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緒言
臺灣現行的學制可分為「普通教育」與「技術及職業教育(簡稱技職教育)」兩大體系。高等「普通教育」體系的教育目標在於培育人才,使其從事學術研究,或專門領域工作,其路徑為高級中學、普通大學、研究所。而「技職教育」體系的教育目標,則是教授應用科學與技術、養成實用專業人才,其路徑為高級職業學校(技術型高級中學)、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四年制或二年制)、科技大學以及研究所。圖1所示為臺灣現行教育學制(教育部,2012a),圖中實線代表主流路徑,虛線代表亦可選擇的路徑,臺灣的教育體系自中等教育開始分流,國民中學(國中)畢業後,升學進路可以選擇進入普通型高級中學(簡稱高中),或高級職業學校(簡稱高職,2014年8月十二年國教正式實施後改稱為技術型高中)。選擇普通教育體系,可自高中開始,然後進入大學;若選擇技職體系,則可選高職、專科、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的路徑,亦或是高職、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或直接進入五年制專科(簡稱五專)再到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的路徑。學生若想延後分流,則可考慮進入綜合型高級中學(簡稱綜合高中),綜合高中同時開設有學術課程(高中課程)及若干職業課程(高職課程),讓學生適性選讀,探索未來自我的發展。雖然進入分流軌道,選擇就讀高中或高職,但是在進入大學的階段,仍然可以依自我需要做調整,高中生採用「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以「四技申請」方案,可以申請進入科技大學,而高職生採用「統一入學測驗」成績,以「四技甄選」方案,也能申請進入普通大學。
教育研究學者咸認,技職教育對臺灣經濟發展的貢獻極大,因為技職教育所培育的人才,提供臺灣經濟發展之所需(教育部,2010)。臺灣在經濟發展上雖歷經不同的階段,在民國50年代以提高農業生產力,60、70、80年代依序推動輕工業、發展工業化、高科技產業,90年代以後轉向資訊與通信科技產業的發展及應用,21世紀之後推動知識經濟,致力於潛藏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整體而言,臺灣的產業發展是以推動「工業化」與「科技化」為主,因此臺灣的技職教育發展自然以「工程技職教育」為重心。追尋臺灣在技職教育發展的軌跡,由職業學校到專科學校,乃至於到大學層級的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皆配合國內產業的發展,培育各級各類的技術人才,共同創造了臺灣經濟發展的歷史。
為介紹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的設立,必須要瞭解當時的環境背景、時空因素、社會經濟與整體的教育政策發展狀態,因技職教育的發展與社會經濟密切關連,技職教育的訓練乃提供社會就業所需人力的各項技能與課程,使畢業生可以畢業後立即就業,而投入經濟生產,因此技職教育學校的科系設計以及學生人數,對於每年能實際投入生產的人力供應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技職教育學校的各級學生人數就須參考經濟結構與生產能量來決定(楊明恭,1999)。
第二節 經濟發展與教育政策
由於技職教育培育的人才是依經濟發展需要所規劃,所以要瞭解臺灣「工程技職教育的發展」,我們須從1950年之後臺灣「經濟發展」與政府「教育政策」來觀察,以明瞭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發展工業策略與教育政策的調整。臺灣的經濟發展,係歷經數個階段的演變,臺灣產業政策從保護、獎勵到以市場競爭為主,產業政策的重點也從生產轉為研究發展。觀察臺灣產業的發展,政府政策的領導以及配套措施如出口加工區的設置、科學園區的設置、國外技術的引進、工業發展的獎勵、新科技的獎勵研發等,政府適時引導產業的發展與提升。然而配合經濟發展的教育政策,即培育社會所需的人才,才是臺灣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原動力,也是臺灣優勢競爭力的基礎(楊朝祥,2007)。
臺灣整體的「教育發展」、「經濟發展」以及政府的「教育政策」,三者互為連動的關係。1950至60年代,「進口替代政策」及「出口擴張政策」下的經濟體系,係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體,此階段最重要的教育政策目標,即是全面提升國民素質,藉此以提升生產力。臺灣在推動工業化的初期,因為缺乏資本與技術,自然資源又貧乏,大部份民生物資必須仰賴進口,造成國際收支鉅額逆差。生產資源中唯一比較豐富的是普通勞動力,於是政府乃決定先發展生產規模不大,所需資本不多,勞工技術要求不高,建廠期間較短的勞力密集工業,來替代進口,供應臺灣國內需求,減少外匯消耗,平衡國際收支,同時創造就業機會,稱為1950年代第一階段進口替代時期(葉萬安,2000)。
臺灣自1951年開始接受已間斷的美援,並在1953年(民國42年)開始執行第一個四年期的經濟建設計畫及1957年(民國46年)執行第二期的四年經濟建設計畫。此時期政府主要的策略為農工並重的發展。1960年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為新台幣5209元(美金143元)。1951年至1960年普通中學的校數由128所(私立19所)增加至244所(私立55所),職業學校由77所(私立5所)增加至109所(私立24所),專科學校由3所增至12所(私立6所)。1960年國小畢業生升學率僅五成,此時期就業市場所需求的教育程度並不高,加上生計需求,低技術的勞動力很早就進入就業市場,與當時政府優先發展紡織、肥料等勞力密集的民生工業所運用的豐富勞動力資源有關(曾瀚賢,2003)。
在進口替代政策之後,1960年代開始改採用出口擴張政策,當時政府決定採取勞力密集產品出口擴張策略,待社會發展達到足夠規模之後,再進一步建立重、化工業。因為發展重、化工業需要投資大、技術高、及大量使用外匯購買進口設備,而且需要有足夠的市場,當時臺灣條件尚未具備。出口擴張策略,先利用已有之充沛勞力、進口原料與中間產品、擴大加工業,拓展外銷,以擴大生產規模,採用現代化生產,培養技術,提高所得、累積資本、增加就業及擴大國內需要,以作為將來發展重、化工業的準備(葉萬安,2000;曾瀚賢,2003)。1968年臺灣最重要的教育施政,即為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其目的乃藉由全面提升國民素質為策略,同時來提升勞力密集產業的品質與生產量。另外利用幾乎接近百分之百的國民義務教育入學率,來促使臺灣人民的素質能夠全面提升,以激勵經濟繁榮及社會進步。整體而言,隨著國民所得增加,支出於教育的費用亦隨之增加,加上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得整體國民教育水準提昇。此時期也因工業發展所需的技術人力需求增加,以及鼓勵私人辦理職業教育的政策,使得專科學校的校數增加。政府鼓勵私人辦理職業教育,一方面可以滿足初(國)中生繼續升學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勞動人口的素質,以應付工業發展的需求(曾瀚賢,2003)。
由於1960年代的出口擴張政策,因而發展出典型加工出口的經濟社會,即臺灣自日本引進原料與機械設備,經由臺灣加工之後,出口銷往美國、歐洲等地,這也使得臺灣開始累積資金。1970年代,臺灣的資金逐漸累積,產業技術水準逐漸提升,政府開始推動重、化工業的發展(如鋼鐵與石油化學工業等),並進一步發展技術密集產業(如電子、資訊、電機、以及機械工業等),自此臺灣進入第二階段的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時期。由於1970年之後,技術密集產業成為主力產業,臺灣的教育體系發展也隨之轉變,技職教育的發展受到重視,有許多新的技職教育政策推動(如:技術學院的設置、專科教育的擴充、以及職業學校學生人數的增加等)。此時期,1970至80年代,臺灣高中與高職學生的比數由原來的7:3提升至5:5,最後成為3:7,為臺灣培育許多基礎技術人力。而專科學校的擴充使技術密集產業所需的人力,即具備專業知識、熟稔技術的人才能供應充裕。但是政府開放私人辦學的教育政策,其方向仍是以職業教育為主,以至於形成在高中之後的教育階段,職業教育多於普通教育,私立專科學校多於公立專科學校的現象。
自1980年代之後,策略性產業、高科技產業的興起,成為臺灣另一階段的發展重心。臺灣在1980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1997年成立臺南科學園區,2003年建立中部科學工業園區,這些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使得臺灣成為國際高科技產業鏈的重要生產基地,尤其電子資訊產業的發展,其產值已成為臺灣外貿的主力之一(柳熙汶,2009)。由於這些產業所需的人才,需要較高比例的知識與技術,因此使得1990年代起,臺灣的高等教育蓬勃發展,除了增設許多的公私立大學外,專科學校逐步改制為技術學院,或技術學院改名為科技大學,而培養高等人力的博士班與碩士班亦不斷地增設(楊朝祥,2007)。近30年來高等教育學校的校數歷年統計如表1所示。在時間軸1974-1990年間,臺灣境內僅在1974年(教育部,2012b)成立第一所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現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由於成立第一所屬於大學層級的工業技術學院,因此確立技職教育學校包括由高級職業學校、專科學校、技術學院的技職教育完整一貫體系已建構成型,與普通教育體系由高級中學到普通大學,形成兩條平行的教育系統。惟此段時間內(1974-1990年)臺灣尚未設立科技大學,直到1997年之後。從1974年到1990年,僅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對高職畢業生和專科畢業生招生,提供工程技術教育,培育工程專業與管理人才。圖2是以時間軸說明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是臺灣17年來唯一的技術學院。自1998學年度(民國87學年度)之後,技職體系在大學部學生人數、碩士班學生人數、博士班學生人數都大幅逐年上升,表2是統計技職體系(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學生人數。圖3代表民國87-103學年度技職體系大學部學生人數的走勢圖,學生數逐年攀升到101學年度達到最高峰,然後有往下減少的趨勢,由於近年來少子化的影響,大學部學生數應該是有漸趨減少的狀態。圖4代表民國87-103學年度技職體系碩士班學生人數的走勢圖,發現學生數也是逐年攀升到101學年度達到最高峰。圖5代表民國87-103學年度技職體系博士班學生人數的走勢圖,博士班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惟自100學年度後走勢漸趨於平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