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1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中藥和中藥學
中藥是指我國傳統中醫學所使用的藥物,這些藥物主要直接採用植物、動物、礦物等天然資源,是中醫用以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
有人說,中藥就是中國產的藥。這話並不確切,因為在中藥裡有不少藥是從國外進口的,古稱為「舶來品」,如砂仁、血竭、膨大海等,這些藥儘管不一定是中國生產的(其中有的中國也引種成功了,如砂仁等),但仍稱為中藥,另一方面,中國生產的各種抗生素、生物製品等藥,卻不稱為中藥,而稱為西藥。
人類在原始時代,在採集、獵取自然界的動植物作為食物的過程中,就逐步認識到這些食物對人體能發生有益的或有害的影響,這就是最早的藥物知識。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在這麼長的歷史時期內,有這麼多的人在進行著爭取生存和防病治病的實踐,所累積起來的藥物知識是極其豐富的,在對藥物知識的廣泛而大量累積的基礎上,逐步上升為理論。在大約二千年前,以《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的出現為標誌,形成了具有較為完整理論體系的中藥學。在《黃帝內經》中主要是較為系統地闡述了有關中藥的理論和如何運用中藥的原則、大法,如藥物的四氣五味、藥物性味與五臟的關係、五臟有病時對藥物的選擇等。而在《神農本草經》中則具體介紹了365味中藥的性味、功用和主治病症。
中藥學是中醫學的主要基礎學科之一,它主要的內容是闡述中藥的來源、性質、加工、功用、主治等基本知識及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和用藥方法等。
中藥學及其著作在我國古代稱為「本草」,這是因為中藥裡草木類的藥物佔了大多數。我國歷代編寫刊印的本草著作極多,藥物的種類和內容也不斷地充實、增加。如在我國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之後,不僅中藥學的理論不斷充實發展,中藥的品種數目也日趨增加。以歷代較著名的中藥著作來看,唐代的《新修本草》載藥844種、宋代的《證類本草》載藥1 558種、明代的《本草綱目》載藥1 892種,現代編的《中藥大辭典》載藥5 767種,而《中華本草》中載藥達8 980種。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國中藥資源的豐富,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中藥的數量甚大,中藥學的內容極為豐富,同時也在提醒學習者,要學好中藥學並不是輕而易舉的。
如何學中藥學
要學習中藥學,應首先掌握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如中醫的藏象、病因、病機、辨證綱領、治療原則和大法等。這是因為,中藥的理論是中醫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所謂「理法方藥」是貫穿在一起的,如不瞭解中醫理論,就無法說明中藥的作用、主治,更無法指導中藥的運用。
就中藥學本身來說,學習的重點是有關中藥學的基本理論,以及常用藥物的藥性、功效、主治的主要病症。本書透過一百天的學習,要求能基本掌握臨床上最常用的173味中藥的藥性、功效、 主治哪些疾病。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把作用相似的藥物進行歸納、比較,瞭解它們之間的同與異。這樣不僅較容易記,而且也為在臨床時具體運用這些藥物打下基礎。為了幫助記憶,為每味藥編了「藥性歌」,如能背誦,更便於記住藥物的藥性、功效、主治。至於在本書內所列的「簡便方」,主要供理解藥物的作用和治療某些疾病參考之用,不必一一去記。「每日練習」所列的問題則是應在全面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上認真去思考,或動筆做一下筆記,對於掌握本節的內容很有好處。
當然,要真正掌握中藥學的理論和知識,還需要親自把中藥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當你用一味或幾味中藥治好了某一種疾病後,你對這一味或幾種中藥的功效和能治療什麼疾病就會有深刻的體會了。
中藥的分類
中藥的分類有許多方法。在古代本草書籍中,有的是按藥性和作用分類,如《神農本草經》中把性質平和,有補益作用的藥列為上品,性質較猛烈,有攻伐作用的藥列為下品,其他則列為中品。有的是以藥物的來源分類,如《本草綱目》中把中藥按其來源分為水、火、土、金石、草、穀、菜、果、木、器、蟲、鱗、介、禽、獸、人等部。有的中藥書籍如《中藥的品質及其合理應用》把中藥按藥用部位分為根和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葉類、全草類、花類、果實和種子類、動物類、礦物類等。而在近代和現代的中藥書籍中,往往按藥物的作用進行分類,如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祛濕藥、溫裡藥、理氣藥、消食藥、驅蟲藥、理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開竅藥、補益藥、收斂藥、湧吐藥、外用藥等。這些分類方法各有優缺點: 如按來源分類,不能體現其作用
特點;如按作用分類,在學習時有助於記憶和相互比較,但一味藥的作用往往不止一個方面,如麻黃既可解表,又可平喘,按作用歸於一類,就不能很全面。本書採用按作用歸類的方法,在學習時要注意與其他類藥物中具有相似作用的藥物進行比較識記。
每日練習
1. 什麼是中藥?中藥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 中藥是如何分類的?
2
中藥的藥性是指藥物的性能和功效,而對中藥藥性理論的闡述,則是運用中醫藥學特有的理論,從藥物所具有的性質、氣味、主要作用的臟腑等各個方面進行論述,也就是所謂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等理論。這一理論與其他的中醫基本理論是密切聯繫的,共同構成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什麼是四氣五味
四氣五味又叫做「氣味」或「性味」。這是中醫用來說明中藥作用的基本理論,也是中藥藥性理論的核心。中醫學認為藥物能治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同的藥物具有不同的「氣」和「味」,而不同的「氣味」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所以用藥物就可以對人體五臟六腑功能或器質上的各種病變,產生變化和治療作用。
四氣
四氣又稱「四性」,是指藥物所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這是中醫對藥性認識的一個特點。所謂的寒、熱、溫、涼,當然不是指藥物本身的溫度,而是從藥物作用於人體後的反應所得出的一種藥性的概括。如某種藥在作用於人體後,人或能感到全身發熱,或能使原有的寒性症狀(諸如腹痛得暖則減,瀉下清水或瀉下物都是未消化的食物,口不渴,手足清冷,舌苔白潤,舌質較淡,脈沉細等)得到改善,那麼,這種藥的藥性就是溫性或熱性。例如附子、肉桂、乾薑、橘皮、生薑等,都具有溫熱之性。溫與熱僅是溫熱程度上的差別,熱甚於溫。如某種藥在作用於人體後,能使原有的熱性症狀(諸如熱勢壯盛,口渴欲飲冷水,煩躁不安,舌苔黃而燥,舌質紅,脈滑數等)得到改善,那麼,這種藥的藥性就是寒性或涼性。例如黃連、大黃、石膏、菊花、桑葉等,都具有寒涼之性,寒與涼也只是寒涼程度有所差別,寒甚於涼。
由此可見,中藥的寒、熱、溫、涼藥性主要是從藥物作用於人體後,或者說是用以治療疾病後所發生的效應而歸納出來的。在《神農本草經》中指出「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清楚地表明,中醫治病就是用藥性之偏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等生理活動所出現的偏頗,這是中醫治療疾病用藥的基本原則。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藥性的確定也正是透過藥物對人體陰陽氣血偏頗所產生不同作用的長期觀察所瞭解的,也就是能治寒證者為熱藥,能治熱證者為寒藥。可見,中醫學的藥性理論與中醫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理論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五味
五味,是指人對藥物各種味道的區別,包括了辛、甘、酸、苦、鹹等五種味。中醫學理論認為,食物或藥物所具有的味,對人體分別有不同的作用。如《素問》中就提到「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這是對五味作用於人體的最基本總結,在這個基礎上,與「四氣」學說一起,共同形成了中醫藥學闡述藥理作用的獨特理論。對於五味的具體作用,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A.辛味能行和散:散就是能疏散在表的病邪,行就是能疏通鬱滯的氣機和閉塞的經脈竅道。所以中藥裡治療表證的藥,如麻黃、桂枝、蘇葉、薄荷等都具有辛味,而理氣藥,如橘皮、木香、砂仁、香附等也都具有辛味。
B.苦味能燥和泄:燥就是能燥除濕邪,泄就是能外泄邪熱或下泄邪毒。所以中藥裡治療濕邪的藥,如厚朴、獨活等都有苦味,而清熱解毒或降火藥,如黃連、龍膽草、梔子、黃柏等都具有苦味。
C.甘味能補能緩:補就是能補益人體的陰、陽、氣、血,緩就是能緩和各種急迫的病症、緩和其他藥物的作用,也稱為緩急。所以多數補藥都有甘味,如甘草、蜂蜜、大棗等,而這些藥又往往作為緩急的藥使用。其他如能滋潤人體、潤腸通便、潤肺化痰的藥也多具有甘味。
D.酸味能收澀:收澀是指收斂津氣、固澀各種滑泄的作用,包括了止咳、止汗、止遺精、止遺尿、止瀉等,如五味子、烏梅、石榴皮等都具有酸味。
E.鹹味能軟堅: 軟堅指軟化各種堅結、積聚,如對體內各種腫塊(包括多種良性和惡性腫瘤)、瘰鬁(淋巴結結核)、癭瘤(甲狀腺腫大)等病症的治療,多用鹹味藥,如牡蠣、昆布、海藻等。另外,治療腸內有乾結的燥屎而便秘者、外科病中的瘡瘍腫塊等常用鹹味藥,也是利用其軟堅的作用。
除了上述五味外,藥物還有澀味和淡味。澀味的主要作用是收斂,與酸味相似,而且澀味與酸味也往往同時存在,如金櫻子、石榴皮等。也有澀而不酸者,如龍骨、芡實、蓮子等。淡味無明顯的味道,古人有「淡附於甘」之說。其主要作用是利水滲濕,如利水藥中的茯苓、豬苓等都是淡味。
當然,藥物的味是很複雜的,不同藥物的味是不同的,即使具有相似作用的藥物,也各有其特有的味。以同一種味來說,也各有淡濃的不同,另外,同一藥物也往往兼有幾種味,如同時有酸、甘,或辛、苦,或辛、甘等。而一味藥兼有幾種不同的味,也往往同時兼有幾種不同的作用。如具有酸甘味的藥,可在補益的同時兼有收斂的作用,如山茱萸。
在中藥學理論中,把藥物的作用歸於其所具有的味,這是古人在長期實踐中累積起來的寶貴經驗,其中多數是符合實際的。但也要看到,限於歷史條件,把藥物的味作為藥物作用的主要依據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現代,對中藥作用的研究已表明,在中藥內所含的有效成分是很複雜的,而這些有效成分各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有效成分所具有的味,與作用之間有一定的聯繫,如補益藥內所含的各種糖類具有甘味,多種解表藥和理氣藥內所含的揮發油具有辛味,而許多清熱解毒藥含有的生物鹼具有苦味,一些收斂藥內含有的有機酸具有酸味等,但有些有效成分的味與其作用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因而在中藥學內對藥物味的確定上,除了以所嘗到的味為根據外,有時還從藥物所具有的作用而推論其味,如白芍的酸味主要是根據其能斂陰、柔肝的作用推斷出來的,並不代表其真實的味是酸的。這樣一來,在中藥學中對藥物所確定的味,都能與其作用掛起鉤來,也就是說,從藥物的味,就可以知道其大概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有少數藥物的真正藥味與中藥學所說的也會有些不同。
四氣與五味的關係
每味藥在具有寒、熱、溫、涼之氣的同時,也還具有辛、甘、酸、苦、鹹之味,也就是必然有氣有味,對每味藥的藥性就要從其氣和味兩個方面結合起來認識。每味中藥在中藥書內都標明瞭其藥性的氣和味,以此作為論述其作用的依據。如黃連氣屬寒而味屬苦,所以它能清熱而燥濕泄降;厚朴氣屬溫而味辛、苦,所以它能溫中行氣而燥濕。
在中藥學裡,藥物的不同作用可以從其具有的不同氣味(或稱為性味)來加以區別。如同一種味的藥,其寒、熱、溫、涼的氣可以有所不同;而同一種氣的藥,其辛、甘、酸、苦、鹹的味又可以有所不同。這就是不同藥物之所以有不同作用的主要原因。如麻黃和薄荷都是辛味藥,都能解表發汗,但麻黃性溫,所以適用於治療風寒在表,而薄荷性涼,所以適用於治療風熱在表。又如黃連和生地黃都屬寒性藥,所以都能清熱,但黃連味苦,所以能清熱燥濕,適用於濕熱病症;生地黃則味甘,能養陰生津和涼血,適用於陰液不足、陰虛火旺、血熱等病症。當然,每味藥的作用有的偏重於氣,有的偏重於味,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每日練習
1. 四氣五味的概念是什麼?四氣和五味各具有哪些治療作用?
2. 四氣與五味間有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