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女戒的意義
親愛的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們能有這樣殊勝的因緣,大家一起來讀《女誡》,真的是非常感恩。女德,可能對於現代社會中的女性聽起來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我記得前兩天有一位老師還問我說,什麼叫女德?
女德是什麼呢?女德就是女子的道德品行。在今天的社會裡,可能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個話題,更多的人是關注如何賺錢,如何提高自己在社會的名望、地位。女子多關注於自己的家庭是否更幸福,生活指數是否更高,但是這些幸福源泉卻沒有人去注意到。在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祖先給了我們淳淳良善的女德的道德教育,這就是女子如何能夠獲得生活幸福的源泉。
我在這幾年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有很多心得,也多次在論壇和講座中和大家分享。應很多朋友的邀請,我來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女誡》。《女誡》是一部只有一千八百多字的小冊子,是東漢時期班昭專門對女子寫的一部道德教育的書,是我國最早的女德教育的教材。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古代其實是很重視女子的素質教育的。為什麼呢?因為有這樣的話—「王化出自閨門」。「王」是國王的王,「化」是教化的化。一個國家的教化出自於閨門,閨門是女子的出入的門戶。「家利始於女貞」,家裡要是有利,始於女子的貞德。所以自古以來,有賢才,得先有賢子;有賢子呢,得先有賢母;有賢母,得先有賢女。歸到根上,還是母親,母親很重要。那麼好母親是怎麼來的呢?是教出來的。在今天的社會中,為什麼會忽視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我們忽視傳統文化的教育。
第一講我們來探討學習女德的重要意義,我從三方面來跟大家分享。第一個問題就是現代的女子不明白自己的本分是什麼。所謂「敦倫盡分」就是女子在社會上,在家庭裡,到底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自己的使命是什麼,責任是什麼,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她自己不曉得,這是很麻煩的事情,就會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裡入手、怎麼做。所以《易經》上有一句話,「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義也」。這句話現在很少有人提,但是它就指出了男女的不同,就是在傳統文化的五倫關係中,第一倫「夫婦有別」。那「別」在哪呢?就別在《易經》裡指出來的這句話,一個在於「外」,一個在於「內」。外,由男子來承當,是指男子在外承擔一家的經濟重擔;內,由女子承擔,由女子培養家族的下一代傳人。而內比外更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女子的使命是是「相夫教子」。「相」是幫助的意思,就是要助夫成德,要把先生的德行給助長起來。我們要想一想,自己要是沒有德行的話,怎麼能夠去成就別人的德行呢?這樣的事情是沒有的。你自己都還不知道,還是懵懵懂懂的,怎麼能知道別人的問題所在呢?更別說去指導別人了。教子就是善教兒女。兩個比較起來,「教子」比「相夫」還要重要。什麼叫「相夫」呢?什麼是善教兒女呢?我們現在也在教,但是把兒女都教成什麼樣子了呢?將來長大父母頭疼,進到學校老師頭疼,這是很麻煩的事情。如何叫善教呢?首先我們要有教育的能力,自己要有道德、要有學問。所以一個女子的使命,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這個「別」是非常重要的,「內」比「外」還要重要。像一個國家一樣,可以沒有對外的交往,但是絕對不可能沒有對內的管理。家庭是這樣,社會呢?國家呢?都是這樣。
《易經》後面緊接著這句話是「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是說家庭要有威嚴的家長,那就是父親和母親。在一個家庭裡,父子、兄弟、夫婦,他們之間的關係,要依據倫常而行,只有這樣家風才會端正。家風要是端正了,那麼天下也就安定了。這句話裡有很深很深的含義,也包含了古代傳統文化的精髓。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其實是很簡單的,我經常跟人說就是四個字,一個「五倫」,一個「五常」。「五倫」是讓你明白,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五種關係,所有的關係都不會出離這五種。「五常」是自己修行的五個根本。「五倫」第一個是父子有親,第二個是長幼有序,第三個是夫婦有別,第四個是君臣有義,第五個是朋友有信。「五常」是「仁、義、禮、智、信」。
我們一條條來看。首先,我們說說什麼叫父子有親。親的含義是「沒有分別的」。這種「沒有分別」裡面說明了什麼呢?是父與子之間的感情是不講任何條件的,這是一。第二,父與子之間的情意是要理智的,是要有智慧的。我們現在是不講條件,比如說父親很有錢,可以無條件的地給兒子買很多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但是他是沒有智慧的,不依據理智的,完全是依據情感的。這種對孩子的溺愛,完全放縱了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傳統文化裡講的古代的「父子有親」,它有很深很深的含義。如何把這個學透了,也就能夠明白什麼叫「父慈子孝」。父親怎麼慈,母親怎麼慈,我們在後面的《教子篇》裡會講到。「慈愛要不至於姑息」,就是不要放縱;「嚴厲要不至於傷恩」,對孩子太嚴不要傷了恩情。現代人不學習,沒有智慧,把握不好分寸尺度,這個就比較麻煩。
第二個是長幼有序。長幼有序講的是在家裡,兄弟姐妹之間有怎麼樣的倫理的順序,正如《弟子規》裡講的「兄道友,弟道恭」,要守住自己的本分。
第三個是最重要的,就是夫婦有別,夫婦有別實際上講的是夫義婦聽。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女德教育裡曾經有這樣的一段話,形容女德教育的重要意義,「治天下首正人倫」,就是想把天下都管理好,就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擺正了。「倫」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首正人倫」要首正夫婦,也就是夫婦之間的關係是五種關係裡最重要的一種。這個關係要是明確了、擺正了,其他的關係都很好正,它是核心。正夫婦這一倫,要首正女德。也就是說在夫妻關係之間女子起到更關鍵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經常會發現,在家裡不安定的、鬧事的、抱怨的、挑起是非的、主動要離婚的,女子為數不少。女子要是心很定,家裡就會比較太平,像一個定海神針一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夫義婦聽也是夫妻關係中最重要的。聽是「從」的意思。但是現代社會,有些人一提起古代的女德,第一概念就是女的要「男尊女卑,三從四德」,這個不好,壓抑女權,對女人不平等,一棒子就打死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真正去瞭解其背後的真實含義,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當然的地認為它錯了。在古代的女子教育中,聽是在義以後,也就是說「夫義,婦才聽」。丈夫義表現在哪裡呢?對妻子有情義、對朋友有道義、對父母有恩義,在情義、道義、恩義上,都能夠遵循祖先的教誨去行事,都能夠「有仁、有義」。所謂「仁愛、仁義」,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到自己就能夠想到別人。「義者,循禮也」。循是遵循、符合,就是做事情是符合道理的,而不是依據自己的感情來行事的。在這種情況下,做妻子的要完全去聽從先生,去輔佐他在外面成就事業,在家裡幫助他教育好後代,以承續他的事業。否則先生忙乎了一生,到第二代就沒有人了,你是幫助他家裡培養接班人的,這個就很重要。這種情況下,作為妻子,怎麼可能沒有地位呢?怎麼會得不到丈夫的尊重呢?這是不可能的。先生對自己事業接班人的教育者、管理者一定會非常重視的、一定會非常尊重的。你說的話丈夫是要考慮的,因為這會影響他後續的事業。所以在一個家裡面,如果把夫妻關係弄明白了,弄清楚了,家裡的經就比較好念。常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個難念就難在女子「理不明、事不透」,做的時候稀裡糊塗,所以就容易纏繞在家事中,就把家業給羈絆住了。夫妻,尤其是女人,要是把這個關係弄明白了,這個家就像個家了。
這個家怎麼才能像個家呢?家要有四個元素,就像房子,建起房子,至少它要有四面牆吧?要有四個柱子吧?是哪四面呢?第一要有家道,第二要有家規,第三要有家學,第四要有家業。四面一圍起來之後,這個家就一定有家風。家風善,這個家就存續得長,百年基業,就能夠延續下去。家風不善,所謂富不過二代,早早就斷落了。
什麼是家道呢?這個「道」,就是一家人要有道德。我們說得最簡單一點,最明瞭一點,家裡的人要積德、要行善。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經常學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篇經典是《太上感應篇》,開篇第一句話就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夫妻組成一個家,怎麼樣讓這個家能夠不斷地積福,不斷地免禍,懂得趨吉避凶,做女人的,要明白這一點,要自己身體力行,領著孩子、引導丈夫去行善,去不斷地做這樣的事情。我們看《了凡四訓》,袁了凡的妻子每天都會幫助丈夫積德行善,有一次袁了凡發現妻子給孩子們做棉襖,用的都是不好的棉絮,就問為什麼?妻子回答道:「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錢財,多做一些棉襖幫助那些貧困的人家。」袁了凡的命運能夠發生轉變,從短壽到長壽,從無子到有子,這也離不開家中賢妻的幫助。所以自古以來,賢妻乃家中一寶,好的女子正己化夫,育子成才,能改變一個家,乃至一個家族、一個民族的命運。一個有德行、有學識的女子能夠把家推到良善的大道上,這是最簡單的道。說白了,什麼是道?《大學》有很多論述,符合人性、符合自性、符合宇宙自然規律的,按照這個去做,就是在道上,不按這個做,就不在道上。所以在古代,「德」,「道德」的「德」,它是通「得到」的「得」。也就是說,你按照自然規律、按照人的自性、本性去做,就能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你不這麼做,就得不到。這就是家道。
什麼是家規呢?就是祖先留下的《弟子規》。誰是弟子呢?我們都是,我們是老祖宗的弟子,我們是古聖先賢的弟子。我有一次聽蔡禮旭老師的課,蔡老師就說,你這個「陳姓」是誰的後代呢?舜的後代,堯舜禹湯的「舜」的後代。當時我自己就覺得很慚愧,自己沒有舜的德行,也沒有任何學問。那再過幾百年、幾千年,是不是我們祖先的德風、祖先的學問就會喪失殆盡呢?我們做後代的是無顏在九泉之下去面見祖先的,這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所以自古以來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話。誰是老人?我們的祖先就是老人。我們現代人自以為很聰明,說現代不需要老祖宗的那些教誨,那些教誨不合時宜了。是不是這樣啊?我們祖先他的智慧,他的精神財富,完全是跨越時空的,真的是這樣。因為它是符合人性的。只要是人,本性裡的東西永遠都是一樣的。透過文言文的傳遞(文言文本身它不像語言),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它完全保留了祖先的意思。我們只要一學就能夠明白,就能夠懂,然後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很簡單。前兩天我就很感慨,我們現代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是怎麼樣的呢?是速食式的,教兩句,馬上孩子就得給背出來,沒背出來特著急,都教了四、五遍了,怎麼「父母呼」這一句就背不明白呢?後來我回頭看《養正遺規》裡的教子篇,就明白了,我們的教法錯了。因為我們的祖先教孩童的啟蒙教育不是這樣的,不是像我們這樣,讀了一遍馬上就讓他背,而是反覆讀、反覆讀,讀到自然而然他能夠成誦的時候,他自己就完全記住了,符合他的自性,不需要強迫。一開始我教我二兒子,他三歲,比如教了一段,我就很想讓他背,他就很煩,也背不下來,又很著急玩。這個週六、週日,我就拿個小本跟他面對面一遍一遍的地讀。在古代,比如連續讀十遍,基本上就能夠自己背下來,那是悟性很高、天分很好的孩子。有的可能得讀一百遍,才能背下來,也沒有關係。結果大概是十幾遍吧,他自己就完完全全地背下來了,很自然。今天早上坐在車裡就自己開始「入則孝……」,從頭到尾,琅琅上口。所以我有的時候真是很慚愧,我是碩士畢業,但是哪怕是博士畢業,祖先總結出來的智慧的精華、經驗給全部拋掉了。自己用屬於現代的方式方法教孩子,這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所以你會煩悶、苦惱,這很正常。
第三就是家學。一個家要有讀聖賢書的學習氛圍,絕對不能是以吃喝玩樂為主。到暑假了,張羅孩子國外旅遊、國內旅遊;平時琢磨孩子吃什麼,營養越好。我們現代人的這些理念真的是需要好好反思。真正的營養不是來自於大魚大肉,絕對不是這樣子。粗茶淡飯、心態平和、清淨快樂,這就是最好的營養。天天吃鮑魚、海參,但是天天生氣、煩惱,也很麻煩,身體不可能好,很多人都是這樣。富貴人所以得富貴病,糖尿病就是富貴病,最後什麼都不吃了,就讓你回歸粗茶淡飯。所以一個家最好的營養就是學問,有學習的氛圍。從媽媽開始,媽媽少一點逛街的時間,少一點美容打扮的時間,少一點出去遊樂的時間,少一點打麻將的時間,就能夠領著孩子,哪怕每天讀一點,功夫就在於能夠日積月累。昨天我在學古文的時候,《淮南子》裡的一篇文章就說,人都知道學習是有益於自己的,學習可以對自己有利,但為什麼都沒有得到真正的利益呢?就是在於「嬉戲」兩個字。「嬉」是玩耍的意思,「戲」是戲鬧的意思,一嬉戲就荒廢了,叫「業精於勤荒於嬉」。你每天不覺得,荒廢一點,不知不覺等到孩子長大了,想領他學,已經沒有機會了,可能他也就完全不聽你的了。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很大的一個問題。所以現代社會,應該從我們女子做起,從每一位母親做起,真正把心放平,真正去學習,不要不愛學習,媽媽不愛學習是很糟糕的事情。你看很有成就的人,他的母親基本上都是比較愛學習的,懂得一些道理的。你靠自己去悟有一定難度,這是家學。
最後才是家業。家裡有道德、有規矩、有學問,才能夠成就家的事業。事業雖然不一樣,但是紮的根基都是一樣的。現在講的事業也是速食式的,快速地發財,賺錢。但是沒有人會想到,賺錢之後怎麼辦?昨天我兒子就說了一句話,說媽媽你看這個車很好,我長大了買了給你坐好不好?是不是很孝順啊?我說不是。我們學傳統文化有四個字,叫「德不配位」,反過來就是你德得配位。車是很好,它代表這個位置。那媽媽反過來問你,你的德行能不能配上?我這句話說完了,我大兒子就半天沒有說話,最後自己跟我說:「媽媽,我還是從好好學習,孝順父母開始。」我說對。一個人沒有德,得到的位是什麼呢?你的福祿,我們說有錢是福,有權有勢就是祿。你有權了、有錢了,但是你的德行配不上,這人是容易出事的。你看很多人,買彩票暴富,突然就會遭遇重病;有的人剛一升官,官做得挺大,突然就會遇車禍。記得好多年前,聽人講有一位很年輕、不到四十歲的人,剛提上來做法院院長,接到通知還沒有上任就出差了,沒想到在高速上他坐的奧迪車就出事了,鑽到了一個大車底下,當即被撞成植物人,那個司機死掉了。我們仔細觀察,身邊發生的這樣的事情很多。想想我們自己,如果現在有名望、有地位、有財產、有權勢,就格外需要有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為什麼呢?當你福報這麼大的時候,要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德行夠不夠啊。如果不夠,後面的災禍是隨時跟著的。我們講福禍都是相依的,這個道理自己得懂。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你的家業就很好存續了。
家業越厚,越注重自己德行的培養和子孫德行的培養,這個家的根基是會很穩的。我們看清代曾國藩,他是兩省總督,他不僅是對自己的子女,對整個家族,對子侄的教育都非常嚴厲。他的信不厭其煩講的都是生活瑣事。所以我們講什麼是女德,不是高談闊論,特別簡單,都是家裡的一點一滴的這些小事。比如有一次他看見他侄子,走路特別快,他回家就寫了一封家書,專門告訴這個侄子,「你走路的速度要慢下來。我回頭又仔細觀察了你一下,發現你說話也快,要慢下來;吃飯有點快,要慢下來。」為什麼呢?他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了,他說:「你這個快,就意味著你的心開始浮了、開始躁了。心一浮躁,義氣就不平,真正的學問之道就進不去,你沒學到什麼東西,這個人是沒有定力的。沒有定力,你做什麼都是做不長遠的。」他把道理給講的得很深很透。我當時看曾國藩這個家書,特別感慨,感慨什麼呢?我們現代對於兒女的教育和自身的素質教育,提不到這種深度,都是浮於表面的,走形式,弄外在的雜遝虛空。真正家裡才是見「道」的地方,才是見「德」的地方。關起門來,怎麼吃飯、怎麼睡覺、怎麼說話,孩子的一言一行,自己的一言一行,怎麼去做,這是真正的道德所在。
孔子曾經說過,「以小能夠知大,以近能夠知遠。」從小事上,能夠推知未來大事的發生;從眼前的事情,可以推知未來的事情。在孔子的教學中,有兩個很重要的例子就是「以小知大、以近知遠」。一個就是他的學生子路,見到有人掉到水裡,他下去給人救起來,別人為了答謝他,送了一頭牛給他,子路毫不客氣就收下了。孔子就很讚歎他,說什麼呢?說魯國將來見到危難就有人出手相救了,這種作風會傳揚開來。因為看救了人就能得到牛,很好,那就都會去救。他的另外一個學生子貢,當時從別的國家贖人回來,不接受國家給的獎勵、獎金,孔子不贊同他,說以後國家沒有人去幹這種事情了。為什麼呢?你看子貢贖人都不要錢,我贖人要錢好像不大好,那我也不能要錢,可是我不要錢心裡又不甘,好,乾脆我就不做了。子貢的家道很好,很殷實,別人家不一定是這樣。所以這兩件事情在古代的很多典籍裡都被引用,說明什麼呢?我們看到的屬於善的,屬於好的,未必是真善、真好。得看長遠才行,聖人的眼光跟我們不一樣,就在於他能夠推見未來要發生的事情,他的眼光能穿過時間、穿越空間,看到未來十年、百年及至千年之後的事情,因為聖人完全放下自己,顯露真心本性的大智慧,能見到宇宙萬有的一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