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語法從來不是一門容易的學問。西方的語言學教材這麼說:”Grammar is actually a much more complex phenomenon than anything that could ever be taught in school.”(Language Files,11th edition,p.3,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討論漢語語法的學問從晚清才開始,說漢語的人認識了西方的語法學理論,才轉而把目光投向自身母語的語法結構分析,試圖用西方人描述印歐語言語法的框架描繪漢語內部的語法。
在臺灣,我們看到很多現代漢語語法的論著,也看到很多華語文語法教學的教材,這是從清末以來眾多漢語語言學學者的工作累積成果。然而,西方語言與漢語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試圖拿西方語言的語法架構框住漢語的語法,恐怕不是一個描述漢語語法的好辦法。漢語是孤立語,又是單音節語言,同時沒有形態上的變化,也不靠前後綴語素來構詞,語法上不如西方語言嚴整。從詞類、構詞法與構句法各種語法層次來看,漢語不同於西方語言,漢語有自己的語法路徑。我們身為說漢語、研究漢語的人,必須跳脫西方的語法框架,以自己的目光審視自己語言的結構,且必須帶著語法學的學術眼光,描述自己說的這種語言的語法架構。
董憲臣教授是我在2015年7月時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國際漢字漢語文化學術研討會上認識的。他具有多方面的語言文字研究專長,對於現代漢語語法,他有良好的學術基底與傳承,同時奠基於多年的學術研究與教學經驗,他對現代漢語的句法句式有獨到的見解與細緻的分析。我們在研討會上雖然只有一面之緣,但他向我表達了想來臺灣訪問的意願。於是董教授在2016年時來到我任職的學校——臺北市立大學,進行為期十個月的學術訪問。在他訪問的這段時間,我們多次討論了現代漢語的語法架構問題,我十分佩服董教授對現代漢語語法的分析模式,我建議他把對現代漢語的語法分析寫成教材在台灣出版,於是有了這本《現代漢語語法述要》,希望臺灣對華語文教學或對語法研究有興趣的學術同好,能參考這本書,繼續探索現代漢語語法最適合的分析模式,這樣董教授的臺灣訪學之旅就更有價值了。
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張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