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流轉與隱藏其後的真相
比推理小說還要│懸│疑│刺│激│天賦
是與生俱來?
還是前世累積?
生命的一切重逢
不只是巧合
◆相關YouTube影片逾千萬點閱率◆
◆改編內容即將躍上大銀幕◆
◆美國AMAZON讀者強力支持◆
◆年度《科克斯書評》感動推薦◆
▌本書簡介▌
「媽咪,我以前是一個高大的棒球選手。」
「好的,有一天你會是一個高大的棒球選手。」
他一臉惱怒地跺著腳,大聲叫嚷了起來:
「不是啦!我以前是一個高大的棒球選手──跟爹地一樣高大!」
====================================================
兩歲時的克里斯汀對「棒球」有著非比尋常的迷戀──堅持每天「全副武裝」穿著棒球釘鞋、打擊手套還有棒球衣褲,更隨身攜帶小球棒!──不單如此,這位眼裡只有棒球的小男孩,在看著美國英雄及棒球傳奇盧‧賈里格(Lou Gehrig)的照片時,竟然說:「那就是我呀!」
這令人訝異的說詞,僅僅是童言童語?還是隱藏了不可思議的真相?克里斯汀的母親凱西‧伯德決定窺探究竟。她試圖從回溯前世時所發現的蛛絲馬跡裡,抽絲剝繭、推理求證,終於在這趟懸疑但也溫馨的驚奇之旅中,找到出乎意料的答案──不但徹底動搖了她的信仰,更改變了她對生死的看法。
這是一本高潮迭起且扣人心弦的感人回憶錄,更是前世今生的靈魂因愛再聚的生命療癒故事。即便是對「輪迴」與「信仰」存疑最深的人們,都會受本書啟發而開始思考「愛」永不消逝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凱西‧伯德Cathy Byrd
凱西‧伯德是一位住宅房地產經紀人,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從沒想過要成為一位作家──直到她那二歲大的兒子開始說起自己在一九二0與三0年代時擔任棒球選手的記憶。凱西是南加州人,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修得學士學位,並於佩珀代因大學修得企管碩士。在成為房地產經紀人之前,凱西在運動行銷領域已有十年之久的精采職業生涯,她曾為世界盃(World Cup)以及奧運火炬傳遞組委會(Olympic Torch Relay Organizing Committees)工作,並曾於魔術強森基金會擔任副總。青少年的棒球場是凱西閒暇時最常出現的地方。
(想獲得更多作者及本書相關訊息,請上網站:cathy-byrd.com)
譯者簡介:
林資香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廣告碩士。曾任職於廣告公司與航空公司,目前為文字工作者,專職翻譯、編輯與寫作,譯有《西藏禪修書》、《西藏心瑜伽2》、《與靈共存》、《希望之翼》、《什麼樣的業力輪迴,造就現在的你》、《我嫁到不丹的幸福生活》、《哲學的故事》、《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威爾杜蘭大師觀點》、《時尚商業學》、《全球思維在地行銷》、《偉大攝影的基礎:人物》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聯名推薦▌
│美國國家棒球名人堂道奇隊經理 湯米.拉索達(Tommy Lasorda)
│洛杉磯道奇隊歷史學家 馬克‧朗格爾(Mark Langill)
│暢銷全球《前世今生》作者 布萊恩‧魏斯(Brian L. Weiss)
│歷久不衰《心靈雞湯》共同創作者 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
│臨床心理學家、《覺醒父母》作者 喜法莉‧薩貝瑞(Shefali Tsabary)
│知名媒體顧問 艾略特‧明茨(Elliot Mintz)
│回溯療法治療師 米拉‧凱利(Mira Kelley)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一個才華洋溢的小男孩,對棒球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愛與天賦。更重要的是,這故事述說了一位母親的愛如何挑戰所有的邏輯、移開阻礙的高山。凱西‧伯德不愧是一位棒球媽媽以及所有孩童的真實喉舌。」
──湯米.拉索達(Tommy Lasorda),美國國家棒球名人堂道奇隊經理
「一個母親和兒子的非凡故事,證明了我們與所愛之人的連結不會隨著肉體的死亡而結束。愛的永恆紐帶讓我們的靈魂一再地重聚,並為我們的生命目的帶來更加豐富的意義。」
──伊本‧亞歷山大(Eben Alexander),醫學博士,神經外科醫師,《紐約時報》排行第一名暢銷書《天堂際遇》作者
媒體推薦:
「凱西‧伯德的回憶錄讀起來幾乎像是一本懸疑小說,讀者肯定會被她為(她的兒子)看似無法解釋的記憶,以及她鍥而不捨地尋找真相所深深吸引……。混和了奧秘、回憶錄與超自然事物,一種兼容並蓄的組合」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名人推薦:▌聯名推薦▌
│美國國家棒球名人堂道奇隊經理 湯米.拉索達(Tommy Lasorda)
│洛杉磯道奇隊歷史學家 馬克‧朗格爾(Mark Langill)
│暢銷全球《前世今生》作者 布萊恩‧魏斯(Brian L. Weiss)
│歷久不衰《心靈雞湯》共同創作者 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
│臨床心理學家、《覺醒父母》作者 喜法莉‧薩貝瑞(Shefali Tsabary)
│知名媒體顧問 艾略特‧明茨(Elliot Mintz)
│回溯療法治療師 米拉‧凱利(Mira Kelley)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故事,...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棒球狂熱
「我們的出生不過是一場沉睡與遺忘,
與我們一同醒來的靈魂,我們的生命之星,
曾經殞落他處,並且來自遠方。」
──威廉‧華茲渥斯(William Wordsworth),英國詩人
棒球真的無奇不有。
由於我們六歲的兒子對這項在美國最受喜愛的消遣運動有著非比尋常的情感,我也當了整整三年半的棒球迷。我很確定自從那眾所周知的開球一投之後,一個故事就在少年棒球聯盟(Little League)的媽媽們之間流傳開了;每個母親都想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是那個萬中選一、躋身大聯盟的幸運兒,但這個故事並非如此。這是關於一個小男孩如何打開我們的視界、讓我們得見棒球在一九二0與三0年代時的豐富歷史,並讓我們恍然大悟──在我們一生中,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為別人的生命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當我們的兒子克里斯汀‧霍普特(Christian Haupt)五歲時,我們接到了一通來自洛杉磯道奇隊代表的電話,詢問是否可到我們家來訪問克里斯汀有關他的棒球經歷。聽起來可能很奇怪,一支職棒大聯盟的隊伍,怎會對記錄一個小男孩的豐功偉業有興趣?他甚至連玩樂樂棒球(T-ball)都還嫌太小;但是,比那在電視上播放的五分鐘紀錄片更令人關注的是我們的兒子在過去兩年間告訴我們的事:有關他在另一生中,曾經是一位「高大的棒球選手」。這件事始終鮮為人知,我們也只告訴過最親近的朋友與家人們──直到現在。
我們的兒子克里斯汀在YouTube上打棒球的影片,在他五歲生日之前就已經有五百多萬人觀賞過了。然而,我們真正的旅程始於我們上傳到YouTube的第一部影片,剛好被演員/喜劇明星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看到;於是在出乎意料的命運轉折下,就在上傳那部我們當時才兩歲的兒子正在打擊、投擲棒球的影片之後沒幾天,我們發現自己已置身於一架飛往波士頓的飛機上,要去拍攝克里斯汀在《我老爸卡好》(That’s My Boy,二0一二年上映)電影中客串演出的棒球演員角色。而這趟機緣湊巧的旅程,對我們來說是個轉折點,讓我們對我們兩歲兒子之於棒球的深度熱情,有了真正的了解。
克里斯汀對棒球的熱愛,始於在場邊觀看他的姐姐夏洛特玩樂樂棒球,當時他還包著尿布。當他第一次看到一場真正的少年棒球聯盟比賽時,他以雷射般的專注力研究那些八、九歲的小選手們,每天花上無數小時的時間在模仿他們的動作;看著一個還在蹣跚學步的幼兒踢著腿、揮著臂投球,或是用盡力氣搖擺著身軀、旋轉球棒然後敲擊在本壘上,確實是逗樂了每個人。克里斯汀很樂意為任何想看的人表演,而且當他處於棒球模式中時,他要我們叫他作「棒球康拉德」(Baseball Konrad),這是他用自己的中間名康拉德所創造出來的第二自我。大部分時候,這是一個討人喜愛的嗜好,也帶給我們諸多歡樂;但也有些時候,我們的耐性會被消磨殆盡、逼到了極限。
從我們的兒子克里斯汀會走路開始,他不管到哪兒都隨身攜帶一根木製的小球棒。到了兩歲,他堅持每天都要穿著棒球球褲、棒球球衣、棒球釘鞋,即便是大熱天也是如此。克里斯汀每次在天空看到一條白線,就會興奮地指著天空大喊:「看!媽咪!那是一條壘線!」他咬一口墨西哥玉米脆片時也會說:「這看起來像本壘板!」有次,他在浴室地板上看到一條長方形的白色餐巾,高興地宣布:「好酷喔!那是投手丘耶!」如果生命是羅夏墨跡測驗,克里斯汀眼中看到的只有棒球。
我的丈夫麥可和我看過夏洛特在幼兒時曾經經歷的迪士尼公主階段,但克里斯汀的情況截然不同。克里斯汀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對玩具跟電視完全沒興趣,而且在我們的「媽咪與我」課堂上也極少與其他孩子互動;當他的同學在參與兩歲孩童的正常活動,像是跟其他人一起玩泡泡、堆積木蓋高塔時,他反而寧願拉著我到操場上跟他一起投球。而最令人不安的事實是,如果我們嘗試著阻擋他對棒球的單一專注與興趣,只會讓他更加地堅持不屈。不管是在室內或戶外,克里斯汀每天無時無刻不斷懇求我們陪他投球,對我們來說,真是筋疲力竭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大多數時候,我們已經早、中、晚都在陪他玩球了,但他還是覺得不夠,他沒有一天不想著棒球。我們有次設法讓他脫掉棒球球衣、換上一件領尖有鈕扣的襯衫,要跟他的表兄弟們一起照張全家福,結果他嚎啕大哭,以致於到最後,我們只好讓他哭紅的眼睛跟棒球球衣一起入鏡。麥可和我很擔心他對棒球的這種熱情,可能是一種邊緣強迫症(borderline obsessive)。
二0一一年夏天,麥可接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一個暫時的顧問工作,要求他每星期去一趟達拉斯/沃斯堡。我的住宅房地產經紀人工作,讓我可以有在家工作的彈性,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帶著孩子們去赴約;但是這種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方式,隨著麥可一個星期有五天得出城的情況,變得愈來愈具挑戰性了。每天早上,在我拖著孩子們跟我一起去展售的住宅之前,我得先花兩、三個小時陪他們在當地的少年棒球聯盟球場上打棒球,而不管我們在場上打了多久,每一次的結果都一樣──我得把克里斯汀像顆足球般夾在臂下帶回車上,這當中他會不停地又踢又叫著要「再玩一次」。經過如此激烈的掙扎之後,他必然會頹然累垮、陷入一場呼呼大睡之中,於是便有片刻時間會被綁在他的汽車座椅上。
「我們為什麼要一直這麼做?」夏洛特常常在開車回家的短暫車程中問我,「我們明明知道每次要走的時候他都會哭鬧?」她說得沒錯。幹嘛要自找麻煩呢?但是,當克里斯汀變身成棒球康拉德的角色時,那股無可否認的熱情每每促使我一再帶他回到棒球場上。
當我那相識十五年的最好朋友辛西亞邀請我們去洛杉磯道奇隊的一場比賽中作客時,麥可在達拉斯。不過,即使麥可在家,我也懷疑他會想要加入我們嗎?因為他很難適應克里斯汀對棒球的熱愛;麥可出生於德國,也在德國長大,在那裡,棒球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也因為這個原因,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南加州人,這還是我第一次去到道奇球場或任何職棒大聯盟的比賽。辛西亞多年來已成為洛杉磯明星藝人的按摩治療師,她的客戶不時會送她一些體育賽事、頒獎典禮或是特別活動的門票;所以從我們二十五歲之後到三十歲出頭的那幾年,幾乎所有在洛杉磯市舉辦的大型體育活動、電影首映會、音樂會上,都可以見到我們的身影。雖然我們活絡的社交生活從那時到現在已然大幅降溫,但不變的是只要我們在一起,不管在哪裡都充滿了歡笑聲。
「辛西亞阿姨」就是有辦法讓夏洛特與克里斯汀覺得自己很特別。在他們的生命當中,到目前為止,她出席了每一次重要的場合與活動,包括他們的出生與洗禮,所以,她也不例外地參與了克里斯汀對道奇球場的初體驗。當時我們所不知道的是──這座位於洛杉磯市中心已有五十年歷史的球場,在接下來的這些年裡,將會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家。當我們抵達道奇球場時,辛西亞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我們去禮品店幫孩子們買禮物;夏洛特陷在填充動物堆裡流連忘返,而克里斯汀則驕傲地穿著道奇的球隊制服,在真人大小的道奇人體模型旁擺姿勢拍照。接著,辛西亞陪同我們進入專屬而私密的道奇球場俱樂部(Dodger Stadium Club),我們在可以俯瞰球場的桌邊位置觀看球賽、享用午餐。克里斯汀完全被場上的動作迷住了,在整場比賽期間,他幾乎動也不動,這對一個幾乎坐不住的孩子來說非常不尋常。他長這麼大以來,我還沒看過他這麼嚴肅或無語,但他顯然很享受這樣的經驗。
比賽結束後,辛西亞帶我們到球場內一間叫「獨木舟俱樂部」的私人餐廳。辛西亞請夏洛特喝了一杯雪莉鄧波,而我則發現了一處空的廊道,可以讓克里斯汀用他全新的十八英吋紀念球棒打打橡膠泡沫球,發洩點精力。
「你的小男孩還真是個天生的左撇子。」一個看起來很和善的男人停下來做了評論,他遞給克里斯汀他今天在球賽時接到的一顆球,並指著我們後方的廊道說:「道奇隊的球員現在隨時都會從你們身後的那些門中走出來,如果你可以很有禮貌地請求,我想你一定可以讓他們其中一位幫你在這顆球上簽名。」
果不其然,這些運動員們開始逐一走出門外並走向電梯。一位二十多歲、和藹可親的道奇球員停下腳步,舉起手來跟克里斯汀擊掌,並幫他的球簽名;我們後來才知道,他是道奇隊的明星外野手,麥特‧坎普(Matt Kemp)。毫無疑問,這一天是克里斯汀長這麼大以來最美好的一天,他也不折不扣地被迷住了。
幾個星期之後,克里斯汀和我又回到道奇球場參加一個球場的導覽之旅;那一天,球場上沒有舉行球賽。對克里斯汀來說,最有趣的是可以坐在選手休息區的長凳上,看著道奇的球員坐在那裡、或是在球場的紅土上滾來滾去;他充滿情感地把那裡的紅土命名為「道奇土」。當導覽人員允許他在球場周圍的泥土跑道上練習擊球和投球時,克里斯汀簡直是欣喜若狂。
這時,我儼然已成為投擲小泡沫球的專家了,所以我打算投球給他,並且幫他拍攝幾段影片。當克里斯汀用他的小木頭球棒不斷把球擊打進網架中時,與我們一起參加導覽之旅的同伴們也不斷用他們的歡呼聲鼓勵著他;於是克里斯汀要求跟我交換捕手的角色,以便練習他的投球技巧。
「他否決了暗號!」我們的同伴們中有個女人興奮地驚叫。
「你說『否決暗號』(shake off the sign)是什麼意思?」我問她。
「他在投球之前上下前後搖頭的方式,跟大聯盟的投手一模一樣。」
她進一步解釋,捕手會給投手一個暗號建議他投什麼樣的球,投手可以說好或不好,端視他是否同意這個建議。
「我想知道道奇隊會不會讓一個小孩在一場比賽的開球儀式中開球?」她指著投手丘說。「看到這小傢伙站在那麼大的一個投手丘上,鐵定可愛極了。」
這位知識淵博的女士並未察覺,她已在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當我們回到家時,我腦海中已經開始飛轉著那位女士的建議:讓克里斯汀在開球儀式上開球。我打開電腦開始搜尋YouTube,看看是否曾有這麼小的孩子在大聯盟的棒球賽中開過球;我找到了美國總統、好萊塢名人、饒舌明星站在投手丘上的影片,但令人驚訝的是竟沒有任何小孩曾經躋身於這些開球的投球者之列。而儘管從二0一一年算來,YouTube的存在也只有五年歷史,卻已然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主要是由於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二00九年在YouTube被「發掘」之後聲名大噪所致。我無意讓我兩歲的兒子跟隨小賈斯汀的成名腳步,但我認為YouTube或許是一項好工具,可以引起道奇隊主管辦公室中任何人──負責決定誰來開球的人──的注意力
我知道我們的時間有限,時機稍縱即逝;讓克里斯汀如此獨特的主要原因,是他在棒球上的打擊跟投球有著早熟的發展。就像某些寶寶比同齡者更早學會走路與說話,但是你可以想見,隨著時間過去,大部分的孩子們也都會趕上來。我十分肯定到克里斯汀五歲時,這個「可愛極了」的因素必然早已消失,與其他少年棒球聯盟的棒球選手毫無區別。
因此當麥可回到洛杉磯時,我告訴了他關於自己大膽設想讓克里斯汀得到開球機會的計畫,並成功地說服他幫我為克里斯汀在道奇球場上拍攝的幾段影片中,剪輯出一分鐘的作品,讓我們可以將之上傳到YouTube;YouTube上早就滿是驕傲的父母展示孩子一舉一動的影片,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上傳的影片確實沒什麼特別之處。我在影片下方寫了一段描述文字:
我們兩歲的兒子熱愛棒球,能在道奇球場上打球,是他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堅持每天都要穿著棒球釘鞋、打擊手套、棒球球褲與球衣。我們家中沒有人曾經看過或打過棒球,所以他對這項運動的迷戀著實讓我們非常驚訝。三個星期之前,他去看了生平的第一場職棒大聯盟球賽,並且很幸運地得到一顆比賽用球,麥特‧坎普還幫他在上面簽了名。當他在打棒球時,他幫自己取了個「棒球康拉德」的小名,但他真正的名字是克里斯汀。我們有個瘋狂的夢想是,或許在克里斯汀三歲之前,能有機會為一場道奇隊的比賽開球!
我把YouTube上這段影片的連結,用電子郵件寄給了我信箱中所有的聯絡人,請他們將這段影片分享給親朋好友,希望藉此累積點閱率,從而引起道奇隊的注意。回想起來,我那引以為傲的情感洋溢之舉可能有些熱情過頭了;但因當時大聯盟球賽的活動就要展開,即使時光倒流,我想我還是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上傳影片到YouTube之後,過了幾天,我丈夫接到某位女士寄來的一封電子郵件,問他影片中的男孩是不是他的兒子。她自我介紹是角蛙(Horned Frog)夥伴──角蛙是我丈夫母校德州基督教大學(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的吉祥物;她說她的公司「運動工作室」(Sports Studio)正急著找到這位影片中的小男孩,要在亞當‧山德勒的一部電影中演出一個打棒球的角色。
四十三年以來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南加州的我,早已看過各式各樣利用人們想成為好萊塢明星的夢想而設計的騙局,我確定我們就要成為某種針對過度驕傲的父母所設計的YouTube騙局犧牲者了。所以當麥可從德州打電話給我、告訴我有關這封電子郵件的事時,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她有沒有要我們給錢?」儘管我抱持著相當懷疑的態度,麥可還是決定打電話給她以了解更多的訊息。結果事實證明,運動工作室是一個合法的選角代理商公司,利用像是YouTube這類的社群媒體網站,尋找現實生活中真正的運動員,在廣告、電視節目和電影中演出特定運動的角色。誰會知道是這麼一回事?
「選角的導演希望你能夠在今天之前,寄給她克里斯汀用棒球手套接球的影片。」麥可說。
「麥可,你知道他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吧?」
「那是會有多難?」
克里斯汀擊球、投球一年多了,但我們總是把球滾回去給他,因為我們覺得他還太小,不能用手套來接球;所以,我們的小男孩就要上一堂接球的速成班了。純粹運氣好,我剛好有一副給左撇子投手用的小手套;在我懷克里斯汀時,一位女性朋友送給我一個以運動為主題的禮品籃,其中就有這副手套。當時兒子還沒出生,我猜想他是左撇子的可能性應該很小,於是設法跑了三間不同的運動用品店,想去換成別的東西;幸好當時沒有一間店願意讓我退還,因為跌破眾人眼鏡的結果是,克里斯汀竟然是左撇子。所以今天,這個小手套就派上用場了。
因為麥可又出城了,我需要另一個人跟克里斯汀玩球,這樣我才能空出手來用我的手持攝影機幫他拍攝影片。當時我母親的男朋友丹尼斯自告奮勇,跟我們約好上午十一點在棒球場見。丹尼斯對任何體育活動都很在行,他不但是個全能運動員,也曾擔任過賽馬騎師。
「萬一他接不到球呢?」當我們抵達棒球場時,丹尼斯問我。
「不行也得行。」我笑著說。
教一個幼兒如何接球剛開始雖然非常滑稽,但是兩個成人表現得好像看到一個孩子接到球是他們前所未見的最偉大之舉,看起來一定更加地滑稽;所幸附近只有一個少年棒球聯盟的場地管理員看到我們可笑的把戲,而他正忙著幫附近的場地除草。雖然克里斯汀的接球技巧尚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我們已然奇蹟般地捕捉到若干片段,可以看出球確實落入了他的手套。而當我們在拍攝克里斯汀用正常尺寸的球棒擊球時,那位場地管理員把他那台大型除草機的引擎關掉了,抬頭看我們在搞什麼鬼。
「那孩子有天賦,」他喊向我們,「你只要確定他在接下來幾年中仍然保持打棒球的樂趣就好了。」
至於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認真地拍攝這些影片的原因,我們沒有費事跟他解釋,我也懷疑他會就此相信,因為連我自己都很難相信──直到兩星期之後,我們搭上飛機飛往麻州的波士頓。
第一章 棒球狂熱
「我們的出生不過是一場沉睡與遺忘,
與我們一同醒來的靈魂,我們的生命之星,
曾經殞落他處,並且來自遠方。」
──威廉‧華茲渥斯(William Wordsworth),英國詩人
棒球真的無奇不有。
由於我們六歲的兒子對這項在美國最受喜愛的消遣運動有著非比尋常的情感,我也當了整整三年半的棒球迷。我很確定自從那眾所周知的開球一投之後,一個故事就在少年棒球聯盟(Little League)的媽媽們之間流傳開了;每個母親都想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是那個萬中選一、躋身大聯盟的幸運兒,但這個故事並非如此。這是關於一個小男孩如何打...
推薦序
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紐約時報》排行第一名暢銷系列《心靈雞湯》共同創作者
身為一位求知若渴的讀者以及超過一百五十本書的合著者,我可以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手上握著的這本書,是我所遇過的最具變化性且發人深省的好書之一。作為《心靈雞湯》系列書籍的合著者,我收到無數的請求,希望我能推薦他們的書籍;但因我對這些請求從不等閒視之,所以很少有書會讓我覺得極有必要推薦給讀者。然而,這本非同凡響的書不僅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我,更讓我欲罷不能地讀到最後一個字,我甚至無法停止跟每個我所遇到的人談論這本書。你即將展開的這趟不平凡旅程,可能會徹底改變從今而後你看待生死的方式。
乍看之下,凱西‧伯德(Cathy Byrd)的故事對你來說似乎不太可信;其實對她來說,剛開始的感覺也是如此。使這個故事如此深具吸引力的一點是──凱西‧伯德本身是個基督教徒,在此之前,她從來不相信輪迴的存在。但是當你跟隨著她那不可思議的旅程,深入了解一個母親如何設法去理解她的兒子告訴她的事──有關他的前世是一位職棒選手時,你也會開始去檢視你自己對於身處這個星球上的前世今生之信念。除此之外,它也會激發你尊重自己的直覺、傾聽你生命中的孩童所說的話語、不設限地去愛、充分利用你能幸運擁有的每一天。你看,這本書委實匯聚了好幾本書的內容於一身;它除了是一本關於輪迴的書,也是一本關於如何學習深切地傾聽、信任我們孩子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棒球的書,以及一本關於宇宙如何不斷巧妙地安排各種事件以擴展我們意識的書。
我始終相信,我們全是在地球上擁有短暫人類經驗的無限靈性存在,而本書即是這個宏大想法的有力見證。我在十六歲時,初次接觸到「靈魂不只存在於這一生」的概念;對生於基督教家庭的我來說,這雖然是一個全新的觀念,但從某個角度來看又確有其理。當我在麻省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念研究所時,有位教授給了我兩本書:雷蒙‧穆迪博士(Dr. Raymond Moody)所著的《死後的世界》(Life After Life,商周出版,二0一二年)以及海倫‧文拜博士(Dr. Helen Wambach)所著的《前世》(Life Before Life,方智出版,一九九五年),讓我更堅定了自己對前世的信念。從其時至今,我已經歷過幾次鮮明的前世回憶,有些是自然而然地發生,有些則是在心理學家的協助下產生。在這個主題上,我也閱讀過大量的學術性書籍。
因此,我雖然十足十地著迷於凱西與她的兒子克里斯汀‧霍普特(Christian Haupt)的故事,卻絲毫不感訝異;我從未讀過這麼長、文字如此優美、情感如此深刻且坦率真摯的記錄,敘述一個孩子的前世記憶如何逐漸被揭露出來,同時一個抱持著懷疑態度的母親如何逐漸接受這件事。他們一路走來遭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曲折,我並不想在此透露更多的細節,以免搞砸了你親身體驗這一切神秘開展的樂趣。
但我可以保證的是,這個故事會在許多層面觸動你的心,不論你是身為父母、靈性追尋者、或是棒球迷。盧‧賈里格(Lou Gehrig)是棒球史上真正的傳奇之一,關於他與母親的關係,以及他們與貝比‧魯斯(Babe Ruth)的關係,娓娓道來的故事著實令人著迷;而不管你已經知道多少有關於他們與貝比‧魯斯之間強烈激盪的關係,你還是會對他們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
正如本書教導我們永遠別對孩子口中所吐露的記憶感到懷疑或置之不理,並記住馬克‧吐溫(Mark Twain)那有名的觀察:「讓你摔一跤的往往不是你所不了解的事物,而是你自以為太了解、卻並非如此的事物。」
確切來說,我想馬克‧吐溫也會愛上這本書。我便是如此,而且我有信心你也會如此。凱西的故事雖然有時看起來極為不可思議,卻都是真實發生的;如果你願意,它可能會重新喚醒你內心那份對生命的神奇奧秘之理解,而那又是一趟多麼雄偉瑰麗的冒險——充滿了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完全理解、只能對其感到驚訝與驚嘆的事物。
現在,我邀請你舒舒服服地坐下來、放鬆心情,享受凱西這個精采絕倫又充滿啟發的故事。
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紐約時報》排行第一名暢銷系列《心靈雞湯》共同創作者
身為一位求知若渴的讀者以及超過一百五十本書的合著者,我可以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手上握著的這本書,是我所遇過的最具變化性且發人深省的好書之一。作為《心靈雞湯》系列書籍的合著者,我收到無數的請求,希望我能推薦他們的書籍;但因我對這些請求從不等閒視之,所以很少有書會讓我覺得極有必要推薦給讀者。然而,這本非同凡響的書不僅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我,更讓我欲罷不能地讀到最後一個字,我甚至無法停止跟每個我所遇到的人談論這本書。你...
目錄
【前言】傑克‧坎菲爾
【引言】伊本‧亞歷山大,醫學博士
第1章 棒球狂熱
第2章 貝比‧魯斯對你很壞?
第3章 跟爹地一樣高大
第4章 老靈魂
第5章 昔日恩怨
第6章 尋找盧‧賈里格
第7章 著魔還是瘋狂
第8章 春季狂熱
第9章 帶我去看棒球賽
第10章 開球
第11章 國寶
第12章 我就是知道
第13章 良醫進城來
第14章 我會找到你
第15章 母親的愛
第16章 愛永不消逝
第17章 靈魂的低語
第18章 棒球天堂
第19章 洋基之光
第20章 傳家之寶
第21章 天賜良師
第22章 尋找賈里格媽媽
第23章 一百零八針
【結語】 宇宙會心地一眨眼
謝辭
【前言】傑克‧坎菲爾
【引言】伊本‧亞歷山大,醫學博士
第1章 棒球狂熱
第2章 貝比‧魯斯對你很壞?
第3章 跟爹地一樣高大
第4章 老靈魂
第5章 昔日恩怨
第6章 尋找盧‧賈里格
第7章 著魔還是瘋狂
第8章 春季狂熱
第9章 帶我去看棒球賽
第10章 開球
第11章 國寶
第12章 我就是知道
第13章 良醫進城來
第14章 我會找到你
第15章 母親的愛
第16章 愛永不消逝
第17章 靈魂的低語
第18章 棒球天堂
第19章 洋基之光
第20章 傳家之寶
第21章 天賜良師
第22章 尋找賈里格媽媽
第23章 一百零八針
【結語】 宇宙會心地一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