜、高湯和調味料,烹調美味的燉菜給孩子吃,這些孩子當中很多人一天只有一頓飯吃,而這道燉菜好吃、簡單又營養十足。當天主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也在現場,親自體驗當地人用這麼少的食材,卻能創造出如此健康的菜色,刺激他發起了「校園午餐」運動,不僅凸顯全世界學校到底餵學童吃什麼的這個議題,還進而帶動英國的立法變革。奧利佛的初期運動成果顯示,學校餐點有了改善,學生的成績和出席率也提高了。
想像一下,法國學校提供的那些令人垂涎的食物,會對學童發揮什麼影響?
不過正如我們將在後文中探討的,往往繁榮與發展正是開啟肥胖之門的關鍵,所以問題不在於資源多寡,而在於人們的態度、文化、習慣與意志力。
少吃加工食品,吃原味
日本人是全球平均壽命最長的民族,有一派說法極力主張,日本人長壽的原因,在於從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吃健康的食物。
大多數日本學步兒的主食是稻米或麵條,佐以魚類、肉類、蔬菜,調味也很精緻。兒童最常吃的,大概是雞蛋飯配烤魚,除了營養豐富,更是避開加工食品,因為加工食品可能導致眾多問題,並養成持續一輩子、最終還可能威脅性命的壞習慣。
事實上,魚類在日本和南韓比肉類更受歡迎,據說是因為靠海吃海的關係。這種說法固然合理,但英國也是四面環海,漁獲量在地球上數一數二,國民消費鮮魚的數...
推薦序
推薦序一
教養,沒有標準答案
資深媒體人、親子專欄作家/陳安儀
就如同愛情的定義、婆媳關係的討論一樣,「教養」這件事,自古至今始終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一種米養百樣人,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甚至不同的宗教信仰,對「養育小孩」這件事,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更有甚者,因為時代的改變、科學的進步,教養的方式也在不停的翻轉之中,從「百歲醫師」到「親密育兒」,完全不同的論調,往往讓現代父母摸不著頭緒,不知該如何是好?
然而,這本《全球教養聖經》,卻不是一本教導你如何教養下一代的工具書。書名雖是「聖經」,從頭到尾卻沒有一句話告訴你該怎麼做──它只是把這個世界上,從古至今,歐、亞、美、非、澳、大洋洲……每個地方的教養方式,通通攤在你眼前,讓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不同的教養方式!就好像一家集各種美食口味於大成的百匯自助餐廳,方便父母自行品嚐、任意取用,畢竟,天下的父母各異、孩子的個性也不盡相同,所謂知己知彼、百戰敗勝,參酌各家學說之後,父母終究可以找到最合乎自己需求的教養之道。
本書蒐羅了世界各地的育兒知識。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傳宗接代的方式;懷孕和分娩的傳奇故事;寶寶睡覺和上廁所的訓練;甚至連取名字的方式都令人大開眼界!書中並且引用了許多的實驗研究成果,比方說相同的論文,用不同的名字讓教師們評分,或是虛構履歷表用白人與黑人的名字求職,竟然發現人們對「名字」有許多的刻板印象!這些研究報導都十分有趣,讀來令人興味十足。
此外,你知道最早的奶瓶長什麼樣子?原來東非的小孩愛吃蟋蟀?有想過為什麼英、美國的人早餐嗜吃甜食?還有,其實很多地方的產婦都是蹲著生孩子的?犯罪率與教養到底有沒有關聯性?一片尿布要100年才能分解……無論你是不是已經當了父母,或是你還是個黃金單身漢,甚或是國、高中生,本書包羅萬象的內容與題材,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議題,不但可以說是一本養兒育女的百科全書,也是一本很有價值的課外讀物,值得慢慢欣賞,輕鬆品味。
相信你讀完之後,不但能夠增廣見聞,對於要怎麼教養自己的兒女,也會有一些全新的想法!不妨把本書當作是養兒育女最客觀的一本參考書喔!
(本文作者陳安儀集資深媒體人、台灣母乳協會發起人、親職教養、兒童閱讀與寫作老師,以及知名部落客於一身。
自台大中文系畢業後,便一頭栽入電視圈,從電視人到知名影劇記者。在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之後,決心積極耕耘親職教養領域。
2002年,她曾與11位哺乳媽媽共創「台灣母乳協會」;2008年,創辦「媽媽PLAY親子烘焙聚會」,營造親子友善空間,在網路上經營社群與許多親子分享討論區,更創辦「陳安儀多元寫作」,獨特的遊戲教學法,讓孩子從小就愛上寫作與閱讀。
目前經營的部落格「陳安儀的筆下人生」,點閱率高達兩千萬人次,也是《親子天下》嚴選部落格作者。)
推薦序二
從他人經驗,學會當父母
親職教育作家、閱讀推廣人/張美蘭(小熊媽)
本書作者不愧是記者,書中記錄了許多他遊歷世界的教養觀察,十分精采有趣!身為父母,我對懷孕、分娩等紀錄很有同感,尤其是書中寫到美國分娩的經驗,真的心有戚戚焉:體驗真的很好,但也真不便宜。
其中有兩個議題,的確值得父母們思考:第一,是讓孩子獨睡?還是與父母同睡?作者說有兩派說法不時大戰,那兩派其實就是「百歲派」(編按:以美國百歲小兒科醫師丹瑪〔Leila Denmark〕多年的臨床經驗為藍本,提供父母在嬰兒哭鬧時、作息混亂等解決方案,並訴求「父母能在10天內,舒舒服服的一覺到天亮」),與「親密育兒派」(編按:強調媽媽要隨時滿足嬰兒的任何需求,無論是哺乳、擁抱、安撫,都要隨時的滿足)。在台灣,我也常聽到這兩派論戰,有時擦槍走火,那場面可真是火爆!不過,我喜歡作者給的結尾:
「有一點很確定的,就是很少嬰兒不需要父母的觸感與親密感,就能安頓自己、恬然入夢的。事實上,我只親眼見過一次寂然無聲、已經學會不啼哭的嬰兒,那是在馬其頓一所乏人問津的孤兒院。……這些嬰兒之所以不哭鬧,是因為他們曉得沒有人會來探視,畢竟以前也從未有人來過。」
第二個議題,是關於學齡教育;作者拿芬蘭與韓國比較,兩個成果都很好,但芬蘭是人性化的,韓國則是鐵血教育。韓國的孩子從早上7點念書到半夜,所以有了傲人的成果。西方許多的家長對於東方教育在學術上的良好成就,也很心驚。
不過,東西教育差異造成的結果,不只是成績,還有創意。亞洲孩子普遍被訓練成考試的機器,不僅創意少,進入社會後,對於身為人的幸福感也比較低、自殺率比較高!這是東方社會該注意的問題,台灣也不能置身事外。
總之,這是一本讀起來豐富有趣、又值得細細思考的好書,值得父母一讀。
(本文作者張美蘭是「家在婆娑美麗處:小熊部落」部落格主。O型水瓶座。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MBA。對人類行為抱持高度興趣,主修消費者行為與行銷研究,目前從事「兒童與小熊行為研究」。現任師範大學「創新思考研究計畫」主講教師、親子天下「部落客共和國」特約作家。目前住在北台灣山上,養育三隻小熊、陪伴一隻台灣大黑熊,並從事親子教養與兒童文學創作。)
推薦序一
教養,沒有標準答案
資深媒體人、親子專欄作家/陳安儀
就如同愛情的定義、婆媳關係的討論一樣,「教養」這件事,自古至今始終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一種米養百樣人,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甚至不同的宗教信仰,對「養育小孩」這件事,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更有甚者,因為時代的改變、科學的進步,教養的方式也在不停的翻轉之中,從「百歲醫師」到「親密育兒」,完全不同的論調,往往讓現代父母摸不著頭緒,不知該如何是好?
然而,這本《全球教養聖經》,卻不是一本教導你如何教養下一代的工具書。書名雖是「聖經」,從頭到尾...
作者序
當世界全球化,你需要最好的教養方法
說起來,人生當中,任何的痛苦都比不上身為父母所經歷的椎心之痛。
當然,生兒育女確實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快樂,有幸能親眼目睹如此美麗、高貴、完
美的小東西誕生在這世上,感受那樣光輝的時刻,令我們幾乎難以自持。
然而,做父母是要付上代價的,那就是必須對孩子付出關愛,尤其那種程度是遠超過我們對地球上其他事物的關切。
偏偏這種關愛並非出於理性的選擇,既不能自己選擇去產生這樣的情感,也不是想斷就能斷得了的。我們可以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假裝自己已經抑制不由自主的關切,或擺出已經看開了的姿態,但這些都是一時的。身為父母的人都知道,我們對孩子的關懷永遠不會消失。
只要是家長,不論面對的是在澡盆裡嘟嘴巴鬧脾氣的小嬰兒,還是孩子在遊戲場上遭到同伴排擠,或是青春期的孩子在外頭闖禍,無不對這些挑戰感到戰戰兢兢。
絕大多數家長為了避免陷入這樣的狀況中,會殫精竭慮,時時刻刻為子女鞠躬盡
瘁,於是常常為了子女請教別人、查證事實、埋頭研究,範圍從睡眠模式到就學問題到過度讚美,各種問題都有,就是希望能幫助自己做出對寶貝孩子最好的決定和抉擇。
以往為人父母者,所能得到的育兒知識,多半來自親友,因此撫養孩子的方式,大致也脫離不了老一輩的做法。
然而,世界已經改頭換面。
如今不僅我們吃的食物已經全球化,連溝通方式和消費娛樂也統統全球化了,我們也開始留意其他民族如何撫養下一代──只不過這樣的訊息都是零零碎碎的。
雖然對父母而言,養兒育女的核心議題並無地域之分,然而每個國家與文化因應這些議題的方式卻有驚人的差異,歷史悠久的傳統和新興思維往往融合在一起,創造具有啟發性的對策或途徑。
本書的宗旨就是蒐羅世界上最好、最有用的育兒資訊,替天下的父母打造一個全球支持體系。
我們將在書中探討中國父母訓練孩子如廁的方法,看看法國父母怎樣對抗兒童的不健康飲食趨勢,還要討論芬蘭和南韓的父母如何能與時俱進,建立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制度,哪怕兩國所依循的途徑恰恰相反。
你會在本書中將會看到許多富有啟發性的內容,也會發現一些令人嘖嘖稱奇、甚至震驚的敘述,不過我希望書中所揭櫫的所有智慧,將有益於我們大多數人此生最重要的職務:竭盡所能、用最好的方式撫養我們的孩子。
當世界全球化,你需要最好的教養方法
說起來,人生當中,任何的痛苦都比不上身為父母所經歷的椎心之痛。
當然,生兒育女確實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快樂,有幸能親眼目睹如此美麗、高貴、完
美的小東西誕生在這世上,感受那樣光輝的時刻,令我們幾乎難以自持。
然而,做父母是要付上代價的,那就是必須對孩子付出關愛,尤其那種程度是遠超過我們對地球上其他事物的關切。
偏偏這種關愛並非出於理性的選擇,既不能自己選擇去產生這樣的情感,也不是想斷就能斷得了的。我們可以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假裝自己已經抑制不由自主的關切,或擺出已經...
目錄
推薦序一 教養,沒有標準答案/陳安儀
推薦序二 從他人經驗,學會當父母/張美蘭(小熊媽)
前言 世界全球化,你需要最好的教養方法
第1章 傳宗接代:從助孕食物到低價人工受孕
不找醫生的提高受孕法
人工生育要花多少錢?上哪兒做?
人工受孕的經驗分享
第2章 懷孕和分娩:從生產姿勢到減少臨床的干預
坐月子增長子女壽命,育嬰假父親缺席代價大
順產、減痛,蹲著學學古埃及
月子坐多久?全世界其實有共識
我的生產經驗:麻醉副作用與來不及止痛
第3章 如何照顧嬰兒:教睡覺、教如廁、刺激與互動
名字影響孩子一生
一天幾次,將孩子抱在父母赤裸的胸前
跟寶寶同睡到何時才恰當?
何時開始訓練寶寶如廁?如何訓練?
一歲前的如廁訓練
第4章 怎麼吃才健康?別吃加工食物,尤其甜食
怎麼給嬰兒餵奶?哪種奶?
孩子吃什麼好?重點是不該吃什麼
BMI高於25就算肥
父母是孩子愛不愛運動的主因
第5章 學習:學玩、學外語、還有這三科目
除了外語,哪些科目最重要?
問賈伯斯,什麼時候給孩子用平板?
芬蘭的教育:先學玩,最後才學考試
第6章 心智養成:管教與讚美都要拿捏尺度
讚美導致孩子玻璃心,或自信心
讓孩子面對「適當的」危險
怎麼管、怎麼教、怎麼打小孩
體罰與管教的界線
第7章 孩子還沒長大:叛逆、賴家、迴力鏢
分擔家務,不然你來帶孩子?
祖父母哪裡去了?
青少年叛逆正常,不叛逆才反常?
三代同堂,彼此讓讓
結語 教養奇差的兒童,是小心翼翼教養出來的
推薦序一 教養,沒有標準答案/陳安儀
推薦序二 從他人經驗,學會當父母/張美蘭(小熊媽)
前言 世界全球化,你需要最好的教養方法
第1章 傳宗接代:從助孕食物到低價人工受孕
不找醫生的提高受孕法
人工生育要花多少錢?上哪兒做?
人工受孕的經驗分享
第2章 懷孕和分娩:從生產姿勢到減少臨床的干預
坐月子增長子女壽命,育嬰假父親缺席代價大
順產、減痛,蹲著學學古埃及
月子坐多久?全世界其實有共識
我的生產經驗:麻醉副作用與來不及止痛
第3章 如何照顧嬰兒:教睡覺、教如廁、刺激與互動
名字影響孩子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