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世界級大貿易港——刺桐,
巍然挺立在太平洋西海岸,閃灼耀眼光芒……
歷史告訴人們,閩南人具有極強的創造性和凝聚力。
就是在這方原先荒寂、貧瘠的土地上,經過世代揮鋤,造出如畫的田園,播下文明歷史的種子;在無涯的滄海上,怒展風帆,駛向亞非海天接處的遠方;在雪浪翻捲的岸邊,串珠般的港口,有如天上撒下春花。
《滄桑刺桐》全書共八章,附錄十篇。
本書以刺桐港的歷史發展脈絡為經,又以其時港口必不可少的海洋族群、移民拓殖、社會轉型、產業整合、中外海商、浮亞泛非、震撼輸出、東方明珠、浴火重生諸側面為緯,相互交織,敘論宋元時期閩南大腹地自古以來由低到高的變動歷程,與刺桐港產生並臻於高度繁榮的歷史必然。敘述時注重掌握地方文獻,並進行必要的考證,同時結合腹地範圍內的考古發現、民族遺跡、民俗採擷,又妥為解決地方與全國、普遍與典型、暫時與長期幾個範疇中的港口經濟史難題,並給予獨立闡釋,從而深刻描繪出古代刺桐港的真實圖像。
作者簡介:
傅宗文,一九三二年生,福建省仙游縣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一九五八年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生畢業,期間一度借調高等教育部高校教材編寫組工作。調進廈門大學歷史系後,長期從事以宋史為重點的中國古代史相關課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論著有《宋代草市鎮研究》(印行二次)、《刺桐港史初探》、《聽濤齋自選集》、《滄桑刺桐》等。
先後任《中國名君名臣政績辭典》、《吳夲學術研究文集》副主編兼撰搞人,又先後參與范文瀾主編《西藏地方歷史資料選集》(初稿)、李新主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四卷本)、束世澂主編《宋遼金元史大學用書》的編撰工作。一九九四年五月至翌年一月應邀赴美國與加拿大訪問,於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與麥吉爾大學訪書研讀,及請益論道。一九九七年十一月應邀訪問臺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與輔仁大學。又先後參加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泉州活動和國際學術討論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海關史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活動。
章節試閱
第七章 滿市珠璣醉歌舞
第一節 連甍富饒 東方明珠
一、桐城雄峙
海上貿易的繁榮,給刺桐城帶來勃勃生機,它反映於城郭的恢弘壯大,也表現為富商豪賈的風雲際會。
泉州自遷移治所於晉江北岸,清源山南麓之初,百廢待舉,草創的郡城原只是砌築四個城門之外,環植刺桐樹以代替垣牆。關於泉州城郭的唐城、即子城的竹木柵欄城特點,宋人在詩作中有過確切記述。最早揭示此一特點的是宋初太宗、真宗時人曾會,他在〈寄泉僧定諸〉詩中,首先創立「刺桐城」一詞。稍後呂造便以〈刺桐城〉為題,詠出「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郭為誰封?」具體把刺桐和城郭聯繫在一處。以後兩浙路名士王十朋蒞郡知州,〈石筍橋〉詩中,進一步揭示二者關係:「刺桐為城石為筍」,因果關係十分明白。因此清代方志根據史實,概括為子城四門「分隅而列,環植刺桐,謂之桐城」,應是確論。
中國古代歷史上早已有過竹木柵欄城。東晉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市),都城周圍只設竹籬,城門五十六所也以籬建成,因稱為「籬門」;劉宋時宮門外的「六門城」,也是竹籬城,直至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才改建垣牆。都城如此,郡城以竹木柵欄為城,更不必大驚小怪。北宋前期,近鄰漳州始築城,也是列棘為之。宋元時期,刺桐港雖然由於海上貿易繁榮而有「富州」、「樂郊」美稱,但其屬縣仍視城垣為「奢侈品」,大概除同安縣於宋高宗紹興十五年(1145年)建成垣牆外,其餘都只是有市而無城狀態。
伴隨晚唐泉州海上貿易的日漸進步,子城周圍附城街衢和住宅區也不斷擴大。據傳子城周圍只有三里一百六十步,州衙建築物之外的剩餘空間太小,因此唐末曾幾度擴容,建成羅城。這是一座夯築土牆的城郭,日後僖宗光啟元年(885年)王潮兄弟率部圍城,竟以近一年時間才破城而入。
五代年中,半獨立的閩南長期相對平靜,王延彬首倡而為後繼者持續奉行的著力推進海上貿易的經濟戰略,績效日益明顯,於是擴建原有羅城以應現狀所需便被提上日程。留從效治泉期間(944年11月至962年8月),實施「重加版築」工程。《清源留氏族譜》據留從效神道碑與遺事寫成〈宋太師鄂國公傳〉說:「泉州城市舊狹窄,至是擴為仁風、通淮等數門,教民間開通衢、構雲屋。」可見留從效是在唐末羅城土垣基礎上進行加固並適度拓寬,同時增加城門,以與增闢的通衢大街對稱以便疏通人流物流。於是城垣周圍計長二十三里二百八十三步,高一丈八尺,較子城周圍擴大七倍以上。城門七座:仁風(東)、鎮南(南)、通淮(東南)、義成(西)、朝天(北)、臨漳(西南)、通津(西南)。東西、南北城門相對垂直,形成自子城十字大街延伸而出的十字形中軸線,奠定刺桐城千餘年中維持不變的十字街架構。街衢兩旁,允許破除唐代封閉式的坊制,建築商業繁榮所需的商店客棧兼備的「雲屋」。在擴固羅城時,留從效明顯把南門臨江垣牆儘量向江岸推移並取與其平行走勢,顯在加強晉江海舶碇泊、裝卸作業的便利上下工夫。以後宋元時期,臨江城垣便順勢轉化為南關港口所在地。
陳洪進挈閩南和平歸順宋朝,朝廷按照太祖平定各割據政權的既定方針,隨即下達墮城命令。但未及執行,游洋百丈鎮農民軍便進圍泉州城,旋即被官軍弭平。極可能由此偶然的歷史事件,泉州羅城意外地獲得保存。之後,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因二度宋交(交趾,今越南北方)戰事,朝廷詔令東南沿海州軍修築城垣,泉州羅城雖列為「添修」事項,又由於經費無著而未能動工。
進入北宋中期,海上貿易導致的刺桐城市民人口的不斷攀升,表現於宋代城市在擺脫唐代方塊坊曲制之後,逐漸形成的住宅無序化與城垣街衢硬體規整性之間的矛盾也日益擴大,終將引發災難性結果必不可免。「大都羅城、子城內外壕溝如人之一身,血脈流貫,通則俱通,滯則俱滯。乃民家傍壕溝而居者,多填委糞壤,以致堙閼,而跨溝為屋者尤甚。」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六月,一場豪雨導致無壕溝宣洩的城內積水而氾濫成災,淹沒並沖毀民宅數千幢。兩年後,知州丁竦被迫掘開東南角城垣,疏引積水轉注城外東南方的天水淮,又疏通城內溝水注於光孝塘,再合流於通淮水門。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知州葉庭珪鑑於通淮水門的疏導功能不可廢絕,便於其旁正式創築通淮城門。之後,城區人口繼續攀升,而民居侵溝、垃圾淤塞的問題始終突出,地方政府補苴罅漏,未能奏效。壕溝堙塞最為厲害的街區則在城內東南隅,瀕臨巽水、筍江的「番舶客航聚集之地」,當地即中外海商麇集聚居地段。因此,神宗熙寧初年郡守丁竦穴城以通天水淮,不但疏浚溝渠,而且也為了「便於舟楫,百賈貿遷皆至於市」,從而給海商以生活和裝綱作業的便利。
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知州陸藻首次以外磚內石包砌城垣。南宋前期也多次進行修補。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知州鄒應龍向蕃商募集鉅資又進行一次大修。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知州游九功對羅城實行第二次展拓。當時羅城南門外筍江沿岸的中外海商住宅鱗次櫛比,鑑於蕃商於寧宗嘉定四年捐資大修城郭,作為回報,泉州地方政府便慨然東自浯浦,西抵臨漳門,砌築一道基闊八尺、高一丈、長四百三十八丈的石城,將該住宅群圍護起來。這道石城史稱「翼城」。此外,又於各座城門口修築甕城。至此,泉州城垣壯實雄偉,樓櫓相望,雉堞聳峙,甕城整齊。所以,爾後百多年都不再大修。
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監郡偰玉立第三次對羅城施行展拓,合併羅城與翼城,全城一律外砌條石,基闊二丈至二丈四尺、高二丈一尺、周回總長三十里。南門改稱徳濟,廢西南通津門,稍東另闢南薰門。展拓工程也施行於原來西北角王延彬、東北角陳洪進所凸出的部分,囊括於新羅城,又特意將通淮門與仁風門之間原來平直的垣牆改向東南凸出,以便該地附城草市也收入羅城。顯然可見,此次展拓旨在將基於海上貿易而發展起來的住宅群收入羅城,使其居民同樣獲得城垣保護,實現社會秩序的安定。特別突出的是東南部分海商住宅區收入羅城後竟形成銳角形狀,一如鯉吻飲江,自此刺桐城又有「鯉城」美稱。民間以「鯉躍龍門」期盼好運,刺桐城確實由於海上絲瓷香藥之路而騰飛,城形與商機巧妙統一,意外地珠聯璧合。
城垣是居住其內市民住宅數量與質量的綜合硬體表現。因此,城垣的展拓本身就意味著市民群體的擴張。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市舶司的設置、刺桐港的開放,自然會帶出戶口的急劇膨脹。熙寧變法時直言不諱的批評者鄭俠,哲宗一朝均在泉州供職,他在一篇替別人草擬的〈代謝章(惇)相公啟〉文內,形容刺桐城為「農士工商之會,東西南北之人」叢雜眾多的城市。同時,永春縣令江公望的〈多暇亭記〉描述城中「巨商大賈,摩肩接足,相刅於道」擁擠不堪的情形。因此,其結果可想而知。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知州陸藻於〈修城記〉中指出:
泉距京師五十有四驛,連海外之國三十有六島;城內畫坊八十,生齒無慮五十萬。
本文已佚,現在能見到的只有這幾句。前二句說明泉州遙對京師、東連群島的地理方位,後二句筆鋒一轉,指出泉州城內有如畫坊巷八十區、人口無疑有五十萬。這筆人口數當然也包括多處城門外附城草市和城南江幹流動性商客以及大量住唐的蕃商與其眷屬。他們是「化外人,法:不當城居」,所以人數雖多、財力也大,但只能一時暫棲南門江幹迤邐法石草市的條狀地帶。如按單口五人為一戶折算,約為十萬戶。北宋汴京,神宗時城郭居民達二十萬戶,刺桐城是它的半數。等而下之,就沒有其他城市可以比肩看齊。杭州城郭戶數,比泉州要晚七十五年,即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才擁有十一萬二千戶。成都則晚半個世紀始出現「繁雄十萬戶」局面。蘇州、鄂州也只有在南宋年中分別達到「所謂十萬家之數」、「江渚鱗差十萬家」的稠密高度。
南宋後期,刺桐城人口又繼續有所爬升。知州游九功展拓羅城後,祝穆父子根據刺桐城城郭的戶口總數,以為「中藏闤闠餘十萬家」,顯比宣和戶口數又有增加。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義大利猶太商人雅各‧德安科納蒞泉,據其親見並估計刺桐城人口在二十萬以上。戶口歷來盈縮無常,雅各的估計或有一定道理,宋朝末年朝政黑暗,社會紛亂,也可能出現城居戶口流失、脫籍等現象而有所減少。
二、溫陵都會
刺桐城俊美壯觀,五代後期,便呈現「台館翬飛匝郡城」景觀。其後伴隨海上貿易所帶來的經濟繁榮,城市容顏更趨華麗,令興化軍籍的名詩人劉克莊讚歎不已:「溫陵大都會,朱門華屋,鈿車寶馬相望。」但毋庸諱言,一如歷史上的任一城市那樣,刺桐城也有兩副面孔,即它隨著貧富懸殊的拉大,貧民街衢便日趨慘澹和凋零。雅各‧德安科納來泉後,親見這些街區以竹木建成的店鋪擁擠不堪,街道顯得狹窄骯髒。而隨著人口攀升引發嚴重的住宅侵街、侵溝現象,致使街衢糞壤填委,甚至有人徑直往人行道上拉小便潑髒水。
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必然有著蜘蛛網狀的街巷。唐朝後期,泉州城街巷以刺桐為城郭內外的綠化樹木已見諸詩文。試看:
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
猗猗小豔夾通衢,晴日熏風笑越姝。
南國清和煙雨辰,刺桐夾道花開新。
林梢簇簇紅霞爛,暑天別覺生精神。
這裡,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和諧共存,人與刺桐互相傳遞信息,紅霞般燦爛的刺桐花魅力十足,放眼觀賞它就煥發起奕奕神采。可惜的是進入宋代後,這種景觀已不復重現,詩文中也不再看見有關文字。這大概是人口膨脹,住宅侵街、侵溝以及街衢改造,使得刺桐被迫退出街衢兩旁。對於刺桐城的街巷網絡,歷史文獻也差不多把它忘卻。幸虧雅各蒞泉,據他說,當時有紅花街、小紅花街、三盤街、四宮街、和街、萬壽街,主要街道口則築有報時鐘塔,樓上設置滴漏,每個時辰,報時人便鳴鑼周知,俾便各行各業遵照時辰行事。夜晚一到,刺桐城的大街小巷、店前屋下,處處燈火通明,「這個城市被映照得特別燦爛,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得到它。」城市晚間照明普及化標誌著自唐代封閉型坊制廢止以後的又一大進步,市場夜晚經營,瓦市、勾欄、妓院、酒樓等等的夜生活,也便成為城市生活的結構性內涵。
第七章 滿市珠璣醉歌舞
第一節 連甍富饒 東方明珠
一、桐城雄峙
海上貿易的繁榮,給刺桐城帶來勃勃生機,它反映於城郭的恢弘壯大,也表現為富商豪賈的風雲際會。
泉州自遷移治所於晉江北岸,清源山南麓之初,百廢待舉,草創的郡城原只是砌築四個城門之外,環植刺桐樹以代替垣牆。關於泉州城郭的唐城、即子城的竹木柵欄城特點,宋人在詩作中有過確切記述。最早揭示此一特點的是宋初太宗、真宗時人曾會,他在〈寄泉僧定諸〉詩中,首先創立「刺桐城」一詞。稍後呂造便以〈刺桐城〉為題,詠出「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郭為誰封?」具體...
作者序
刺桐贊(代序)
遠古伊始,今福建大地便繁植刺桐花。
暮春時節,刺桐枝頭一排排亭亭玉立的蓓蕾,頃刻間迎風怒放。「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傘欲燒空。」花朵,如潑血般鮮紅,像烈火般明亮,似雲霞般燦爛。紅豔豔,紅得刺眼,紅得醉人。它成了一個魅力匯聚的符號,力量爆發的推力,永遠令目擊者心靈震撼,熾情沸騰,精神提振。
可刺桐的枝幹卻顯得寒磣。枝柯嶙峋,軀幹皸裂,樹齡老時,枝枯皮黑,佝僂龍鍾。然而,它卻最適宜於福建的環境,能夠不擇地而生:岩岩群山,沙磧谽谺,風刀霜劍,雨臥雪餐,都不曾阻扼它的種子萌芽、茁壯、成長。它的生活史是一曲征服自然力的凱歌,意涵深沉,啟人心智。所以古越人及其以後的漢族移民,無不喜愛刺桐花,並廣事栽種。今福建北部叢山密林,建溪岸邊卻呈現一派「刺桐花下路高低」的景象。西部地曠人稀,人慮「地僻尋常來客少,刺桐花發共誰看?」但它依然被人們所青睞。沿海城鄉,刺桐茂盛。「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它真真成了人們上口吟唱,揮毫丹青,下筆題詠,人見人愛的花木。刺桐花不但給種植者以視覺上的觀賞美感,而且以其枝幹上的尖刺創造防衛功能上的突出價值。尖刺遍布的刺桐枝幹像古代冷兵器釘槌那樣令人生畏。因此,它曾經被古越人圈種於山間草屋、江海水欄周圍,藉以防止虎狼的襲擊和盜賊的騷擾。
中原移民南來後,借鑑百越原住民的生活實踐經驗,也在聚落和田園周邊修建起刺桐刺籬來。他們幹得更出色,在繁密的刺桐樹下栽種播田花,讓它的藤蔓纏繞刺桐,互相糾結,形成一道厚實而又布滿尖刺的籬笆。這就既能發揮它的防衛功能,又能把小農住宅裝扮成一個紅綠相間、刺籬圍護的田園庭院,在閩南大地上構築一道深具特色的風景線。
不僅如此,刺桐還是物候信息樹。北宋丁謂的〈刺桐花〉詩云:
聞得鄉人說刺桐,葉先花後始年豐。
我今到此憂民切,只愛青青不愛紅。
宋太宗至道年中(995-997年),丁謂任福建路轉運使,因公蒞泉,從老百姓那兒聽到刺桐物候歲占。原來,雨水充沛,刺桐便先長葉後開花,否則便不吐葉而只開旱花。農民琢磨花信,斟酌農事,減少生產的盲目性,自然收便利於預期。
大概從宋代伊始,晉江、九龍江以及木蘭溪流域三個州軍即已慣稱為「閩南」。據傳當年刺桐也僅繁殖於「上至興化,下至漳而已」的地域範圍內。地以物名,物以地貴,所以宋代閩南三州軍又別稱「刺桐鄉」。刺桐與閩南融為一體,成了閩南域名的代稱,它的一花一葉,無不滲透著閩南鄉園的風韻,表徵著閩南人戰天鬥地的勞動創業精神。
「刺桐鄉」之外,「刺桐城」就又成為詩文中的新詞彙。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正式改稱泉州,其治所不久便從豐州(今南安市豐州鎮)東移至今泉州舊城區。徙治初期,百廢待舉,主政者一定是從鄉間刺桐藩籬獲致靈感,「泉州初築城日,繞城植刺桐,故謂之桐城。」一部中國古代的城垣建築史,實際上就是數千年中竹木柵欄城、夯土城與磚石城共存並且互相轉化的歷史。所以,最早的泉州城(即所謂子城)借刺桐繁植為垣牆並非歷史特例。東晉政權匆忙移治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台城(宮城)之外,都城只設竹籬。史載:「江左初立,並用籬為之。」京師如此,州縣城郭竹木柵欄為垣的情形便可想而知。甚而時至南宋後期,仍有城市「以竹木為柵」圈作垣牆。所以,自從太宗、真宗時人曾會創用泉州「刺桐城」一詞以後,仁宗年中,呂造〈刺桐城〉一詩又展示意涵:「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郭為誰封?」於刺桐、城郭之間畫上等號。後來,南宋孝宗年中,王十朋〈石筍橋〉詩又鑿鑿指明:「刺桐為城石為筍。」於是,「刺桐城」、「桐花城」、「桐城」的詩歌文章,聯篇累牘,它與「刺桐鄉」一起,沸沸揚揚地詮釋了「海曲春深滿郡霞」詩句的歷史意境。
月是故鄉明,花是故園美。古代中國數千年中以家庭小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的經濟結構盛行不衰,戶口群體與鄉園世代相聯繫的生活方式,構建和世代沿襲下來的故園觀念深深地扎根於中華民族肢體內部。唐宋以降地方小商品市場有過迅速增長,擴大了小農經濟活動的市場模式和投入小商品經濟圈的人群,進一步發掘出地方物產的精粹,提升了人們對地方文物的認識,故園觀念更獲致充實和擴展,從而把自古以來孕育起來的對故園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真情實感昇華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去。當時,隨著中國北方社會動盪而不得不南遷的中原移民,自落腳「丘陵王國」閩南大地以後,「梅洋三郎」型的先民們歷盡艱辛,胼手胝足,治山治水,年復一年,父死子繼,建起家園,重塑河山。艱難備嘗情更深。惟其如此,閩南居民鍾愛家園的情感便格外濃烈,格外持久。顯然,家園是他們的命,家園是他們的根,家園更是他們寄託未來期盼的追夢神駿。他們對家園的這份摯情,便也經由陳年舊月的冶鑄,從與故鄉草木山水的結合,進而移情集中於刺桐身上。看,刺桐鄉裡刺桐花兒紅:崖畔坡頭,路邊村旁,城周巷內,挺立的刺桐鐵骨摩雲,火炬燒空,像頭盔頂上紅纓飄拂、劍拔弩張的武士,無處不在守衛著閩南人的家園。
刺桐花就是閩南人家園的最佳標誌。它的繁花麗色就是閩南人鍾愛家園、沸騰熱血的天然象徵。無怪乎漫漫千百年來,閩南人就與刺桐花建立了特殊的人與花的關係,姑且把它稱為「刺桐花情結」吧。唐末泉州人陳樵,中舉後供職京師,一時告假返梓。友人送別時勸他:「帝京須早入,莫被刺桐迷。」這位陳樵,身在京師,總是念念不忘故園,常常誇讚刺桐。因此當他告假回鄉省親時,親朋好友深恐他為魂牽夢縈的刺桐所羈,遲滯時日。泉州南安人劉昌言,大約於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四年(946年)攻取閩南之後應舉未第,作詩自遣,末句云:「唯有夜來蝴蝶夢,翩翩飛入刺桐花。」以顯然傲岸心態,譏誚科舉應試無異是莊周夢蝶,不如早早歸去賞玩故園的刺桐花。刺桐花在這二位古代閩南先賢的心目中,無疑魅力十足,它所蘊含的鄉情鄉思是如此厚重,所以能發揮難以抗拒的羈絆和召喚的精神影響。正因如此,於是有人在惜別場合,一反唐人灞橋折柳方式,改取「去時期刻刺桐花」的時髦做法。
然而閩南人並不僅僅滿足於刺桐花所飽含的鄉土情思,古人還進而開掘其所能具有的哲學意蘊。
明代泉州人楊世顯青少年時生活於家鄉,長輩為他在清源山南麓建築書房,書房周邊栽滿生機盎然的刺桐樹。每逢明月躍上清源山巔峰,如水的月光泄輝刺桐梢頭,參差的樹影投落書房窗前,晦明動靜,遐想聯翩。這時或散步樹下,仰望邈雲碧霄,冰輪含情。「明月幾時有?」「行樂須及春。」青春年少,可以邀月起舞,可以對月撫琴,又可以借月苦讀苦吟,鞭策自己。在這清夜裡,桐影婆娑,月華如畫,是它們二者,構建了開啟心靈智慧之窗的時空環境,因此,他把書房命名為「桐月山房」。後來,楊世顯登第仕宦,供職京師,又總是不忘故鄉的「桐月山房」,一再請求友人為它撰寫文章,準備攜歸勒石紀念。他答覆友人為何「戀戀」桐月山房時說:
君子小人,見或不同。刺桐,鄉之桑梓也,我則敬止;清源,鄉之高山也,我則仰止。彼顯忌隱,貴忌賤,得魚、兔而忘筌、蹄者,非我儔也。
楊世顯認為:「君子」、「小人」的價值觀根本不同。「刺桐」在他眼中就是古來象徵並代稱故園的「桑梓」,他衷心為之「敬止」;「清源」,故園的名山,他真誠地對之「仰止」。他不是那些顯達便厭惡晦隱,富貴便卑視貧賤,捕到魚便忘記魚「筌」(漁具)、捉到兔子便忘記兔「蹄」(捕兔工具)的人。顯然可見,楊世顯之所以「戀戀」刺桐,並不僅僅由於它表徵了故園,還在於他是魚「筌」、兔「蹄」,在促成他走向成功的人生征程中,刺桐竟然異乎尋常地發揮了鞭策作用。不錯,刺桐金鉤鐵骨,紅鍔刺空,啟人心扉,礪人鬥志,激人豪情,催人奮進,時刻給「桐月山房」主人以精神力量。正因此,楊世顯不能不心悅誠服地「敬止」。而〈桐月山房記〉的作者從中又抽繹出「身廟堂而懷江湖之憂,跡市朝而心丘園之樂。其出處進退,雖憂樂埒,其道無不在也」的人生哲學理念,處世之「道」的奧祕。這也就是楊世顯對桑梓「戀戀」而未能忘卻的、經過儒家思想體系鍛就的刺桐花情結。做了官仍能關注民間疾苦,住城市記取山野樂趣,方能在官與民、富與貧、貴與賤之間,不但能保持平衡心態,而且要心藏大千世界,永葆處世之「道」,青春常駐。這樣,刺桐花情結的內涵極大地獲得發掘,從而提升到人生觀的更高層面上去。
歲月悠悠,人事如流。扎根閩南的越漢各族移民,自然由於財產劃分、祖籍相異或姓氏族群等等的不同,而形成互相區別開來的人口群體,但既為閩南居民,又都有著相同的「戀戀」故園的刺桐花情結。所以,儘管他們宋元時期由於從事海上絲瓷香藥貿易業而輾轉於東西洋各寄碇港口,或「住冬」、「壓冬」徙居於異域外蕃,但在各自的心目中,閩南的山,是故園的山;閩南的水,是故園的水;閩南的明月,是故園的明月。「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各自的老家都在似火刺桐花、如水明月光的輝映裡。
歷史告訴人們,閩南人具有極強的創造性和凝聚力。就是在這方原先荒寂、貧瘠的土地上,經過世代揮鋤,造出如畫的田園,播下文明歷史的種子;在無涯的滄海上,怒展風帆,駛向亞非海天接處的遠方;在雪浪翻捲的岸邊,串珠般的港口,有如天上撒下春花。珠串上,當年世界級大貿易港──刺桐,巍然挺立在太平洋西海岸,閃灼耀眼光芒……
呵!俏刺桐,你是噴射火焰的樹,你是豔驚人間的緞,你是譽滿寰宇的城,你是華蕃共建的港,你是永垂青史的碑。願刺桐花的紅光照亮碑上的字,那碑上銘刻著閩南兒女為你而付出多少辛勞、立下多少戰功,也銘刻著海上絲瓷香藥之路成長歷程中,刺桐幾度紅?花開花落,帆擎帆收,盛衰嬗遞,巨港滄桑!
刺桐贊(代序)
遠古伊始,今福建大地便繁植刺桐花。
暮春時節,刺桐枝頭一排排亭亭玉立的蓓蕾,頃刻間迎風怒放。「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傘欲燒空。」花朵,如潑血般鮮紅,像烈火般明亮,似雲霞般燦爛。紅豔豔,紅得刺眼,紅得醉人。它成了一個魅力匯聚的符號,力量爆發的推力,永遠令目擊者心靈震撼,熾情沸騰,精神提振。
可刺桐的枝幹卻顯得寒磣。枝柯嶙峋,軀幹皸裂,樹齡老時,枝枯皮黑,佝僂龍鍾。然而,它卻最適宜於福建的環境,能夠不擇地而生:岩岩群山,沙磧谽谺,風刀霜劍,雨臥雪餐,都不曾阻扼它的種子萌芽、茁壯、成長。...
目錄
第七章 滿市珠璣醉歌舞
第一節 連甍富饒 東方明珠
一、桐城雄峙
二、溫陵都會
第二節 港口市鎮 眾星拱衛
一、郭鄉繁盛
二、腹地壯闊
第三節 人傑地靈 海商奔迸
一、海商奔迸
二、南外經商
第四節 物華天寶 蕃商接踵
一、蕃商接踵
二、蒲蕃首領
三、教派林立
四、華化詩人
五、華蕃融合
第五節 住蕃異域 華人先鋒
一、發展失衡
二、華人住蕃
第六節 習俗化移 蕃雨蠻風
一、飲食新風
二、城鄉新俗
第八章 刺桐花謝刺桐城
第一節 一場酷旱 十年兵亂
一、苛政厲沴
二、兵亂慘烈
第二節 防倭禁海 商機斷送
一、倭患蔓延
二、禁海鎖國
第三節 浴火重生 新港輝煌
一、經濟重振
二、新港輝煌
三、閩南史鑒
附錄一 宋太師鄂國公傳
附錄二 先君(陳偁)行述(節錄)
附錄三 九日山市舶祈風石刻校注
附錄四 昭惠廟記
附錄五 石井鎮安平橋記
附錄六 金墩黃氏祠堂圖記(節錄)
附錄七 南外宗孫由馥府君遺囑
附錄八 元武略將軍一庵金公傳贊(節錄)
附錄九 元代地契
附錄十 末代江山猶有一枝俏
──宋元外國人第一本刺桐見聞錄評介
後 記
第七章 滿市珠璣醉歌舞
第一節 連甍富饒 東方明珠
一、桐城雄峙
二、溫陵都會
第二節 港口市鎮 眾星拱衛
一、郭鄉繁盛
二、腹地壯闊
第三節 人傑地靈 海商奔迸
一、海商奔迸
二、南外經商
第四節 物華天寶 蕃商接踵
一、蕃商接踵
二、蒲蕃首領
三、教派林立
四、華化詩人
五、華蕃融合
第五節 住蕃異域 華人先鋒
一、發展失衡
二、華人住蕃
第六節 習俗化移 蕃雨蠻風
一、飲食新風
二、城鄉新俗
第八章 刺桐花謝刺桐城
第一節 一場酷旱 十年兵亂
一、苛政厲沴
二、兵亂慘烈
第二節 防倭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