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爾時世尊從三昧安祥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語譯:【這時世尊從三昧中安祥而起,告訴舍利弗說:「諸佛的智慧甚深難測而且不能測量,諸佛的智慧之門很難理解、很難進入,一切聲聞聖者、獨覺聖者所不能了知。為何是這樣的呢?成佛的人都曾親近過百千萬億無數諸佛,全部實行了諸佛所教授的無量佛道之法,都必須有勇猛心而精進實修,才能成佛而得名稱普聞於十方世界,成就世人所不曾了知的非常深奧微妙的佛法,若是隨著各類根機所宜而為眾生所演說的法,其中的意旨與妙趣都是很難理解的。舍利弗!我自從成佛而到現在,藉種種不同的因緣、以種種譬喻來廣為演說各種言語教誨,用難以計數的各種方便來引導學法的眾生,教令大眾遠離各種執著。這是由於什麼原因呢?如來的方便善巧、所知所見、到達無生無死彼岸的解脫都已經具足了。舍利弗!如來的所知所見非常廣泛偉大、深妙幽遠、無法計量、沒有障礙,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各種禪定、解脫的三昧,深入到沒有邊際的境界中,成就了一切世人所未曾知道的諸法。舍利弗!如來能夠作種種分別,巧妙地演說一切法,又能言辭柔軟,來歡悅大眾之心而使大眾都會認可。舍利弗!若從重要的方面來簡單地說明,就是無量無邊的眾生所未曾知悉的一切法,佛陀全部都已經成就。」】
講義:接下來是第二品〈方便品〉,主要就是說明 世尊度眾說法的方便。這個「方便」在弘法過程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善巧方便,可能在弘法的過程會產生對自己、對徒眾、對道場的衝擊,因此會使正法的弘傳受到損害,所以弘法者一定要有方便。我們也一直不敢疏忽這個部分,所以在有次第的弘法過程裡面,同修會都沒有受到什麼外來的損害。有損害的反而都是來自內部自己,這要叫作什麼呢?有一句成語叫作「禍起蕭牆」。所以我們沒有外部來的挑戰,都只有內部的人由於性障的緣故,所以前後共有三批退轉的人出來挑戰。不過,有一句閩南語說:「打斷手骨顛倒勇。」所以只要你是真金,不怕火煉;就怕是電鍍的假金,火一燒煉就完了。諸佛弘法也都是要有種種方便,不但在說法上面觀察眾生的根基,所以施設了三轉法輪的次第,並且先由頓教開頭,最後以圓教作個結束,這就是方便施設。
那麼,我們正覺同修會也是一樣,經過將近二十年生聚教訓,這一次才算有人能主動去抗議達賴。這種動作,以前是不可能會作的。但現在也是個時候,因為這是一個機會,等於是全球媒體都在注意著。我們把握這個焦點,讓全世界大眾知道:達賴不代表佛教,他們不是佛教。我們正覺也是從前年才開始正式進入開展期,開展期就該有開展期的作為,跟以前一向行事低調的作為不太一樣。破斥達賴的事,也是我們計畫中應該要作的事情;這樣觀察因緣而作,就不會使同修會受到損害,我們的同修們也不會受到損害。這就是觀察時節因緣,看是走到什麼地步,我們可以作什麼。
同樣的道理,《法華經》要宣講之前,一定要先有方便善巧,因為聲聞人──特別是凡夫位的聲聞人,根本沒辦法信受大乘妙法。所以,先講了《無量義經》讓大眾瞭解:有一法可以開展出無量義,因為這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莫不從祂生。以這一部經作為序經,然後還要方便放光照耀一萬八千佛世界,讓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原來佛教是這樣,原來有那麼多的諸佛,證明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人間的示現不是偶然;十方世界也有那麼多不同層次的菩薩,所修之道也是有著無量差別。這樣示現完了,然後再讓 彌勒來問一問,文殊來答一答。這樣把本末因緣說清楚了,然後準備要講《法華經》了,卻還不許立刻就開講,還得要再有一些方便。這時 世尊已經知道 彌勒與 文殊對答完了,已經把因緣說清楚了,解答了法會中大眾心中的疑惑,表示說不是只有 釋迦佛才這樣作,過去佛就已經這樣作,現在東方許多世界中的諸佛也是這樣作,而且這還是在法會現場的 彌勒與 文殊親自經歷過的真實故事。
那麼,這樣就有很大的證信功德,讓大眾信受即將會開演的妙法。可是,因為 世尊很清楚當時在座的大眾中,有許多聲聞法中的凡夫是不可能信受的,所以當然還得要有一點方便善巧的施作。所以,這時候 世尊從三昧中安祥而起,向舍利弗說:「諸佛的智慧甚深而且無量無邊,諸佛的智慧法門也是很難理解、很難以趣入,一切的聲聞阿羅漢們、以及一切的辟支佛們都無法了知。為什麼會這樣呢?」乃至於說:「舍利弗啊!如來能夠作種種的分別,以種種善巧來演說各種法門,所說言辭柔軟而不粗鄙,能夠悅可大眾之心。舍利弗!簡單地說,無量無邊的大眾所不曾聽聞的法,我釋迦牟尼佛已經全部成就了。」
諸佛的智慧甚深而又無量。「甚深」不必講很多,單說般若的入門,也就是開悟實相智慧這個法,就有多少人錯會了。世尊演說般若的時候,大部分人是錯會的,正確領會 世尊意旨的人一直都只有少數人。且不說 世尊講的法,單說我寫的書,那比起 世尊的法,可是粗淺到不得了。可是粗淺法義之中的最粗淺部分,會外都有許多人依舊誤會了,卻反過來罵我。譬如我早期寫的書,我說:「意識是虛妄的,那麼開悟呢,就是要用這個虛妄的意識心來找到一個離見聞覺知的如來藏。」這是很簡單、語意明白的話,理論上說,應該不會有人讀到誤會吧!可是網站上,前些年還常常有人罵:「你既然說意識是虛妄的,你又說入涅槃時要捨掉意識,那你要怎麼開悟?」可是,我明明說:「要用意識來找到真實不壞的如來藏,意識本身是虛妄的。」這有什麼矛盾呢?可是,他們聽不懂、讀不懂,就說:「意識是虛妄的,要滅掉;滅掉以後,你還能夠學佛嗎?你還能夠說法嗎?你還能寫書嗎?」還在網站上罵得振振有辭呢!你看,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他們讀了都能誤會,何況是 佛陀說的深妙法呢!單單是實相般若的總相智慧就已經全面誤會了!所以 佛所說的法確實甚深,而且甚遠,因為悟後還有更多法需要長劫修證呢!假使讀不懂,就說那是後人創造的,那他們就永遠不可能體會什麼是甚深法。
莫說他們沒有證悟如來藏,沒有般若智慧而讀不懂,乃至已經明心之後都不可能把所有經典讀懂;因為在第三轉法輪的經典之中,有許多境界是八地、九地、十地菩薩都還要修學的。那,明心後都還沒有入地,憑什麼就能懂得八、九地菩薩要學的那些內涵呢?所以諸佛的智慧確實是甚深、無可測量。假使有誰說他能測量諸佛的智慧,那一定只有凡夫,因為凡夫都這麼想:「我知道的佛法是這樣,諸佛所知大概也就是這樣。」所以他認為自己能夠測量諸佛的智慧。可是當我們悟了以後,才發覺諸佛智慧不可測量。莫說悟了進入第七住位,等覺菩薩都還無法測量諸佛智慧呢。所以諸佛智慧確實甚深,而且又加上「無量」,因為:同樣是如來藏,可是圍繞著如來藏有無量無邊法,而諸佛莫不究竟了知,等覺菩薩卻依舊還有許多的不知。
所以淺見之人,我們稱他為新學菩薩;當他在禪三明心了,下山回來就想:「我知道了,佛悟了以後就是這個啦!」然後心裡面就想:「我再來參加增上班的課程,看蕭老師在講什麼,如果沒有什麼好學的,我就跟蕭老師說再見。」上過一堂課、二堂課,覺得好像沒什麼,然後想:「我就請長假,以後有講到特殊的法時,我再回來。」可是那一些沒什麼的課程,他沒來學習的看來「沒什麼」的二年課程,人家學了二年以後,他一見面才知道說:「怎麼我的智慧差這麼多?」這時候終於知道真的有什麼,想要回來增上班。那我也歡迎啊!可以再回來啊!因為既然是家裡人,生了個兒子,不管他乖不乖、孝順不孝順,終究是自己的孩子嘛!隨時都歡迎他回來。他這一回來就安下心來,越學越發覺佛法無量無邊,而且其中許多法都要悟了才能聽得懂的。那麼剛剛證悟了,來參加增上班的課程,以前我們開始講解《成唯識論》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大家整整三個月聽不懂。都已經證悟了還會聽不懂,將近三個月以後說「才終於聽懂一些」,可是那都還沒有講到佛地的境界。
那你想想看,諸佛的智慧當然確實無量,不可猜測、不可揣摩。而且諸佛的智慧門難解又難入,智慧門就是實相般若,說穿了就是禪宗的明心開悟。可是好多人學禪宗,不知道禪宗證悟了就是悟得般若。好多人學《般若經》時都不知道,《般若經》的證悟、《般若經》的實證,就是禪宗的開悟智慧。這道理好多人都不知道,包括現在有好多大山頭的堂頭和尚竟然都還不知道,所以他們認為「般若是般若,禪宗是禪宗」,卻不知道說「禪宗開悟了就是證得實相般若」。好不容易終於讀到正覺同修會的書,漸漸瞭解了,終於瞭解說:「啊!原來禪宗的開悟就是般若禪。」你們別說這是很容易懂的事,十年前雲林老人有一天打電話來,開口說:「蕭老師啊!原來你講的禪就是般若禪。」我說:「王老哥!您知道這一點倒是很可喜,禪宗的禪本來就是般若。」諸位想想,佛教界的老前輩都還讀了我的書才知道。現在電視上那些宗教台上的法師們,其中有幾位法師當年想要出來弘法時,都還先去向他拜碼頭。你們是不太瞭解他,那是台灣佛教草創期很有名的人物,那麼很晚輩的法師們就不知道王老師了。
那麼 佛說的「智慧門」其實有三種,因為總共有三乘菩提。大乘法的智慧就是般若,它的入門就是禪宗的開悟,而禪宗的開悟是要明心。可是想要明心,看見禪宗祖師那些開悟的公案,真叫人無法揣測,因為禪師們常常是答非所問,明明你跟他問佛法大意,他卻告訴你「露柱」,不然就告訴你「綠瓦」,不然就說「乾屎橛、花藥欄、胡餅」,什麼花樣都有。奇怪了,佛法大意為什麼是胡餅?單單是般若的入門,這個「智慧門」想要進入就很難理解。後來聽說正覺同修會有個蕭平實自稱開悟,闖上門去問問看吧:「請問蕭老師,如何是佛法大意?」「七七四十九。」你說,究竟是易解或者難解呢?真的難解啊!
大乘法入門是這麼難解,那不然,談淺一點的好了,說緣覺菩提好了。「緣覺菩提?我知道啦!就是十二因緣啦!不過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嘛!這我還不知道?」「問題是,你知道了,為什麼還不是辟支佛?這還能叫作知道嗎?」原來還是不知道。可是這因緣法為何那麼難證?它都還不必像禪宗的開悟這樣,可是因緣法到如今又有誰真正傳了下來?還是沒有啊!經典寫得那麼分明,為什麼大家依舊讀不懂而無法實證?因為難解難入。明明就告訴大家,一定得要修十因緣的黑品法、白品法,然後再修十二因緣的黑品法、白品法,明明就寫在四大部《阿含經》裡面,又不是沒寫,為什麼白紙黑字寫在那邊,大師們還是沒有辦法成為緣覺?你看印順法師,據說他把《大正藏》四部阿含那二大冊都翻到快要爛了,可是為什麼還是無法證緣覺果?依舊落在常見外道裡面?因為緣覺法門這個智慧門也是難解難入。
再不然,談最淺的聲聞菩提好了,這個智慧門是最簡單的。四阿含諸經中也寫得清楚分明,都說六識是虛妄的;為什麼釋印順領頭的這些大山頭堂頭和尚們,各個都還堅持意識是常住法?為何如此?這表示,即使是最粗淺的聲聞菩提智慧門,都同樣是難解難入,無怪乎大乘法的般若,他們都無法理解;無法理解當然就更難入,套一句俗話說「門都沒有」,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門在哪裡。少小出家,而今垂垂老矣,已經弘法幾十年,竟然都還不知道大乘法要入門的時候,那一個門在哪裡。那就表示,他們一生都想要進入大乘法之門,可是每一年、每一天都在碰壁,因為他們都找不到門,不斷地去碰壁,看能不能給他碰見門。難的是,這大乘法的智慧門是「無門為法門」,你看《楞伽經》這一句話就點出了它的難解難入。因為「無門為法門」,所以你只要智慧夠了,不論哪一面牆壁的哪一個部分全都是門,你一穿就過去了。如果智慧不夠,把門畫在那裡、做在那裡,他也看不見,因為大乘法的智慧門是「無門為法門」,無門可入。
——正智出版社——
平實導師及弟子等的著作: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0-9/book999.htm
正智書香園地:http://books.enlighten.org.tw/index.aspx